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3-01 14:59: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九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

  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 的小手掌印。”(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 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

  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

  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 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

  2、再读探究。

  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 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2、重点句朗读指导: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

  3、讨论一: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4、讨论二: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 有:青蛙、蛇、狗熊……

  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

  2、教学生字。

  1读对生字;

  2记一记“蛙、睡”;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月()儿()同()我()力()

  用()几()洞()成()为()

  四、教学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谁? 为什么?

  小鸡图-------------- 竹叶(图)

  小狗图-------------- 梅花(图)

  小鸭图-------------- 枫叶(图)

  小马图-------------- 月牙(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页和第3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和格子图等实物,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在探索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交流资料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收集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汇报交流。

  如:一袋方便面的价钱是1.2元;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2.6元……

  (二)师出示图片

  师:王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看大屏幕。

  请你认真读一读,并说一说每张图表示什么含义。

  生读小数并结合图说小数表示的含义。

  (三)小结

  看来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猜测,实践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大家伙,(师举起给学生们看)什么呀?(生:米尺)它有多长?(1米)可以干什么用?(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这节课上它的功劳是最大的,借助它我们会掌握很多新知识。

  请两位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课桌的高度及它表面的长度,谁愿意?

  两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记录:桌子长60厘米多,高80厘米。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生:可以用小数。

  小结:在我们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直观感知

  1.借助课件,引导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生:1分米)写成分数是几分之几米?(生:十分之一米)像这样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师:那3分米、7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怎么来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汇报。

  生:3分米是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三米,也可以用0.3米表示;7分米则是……(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出示。)

  师:0.3米里有几个0.1米呢?0.7米里又有几个0.1米呢?1米里面有几个0.1米呢?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师出示米尺教具:谁能在我的米尺上指出0.1米、0.3米、0.7米及0.9米……

  生台前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太棒了!通过观察以上分数和小数,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多角度、多形式地强化认识,理解一位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渗透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借助直观迁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32页图片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生:1厘米)1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一百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01米表示。那么4厘米、8厘米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呢?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汇报整理(课件演示)

  师追问:那么12厘米、38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小数呢?谁来老师手里的米尺上指一指呢?

  生找,指,并说为什么,那么1米里又有多少个0.01米呢?(100个)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师板书)。

  3.直观迁移,独立探究,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33页的图。

  生独立思考后完成书中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师追问: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如:0.006,0.015……)

  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汇报:分母是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等方法理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又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迁移推理。

  师:试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表示……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迁移应用,已经对小数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下去,有助于学生清晰而深入地理解,从而感知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认识计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你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吗?尝试说一说。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

  师课件出示,并要求学生齐读(板书上显示)

  追问: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

  板书: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这部分知识我采用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直接出示,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3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完成书36页1、2、3题,要求: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基础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

  1.师: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生畅所欲言。

  2.齐读书33页“你知道吗?”内容,了解小数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理解。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数产生的历史,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书37页7、8题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亲自经历测量活动,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加强了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在教学小数意义这部分时,我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和实物教具相结合,直观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然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我充分借助迁移类推,合理安排引导和放手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类纯朴的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当时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注音

  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è)恬静(tián)骇(haì)

  炫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hān)

  (二)生词解释

  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住:抓住。

  憨直:憨实直爽。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解决难点。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一围黑绿、嵌、点缀、恬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③理清脉络:给课文分层次。(学生分的层次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此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一下课文的层次。)

  二、品读课文,理解情感。

  (1)找中心句

  师:文章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同学们找一找(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纯朴的爱)

  (2)研读荷塘的部分,仔细体会文章的美。(荷塘美和语言美)

  ①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塘的美景。

  ②探究:作者是怎样把他眼中的美丽的荷塘告诉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和一些词语的精用)

  ③配乐朗读。(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3)研读狗刨比赛和戏水游戏。

  问题一:在这美丽的地方,作者过了一个怎样的暑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①自读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问题二:作者是如何写出戏水时的激烈?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①自读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4)体会小伙伴淳朴的爱。

  ①朗读想像我遇到危险的情景。

  ②想像一下当我在拼命挣扎时,小伙伴们的反应,表情,语言,动作。

  ③体会比喻句铁链般。(作者对小伙伴的信赖依靠)

  ④绝处逢生的我吓得哇哇大哭。可是小伙伴们却哈哈大笑,你们理解吗?他们为什么笑?

