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四》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0 09:50: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习作四》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作四》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作四》教学反思

《习作四》教学反思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可以写如何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写一写意见或建议;可以写自己的心理话。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品──评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

  2.小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五、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习作四》教学反思2

  习作:心愿

  教学目标

  1.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

  2.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将心愿写下来。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4.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特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出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教学策略

  1.小组交流:小组交流自己的心愿。

  2.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写好后,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

  2.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将心愿写下来。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唱心愿,激发兴趣贴心愿

  1.师生齐唱歌曲《心愿》。课件出示《心愿》的歌词。

  2.书写心愿。

  3.将许愿纸贴在“心愿墙”上。(板书课题:心愿)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演唱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心愿、表达心愿,从而有效过渡到课堂习作教学的情境。

  板块二创设情境说心愿,营造氛围诉心愿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流星雨图片)

  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流星雨出现的时候,如果虔诚地许下自己的心愿,你的心愿就一定会实现。看,流星雨来了,你能说说你的心愿吗?

  2.学生交流心愿:我希望爸爸能送一个显微镜给我,我希望……

  3.心愿素材归类。

  (1)对自己:有机会看高山、大海等。

  (2)对别人:好朋友永不分离等。

  (3)对社会: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等。

  4.探究愿望: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美好的心愿呢?(板书:产生心愿的原因)

  5.随机采访,交流原因。

  小结:对自己: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对别人:希望周围的亲戚、朋友健康幸福;对社会:希望生活越来越好。

  6.学生讨论实现心愿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愿,使学生有话可说,喜欢说,愿意说,为接下来的习作环节做铺垫。

  板块三表达方式定心愿,范文借鉴写心愿

  1.确定习作的表达方式。

  (1)大家的心愿中有对自己的,有对别人的,还有对社会的。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记叙故事写信创作诗歌日记

  (3)教师小结:同学们选择的写作方式真多,有记叙故事的,有给爸爸写信的,也有创作诗歌的,还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心愿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同学的心愿。

  2.范文赏析。我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心愿,这个心愿也许非常宏大,例如到外太空旅游、环游世界等,可我的这个心愿却非常渺小,也很现实——帮老爸戒烟。

  “叮咚”,老爸下班回来了,嘴上依旧叼着一支烟!当他看到客厅正前方墙上挂着的“吸烟有害健康”的字幅时,惊讶瞬间从他脸上掠过。“这是你的‘杰作’?墙上的十字绣呢?”“爸,我这是在提醒您,从今天起您就别再吸烟了!”话音刚落,那张字幅已香消玉殒了。

  “作战”计划失败后,我飞快地跑进老爸的房间,对仍旧在吞云吐雾的老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您难道不知道吗?另外,吸二手烟更可怕!为了我们的健康,请戒烟吧!”我态度诚恳,老爸有些触动了,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同意戒烟。可过了几天,我发现老爸又在偷偷地抽烟,一气之下,我使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

  那天,见老爸又要点烟,我走到他面前,宛如一只温顺的小白兔,说:“爸爸,您配合我做一个实验吧,老师让我明天上交实验过程报告呢!这次实验在我的升学成绩中占有一定分量啊。”老爸一听和学习有关,赶紧说:“好吧好吧,我帮你。”一听这话,我迅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先把鱼缸顶部用塑料袋罩上,并且捅一个小孔便于小鱼呼吸,把吸管从小孔里插进去,然后严肃地对老爸说:“爸爸,从现在起,您每吸一口烟,就将烟雾吐入吸管里。”老爸照做了。起初,小鱼的动作变缓慢了,接着,它的身体慢慢向上浮,最后,小鱼竟然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就这样,小鱼被爸爸的二手烟熏死了。看到这一幕,老爸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又略带着几分恐惧。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爸爸,您不希望我和妈妈也像小鱼那样吧?”片刻的沉默后,爸爸径直走向卧室,不一会儿手里就提着一个装满香烟的塑料袋下楼了……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家的烟味没了,爸爸的咳嗽声没了,妈妈的吵闹声也没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平和,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开头点明自己的心愿是帮爸爸戒烟。语言描写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氛围紧张起来。

