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4-13 09:43:0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八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八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个班是这个学期新接手的,原有学生52名。和班主任初步沟通后,得知本班数学老师更换较多,前几任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总体说来,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稳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考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待培养。

  二、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2、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

  3、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例2:脱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例3: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4: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

  例5:小数倍,领会 “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例6: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例9: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

  (三)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 位置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具体编排

  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

  2、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小数除以整数中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和验算,分散到前面的例2和例3中。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题调整为: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例2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

  3、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4、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5、解决问题中不出双归一的类型,数量关系在前面已学,直接在练习中应用。

  (二)具体编排

  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例2: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1,要商0。提出验算要求。

  例4:一个数除以小数,突出转化思想。

  例5:特殊情况,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例6:商的近似数,体会必要性,掌握方法。

  例7: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8: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写法。认识有限小数、无线小数。

  例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0: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调整,由原三上移来。

  (二)具体编排

  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2: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只作定性描述。

  例3: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建议

  1.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结果体会规律性。

  2. 把握好教学要求。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由原三上移来。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

  2. 根据课标要求,明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

  (二)具体编排

  1. 用字母表示数

  例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加减关系和代入求值。

  例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乘除关系。

  例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

  例5: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给出结论。

  解方程: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9,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检验要求。 例2~例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1:x?b?c的应用。

  例2:ax-b?c的应用。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例3:ax?ab?c的应用。

  例4:x?bx?c的应用。

  例5:解决问题,ax?bx?c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

  1.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3.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等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加强探索过程的引导,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转化前后图形的等量关系,推导得出面积公式。

  2. 增加方格纸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二)具体编排

  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突出转化的思想。 例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

  例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

  例4:组合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例5: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建议

  1. 经历探究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2. 灵活运用公式,培养估算意识。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借助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例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沟通和对比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三)教学建议

  1. 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

  2. 突出画图(线段图)的策略。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经历将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过程掌握小数乘除法和三步混合运算的技能。(2)经历探索图形面积公式及图形变化的过程,能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发展测量、作图等技能。(3)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2)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4)就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务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2)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3)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4)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1、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

  2、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自助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5、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6、重视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的储存,加强数学阅读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五、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9 课时)

  2、 位置(3课时)

  3、 小数除法(12课时)

  4、可能性 (4课时) 掷一掷(1课时)

  4、 简易方程(17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10课时)

  6、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习(5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二、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1、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正确地运用;

  3、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及时反馈与弥补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4课时第1至2周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第2至4周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8课时第5至6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9课时第7至8周

  第五单元找规律3课时第9周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第9至10周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第10至12周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第13周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第13至16周

  第十单元统计7课时第17至18周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0课时第19至20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指导思想:

  通过对本册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复习形式:

  分单元复习、按知识领域复习、综合复习相结合。

  复习内容:

  1、认识负数

  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联系小数的知识理解,没有最小的负数,也没有最大的负数。

  2、认识小数

  小数的意义、读写、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大小、改写小数及求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3、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小数乘(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小数乘(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求积(商)的近似值、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求积(商)的近似值和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6、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应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7、公顷和平方千米

  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再认识,已学面积单位的整合,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已学面积单位的整合,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8、统计

  复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图表方法、能根据图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根据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价值。。

  9、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有条理的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10、应用广角

  结合学习体会,举例说说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开展实践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开展实践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行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队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本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语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学生自主命题,提高复习的兴趣与效率。

  学生每人每天根据每天的复习内容,结合平时训练的情况(单元检测、《评价手册》、《补充习题》)自主命题5道,次日交“复习组长”汇总、筛选;每组在筛选的基础上上交5道训练题给老师,共计20小题(其余训练组内交流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命题,设计并安排训练。提高学生在复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复习针对性,凸现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

  5、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优转差”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扶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培辅对象:

  培优:张湖源石俊杨召石梦洁李菲石长龙

  辅差:张取石英明石灵石伟向华

  四、“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譬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课时安排:

  (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 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然而仅凭经验和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的。我们还经常需要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规律,指导以后的工作。统计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关的大量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来研究和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

  本单元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教学求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将来在第十二册中还要进一步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即数论中最初步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因式分解做些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运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七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

  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 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 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 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五、 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 总课时 时间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 )8 第一至第二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三至第五周

  三 、 约数和倍数 17 第六至第十周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 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五至第十六周

  六、 总复习 10第十七至第十八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数”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渗透“化整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6、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兼顾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内容的加深,孩子们已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的趋势。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六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矗本单元具体安排了6个情境:在“数的世界”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倍数与因数,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在“探索活动(一)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学生将学习找因数的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特征,了解奇数和偶数。在探索非零自然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一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中部分与整体的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在1—100的自然数内,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本单元具体分为6个情境:在“比较图形的面积”中,主要是一方格纸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有多种方法;在“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中,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会画图形的高;在“探索活动(一)”“探索活动(二)”“探索活动三”中,教材首先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探索所求图形的面积。在利用不同方法进行转化后,教材引导学生比较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以启发学生得出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方法,并用语言和符号加以表达。最后,利用探索到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前面提到的以及一些新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数学探索的经验。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本单元安排了2个情境: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让学生探索如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在“探索活动”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校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校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了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数来描述可能性的大校本单元安排了两个情境:在“摸球游戏”中,通过摸球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会用分数表述摸球活动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设计活动方案”中,主要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指定的条件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学生应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应验和策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独立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7、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七篇04-11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五篇03-3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21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7篇04-12

有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9篇02-23

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集合5篇03-17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03-17

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03-16

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六篇03-1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7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