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致答谢词

时间:2024-10-31 15:52:43 答谢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孝子致答谢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答谢词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答谢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示感谢、阐明意义和致以祝愿。你所见过的答谢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孝子致答谢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子致答谢词

孝子致答谢词1

各位领导、长辈、亲朋好友们: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母亲不幸逝世,并向母亲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首先,我代表代表我们全家,向冒着严寒,不辞辛劳,前来参加母亲追悼会的各位领导、长辈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母亲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与我最亲爱的母亲作最后的告别。

  “寒风催人憔悴,树叶落心流泪”。我慈祥善良的母亲,我们相信您并没有走远,相信您的灵魂还可以感知:此刻与您相伴一生的妈妈,以及深深爱戴您的儿女及家人都在您的身边,向您做最后的告别;关心您的领导、邻居和您的生前好友也都来到这里为您送行。你老人家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切留念离开了我们。你生前,善良老实,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不屈不挠,不向困难低头,养育我们儿女,艰辛的人生历程,仿佛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们会永远记得。

  各位领导、长辈们、亲朋好友们,我再次代表全家感谢大家前来为我母亲送行,感谢大家数十年来对我们全家的帮助和关心。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母亲的遗志,把自己的家庭建设得更加幸福和美满,更好地照顾好母亲,让她健康长寿,安静祥和地欢度晚年生活。

  敬爱的母亲,您安息吧!您的音容笑貌,高尚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

  谢谢大家!

孝子致答谢词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

  6月16日上午7时,我敬爱的母亲在医院不幸病逝,走完了她平凡而又操劳的一身,享年83岁。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在此,谨让我代表我们全家人,向今天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与我母亲作最后的告别!

  我们万万没想到,亲爱的母亲就这样与我们永别了。她走得很快很突然,也很安详,我们为再也看不到她那慈爱的面容,再也听不到她那亲切的呼唤而悲伤不已!

  作为儿子,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母亲的一生。只能说您与父亲相依为命,上悉心孝敬老人,下尽心抚养子女。勤谨做事,善始善终,言传身教使我们受益无穷。母亲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于世而言,可谓凡人;于家而言,可谓伟大。

  本想母亲颐养百岁,尽享天年,让我们更多的报答对她的养育之恩,谁料母亲病入膏肓,驾鹤仙逝。“子欲孝而 亲不待”!此刻,万语千言也道不尽母亲对我们儿女的恩情厚意,千呼万唤也唤不醒母亲重回人间!母亲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来不及道一声告别,来不及再看一眼亲人,来不及再聆听儿孙一声呼唤,从此长眠。

  睹物思人,音容笑貌犹存心间;抚今追昔,举手投足宛在眼前。母亲,您没有离去,您永远活在子孙们心中,您的教诲使我们终身受用,您的人格力量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我们将会用积极坚韧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工作,像您一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兄弟姐妹一定会更加团结,过好人生的每一天,用实际行动来告慰您在天之灵!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在母亲病重期间,众多领导、亲朋表达问候或亲临看望,今天又承蒙各位领导、亲朋的关怀,前来参加告别仪式。大家的`深情厚意,是对我母亲在天之灵的慰藉,也是对她的子女们的极大关爱,在此,再次向你们的关怀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母亲,千遍万遍的挽留,留不住您远去的身影;千声万声的呼唤,唤不回您离去的英灵。但我们深信您可以感知,此时此刻深深爱戴您的家人、真切关心您的亲朋都来到这里为您送行!

  亲爱的母亲,请安息吧!