  通过实验,二手烟的危害显而易见。不愧是杀手锏,一招“制敌”,也看到了爸爸对家人的关爱。

  3.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心愿写在作文本上。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出示范文为学生写作提供具体参考,这样既照顾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心理,也有利于帮助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发散思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特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2.让学生学会发现和借鉴其他同学的作文的优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习作内容共赏析,互评互议促成长

  1.激情导入:同学们借助提纲已经完成了初稿,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篇习作,一起探讨这两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赏析佳作。课件出示:

  3.学生评价。

  (1)这是一位同学的习作,今天就让大家做一次小老师,给这篇习作打分。(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课件出示:书写认真字数达标内容真实方法合适情感真挚

  (2)认真品读习作,交流意见。读完后,同桌之间交流意见,给出这篇习作最终得分,并说说你们的评价理由。

  (3)学生交流。

  4.找出下面这篇习作的不足之处,修改作文。(课件出示习作)课件出示:

  我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愿,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的心愿就是长高一点。因为我排队做操时总在第一个,座位也在第一排。

  上个月篮球比赛,我也上场了,但是一次失误,我被换下场了。失误是这样的:敌方一个队员把球传向我身后的一个人,我像兔子那样一蹦三尺高也没拦住,都怪我太矮了,手指离球只有几厘米,但还是没拦住。于是我被换下场了。

  我以后一定要多吃饭,多运动,让自己长高一点!但愿我的心愿能早日实现。

  看了这篇习作,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5.教师小结: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快总结出一篇好的习作一定要做到这几点:书写认真、字数达标、内容真实、方法合适、情感真挚、语言通顺流畅。6.习作要了然于胸,修改作文助提高。

  (1)让学生结合五星评价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笔给自己画上星星,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2)修改后展评。

  【设计意图】赏析作文,重在“赏、析、评”,欣赏优秀作文,学习其优秀之处;分析不佳之作,避免走入同样的误区。五星的评价方式让课堂更具趣味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但心愿对学生来说,那就是一个万花筒。因此,我注重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想变为所写。

  1.宽松情境。

  上课伊始,我在教室定下“心愿墙”,让学生写下心愿粘贴在上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习作教学做好了铺垫。

  2.师生交流。

  贴上心愿后,我随机请学生交流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的内容,让学生有文可写。而后根据心愿的不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

  3.五星评价。

  五星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优秀习作的可取之处,以及部分作文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习作更优秀。

《习作四》教学反思3

  关于作文,我们似乎有很多疑问,特别是作文指导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有如何在处理好学生普遍存在的模仿现象?在这就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二》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习作二是请学生发掘自己的一项特长,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展示给大家。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习作的材料来源于自己,身边的素材应该是随手拈来,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于是,我决定试一试我不指导,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第一轮习作本收上来,不少孩子两句就写完了。如“我很会踢足球,曾经参加过足球队”“我会画画,美术老师给我打了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我仔细思索。我想:学生生活中一定有不少写这类习作的素材,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面对这样贫瘠的叙述,我决定试一试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例文,然后小组讨论的办法,来再次作文。这次收上来的习作明显在篇幅上增加了,但是几乎是千人一面,有画画遇到困难克服的,有妈妈买菜提不动,而帮助提的……这就是典型的模仿。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而有有自己的话说呢?我进行第三次习作。

  首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特长,然后请他就一件能显示自己特长的事来具体谈谈。这时候学生叙述过程中还是抱住例文不放。于是我们进入例文,看看例文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通过读发现,例文一《我真棒》中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和学生一同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我们开始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学生在小组中叙述的精彩层出。

  例文二《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于是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的同时,引入《但愿人长久》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

  这样教学后,学生再写习作二,水平就明显的提高了。

  思索:我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授之以鱼。到底什么是渔?我想这篇习作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积累其实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的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呢?我想,绝对不是,再挖掘生活,而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习作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习作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因此四年级作文教学要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一要减少束缚,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改变以往“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的传统教学模式;二要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中敢说敢写、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三要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真情,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习作四》教学反思4

