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分析:
1、音乐情感:这首音乐描述了新年来临,万象更新,人们喜迎新年的热闹喜庆的景象。
2、音乐知识点:全曲的曲式是ABABC,一共有三段,其中的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悠扬,容易辨认,音乐分段明显,易于分角色扮演,游戏性强。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感受新年各种习俗带来的乐趣。
2、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音乐中的高低旋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收集各种春联,了解一些新年贺词,并初步了解其含义。
2、道具准备:水袖、打棒、铃鼓每人一份摆放好、春联、毛笔
活动队形
半圆形和自由站队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
教学难点:通过肢体律动游戏听辨高低音,根据高低音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新年传统习俗的认识。
故事引导:从前,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个怪兽叫“年兽”的出来吃人,有个老婆婆,她知道年兽最怕吵闹的声音和红颜色的.东西,于是她在家里贴满了红纸,还在家门前点火烧竹子,后来人们在过年时在红纸上写上毛笔字就变成了漂亮的春联,制作了响亮的鞭炮来赶走年兽,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1、贴春联游戏。
(1)经验谈话:“你见过哪些春联?”,出示介绍各种春联,并带幼儿读读上面的内容,简单介绍其的含义,让幼儿学说。
(2)写春联游戏。幼儿分两组,一组拿毛笔假装沾墨描写春联上的字,一组用打棒和铃鼓做磨墨的动作。
2、舞吉祥话游戏。
师:我们一起学学给爸爸妈妈等说说祝福的吉祥话。(并由老师示范)
(1)肢体舞蹈,老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舞出吉祥话,可以是创意的舞动。
(2)道具舞蹈,用水袖来舞出吉祥话,要体现出韵律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唱准带附点四分音符的歌曲,学习在歌曲中间插话“道白”,感受说唱的趣味性。
2学习创编符合XX|XO|,XXXX|XO两种节奏型的短语,并尝试唱到歌曲里去。
3喜欢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鸭子在池塘边说话的图片一张。
2歌曲图谱一张,画有鸭子的单幅节奏图谱XX|XO|,XXXX|XO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并练声
1教师(出示鸭子在池塘边说话的图片):今天我们怡乐农场来了一些新朋友,它们是谁呀?让我们和鸭子打个招呼吧,鸭子看到我们小朋友,有许多话要说,听。小鸭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真有趣。小鸭子是怎么说的呀?(即时点分图)一群鸭子说嘎嘎嘎,那另一群鸭子呢?(提醒幼儿有节奏的说)
2师总结:(出示两张画有鸭子的节奏谱)一群鸭子说嘎嘎嘎,另一群鸭子说嘎嘎嘎嘎嘎
3教师:听,我们的钢琴也在学小鸭子说话(教师边弹钢琴边唱):
12|30,3535|60,我们也来学一学(2遍)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4重难点前置,重点引导幼儿感受并拍出XX|XO和XXXX|XO两种节奏。
(放音乐)请你一边拍手一边来学小鸭子说话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来学小鸭子说话呢?;(2-3遍,放音乐,个别带)(引导幼儿拍出节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歌曲。
1整体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小鸭子到底说的什么话?请小朋友听一首歌就知道了,教师清唱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出示整个图谱)什么是悄悄话?小鸭子说了什么悄悄话?(小鸭子说的悄悄话真有趣)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放音乐,师指图谱唱)
2学唱歌曲,感受并唱出悄悄话的情趣。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我们现在学唱的歌曲就是《悄悄话》。我们小朋友在什么时候也会说悄悄话?歌曲里小鸭子说的悄悄话,应该怎么唱?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幼儿学唱歌曲2)教师:让我们分角色来唱一唱,这群鸭子唱嘎嘎嘎,另一群鸭子唱嘎嘎嘎嘎嘎(分组练习并分角色对唱3)
三感受歌曲中“道白”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创编节奏短语的兴趣。
1教师:这道歌曲有趣吗?都是唱的吗?哪里不唱的?(引导幼儿发现并知道歌曲里只说不唱的插话叫“道白”)教师小结:对歌曲里只说不唱的插话叫“道白”,谁来把这句“说的什么呀?”说得好听一点,谁来边说边做个动作。
2练习道白,说出疑问的语气。继续学唱歌曲1遍。
3学习创编语言节奏,并尝试编到歌曲里。
教师:嘎嘎嘎,猜猜小鸭子好像在说什么?嘎嘎嘎嘎嘎,又好像在说什么?(师示范第一句,加上动作创编到歌曲里唱一唱)我们可以怎样放到歌曲里唱一唱?