孝子致答谢词3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凤舞沪疆一生辛劳终归巢,青春芳华相夫教子福满堂;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而又十分欣慰的心情,悼念我们可亲可敬的母亲。我代表我的父亲—黄应麟先生,代表我们兄弟三,代表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长辈、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们要感谢父亲母亲的兄弟姐妹们,母亲自xx年离开上海,xx年同父亲结合,几十年来兄弟姐妹们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在那些艰苦岁月中,总能相互支持。上海都曾留下我们兄弟三儿时、少年美好的记忆。父母xx年到宁波养老后,同叔叔姑姑婶婶舅妈等兄弟姐妹离的近了,走动频繁了。尤其是母亲病重期间,更得到长辈们的看望与关照,病榻中的母亲虽不能表达,但我看到她包含深情的眼神。堂表弟妹们虽然同你们的伯母、舅妈、姑姑见面不多,母亲追悼会你们悉数到场,我们全家感谢这份“血浓于水,绵绵流长的亲情”。

  其次,我们要感谢我们兄弟三的岳父岳母,和我们妻子的兄弟姐妹们。多年来,父母同每位亲家关系都十分融洽。亲家双方共同帮助我们兄弟三的小家茁壮成长。我和大弟江伟的岳母、岳父从伊犁发来唁电,表示对母亲无限的哀思。目前病重期间,小弟勤勇的岳母岳父多次前来探望,母亲追悼会更是专程从江苏泰州前来吊念,我们甚为感谢与感动。

  我们还要感谢青春芳华、共赴边疆建设的母亲兵团战友们、新疆兵团农七师124团上海知青同学会的叔叔阿姨们,同母亲青春无悔、感情深厚,你们不顾年迈与体弱,前来送别母亲最后一程,母亲同你们的同学战友情谊如天山松柏四季常青。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兄弟三的同学朋友们,他们从新疆、宁波、苏州、杭州等地专程赶来,为母亲送行。母亲对三个子女的同学们视若己出、关怀备至,我想母亲在酒泉有知,也定会为这么多孩子为她送别,而感到自豪与欣慰。

  母亲生前虽十分简朴,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却是整洁与规范。今天我们兄弟三四十多年来,第一次置办统一装素,来送别母亲,就是想用这种隆重而庄严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无限的哀思。更想表达我们将终生按照母亲的教诲,兄弟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星火相传。在这个万分悲伤的日子里,我们最想感谢的还是我们的母亲、感谢她养育之恩、扶持之情,感悟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我恩兄弟三也步入中年、为人父母,更加感受到母亲对子女曾经的谆谆教导。这些天,兄弟们每晚在商议母亲后事与守灵时,在奋笔疾书与灯烛埋头时,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四年前,那些母亲陪伴下刻苦用功学习的日子。“正人先正己”,这是母亲对子女教育朴素而深刻的认识,“水滴石穿、持之以恒、言传身教”,母亲坚守的'传统教育方式,不正是这浮躁社会中的教育需要回归和守望的吗?

  母亲的优秀品格中,忍耐与包容铸就她为人的感恩、乐观、与仁爱。母亲与父亲一辈子恩恩爱爱、分工配合,她支持父亲的事业,从此无怨无悔。生活的艰辛与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压到母亲,反而使她变得坚强、敢于直面。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灿烂的笑容,乐观、豁达、仁爱,是同事们最多的评价。心生向善、感恩宽容是母亲交给我们子女做人的道理。

  我们记忆中,母亲这辈子从未同人红过脸。在遥远的边疆,并没有太多亲戚,但她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同事、邻里、学生家长。幼儿园小朋友到了上大学结婚时,还有许多学生请陆老师庆贺送上喜糖。母亲同邻里的关系更是十分融洽,不必说几十年在伊犁大院的点点滴滴,就是父母退休后,在自治区粮食厅大院时,母亲经常打扫楼道,从5楼一直扫到1楼,连楼梯扶手都仔细擦洗,不熟悉的哈萨克邻居为表达谢意,送来亲手制作的点心。母亲一生勤俭慷慨,80年代后期,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她不仅常接济困难亲戚,还同父亲一起接济困难少数民族家庭。记得高中时代,同学们每逢节假日都爱去我家,母亲总是热情、慷慨的接待同学们,至今我们兄弟三的同学们,都常一起忆起在我家开心聚会的日子。

  母亲配合父亲,在工作和子女教育中,刚柔并济,使子女教育和事业发展比翼齐飞。随着齐齐、怀骨、怀志、萱萱四个孙辈的茁壮成长母亲晚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很满足了“。知足常乐、开怀大笑,在晚年许多生活照中有着完美的体现。在和两个弟弟彻夜长谈,感谢母亲、感悟母亲一生中平凡而平常的东西太多太多,以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诉说我们衷肠,母亲的光辉与伟大在我们儿孙心中将成为永恒。