  (5)了解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品质的作用。

  ①质疑:从本文的题目来看,本文是记事的。但作者却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景。这是否矛盾?去掉这一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②思考后交流。

  三、布置作业:

  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童年往事,选择一件事写一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点,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进行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季的图片,想看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季的美景吧!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播放四季幻灯片,学生欣赏,老师随机点评。

  春天来了,小草长出嫩芽,花也开了。小鸟在枝头快乐的歌唱着:春天就在这儿!

  夏天,人们在海边游玩。满池的荷叶好像也在告诉人们:夏天已经来到了。小溪欢快地流淌着,等待在小朋友们来游泳。

  霜叶红于二月花,看,秋天来了。秋天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谷穗沉甸甸地,金灿灿的南瓜堆满了田野。

  冬天,白雪皑皑。树木的叶子都落光了。看,调皮的小朋友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连白天鹅也高兴地跳起舞来。

  3、指名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说,教师点评。)

  二、精读一节,体会学法

  1、那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哪个季节吗?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你们观察过秋天有什么特点吗?(指名说)

  2、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图)这谷子我们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两字,带读)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出示弯弯,读谷穗弯弯)

  4、谷穗弯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

  5、谷穗丰收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人们高兴吗?谷穗呢?它高兴地跟人们说: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这成熟的谷穗,请你来跟人们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

  6、(出示大片谷子图)这一大片谷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么样了呢?(出示鞠着躬,带读)

  7、(出示秋天诗歌)小朋友们已经会读这几句话了,现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小结过渡:的确,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我们都非常喜欢它。除了秋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指名说,并相应板书:春天、夏天、冬天)

  三、学法迁移,自由探究其它三节

  1、自由探究其它三节

  过渡:能用自己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学生选择一个段落,自己好好读一读。

  2、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站起来汇报读。

  教师抓关键词点拨,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句子意思。(尖尖,圆圆,大肚子一挺等词)

  (朗读的面要广,要结合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

  四、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过渡:这些季节真美丽啊。春天有草芽,有荷叶,有谷穗,有雪人,这些构成了缤纷的四季。你在这些季节还见过什么?

  1、学生自由说。

  2、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幻灯出示

  1、落叶片片,它对( )说:我是( )。

  2、( ),它对( )说:我是( )

  3、学生自由写。

  4、指名汇报(让写得好的学生有感情朗读一下。)

  五、总结

  看来,同学们的心里也有美丽的四季,让我们用这种感情齐读一遍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能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也可利用学校的电脑室、本班的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资料。根据以上情况,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可借此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体会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中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介绍太阳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

  2、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看课外书知道的有关太阳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2、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3、识字检测:(1)同桌互相听读新认识的词语。(2)“开火车”。(3)“找朋友”:老师说生字,学生举字卡。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设计互动的平台,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悟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课件播放: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夺目的画面和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热。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你们了解清楚了吗?”(指名说)

  2、太阳公公没有说清楚它到底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能不能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详细的自我介绍?

  3、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

  4、分组交流。

  (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5、汇报。

  (1)把自己当成太阳公公向大家介绍太阳的特点。

  [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学生在吸收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结合自我介绍,做练习。(引导学生说出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

  ①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④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四、品读欣赏第二部分,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虽然太阳离我们很远,但是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汇报读)

  2、这只是作者的总体感受,那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4―7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读书,鼓励动笔划重点句,写批注)

  3、四人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先用上“太阳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来简单概括,再选择“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等句式汇报。

  5、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突出太阳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6、现在同学们已经成为研究太阳与人类关系的专家啦,我现在是一名记者,想采访一下你们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谁愿意接受采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挑自己最感兴趣的、感触最深的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五、提升感悟,交流体会。