4小朋友,走吧,让我们也去和小伙伴讲悄悄话罗。
活动反思:
开始部分,我先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了一遍歌曲。因为歌曲比较出名,很多幼儿都听过。所以,在第一遍欣赏时,大部分幼儿都能跟着录音一起演唱歌曲。正因如此,在我的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节奏是怎样的?”(欢快的还是缓慢的?)“你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干什么?”这些问题时,幼儿很快就能较准确的'回答我。
第二部分,请幼儿说说你在歌曲里都听到了什么?这里,我再次播放了歌曲,听完之后,幼儿都能清楚地回答歌曲内容。结合幼儿的回答,我将准确的歌词念给了幼儿听,在休止符地方我特别提示,让幼儿知道有的地方要停顿,不能发出声音的。
第三部分,学做动作。在第二部的基础下,幼儿基本上都能学会歌曲,这时,我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动作。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因为《悄悄话》幼儿平日生活中也接触过,所以学习歌曲非常的快,一节课下来,都能记住歌词并能完整的演唱下来。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表演环节,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各种可爱的且符合歌词内容的动作,并能通过身体把它表现出来。不足的地方就是歌曲表演时,时间不是很长,很多幼儿很爱表演却没有轮到。以后的教学,应该以集体为主,个别参与尽量不要太多,最好能让所有幼儿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摸摸鼻子拍拍手》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结构简单短小,旋律朗朗上口,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有趣的是将两个动作相连作为反复重复的歌词,小朋友能够较快掌握。小朋友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可以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也能够根据动作创编出与众不同的新歌词。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达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内容。
2、在游戏中能有节奏地演唱,配上相应做动作,并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旋律,有意识地摸鼻子、拍手
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C2/4 5531|5531|66|5-|5531|5531|44|2-|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 5531|5531|66|6-|5531|5531|23|1-||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本文来自儿童资讯站
1、教师用夸张的动作摸自己鼻子、拍拍手。你们看到老师在做什么?
2、老师除了做拍手动作,还在做什么动作?
3、现在请跟着我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2.教师示范唱歌曲,幼儿轻轻跟唱。
三、创编歌词与动作
教师:对了,刚才我们摸了鼻子拍了手,除了这些动作,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我们怎么这些动作放进歌曲里呢?
四、合作表演
1.请幼儿每人找个朋友,香香两个好朋友可以做什么动作,然后进行表演。
2.换一个好朋友,再一起表演不一样的动作。
友情提示
此活动的准备主要是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可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动作和相关动词如:跳、摸、捏、转、蹲、抱、扭、、、等。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也非常重要。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还可以试着把歌词改成“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肩膀拍拍手”、“摸摸肚子拍拍手”等等,回家还可以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中角色,体会音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
【活动准备】
蓝色多瑙河截取开头上行旋律片段,音效一个,A和B之间少一个给予幼儿准备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A段
小老鼠捡到一个大苹果,他住在高高的山上。于是他就用力的往上上推啊推,推一推还给自己加加油。终于推到了山顶上,小老鼠那个高兴啊,双手张开欢呼起来。
二、加动作。
1、你们推苹果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创编推的动作,越夸好)
2、如果你是苹果,你会怎么做?
(可以原地滚,苹果越来越高,可以怎么表现出来呢)
三、加音乐
1、让我们跟这音乐一起来推一推,加加油。体验随音乐推苹果的快乐。
2、小老鼠给自己加油了几次到达了山顶啊?
——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随音乐画图示。
3、教师与幼儿互为苹果和小老鼠,转换角色随音乐进行表演。
4、你觉得在随音乐表演的时候,有没有困难?
四、猜测,听音乐B段
小老鼠一松手,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五、游戏:追赶苹果
我来做小老鼠,你们做苹果哦,苹果滚到哪里会停下来,山脚下,现在你们的山脚下在哪里?鼓励幼儿回到座位上。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教育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与慢,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幼儿能够根据生活已有经验按歌词创编出动作。
3、初步了解节奏型:
二、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生活环节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熟悉主要旋律。
2、物质准备:音乐谱表若干、乐器若干、操作材料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幼儿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戴头饰)
(二)师生问好:
X x / x x//
小 朋 友 好
李 老 师 好
(三)节奏练习:
打 气 气 气 放 炮 嘭 嘭
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四)教师谈话理解音乐内容: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幸福拍手歌》,认真听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里都表演什么动作了?(幼儿回答问题)
2、请你再听一遍音乐,然后说说你觉得哪儿快些、哪儿慢些,你可以用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
(五)出示节奏谱,幼儿练习:
1、再听一遍音乐,你哪儿看懂了?(幼儿回答)
2、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幼儿回答)
(00)这怎么办呀?跟着老师打打拍子。
3、幼儿听音乐点画出自己的节奏谱。
(六)活动延伸: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七)听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2、能创编跳跃、连贯的动作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的
内容;
3、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CD音乐《郊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小红花》。
指导语:(教师弹凑歌曲前凑)这是什么歌曲?在最后一句我们应怎么唱?(前面跳跃,后面连贯)
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小红花》。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时的美好前景。
提问: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4.幼儿学唱歌曲
二、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启发幼儿发现ABA的结构。
提问: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进一步理解熟悉歌词。
提问: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现并运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问:你们发现中间部分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们唱什么歌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两种方式?
