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9 03:40: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一直以来,小朋友对于母亲接触、了解得多,而父亲相对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角色,小朋友对于自己的爸爸并不怎么了解,对于父爱也体会不深。由此,我借用了建构式课程中《父亲节》和《我对你说》这两个内容,结合幼儿园爱的主题月活动生成了这个新的活动——《我爱爸爸》。在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为使幼儿对爸爸有更深的了解,又利用绘本《我爸爸》与幼儿产生共鸣,进而萌发对爸爸的`自豪感,体会父爱。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增进对爸爸的了解,产生对爸爸的自豪感,体会父爱。

  2、能用画贺卡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课件PPT、爱心大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谈话,父亲节。

  二、利用绘本,了解自己的爸爸,产生对爸爸的自豪感。

  1.能干的爸爸(PPT踢球,唱歌)

  师:皮特爸爸会唱歌,会踢足球。那你爸爸有哪些本领?

  小结:哇,我们小朋友的爸爸都有了不一样的本领。和皮特爸爸一样都很棒。

  2.爱我的爸爸

  皮特爸爸不但有很多本领,还很爱她,我们来看看皮特爸爸是怎么爱他的。

  (1)PPT抱(2)PPT笑(3)PPT狼

  小结:看来,每个爸爸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真幸福啊!

  3.辛苦的爸爸

  教师小结:虽然这几个爸爸工作不一样,但是每个爸爸都很辛苦。

  三、制作贺卡,表达对爸爸的爱。

  父亲节到了,皮特为了表达对爸爸的爱,还特意画了一张贺卡给爸爸,祝爸爸父亲节快乐!

  你爸爸最喜欢什么?最想要什么?

  集体画礼物。

  小结:虽然我们的爸爸长得不一样,本领不一样,但是所有的爸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非常地爱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能多了解自己的爸爸,把自己对爸爸的爱大声地告诉他们。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炎炎夏日宝宝们总是满头大汗,一身汗臭,学会洗澡并养成爱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宝宝们对于洗澡并不关心,却特别喜欢边洗澡边玩水,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正确引导,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小猪奴尼”。借由这节有趣的活动告诉幼儿洗澡的妙处,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洗澡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帮助幼儿学说故事中不同角色与小猪的对话。

  2.幼儿爱卫生、爱洗澡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小猪毛绒玩具、PPT课件、图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对话

  难点:理解洗澡的妙处,萌发养成爱洗澡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具出示

  瞧,我是谁啊?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关键提问:你们看这只小猪有什么不一样吗?

  通过直接导入法引出故事主人公小猪奴尼,开放性的提问让幼儿听故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边讲故事边观察ppt,了解故事梗概

  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瞧瞧小猪奴尼为什么脏脏的。

  提问1:这个故事里都有谁呢?

  提问2: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给予幼儿直观、动态的观察,有效帮助他们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三、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欣赏故事

  刚才故事里面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故事。

  提问1:听听,妈妈是怎么对小猪说的'?

  提问2:羊姐姐是怎么对小猪说的?

  提问3:猫妈妈又是怎么对小猪说的?

  提问4:最后,牛婶婶在干嘛?它看到脏兮兮的小猪是怎么对它说的?

  提问5:小猪洗干净后回到家里,妈妈看到后怎么样呢?小猪还对妈妈说了什么?

  通过第二遍听故事,引导幼儿进行体验性阅读,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简单对话。

  四、完整欣赏,幼儿边听录音边看书

  第三遍听故事是为了帮助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并能在翻阅图书中找到学习故事的乐趣所在。

中班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半圆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初步感知夸张变形后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

  2、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达小动物可爱的形象。

  二、活动准备:

  幻灯片一套,纸、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一)评最可爱老鼠,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师:今天老鼠王国要举行一项特殊的比赛,请中1班小朋友当评委,评出最可爱的老鼠。

  (二)观察老鼠和米老鼠,了解米老鼠的形象。

  (教师播放幻灯片1)

  1、师:你认为谁最可爱?什么地方可爱?(教师播放幻灯片2、3,幼儿观察讲述,重点观察米老鼠的四大:大鼻子、大耳朵、大手、大脚;三细:细手臂、细腿、细尾巴;能直立)

  2、米老鼠的由来,感知米老鼠的'夸张变形,萌发喜欢米老鼠的情感。

  师:你知道米老鼠有什么本领吗?(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播放米老鼠唱歌跳舞等图片。)

  师:米老鼠又聪明又可爱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们在哪些地方能看见它?