  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六、练习写生字,写完后组织小组评议。

  七、自选作业:

  1、以太阳自述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今天所学。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以“太阳”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

  教学反思:我把“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以“太阳公公”的身份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认为还可以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学生自学、思考

  四、小组讨论,交流以上思考题,集体汇报交流

  五、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读了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点讨论

  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度课文,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读,想象一下,那时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如此情景你想说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看过还听过类似鹿和狼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吗?试着讲一讲

  七、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业:写写读了这片课文的感受,同学之间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与民同乐”。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家_________家,谥号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

  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

  谪(zhé) 属(zhǔ) 浩浩汤汤(shāng) 霪(yín)

  霏(fēi) 樯(qiáng) 薄暮(bó) 谗(chán)

  顷(qīng) 芷(zhǐ) 汀(tīng)

  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

  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谪 越 具 增 属 予。(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板书)

  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胜状 汤汤 大观 备 然则 迁客骚人 得无(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板书)

  4、齐读课文第二段。

  八、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

  九、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三、四段。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叙事)

  第二部分:第一层(2)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写景)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2、3两段。

  3、体会对偶手法的运用。

  4、找出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三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三段。

  重点词语:若夫 排空 去国。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三段写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以己悲”伏笔。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四段。

  重点词语:至若 春和景明 而或 把酒临风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四段写景明则喜,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伏笔。先写景,后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四段。

  四、师生共同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欧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三、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二层两段文字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看起来是写“异”,实际上是写同。因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容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六、自读三、四段,力争背诵

  七、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最后一部分。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3)物暗己悲,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

  为议论“不以已悲”伏笔。

  第二部分:第二层(3、4)

  (4)景明则喜,先写景,后写情,交融。

  为议论“不以物喜”伏笔。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最后二部分。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4、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五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五段。

  重点词语: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五段: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被。

  这里自然总结出全文中心意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回答,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这一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

  4、学生齐读第五段、力争背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六段

  1、指名朗读第六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六段。

  3、教师总结。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四、齐读课文、力争背诵

  五、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下一课。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报负。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这篇童话故事写的是两只小狮子,开始的时候,一只勤奋,一只懒惰,后来经过狮子妈妈的劝说,懒狮子也变勤奋了。故事告诉学生:从小要刻苦锻炼独立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赖父母。学习课文时,应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读,自然表达,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从小要刻苦锻炼独立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赖父母。

  2、继续学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3、参加讨论。能够说一说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想些什么。

  二、课前准备

  1、《狮子王》的动画片。

  2、让学生搜集有关狮子的资料。

  三、教学步骤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打开电视,出示画面。观察:这是什么动物?它们长的什么样?(最好能说出公狮和母狮外形上的不同)

  师:前不久,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两只小狮子》。

  (二)、自读全文,引发兴趣

  边读边找一找: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逐段学习,细细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你读出了什么?

  2、大家再读,看有什么新发现?(结合图)

  3、指导朗读,并进行评议。

  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自读后同桌交流:这只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

  2、出示录像:狮子练功时会吃什么苦头呢?看后结合自己爬山、跑步、跳绳说一说;

  3、观察图,懒狮子跟小树是怎么说的呢?并试着用这种语气读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必要时教师可范读)

  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读:懒狮子说的话让谁听到了?狮子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2、自学:狮子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不懂找出来画上问号;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四人一组讨论解决你们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5、全班讨论解决小组里没有解决的问题;

  学习第八自然段

  1、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想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小组讨论;

  2、齐读这段,懒狮子是怎么做的?

  3、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小狮子呢?

  (四)、分角色朗读,深化认识

  这两只小狮子你比较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自选1:听写生字词语

  自选2:与家长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

  自选3:搜集狮子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

  附:板书设计

  两只小狮子

  刻苦

  懒

  滚

  整天

  扑

  怕吃苦

  嘶

  不

  练习

  咬

  凭父母

  真正的狮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

  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

  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一—(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别——

  2.特别——

  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一—( ) 重——( ) 后——( )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五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

4.【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

5.【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

6.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九篇

7.【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

8.【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6篇

9.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