五、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到“地方郊游”,带领幼儿完整学唱1~2一遍。
六、鼓励幼儿听音乐结伴边表演边歌唱。附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合拍地随音乐舞蹈,初步懂得在集体中找朋友以及与朋友跳舞的交替规律。
2、体验不断交换舞伴跳舞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重难点:
懂得在集体中找朋友以及与朋友跳舞的交替规律。
活动准备:
有小跑步、起踵等基本舞步基础;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一、 熟悉乐曲旋律和感情。
1、 知道乐曲很欢快。
2 、随着音乐合拍的做拍手、拍腿等动作。
二、 学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1、 看老师示范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2、 说出教师跳了什么动作,先跳什么,后跳什么。
3、 集体随音乐学条基本动作。
三、 学跳集体舞。
1、 看教师示范舞蹈一遍。
2、 说出教师什么时候一个人跳,什么时候两人一起跳,什么时候又换新朋友了。
3、 学跳集体舞。知道一人跳时是在找朋友,两人跳时是与朋友快乐地跳舞,并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关系,逐步做到连续地交换跳舞。
教学反思:
本次舞蹈活动《欢乐舞》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合拍地随着音乐舞蹈,初步懂得在集体舞中找朋友以及与朋友跳舞的交替规律。体验不断交换舞伴跳舞的快乐。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欣赏音乐,让他们说一说这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孩子们听了以后,有的说很开心、有的说很欢快、还有的说想到了高兴地事情。在幼儿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我边放音乐边示范舞蹈动作,小朋友们刚开始还能认真看老师做动作,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站起来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做起来。等我一遍跳完以后就兴奋的拍起手来。由于幼儿有过找朋友游戏的.经验,舞蹈的动作也很简单,因此在学的过程中没什么难度,我把几个动作强调了一下,小朋友就很快学会了。
小百科: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幼儿在主题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动物,尤其对幼儿园春天的小花园特别的感兴趣。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会边玩边发出小动物的'声音而且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在小花园里散步,他们发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声音非常的具有节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借助小动物这个载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来体验每一个乐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的情景,层层递进,通过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已知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戏中感受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小铃、圆舞板、铃鼓)每人一份
2、欢乐的小鸭子的律动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
二、小乐器来唱歌
1、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2、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
三、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再次感受音乐。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你们来数数看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
四、幼儿演奏
1、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2、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3、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情表现下雨时的情景。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参观过小学,对小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读书郎》
—— 你们马上就要毕业要去小学读书,做一名快乐的读书郎,来,让我们把读书郎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唱
现场反馈:唱歌时,从孩子们的情绪和表情上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快乐的小学生,现场一种情感的调动和气氛的感染力很强。
反思:由于是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前期的一些参观活动等让孩子们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中,这里是情感上的导入。
二、节奏练习:《我的小愿望》
—— 成为一名小学生一定有很多愿望吧,用你最自豪的声音来说说你的愿望
现场反馈:奥特曼、大明星,小画家等等天真而幼稚的小心愿,让我们由衷的希望,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
反思:本环节通过幼儿大胆说,响亮说,充分培养、体现了孩子的自信。在整个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有节奏的不同,有内容的不同,更有表现形式的不同。
三、律动:《读书郎》
—— 快,背起我们的小书包,和读书郎一起上学去吧。
现场反馈:孩子们对小学生的向往和期盼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反思:孩子是好动的,此时安排律动,让孩子们在动静交替的过程中,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新授音乐游戏《雷声隆隆》
——小儿郎在去读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听听。
1、第一遍完整欣赏——听出音乐的主要形象
——你听到什么?你听到几次打雷的声音?两次打雷后的音乐一样吗?
2、第二遍完整欣赏——听出两段音乐给人不同的感觉。
——第一次打雷后,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松、活泼)
——这样轻松活泼的音乐,你猜想一下可能会下什么雨呢?
——第二次打雷后,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害怕、恐惧、紧张、焦急)
这样的音乐告诉你,现在的雨变得怎么样了?
现场反馈:孩子们能将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清晰的表达出来,有时加上简单的动作来表现。(听见打雷时,就和边上的小朋友抱在一起,表示害怕)
反思:本环节,孩子们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简单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
3、分段听第一段音乐
第一次: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什么?
第二次:听着第一段的音乐,把我们在蒙蒙细雨中看到的景象用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音乐用肢体表现)
小结:运用优美的语句,将幼儿肢体表现出来的形象表述出来。
4、分段听第二段音乐:
第一次:这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感觉,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什么?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07-25
中班音乐教案(15篇)01-19
中班音乐教案15篇01-15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2-26
中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01-20
中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01-20
中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01-20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9篇04-26
中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