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0-14 03:26: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2、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3、对小石头的魔术有期待,乐意模仿并参与游戏。

  重点:

  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难点:

  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活动准备:

  1、一颗石头2、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石头,引出绘本:?

  师: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石头)?

  这可是一颗非常神奇的石头哦!它到底哪里神奇呢?

  二、PPT演示,介绍绘本封面:?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好神奇的小石头》,(介绍书的封面)都有什么颜色?(灰色、黄色、粉色、咖啡色、绿色、橙色、蓝色、红色)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啊!让我们一起进入小石头的神奇世界吧。

  三、绘本阅读,感受小石头变化的神奇。

  1、师:啊!小石头变成什么颜色了呀!(灰色)大家来猜猜,这颗小石头会变成什么呢?

  2、师:瞧!小石头一转身,又变成了什么颜色?(黄色)这下,它会变成什么呢?

  3、依次出示小石头变化的图片至红色结束。

  4、总结:小石头神奇吗?你还记得小石头都变成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出示绘本封底)师:呀!小石头还变成了紫色呢!紫色会变成什么呢?下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2、能够分清鞋子的正反,学习自己穿鞋。

  3、在努力探索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得到提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正反鞋子、一双成人正反鞋子、小木偶、音乐一首和脚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尝试学穿鞋

  1、玩踩脚印游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知道脚的不同之处。

  2、出示鞋子,幼儿尝试自己穿鞋子。(没穿对也没关系)

  3、幼儿说一说谁穿对了?(引导幼儿观察鞋子的不同之处)

  二、探索鞋正反

  1、示范成人鞋子,请幼儿帮助小木偶穿对鞋。

  2、教师小结:穿对鞋的时候,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一样,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他们在咧嘴笑。

  3、幼儿再次探索穿好自己的鞋子。

  三、学会穿对鞋

  1、游戏“比一比,穿一穿”。幼儿把鞋子脱了,随意放好。听老师口令穿鞋,比一比谁穿对了。

  2、游戏“小鞋找朋友”。幼儿把鞋子脱了放好,听音乐去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穿好鞋。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有的幼儿还有穿反鞋的情况,这也正常。因为不能只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接下来还有活动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点来分辩正反,根据孩子穿鞋的特点,孩子可能会摆对鞋但脚伸错了,所以会穿反,还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来有难度,所以老师引导幼儿先把两只摆好再穿,这样就容易多了,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能基本完成目标。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着找朋友玩。这正是3岁幼儿身上经常出现的状况。

  在故事欣赏过程中,一开始引导幼儿看动物特征:“猜猜朋友是谁?”听听声音:“猜猜朋友是谁?”以此调动小班幼儿的多种感官,引发观察聆听的兴趣。同时可以学习角色之间简单的对话。

  随着故事的深入,运用三段不同性质的音乐欣赏,从分段欣赏听辨、理解到完整欣赏感受,引导幼儿听听、猜猜:“这是谁在便便呀?”、“他们的便便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了解三个动物朋友有不同的便便。借故事情景中,在教师简单儿歌带领下,幼儿根据音乐的不同,尝试用简单的动作来模仿表现。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符合小班年龄特点,又增添故事的情趣性。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了解动物朋友的`不同便便。

  2、感受和听辨音乐明显的变化,愿意用简单动作来表现。

  活动准备:

  1、《我现在有点忙》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2、图片:小男孩、小狗、小兔子、小牛

  3、音乐(三段不同音乐性质的音乐组合)

  4、一段录音(幼儿嗯嗯嗯的声音)

  活动过程:

  1、出示画面,导入故事

  (出示小男孩图片ppt)看看,这个小男孩会找谁去玩呢?

  2、欣赏故事,学说对话

  (1)(出示房子、肉骨头ppt)猜猜这是谁的家?

  你怎么知道的呢?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ppt2)教师讲述对话

  (2)(出示长耳朵ppt)小男孩来到花园里,他接着找哪个好朋友了?