  本次习作难在学生不会选材,千篇一律的体育健将或是学习能手,为了避免没有“主见”的作文,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温馨的家庭生活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丰厚积累后,自由表达,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同时,参加征文投稿、阅读报刊杂志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习作必定生机盎然。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难在学生不会选材,千篇一律的体育健将或是学习能手,为了避免没有“主见”的作文,课上结合班队课,效仿学校不久前开展的争做“阳光少年”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能,(当然之前是要老师辅导的)让学生将自己的特长、本领、技艺展示出来,可以是现场的表演,可以是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口头的介绍,越详细,越生动,越活泼越好。再让学生评定“阳光少年”不过要以书面的形式,要说清充分的理由。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一定会提高,相信作文的内容也会生动、鲜活起来。

《习作四》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 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 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 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 师听写

  三、 学习“我的发现”

  1、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 教师小节。

  四、 学习“日积月累”

  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 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 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 触景生情

  1、 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 真情表达

  1、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 指导观察和表达

  a、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 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习作四》教学反思6

  在这次精品课的研磨中,我一共上了四次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的习作评讲课,上完了评讲课后,我有如下的反思:

  这节课的收获就是能鼓励学生围绕修改的要求大胆的去修改作文,并且立足点是放在以他们的修改为主。在教师利用范文示范如何修改后,引导学生理出修改的方法。然后,学生们按修改的要求自由修改作文,再交换修改,最后教师展示学生修改的作文,再次明确修改的方法。这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许多学生都能按要求从作文中找到要修改的地方,并能提出自己不同的修改意见。老师发挥了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让作者本人发表看法,让同学们对作者提建议,说鼓励的话,让作者谈感受等。

  这节课的缺憾是对学生能力了解不深,如果示范评讲时评讲两篇风格不同的作文,展示时出示两篇修改效果较好的作文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语言要简明扼要,用范文去引导。评讲时语速过快,第一篇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错字,学生没有指出,我也没有指出。对一些中下生,要让同学多,这样不仅对作者有好处,对大家都有好处。

  教学中在问题的发现后,我思考以下改进的一些策略:

  改进策略一、每节课评讲只注重一个重点,不要关注的太多,如果关注多了,一节课只评得到一两篇,涉及的面就砂少了,起不到最大的作用。这是我今后要改的地方。

  改进策略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方法的示范和引导,导游词的结构可从范文中让学生理解透彻,学会运用。

  改进策略三、学生对自己查找的'资料不能正确进行改编,学生的作文就是搜集材料的堆积,有些词句不懂的材料不知道取舍,导游与游客间的亲和力不强。在教学中,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把创写变成改写,重点指导改写的方法。降低习作要求,允许学生可以把学习的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改编成导游词,让学生切合实际地创写。

  对于作文评讲的教学,我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一些收获和缺憾都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小小基石。

《习作四》教学反思7

  习作3是让学生写一封信。根据这次习作要求,第一目标应定位在对家乡的爱,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爱家乡之情还是有一点的,但缺少提炼,我所要做的事就是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使他们爱家乡之情能自然流露,从而情动辞发。

  第二目标应定为在书信的指导上,书信除了格式的特殊要求外,还有书信文体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典型的表情达意,满纸都是情,亲情、友情,关爱之情、思念之情应浸润于字里行间。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书信就等同于作文,失去了其应用文应有的价值。

  在格式方面,学生主要是在最后的.祝愿语会有些问题,不知道也是空两格,往往会也靠左写或是紧接着正文写下去。还有靠右的署名和日期,常常容易颠倒。

  通信的对象我觉得不必给学生限得太死,可以是写给一个认识的人,也可以写给一个名人,还可以写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让他们畅所欲言。

  至于正文,可让学生在明确写信对象以后进行讨论,可分组进行。让同一对象的孩子一起讨论,然后集中讨论。小结出写作时的称呼以及内容,再一起指导如何把它写具体,写明白。

《习作四》教学反思8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把自己拿手的本领和同学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这一招是怎么好,再告诉别人怎么做,最后评选出本领最拿手,说得最清楚的同学。习作主要就是学习怎么将学会的绝招写下来,将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然后谈谈感受。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通过出示刘翔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同学喊出他的名字和本领,引出他的绝招——跨栏;除此,还联系了这一单元16课小柱子们的比绝招,引导学生进入今天新课。