  母亲,你就放心的走吧,我们将更加全力孝顺好父亲,让他老人家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身体更加康健。我们当牢记母亲的谆谆教诲:与人和谐相处、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我们一定会继承母亲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一定会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栋梁。我们更会遵循你几十年的教导,无论什么时候,兄弟间都会更加团结友爱,一定会让你和父亲孕育和培养这个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敬爱的妈妈,今天您一生相爱相守的丈夫、你最疼爱的儿孙们全部都来送您了。您的生前亲朋好友都来送您了,还有许多你的同学战友、学生、晚辈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怀念你、追思你。此时此刻,我们想对您说——亲爱的妈妈,您安息吧!一路走好,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儿子!再次谢谢大家!

孝子致答谢词4

  以前,也有与我同龄的亲戚、好友的父亲或母亲相继去世,我也曾协助他们操办过丧事。因大多是在城里办的,丧事上的许多礼节礼仪都是按照新风尚来进行的,丧家的孝子对前来吊唁的来宾以握手、或拥抱、或点头的方式回敬。除了孝子们对逝者必须的几次磕头行跪礼外,再无其他繁琐而复杂的殡葬礼仪。其余涉及的丧事事宜也有“一条龙”的专职人员进行有偿服务。

  我这次面临自己父亲的葬礼,因在老家办的,老家的规矩就大不一样了。其中以孝子的跪礼来说,就让我们孝子有手足无措、惶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妈妈因悲伤过度,是无法给我们以指导的,幸好有几位年长的亲朋好友积极地对我们予以指点,才得以减少出丑闹笑话的次数。

  在父亲的灵柩面前,听道士唱读家祭文和给父亲焚香烧纸钱时,我们孝子得跪下叩拜。这个我们是知道的,别人不说,我们也会对父亲跪下,而且有长跪不起的愿望,跪天跪地跪父母——以此来表示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也向父亲忏悔自己对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以求用长跪来惩罚自己。

  在父亲灵柩前跪拜,只要仪式需要,我们孝子都必须得跪,也是心甘情愿的跪。有些仪式是需要儿子或孙子一直跪几个小时的,接连几天下来,这把我哥和侄儿累得不轻。

  父亲出殡的日子是11月1日晨6点。按照老家习俗,在10月31日下午,所有知道消息的亲朋好友都赶来送父亲最后一程,也会留下来参加主人的丧事答谢晚宴。

  每来一个亲友,我们孝子,谁在接礼金的桌子旁,那个孝子就得对来宾行跪礼。我在那里的时候多,理所当然地是我跪的多,半天下来,我的右膝盖疼不疼,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有长辈心疼我,让我不必真的跪,稍稍屈一下膝盖就行。孝子跪礼时,来宾也会象征性的屈单膝回礼,或用双手扶起我们。

  来宾中有人不仅有现金赠送,同时还送来了花圈、鞭炮(镇街上是可以放鞭炮的)等礼物,那我们孝方就得安排孝子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跪迎他们,同时孝方也燃放鞭炮回敬来宾。

  既然要留来宾吃饭,那就得有相应的一帮人手来操办这一系列的事情。于是我们孝子就得给那些厨师、厨师助手、洗碗的、洗菜的....一一的磕头(单膝跪地,我现在也没搞明白,是跪左膝还是跪右膝,我是跪的右膝),以示拜托他们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做圆满,也是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凡是参加与葬礼有关的各类人员,原则上我们孝子都得向他们行跪礼。不过,我们几姊妹也没全做到这一点。人多事杂,心情又被悲伤笼罩,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们中绝大部份是丢下自家的活不干或者关掉店铺、或请假来帮忙办丧事,并且几天下来,没有收我们的工钱。这为我们节约了很大一笔支出。他们对我父亲的情谊,我们全家铭记于心,真诚地感谢他们。