  你猜猜谁躲在花园里了?

  ——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模仿说说对话

  (3)(出示小男孩拉尾巴)瞧,小男孩在干什么呢?

  (放小牛的叫声)他拉的是谁的尾巴?听听它的声音好吗?

  (和幼儿一起做拉的动作)是谁的尾巴呢?

  (出示ppt4)小男孩子会对小牛说什么?

  ——鼓励幼儿学说对话

  (4)(出示小男孩图片)小男孩找了哪些朋友呢?

  没有人跟小男孩一起玩,他怎么了?

  小结:动物朋友都说有点忙,不跟小男孩玩。小男孩有点伤心,有点难过了。

  <<<12>>>

  3、听辨音乐,了解不同

  (1)(出示小狗、小兔子、小牛图片)听,“嗯嗯嗯,嗯嗯嗯”,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做什么事的时候会有“嗯嗯嗯,嗯嗯嗯”的声音呢?

  小结:哦。原来动物朋友都在便便呢。它们是怎么便便的?它们的大便是什么样的呢?我来给你们听一些好听的音乐哦,请你们来听一听,猜一猜。

  (2)这是三个动物朋友在便便哦。你能听出来是谁在便便呢?

  (3)(分段欣赏第一段__小兔子的音乐:跳跃短促)先来听听,这是谁在便便呀?

  为什么是小兔子呢?

  (出示小兔子ppt)我们来学学小兔子便便的样子好吗?

  ————听音乐做模仿动作

  小结:小兔子便便跳跳跳。

  (4)(分段欣赏第二段——小狗的音乐:长音加中音)听听,你觉得现在是谁在便便呀?

  (出示小狗便便)猜猜这是谁的便便?

  l (出示小狗和便便ppt)我们也来学学小狗便便的样子好吗?

  ————听音乐做模仿动作

  小结:小狗便便屁屁翘。

  (5)(分段欣赏第三段——小牛的音乐:长滑重音)这个一听就知道了吧,是谁在便便?

  (出示小牛和便便ppt)小牛的便便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带幼儿边儿歌边随音乐做动作两遍

  (完整放音乐)教师边儿歌,边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动作表现

  小结:小兔子便便跳跳跳,小狗便便屁屁翘,小牛便便扭扭腰。

  4、继续欣赏故事

  (1)(出示ppt9)瞧,动物朋友来找小男孩玩了。小男孩怎么了?

  (放小孩嗯嗯嗯的声音)小男孩干什么去了?

  (出示ppt10)对了,小男孩也去便便了。他是怎么便便的?

  你们平时是怎么便便的呢?在哪里便便

  (2)哈,小男孩便便好了。你们便便好了,觉得怎么样呢?

  小结:小男孩便便眯眯笑。

  (3)出示故事封面,告诉幼儿名字

  5、活动延伸

  给幼儿带上动物头饰,扮演角色跟随音乐的不同做简单动作。

小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对黄、绿两种颜色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难点: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图形宝宝的家两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a)今天老师带来了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图形宝

  宝?它穿什么衣服啊?出示其他三角形,请幼儿说一说。

  b)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宝宝?它又是穿着什么衣服啊?再出示其他图形,请幼儿们说一说。

  二、教师讲解、示范

  1、老师想把这些图形宝宝来分一分,我们一起把黄颜色的图形宝宝放在一起,把绿颜色的图形宝宝也放在一起,那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把它们分类的'吗?现在老师要把它们形状一样的也放在一起,有谁可以说说老师是怎么分的吗?

  2、老师跟图形宝宝们做了一个家|。你们看它们出来玩、忘记自己的在哪里了,怎么办啊?你们想想帮助它们啊?