  二、解读要求,指导方法

  将要求分为两部分,分别指名读,读完找学生评价,再由评价学生说出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干什么。了解完要求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想想在做展示的时候该怎么介绍,按什么顺序介绍。老师抓住了从绝招名称、优点、做法三方面去进行详细指导学生。最后,老师提示学生介绍的途径有口头描述、图片展示、现场展示等,丰富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

  三、交流讨论,绝招PK

  在交流前 通过老师发问,学生答得方式强调了口语交际过程中,听的同学和说的同学分别该注意什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意识。告诉学生最后要进行评比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现自己。在学生小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做到了走到每组同学身边,进行进展情况的`询问,相比之前不会走下讲台了解学情,现在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会继续努力。

  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同学上台展示,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模仿,然后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和学习。除了采用学生点评,还有老师点评、掌声鼓励等多种评价方式。如果评价时做到更自然的去流露对学生的赞赏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最后,进行“评评谁最棒”的活动。优点在于,评比前给学生说清楚规则,就是举手提出你心中的候选人,老师筛选出呼声最高的,进行举手投票,一个只能支持一位。就这样顺利选出本领最拿手的、说得最清楚的、本领既拿手又说得清楚的同学进行表扬,整个过程较有序安静的完成了。

  四、复习导入

  上课后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即向别人介绍绝招时该怎么介绍,然后进行简短的同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于接下来的习作学习更顺手。

  五、明确主题,指导写法

  这一环节,指名读要求,引导学生找出里面关键词,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读老师准备的写作歌,回忆叙事文六要素这些步骤,学生对于主题把握更加明确了。

  紧接着进行具体步骤指导,分别讲解开头、中间、结尾的多种写法,提到开头应新颖,清楚明了;中间应具体,还要采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尾可以点名主题,谈谈体会或者去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有了前面步骤的铺垫,老师这时引用两篇例文,指名读,师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带来一些好词佳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这堂课结尾,出示参考题目,当然,也可以自拟。布置习作练习。

  总的来说:虽然是感冒发烧的状态去上完这两节课,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与任务,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在交流展示环节做到了有针对性、多种方式的去进行点评;老师进行组织指导,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使这节课发挥了它的意义。在习作学习部分,要求明确,着重指导写法,也引用范文指引,总体来说,学生的反馈与教师预期大致相符。

  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除上文中陈述的很多方面以外,还有很多,例如:

  A教师热情度还是不够,没有完全参与孩子中来;

  B在学生展示环节,一个学生讲完另一个学生上台的这小部分空隙里,课堂纪律会短暂失控,虽然都是很快的安静下来,但还是缺乏处理这方面情况的经验,会觉得力不从心或者无奈。

  我相信在我一次次的学习与反思中,我会做到更好。

《习作四》教学反思9

  20xx年4月2日,我代表三年级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课-----《我学会了》。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钻研教材,对语文课程标准又进行了深入地学习,确定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细细推敲出了教学过程。经过几次试教,反复修改后,最终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路走过来,我觉得得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磨课,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对怎样上好一堂习作课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使我又成长了不少。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欣喜地得到了很多。在孩子们的配合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次习作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孩子们都能根据我的教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有些地方还让我特别感动。首先我以谈话引入,让孩子们回想在生活中学会的本领,选择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确定习作题目。课前让学生回家学本领后作好前作文的记录,在课上以本班两名学生口述亲身体会和一篇范文片段,引导孩子们进行研读,分析,最后归纳出写作方法。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都能顺利地找出写作方法,并且能根据我的引导,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重点抓住准确的动词进行写作,一些孩子还能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情,对话等描写写得很好。在习作赏析的环节中,一些孩子的点评也很到位。这些都是可喜的地方。

  但是,这堂课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值得我进一步地去思考。在孩子的习作前我先请个别孩子上来述说自己学本领过程时,再让别的孩子来评价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说的时候有些不足的地方时,我没有及时地指出来或没有让孩子尝试做上动作再说,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此外,我还明白了习作课前怎样让孩子组织好要写的材料,以及课上对孩子的指导都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还要继续努力加强。

  当然,无论是这堂课成功的地方,还是不足的地方,对于我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成功之处,说明了我这段时间的付出没有白费,非常值得;不足之处,说明我还有许多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我会继续钻研,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备好课,把难点一一克服,把不足之处一一改进,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我的指导下,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习作四》教学反思10