  师:米老鼠是怎么来的?今天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们:有一位叫迪斯尼的美国画家爷爷,一天,他吃好晚饭正坐在桌子旁动脑筋,突然从屋顶上掉下一只调皮的小老鼠,迪斯尼老爷爷看见了,心想如果把它画出来,小朋友肯定很喜欢。于是,画家爷爷就画了一只可爱的老鼠,取名叫米老鼠。画家爷爷把老鼠的小鼻孔夸张变形成米老鼠的大鼻子,请小朋友再找找迪斯尼老爷爷把老鼠的哪些地方夸张变形了?

  (三)联想自己见到过的夸张变形的动物,体验夸张变形的趣味,

  1、教师播放大力水手、蜡笔小新等形象,让幼儿欣赏,进一步感知夸张变形,体验变形后的有趣,可爱幽默。

  2、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看到的卡通形象都是真的小动物通过夸张变形变出来的,使原来不可爱、不漂亮的动物,夸张后变得可爱、有趣,人人喜欢。

  (四)延伸活动:尝试自己把小鸡、小兔夸张变形,使他们更可爱。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鸡和小兔)他们看见老鼠、蜡笔小新、大力水手夸张变形后真可爱,想让自己也变得有趣些,我们来当小小画家,把小鸡、小兔夸张变形,让他们更有趣。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几种昆虫主要特征的认识。

  2.创意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所喜爱的昆虫,体验制作的快乐。

  准备:

  多媒体:电视机、摄像机

  幼儿搜集来的昆虫资料

  益虫、害虫版块

  昆虫模型

  各种制作材料

  过程:

  一、由看录像引出话题: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看一看,这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

  二、交流分享自己对昆虫的认识:

  1、同伴间相互交流: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家在幼儿园和自己家里,同老师以及爸爸妈妈也了解了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有的小朋友自己画了下来,有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从网上把昆虫的知识下载了下来,也有的小朋友利用休息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买了昆虫的书来了解昆虫。今天,老师把大家收集来的`资料都展示出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那么你就拿着自己的资料去和朋友们聊聊吧!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看,昆虫们都来到我们班大聚会了!听,昆虫们在说:“小朋友们,你了解我吗?你能大胆地介绍介绍我的特征吗?”

  三、区分益虫和害虫:

  师:我是蜻蜓,刚才小朋友介绍我时已经说了“我是益虫”,那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也是益虫?哪些昆虫又是害虫呢?请小朋友们来给我们分一分,益虫的放这里,害虫的放那里。我们分两对,女孩子到这里来分,男孩子到那里来分。

  我们来看一看,分的结果怎样,有争议的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想办法搞清楚。

  四、动手制作:

  瞧,我们秋天的版面上缺了什么呀?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制作的材料,先想好“我要做什么昆虫”,再开始做,好,现在大家开始行动吧。

  五、我们一起让自己制作的昆虫走进秋天的景色中去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物品的棱边和尖角,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家里玩耍时,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课件。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2.讲述故事《危险地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讲述故事。

  提问: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

  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角会怎么样?

  玩的时候怎么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里了解尖尖角是很危险地,要远离它们。)

  3.玩游戏:找找幼儿园里的尖尖角。

  通过在种方法,孩子知道在教室、户外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活动、玩耍时注意躲避,保证安全。

  4.活动延伸

  找找自己家里的尖尖角,设计禁止奔跑标志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情境。

  2、体验创造的快乐。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表现小鸟生活的三段体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我们和小鸟做了朋友高兴吗?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小鸟的音乐,听了以后,你觉得小鸟在干什么?

  提问:你觉得小鸟在做什么?

  2、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每一段听上去是一样的吗?

  提问:你听出来有几段?每一段是怎么样?

  3、让我们来听听第一段的音乐速度怎么样?好像小鸟在干什么?

  听后提问:这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好像小鸟在干什么?(xx小朋友说得很好,你做给小朋友看看,大家来学学)

  4、小鸟醒来后,觉得很轻松,我们一边来听一边来想一想,它还会做些什么?

  听后提问:小鸟醒来后会做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小鸟捉虫、游戏的动作。

  5、小鸟们玩了一天很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来听听小鸟是怎么回家的?

  提问:小鸟是怎么回家的?是怎样休息的?(幼儿听着音乐做小鸟回家、小鸟休息的动作)

  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只小鸟,让我们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吧!跟着音乐飞吧!我们跟着音乐把你好看的动作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吧!(幼儿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经典]05-19

中班健康教案10-26

中班教学教案07-12

中班安全教案02-07

中班美术教案03-13

中班教案模板05-22

(热)中班教案08-28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07-2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