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区域工作时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又把纸杯变成很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变化那么感兴趣。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探索用各种方式或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是纸杯变化。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用纸杯接一杯水喝,问:我刚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评析。
5、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可变的东西,只要我们爱动脑子,一定会让更多可变得垃圾变得有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能生长,初步了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尝试记录帮助种子生长的方法,体验帮助种子长大的快乐之情。
【活动准备】
1、中(2)班绿色家园责任田的照片。
2、下雨、阳光、蚯蚓ppt、视频。
3、记录纸(小苗的形状)、记号笔、展板。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前几天,我们在责任田里种了什么?(花生)它们发芽了吗?(没有)
这些小种子啊心里可着急了,它们好想快点长大!
那种子长大谁会来帮帮他们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种子宝宝在长大。
观看ppt,了解春雨、阳光、蚯蚓是怎样帮助想长大的种子的。
1、春雨
(1)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哗啦啦地下,落到绿色家园里,落到泥土上。
(2)种子宝宝喜欢它吗?为什么?
下了春雨,种子宝宝喝得饱饱的,身体长得胖胖的。
2、太阳
(1)谁来帮忙了?
太阳公公散发着光芒,晒着太阳可真暖和啊,种子宝宝伸了个懒腰,使劲地往上长,长出了小芽芽。
3、蚯蚓
过渡:还有谁也会来帮忙呢?
(1)(我来啦,我来啦,我来帮助你)猜猜是谁呀?
(2)小蚯蚓是怎样帮助种子长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帮助小种子松土。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蚯蚓帮种子宝宝松松土吧。
现在的泥土又松又软,小种子使劲地顶啊顶,终于钻出了地面。
总结:原来种子宝宝长大需要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还有小动物们的`帮忙呢。
三、帮助种子生长。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你会怎样帮助种子生长:
他们对种子宝宝这么关心,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帮助绿色家园责任田里的种子快快长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它们,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记录帮助种子长大的方法:
(1)介绍记录纸
这是我们的记录纸,它像小苗苗一样,有两片叶子。想到一种方法记在一片叶子上,想到第二种方法记在另一片叶子上。
提问:一张纸上记录几种方法?
假如你还有别的方法,就再拿一张记录纸来记录。
(2)幼儿记录
3、交流分享:
(1)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们?
(2)做一做帮助种子长大(幼儿结伴表演)
总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帮助种子宝宝长大,相信我们责任田里的种子宝宝很快就会发芽、长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花;
2、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菊花、牡丹花、郁金香、蝴蝶兰的图片和这些花卉的介绍;
2、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到公园或周边收集花瓣。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歌曲《我的小花园》
1、师:小朋友们,刚刚这首歌里都有什么呀?
幼儿:花园、白花、红花……
2、师:那你今天给我们大家带来什么花啊?
幼儿介绍自己收集来的花的颜色和名称。
二、 观看课件,欣赏几种花卉
(一)、播放向日葵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向日葵”;
2、是什么颜色的?介绍向日葵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3、、向日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是跟着太阳转,向日葵完全开花之后就不再跟着太阳转了;
4、它的果实就是你们吃过的“葵花籽”。
(二)、播放百合花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百合花”;
2、是什么颜色?花色还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
3、介绍百合花呈钟形、喇叭形。
(三)、播放牡丹花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牡丹花”;
2、是什么颜色?花色还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
3、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称。
(四)、播放蝴蝶兰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蝴蝶兰”;
2、是什么颜色?花色还有红、白、粉、黄、绿,花上带有很多不同的斑纹、条纹、斑点、色块等;
3、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些花,你们觉得花儿美吗?小朋友们可以看看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花,你发现了别忘了要和我们大家分享哦!
三、结束
在歌曲《我的小花园》中结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感受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漩涡,了解这些漩涡的共同特性。
2.尝试运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漩涡。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
(1)漩涡图片
(2)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3)记录活动表格幼儿资源包:
(1)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2)记录活动表格亲子活动包:
(1)容器、搅拌器皿、沙。
自行准备:
(1)课桌。
(2)示频仪、电源插座。
(3)黑板。
2.经验准备教师:需要了解漩涡的形成。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
科学词汇漩涡:
水流急转所激起的螺旋形。
方法词汇观察:
观察怎样制造漩涡。
操作:用不同的物体制造漩涡。
记录:哪个物体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律动导入:让幼儿跳转圈舞,感受漩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已经认识了漩涡,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漩涡?你看见的漩涡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漩涡像什么?
3.幼儿作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
1.画密密麻麻的螺旋线,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一个漂亮的漩涡。
2.用毛线摆螺旋线。
3.把橡皮泥搓成长条,把长条摆成螺旋线。
水中做漩涡。先问幼儿会在水中制造漩涡吗?然后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涡?
(1)用手搅。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搅水。然后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尝试制造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漩涡,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制造漩涡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时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师小结。
原来用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6.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提供一根葱和有色的水:运用漩涡的知识看看葱在漩涡中会怎样。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0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07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30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8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29
【热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30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5-10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08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