  我把习作二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简单的推荐文章。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通过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能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进行。

  课上同学们也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小明星,有些同学还引入了当代的著名篮球星科比并与班级的篮球小明星的投篮动作做对比,还有的同学用上了形象的比喻等,这些都是可喜之处。

  但在教这节课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四人小组讨论方面,如果之前教师可以给多点指导,那么4人小组交流就更有效果。另外,在引入方面,如果有更生动的视频等会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例文选读上,可以把表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那学生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板书还欠成熟,应该把最精粹的部分板书出来,这样这节课将会更好。

  针对以上的几点,在第二和第三次试教时分别做出了调整,例如把两次四人小组讨论合为一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连贯得更好。

  另外,在课件里加入了吸引学生的图片和问题,所以学生更有兴趣,但如果能加入相关的视频,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主要事项,避免了混乱与重复。

  常言道: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也许,上课也是修改出来的,不停的改进就会有进步。

《习作四》教学反思11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巧妙导入,激发习作欲望。

  导入这一阶段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到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或事物时,我引导他们把想象说具体,为学生下一步的习作作好铺垫。

  2、 放飞想象,拓展想象空间。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想象会发生什么故事。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完全沉浸在想象的世界当中。每个学生均有了一次口述想象的机会,为下一步习作又搭了一个台阶。

  3、张扬个性,自悟习作要求。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多元参与,评价促进发展。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在习作讲评时,我改变了“老师批,学生看;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热情。我让学生先自评自赏习作,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学生不但在自我欣赏好词好句中提升了写作的.信心,同时,在查缺补漏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互评互改环节中,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同伴之间的赏识让学生增强了习作的信心,同时,同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挑选结合学生自荐、小组推荐,选出了3篇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作文由师生共同讨论评改,让学生谈优点、找缺点、出主意、提建议,我适时地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你真会欣赏!”“你给他的建议实在太有价值了!”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的支撑点,从而激发了学生评价习作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不足之处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数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对经典的神话、通话里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形象的了解去展开想象。

《习作四》教学反思12

  这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春天的文章,特别是学完两首古诗后,我就让学生把这首诗带回家,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同读,一起春游,一起在春天中感受,引导学生与家中老人玩,玩着春天,玩着玩着,他们自会发现到春天真的好美,说不定还能够引发他们深入地思考,写出一些文章来呢!

  教写作文,每次都是先学例文,摆出一个葫芦,然后总结归纳例文的开头、过程、结尾,然后让学生根据“葫芦”来画“瓢”。长此以往,学生的基本上“步调一致”了,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也叫人觉得单调得很,学生的个性不见了。由此,我痛恨“规范”的学生。于是,我决定进行改革,做个甩手掌柜,让他们放开去看,放开说,放开写。在这次学语文习作1的时候,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观察,由于布置的时间期限长达近半个月,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考察”适合小学生春游的地点。现在,要求学生写春天的文章,我觉得除了我们与学生同游春天去写,引导学生同家人再游,那春天的感觉肯丁与老师的参与不同。老师带着学生游,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游,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实最有利于学生创造。

  上课时,我刚刚问你认为那里最好玩?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来很多好玩的地方,有爷爷、奶奶家的农家乐、水库、滨湖公园等。接着再问,你认为适合我们小学生春游的地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列举出安全、景色美丽、便于开展游乐活动、可以探险、有纪念意义等条件。然后,我对他们说:“不管你们怎么说,怎么写,只要能把一个地方写得让我们心动,想去他建议的地方,就是最好的。”

  没有了框框套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推销”春游地点。没有了例文的束缚,学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春游地点;爱吃的,更是把农家乐的招牌菜描写得叫人垂涎三尺,再加上或是吊人胃口式的开头和揭谜底式的结尾,或以赞美春天的美景开头,鼓动春游去来结尾,或是开门见山和首尾呼应式的开头结尾构成了这百花齐放的春游建议。

《习作四》教学反思13

  第九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备课前我就想这应该是学生们最容易写的作文了,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心里话。

