初一地理课件

时间:2021-03-26 16:08:32 课件 我要投稿

初一地理课件

  教学课件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优秀的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的内涵。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初一地理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一地理课件

  初一地理课件1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因此,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利用地图、数据、图片等资料分析问题,并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思。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初一地理课件2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过几天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板书)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阅读书本找到概念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板书)二、气候

  1、概念

  2、特点(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得出概念,并用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板书)三、天气预报与卫星云图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P68主要天气符号图)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雨是云朵的下面有倾斜雨注……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过渡: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

  (板书)卫星云图:

  讲解: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

  风标的讲解(通过展示课前录制好的微视频让学生掌握风标知识)

  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板书)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讨论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②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晴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

  ③下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下雨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下雨时,人们必须保护什么东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粮食、棉花、布、衣服,机器等。)

  ④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雪来临前,牧民必须做什么?

  ⑤孩子们在雪天喜欢做什么?下雪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要滑倒、摔伤;不要追跑打闹,要注意交通安全。)

  ⑥大风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大风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⑦大雾、冰雹、雷电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学生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二、气候

  1、概念

  2、特点

  三、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课堂作业:

  P69活动

  初一地理课件3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

  (1)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2)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难点

  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其中哪个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衣着变化?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重要要素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出示百叶箱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

  2.温度计放置的高度,距离地面 米。

  3.气温的单位是 ,读作 。

  4.一天之中,通常观测 次,一般是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

  提问:一天观测气温四次,如何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结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提问: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一地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结论: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

  展示:读图分析,气温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A.宽大的藏袍方便穿脱

  B.急剧降温致使汽车发动机冻结

  交流:

  A说明气温与生活的关系;

  B说明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二、气温的变化

  讨论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中,在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7月和1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8月和2月。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展示:A、B、C、D三地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温度带?

  (各月气温都很高,热带)

  (2)B、C二地的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半球?

  (呈波峰状,北半球)

  (3)D地气温与B、C有什么不同?位于哪个半球?

  (呈波谷状,南半球)

  三、气温的分布

  过渡:各个地方年平均气温的状况,是用等温线表示的。什么是等温线?

  结论: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叫等温线。

  活动:读P52页图3.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相等)

  (2)等温线的疏密程度与气温差有什么关系?

  (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越大,反之则相反)

  (3)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闭合,气温高的是高温中心,反之是低温中心)

  小组竞赛抢答: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下列问题: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分布)

  (3)夏季,很多人上庐山避暑,为什么?

  (山上凉快,即气温低。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归纳:由此可见,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气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息息相关,学习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初步掌握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

【初一地理课件】相关文章:

1.高中地理课件(通用10篇)

2.高二地理课件(通用5篇)

3.八年级地理课件(精选8篇)

4.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通用6篇)

5.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精选6篇)

6.小学语文《小麻雀》课件

7.莫高窟课件(通用7篇)

8.关于空城计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