  答谢晚宴上,在司仪(我姑父临时上阵)的主持中,近五、六百名来宾全体起立,我们孝子从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辈,从大到小依次面向所有宾客站立。全体人员向逝者默哀,默哀毕,司仪念一个孝子的名字,就跪下一个,孝子全部跪下后,我也跪着向来宾们致答谢词。致完答谢词,宾客坐下吃饭,孝子方可起身离开。

  11月1日早上6点,我们全部孝子并排跪在家门口的街道上,看着躺在灵柩里的父亲被他生前的好哥们、好弟兄们抬出家门。这是跪送父亲离家远行,也是跪请抬灵柩的人们(俗称“抬脚”)护送父亲平安去墓地。

  距离墓地不远,有一段乡间公路,只铺垫了一层薄薄的小石块,尚未进行水泥硬化(结果是11月5日就全部完成了路面硬化)。因31日晚下过一场雨,此段路显得泥泞不堪,脚底打滑,给抬灵柩的人们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加上棺木又大又厚实又重(出殡前已把棺盖与棺体分开,分别用6人、8人来抬。在棺体敞口的上方用黑纸和塑料布把口遮盖住),抬脚们更显吃力,他们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把灵柩落到地上。如果真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是意味着死者的血脉就在灵柩落地的地方落葬;二是万一棺木落下时砸伤了抬脚人,那我们真是祸不单行了。

  正因为如此,我前一晚就担心这个事,心想只求能顺利地把父亲送到墓地,让父亲入土为安就好,千万别节外生枝。1日晨出殡时,本来是想到父亲被抬出家门后,他就再也回不了这个家了,我心是非常痛的,可想到怕路上出意外,又顾不上伤心、难过了。如果真出了事,我们更对不起父亲 ,也无法向妈妈和众亲友交待。

  一路上,我们孝子紧跟在抬脚的后面,旁边有火把照路,我们孝子还是用手电为他们照着脚近前的路,以希能平安顺利地到达墓地。抬脚每次歇气休息时(有专人用大木头搁放在灵柩下面,不让灵柩着地,很感谢他们),我赶紧第一个跑到灵柩前方跪下,妹妹、大嫂他们也紧跟着来挨着我跪下。

  这不仅仅是向父亲跪下,更是向抬脚们跪下——跪求他们再辛苦也要把父亲顺利送到墓地,也是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和付出。一公里多的路,抬脚们大概歇了五次,我们也就跪了五次,坑坑洼洼的`公路上满是泥水,我们就着简易的垫子毫不犹豫地跪下,地上的小石块把膝盖磕得生疼,那也得跪好了!

  这个时候没条件可讲,没什么面子思想可讲。我们面对的是躺在灵柩里的父亲和辛苦抬父亲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无论你平时富贵也好,贫穷也罢;也不管你平时如何讲究颜面,多么的清高,在这种特定的场合特定的环境,你也得跪下,只要你还把自己当成是孝子。这是老家的规矩,不能随便破坏的。有长辈请我们起来,我们坚决不起,只有在抬脚们再次起步后,我们才能站起来。这是对抬脚们的请求、尊重、感恩和诚意。

  明知这条路是父亲的不归路,路的尽头,是父亲的新家,是他永远的家,是他远离痛苦折磨、长眠的地方;明知父亲被送走后,就再也回不到他牵挂、眷念的老屋和街上的家,我们还是愿意向这些抬脚们和所有帮助我们操办丧事的人们行跪礼。

  这是我们能为父亲做的最后一件事——让他入土为安!

  谢天谢地,更谢谢抬脚的众亲友,父亲被顺利地送到了墓地。抬脚们和众亲友的鼎力相助、辛苦付出,我们全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永远感激他们的帮助。

【孝子致答谢词】相关文章:

孝子答谢词经典范文04-16

孝子在追悼会上答谢词03-02

追悼会上孝子答谢词01-05

家属致答谢词01-12

新郎致答谢词04-12

答谢词06-20

亲友答谢词04-07

毕业答谢词04-08

婚庆答谢词04-09

家长答谢词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