  而要怎样激发学生内心最想说的话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材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资源,一是范文《请您原谅我》,二是写作提示及要求。

  在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这篇范文,找到写出作者的心理变化的语句,并从老师的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看到这封信你会怎样想?(会原谅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而这些真情实感就是通过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表达出来的。因此就让学生明白了本次作文应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接着,就是选材方面了。范文之后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师诉说心里话还可向谁诉说呢?除了请求原谅之外,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得到启发后,学生说可以对爸爸、妈妈等亲人,可以说自己的委屈、诉说自己歉意、表达自己的问候、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一下子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她想对爸爸说说话要算话。她一边说我一边在旁边对她的叙述进行点评,让学生们明白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很重要,这样就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草稿收上来,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这说明只要抓住了学生内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导学生把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习作四》教学反思14

  苏教四下习作4是要求针对某一话题发表看法——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2、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3、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

  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这次习作,话题的选择很重要。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具有普遍性现实性的现象才会让学生有话可讲,有理可据。以前我引导学生就“雾霾”展开讨论,从四个方面入手:雾霾是什么?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对身体的危害,我们该如何预防雾霾。但总觉得不痛不痒。这次上习作4课前的晨会在表扬刘睿哲同学在春游时捡到20元交公的好事时,有同学反映小S同学捡到60元却偷偷花了的事实,我灵机一动,就此事确立讨论话题“捡到钱自己花,该不该?”课上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增强了。再辅以写作方法,学生写得都得心应手,解决了一直困扰的写作难题。

  附:

  学生习作一

  捡到财物不能占为己有

  20××年4月13日,一场原本美好的春游,被搅乱了,因为两位同学的不诚实——他们捡到了60元,自己花掉了。一时间“捡钱”成了我们班人人都关注的话题。为此,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要大家谈谈对捡钱自己花了的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捡到钱不能占为己有,要交公;有的.同学觉得捡到的钱不花白不花;有的同学提出钱要还但联系不到失主怎么办?有的对失主表示了同情,万一捡到的钱要付用医药费的呢……

  徐慧妮斩钉截铁地说:“捡到了钱一定要交公,诚实善良是做人的根本。”

  王欣仪推了推眼镜说:“如果找不到失主,也可放到失物招领处呀!”郭子舒连比带画:“失主该多着急啊!万一那钱是别人用来交医药费的呢?你竟然把钱用了,你就是见钱眼开!”

  汝老师来了一句:“你俩上次捡到一元钱交给了我,为什么这次六十元钱就没有呢?数额大了,就抵不住诱惑了吗?”

  “别人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就算捡到了也不能贪财!这次春游中赵佳琦的手机丢了,但有拾金不昧的好心人放到了售票口。你们捡到的钱也可以交给老师啊!”陶淳像大人一样说得语重心长。

  ............

  汝老师说:“古有‘路不拾遗’的好风尚,我们要拾金不昧,做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

  学生习作二

  60元?!

  今天春游时,发生了一件大“新闻”------某同学在wc门口捡到60元,私自花掉了。为了养成同学们拾金不昧的好品质,班主任汝老师借此机会展开了一场讨论会。整个讨论会上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甲方的观点,认为捡到的钱应该立马交给老师或警察。第二种是乙方的观点,认为捡到的钱归自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甲方的A同学对乙方的B同学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并说道:“如果捡到了钱不归还,是违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但乙方的c同学却撇撇嘴说:“不偷不抢不骗,‘天上落下,地上捡着’不捡白不捡,捡到60元交给老师和警察太可惜了。”对此,甲方的D同学义正辞严回应道:“如果你丢了60元,你会怎样?从小就贪小,长大会怎样?”瞬间,全场死一样的寂静,但紧接着却是雷鸣般的掌声,这不仅仅是对D同学的敬佩,也不是对甲方的敬佩,而是对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敬佩。钱,固然重要,但守住自己的底线更为重要!

