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11-16 08:36:01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3)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读懂学生,真正做到备好课,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吃得了”。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利用家长联系本和校讯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家长们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7、对于作业进行一系列积极的两种评价,如正确率和书写整洁度都做评价,全对的学生批改的日期上方得大五角星,如果作业有错的学生,等订正后在批改的日期下方得个五角星。

  五、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口算

  2、括号里能填几

  3、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那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多少个小朋友吗?

  (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买公园门票,体现了新课改中强调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得有趣,认为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学生,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重点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难点

  1、数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减

  课时安排

  约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工作计划11-11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6-06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2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6-18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5-19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3-3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08-2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8-26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