  三、幼儿操作

  图形宝宝们为了谢谢小朋友们,它们想和我们交朋友,想

  试试我们小朋友是不是每一个都认识它们。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对应比较多少和按简单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喜欢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让每个幼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活动过程:

  游戏《开火车》

  (1)全班幼儿围坐一圈,教师请6个幼儿(3男3女)到中间,按一男一女的顺序站好,引导幼儿观察这列火车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男孩和女孩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幼儿回答正确后,请大家按照这列火车排列的顺序接着往后站,站好后,火车开动(大家作开动动作“呜、轰隆隆、轰隆隆……)

  (2)教师请5个幼儿到中间,按一个坐,一个站,一个坐,一个站的.顺序排好,引导幼儿观察这列火车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坐着和站着的比,谁多?谁小?还是一样多?幼儿回答正确后,请大家按照这列火车排列的顺序接着往后站,站好后,火车开动。

  教师可不断改变火车的排列规则如:一个站、一个蹲、一个站、一个蹲……或一个直立双手下垂,一个直立双手前举,一个直立双手下垂,一个直立双手前举……等等)游戏反复进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动作理解、学习儿歌,正确发准“钉、缝”等字的字音,并边念儿歌边游戏。

  2、理解儿歌中的动作,并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做鞋的动作。

  活动重点:

  通过图片、动作理解、学习儿歌。

  活动难点:

  正确发准“钉、缝”等字的字音,并边念儿歌边游戏。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画面上有些什么?画面上的人是谁?小鞋匠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初步知道画面上画的是小鞋匠,他在做鞋子。)

  2、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呢?(幼儿自由讲述)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老师表演的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

  二、引导幼儿理解学习儿歌。

  1、教师根据儿歌的`内容,表演哑剧《小鞋匠》,(注意强化儿歌中的动词部分:绕、拉、钉、缝等。)

  2、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小鞋匠做了哪些动作,是什么意思呢?(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描述表演中的动作,并边说动词边学相应的动作。)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4、提问:

  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小鞋匠在干什么?他是怎么做鞋的?

  5、教师再次示范朗诵儿歌。

  6、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念儿歌。

  7、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学习表演动作。

  我们来做小鞋匠,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一双漂亮的皮鞋,好吗?

  四、创编游戏。

  1、除了皮鞋,你们还想做一双什么鞋子?

  2、我们来分组做鞋子比赛。(将幼儿分成三组,轮流表演儿歌。)

  3、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儿歌。

  五、引导幼儿体会劳动的快乐

  小鞋匠们,你们做了这么多鞋子,真了不起,你们的心情这么样?小鞋匠们真能干,做鞋子虽然很辛苦,可是能做出许多漂亮的鞋子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开衫、套衫,天冷和天热穿等不同种类的衣服;

  2.学会自己脱开衫,愿意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动准备:

  1.童装录象

  2.娃娃人手一个

  3.夏装、冬装若干

  4.活动室一角布置成冬天的公园

  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了解种类——尝试操作

  一、感知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引导幼儿边看边议论:

  1.这是谁穿的衣服?这是什么衣服?

  2.你喜欢哪一件?你有什么自己喜欢的衣服?

  二、了解衣服种类:

  1.分辨不同种类的衣服:

  (1)放娃娃的哭声录音:娃娃怎么拉?

  师:我们赶快去抱抱娃娃、哄哄娃娃吧!(放娃娃笑声)

  你们的娃娃真漂亮,我们一起带娃娃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2)来到冬景前:树上怎么都白白的?什么季节来到了?

  (3)放娃娃的哭声录音:娃娃怎么又哭了?娃娃冷了怎么办?

  (4)提供冬装、夏装,幼儿给娃娃穿衣服:

  分辨套衫和开衫:这两件衣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干净的.衣服才好看

  师:你们的娃娃真好看,可是好看的衣服有时候也会变得不好看,什么时候会不好看呢?

  师小结:衣服干干净净才好看。

  三、尝试自己脱开衫

  教师以儿歌语言为引导,边示范脱开衫边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让幼儿自己脱开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