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01 08:03:4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1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教学这一课,我的主要想法是通过这一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初步了解雷锋,再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雷锋的资料,课堂的.拓展阅读,老百姓以及伟人对雷锋的评价等,使学生再深入了解雷锋,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向雷锋学习。雷锋的名字虽然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由于时代的相隔,孩子无法很快真正进入课文情境。如何让孩子动情?这是这节课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雷锋的信息,综合多种信息,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在教学中,因为本文是诗歌,我就注重了对文本的诵读感悟。对雷锋的精神学生能够理解一点,但是还不够深入。

  识字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安排的。根据识字规律,我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和读通课文。先同桌讨论学习,再小组合作

  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在全班的展示中,我更多的请孩子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其次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或开火车,或摘苹果,或登山等等凡是认读。在此基础上组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这样分层次地进行识字教学。

  应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目的,但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我认为低年级应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在第一课时重点落实了,第二课时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没有对易错的生字进行巩固。教写生字,不要分析的太详细,要让学生整体观察字形的结构(左右、上下、半包围)。课堂上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给孩子留出充分的写字时间,课标一再强调保证10分钟的书写时间。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上这些不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地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思考,以寻求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

  2、教学难点突破不够。对于重点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中的的“雷锋叔叔”指那些像雷锋一样,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学生虽有所体会,但当老师问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活雷锋吗?”学生只能简单的说出班级某某同学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但却说不出他们做的什么事,深入不进去,另外这个问题的回答思路也非常窄,由于时间的约束,在这里我也没有深入引导,草草收常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2

  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

  多。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师:我们在长长的`小溪边,找到了雷锋叔叔他正在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儿送回家,我们在弯弯的小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年迈的老大娘背回家……是呀,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在哪找到雷锋的呢?他在干什么呢?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

  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河说:

  昨天他还路过这里,把一群孩子背过河,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火车站说:

  昨天他还在这里,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看到自己也能写诗了,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挂在嘴边,但孩子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多,这样怎么能感悟课文内容呢?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查找雷锋的资料,孩子们有的买了关于雷锋的.书,有的上网查找了资料,有的听了父母的介绍。在孩子们了解了雷锋后,我又开展了雷锋故事会,会上,有的学生讲了雷锋的童年,有的讲了雷锋的好人好事。他们了解的之多,让我惊讶,他们讲得那么好,让我欣喜。

  活动结束后,我才来讲课文,于是,孩子们对雷锋那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的事迹,再不需要多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深情的呼唤,再不需要调动情感。课堂上,学生的朗读真是水到渠成,他们通过对读、领读,一次次陷入到情节之中。

  正因为有了对雷锋的了解,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孩子们还会找身边的雷锋呢。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4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因为这是一首赞美雷锋的诗,学生对雷锋的生平事迹不了解,所以事先我课前充分寻找了一部分雷锋的图片与故事,在讲解的时候就占用了一部分时间。然后进行生字的教学,特别是冒字的上半部分,也给学生着重提示了一下,在学生的第一次书写中,发现写错的同学只有几个,大部分还是听明白了。另一个难字就是滴字,里面的古字,学生总会写成商字的内部,在讲评时我也提示了一下,一个是十字加口,另一个是八字加口。余下的时间就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是两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前一个用升调,后一个拖长一点用降调。发现学生这方面的接受能力还是不错的。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我们运用直观的图像(雷锋的画像),加上声音(雷锋的歌曲),激情的语言描述,丰富的资料积累,在课堂教学上引发了对雷锋的崇敬与热爱,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我觉得第二课时中, 教学难点突破不够。对于重点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中的的“雷锋叔叔”指那些像雷锋一样,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学生虽有所体会,但当老师问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活雷锋吗?”学生只能简单的说出班级某某同学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但却说不出他们做的什么事,深入不进去,另外这个问题的回答思路也非常窄,由于时间的'约束,在这里教师也没有深入引导,草草收场。资料中的文章未经精心塞选。作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雷锋还做了哪些好事这个问题来拓展阅读,就应该尽进行塞选,把雷锋的照片,雷锋苦难的童年等内容删去,再充实一些体现雷锋精神的相关主题文章,这样对突破课文难点句子就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指导朗读还不够到位。

  由于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必定要给学生创造出自主阅读和打写的时间的限制,朗读都还浮在表面,没有真正地读出情感。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极富深情的儿童诗,它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抒发了对雷锋精神的呼唤,以及向雷锋学习的美好愿望。

  一、教学效果:识字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安排的。根据识字规律,我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和读通课文。先同桌讨论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在全班的展示中,我更多的请孩子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其次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或开火车,或摘苹果,或登山等等方式认读。在此基础上组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这样分层次地进行识字教学。这对我们拓展教材的内容,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体现语文“人文性”这个特点是很好的做法。这样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实效。

  二、成功之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并且还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本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读起来特别富有诗的韵味美。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课件的适时出现,“泥泞的小路”“蒙蒙的细雨”等画面的出现,为孩子的理解和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孩子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孩子们在读中有所感触,有所感想。教师层层递进的导入,成为引导学生自学的最好范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解剖分析的能力及仔细学习的氛围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理清思路,指导背诵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不足之处:整堂课的课堂纪律不好,低段的学生很难做到一整节课都注意力集中。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好课堂纪律。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会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就不会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小组合,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研讨时间,再按照以前识字和学文各占一半时间来分配的话,就会有个别地方处理不到位。所以,需要教师针对平时课堂和公开课堂科学地调整思路。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精炼课堂语言。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提出中肯且针对性的评价,关注后进生、肯定优秀生、表扬进步生。整顿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和读通课文。先同桌讨论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在全班的展示中,我更多的请孩子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其次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或开火车,或摘苹果,或登山等等反复认读。在此基础上组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

  2.寻找相似段落,感受诗歌的写作特点,为朗读做好铺垫。在教学时,我首先出示教学目标:仔细读诗歌,看看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这首诗歌中哪些段非常的相似。又有哪些不同?学生开始认真地研读诗歌,仔细的寻找起来,在这样的探究中,才真正走进了文本,细心地去寻找种种蛛丝马迹。因此像“一、三小节的字数多少,句子长短都一样,只是改变了地点和修饰的词语,动词用得不同,但意思相近。”“一、三小节后面一句一模一样,但读的时候语气要分出来。”“二、四小节的开头都是XX说,中间说雷锋做的好事也差不多的。”等等精彩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二、成功之处

  1.本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读起来特别富有诗的韵味美。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课件的适时出现,“泥泞的小路”“蒙蒙的细雨”等画面的`出现,为孩子的理解和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孩子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孩子们在读中有所感触,有所感想。

  2.突破教材,走近文中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雷锋这个人物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现在我所面对的小孩子,却非常陌生。因此在上完这节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和雷锋有关的四个小作业:1.学习雷锋做一件好事;2.学唱一首和雷锋有关的歌;3.收集雷锋说的名言;4.找一本关于写雷锋故事的书去仔细阅读。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课堂上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给孩子留出充分的写字时间。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以上这些不足,不断地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思考,以寻求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歌曲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品读感悟,谈论交流;拓展活动。

【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8-22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2-28

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反思03-0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07-26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8-11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6-0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4-0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12-08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