《习作四》教学反思15

  一、巧用导语明目标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这诗意的导语清晰地点明了这是习作单元,并单元主题——写景(游记),同时传递着美景奇观、壮丽河山需要细心观察、巧妙构思、生动描绘才能展现其光彩。“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江。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以上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重视每个单元首页的导语及单元目标,要通过这些语言信息让孩子们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及学习目标。这样孩子们的学习目标才会更明确。

  二、精读课文提方法

  本单元安排了巴金的《海上日出》与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又龙洞》两篇精读课文。在两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名家是如何写好写景文章的。从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写景文章最重要的方法有如下向点:

  1.明确写景顺序。在《海上日出》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孩子了解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顺序来写的。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中,让学生划出地点方位的词句:“出了金华城就到了罗店,过了罗店就是山路”“一路上”“洞口”“来到外洞”“穿过孔隙”“内洞一片漆黑”等,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位词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大多是在段首。这些方位词是作者游览所到之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是以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2.突出景物特点。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突显景物奇观,吸引读者。在《海上日出》一文中,让学生默读,标画出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的语句,再让学生朗读标画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都是抓住太阳的什么来写的。通过读朗、思考,孩子们发现巴金爷爷写日出的过程是抓住日出时的位置、颜色、亮光来写的,通过位置、颜色、亮光的变化突出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让学生画出描写景点的语句,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各个景点的特点:路上色彩明艳,洞口高大,外洞宽大,孔隙窄小,内洞奇丽。

  3.运用写作方法。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在《海上日出》《记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作者在描写景物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海上日出》一文为了突了日出时色彩绚丽的壮观景象,以及太阳上升的顽强、拼博精神时,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又让学生默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作者是通过看到的:只能通过一只两人并排躺下的小船,触到的:躺在船上,后脑、肩背、臀部、脚跟要贴着船,感受到的:穿过孔隙时,有山石挤压、稍为抬头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之感。描写内洞宽大、奇丽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写作手法进行描写。

  4.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只要你细心品读,通常在景物描写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在《海上日出》及《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背诵积累促模仿

  除了在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写景文章的常见方法外,还鼓励学生背诵积累优美的文段。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便让学生背诵了《记金华的双龙洞》2、3自然段描写路上景色明艳的段落,还有背诵《七月的天山》描写雪峰、雪水、野花的部分,目的让学生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以及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突出景色的特点。

  四、标画路线理顺序

  这个单元有一个交流平台和景点平面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游记最大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后,便让学生在书中的平面图中标画自己计划游览的路线。画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游览路线,提醒学生注意,由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时,过渡要自然,可仿照《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运用方位词或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介绍。四、仿写练笔做铺垫通过标画平面图,理清游览顺序后,便让学生牛刀小试——仿写练笔。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可以写自己熟悉校园、小区,曾经去公园,名胜古迹等地。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行写的训练,要求写清游览的顺序及过程。练笔要有侧重点,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所以此次练笔的重点是让学生练习按顺序描写,只要能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即可。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按游览的顺序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四、例文示范促写作

  本单元除了两篇精读课文外,还有《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习作例文的写法、特点非常清晰明显,对学生的习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扶、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1.移步换景法。教学中让学生标画出描写作者游览顺序的语句,让学生明确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的。

  2.按顺序,抓特点,用写法。除了让学生懂得文章按游览顺序描写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景物写形象、具体。在《颐和园》和《七月天山》的习作例文学习中,让学生找出描写每一处景物的顺序及特点,通过学习,同学们发现《颐和园》描写长廊的段落是按从整体到局部来描写,通过打比方、列数字等描写方法来突出长廊长的特点。在写昆明湖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湖水比喻成明镜、碧玉,并通过“滑”等准确词语把昆明湖的静描写得淋漓尽致。在《七月的天山》描写雪峰、雪水部分,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什么序描写,用什么方法写出景色特点的?学生很快找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把云影比喻成绣在白缎上银灰色的花,写出雪峰的洁白美丽、溪水清澈迷人等特点。最后总结出写某一处景物的顺序: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写作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通过写作方法的指导、例文的指引,练笔的铺垫,再进行习作的指导与实践,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就不会不知从何下笔,不会不懂如何描写景物,如何突出景物特点了。这样离“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的目标更更进一步了。

【《习作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习作课教学反思08-02

苏教版《习作4》教学反思03-17

《习作8》教学设计05-20

《习作7》教学设计04-05

《四季》的教学反思07-19

《四季》教学反思07-10

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4-20

四季教学反思03-08

《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