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9 15:00: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二、日积月累

  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教师相机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

  1、放手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处。(第一个故事中对联巧妙之处在于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第二个故事中对联巧妙地将“一百四十一”这个数字隐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数字的文字中,因此称这副对联是绝妙的“数字对联”)

  2、“扇”是个多音字,注意区别。注音、组词、练读。

  第三、四课时习作

  1、充分交流,开拓思路,激发兴趣:

  习作前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2、指导习作,不拘一格,强调清楚:

  习作时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后,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把内容写清楚。

  3、全班交流,欣赏评价,讨论修改:

  进一步打开思路,全班评价,以欣赏为主,发现别人的精彩之处进行点评。另选一篇缺点明显的习作,讨论怎样修改。引导、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准备

  1.搜集天山的资料

  2.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进入情境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4课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新疆,骑马上天山。在出发之前,我想先请收集到有关资料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学生介绍有关新疆和天山的情况)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新疆和天山的风景图片,想看看吗?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播放图片)七月的天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共同去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你认识了吗?我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读生字卡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词组:

  戈壁滩 炎暑 白缎 高悬的山河 飞泻 闪耀的银链

  洄水窝 饮马 俯视 五彩斑斓 白皑皑 重重叠叠

  马蹄 溅起 萦绕 五彩缤纷 绵延 矫健

  4.通过刚才的初读,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了些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发表看法,提出问题。

  5.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初读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1.同学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2.谁出来把你画的词句读一读?(明确作者的三个观察点: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3.师: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合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提示:①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②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4.分小组汇报学习体会,在学生汇报时师适时进行点拨。

  根据学习提示,先说说自己学习部分作者描写了哪些?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5.汇报点评

  进入天山——描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景物。

  感受: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感受:仿佛走进幽静的密林。

  走进天山深处——描写了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

  感受:犹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园。

  6.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这一句可做续写练习,巩固排比句式。)

  四、感悟作者的写法

  作者是怎样把天山的美表现出来的?

  (修辞手法的运用,移步换景,条理清晰)

  五、教学小结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

  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⑴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⑵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⑶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⑷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在年级、校园内或社区内展出)

  ⑸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⑹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好各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用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

  教学重点:品读词句,诵读课文,感受九寨沟的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形式赞美九寨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

  学法:主要运用“以读为本,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此模式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把问题引领作为学生钻研文本的中介,把合作探究作为学生钻研文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教法:我主要采用疑读法、品读法和点拨法。

  教学流程

  我主要采用疑读法、品读法和点拨法,将教学过程具体化为:

  (读九寨)----(品九寨)----(诵九寨)---(赞九寨)---(寻九寨)五个板块。这种基于语文学习自身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构建的板块式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整体感悟,逐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走进九寨沟(读九寨)

  (问题引领,激活思维。)

  开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视频朗诵引领孩子们走进九寨沟,走入文本。:“九寨沟是人间天堂。九寨沟五彩斑斓的海子,绚丽多彩的山林、变幻莫测的深秋让人流连忘返。今天,我们要同作者一起走进迷人的九寨沟。”

  通过刚才的视频欣赏你最想欣赏的九寨沟的什么景点?

  根据学生回答筛选出的问题,我确定本课时主要探究一个问题:品读课文2、3、4段,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景色欣赏学习。

  ◆欣赏九寨沟(品九寨)

  自读自悟,品味仙境

  学生带着问题,运用“读、找、思、品、诵”的方法精读课文2-4段,品味九寨沟的海子、山林和深秋不同的美,感悟九寨沟的神韵。这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或静思默想,想象文字所表现的精美画面;或激情朗读,抒发对九寨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或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作者观察之细致,用词之准确、精妙。

  ◆回味九寨沟(诵九寨)

  指导背诵,感悟迷人

  1、师生交流,为小组学习引路。先指名汇报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段所描写的美景,教师相机作激励性和指导性评价。

  2、读九寨。练习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段。根据学生喜欢的不同段落,把全班分为三组,每组中确定两名学生参赛选手,一名确定为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另一名不确定,比赛时由老师现场指名。组长可以组织本组同学对选手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组织比赛时,按“赛前激励-比赛-评价提升”的顺序进行,在朗读评价中随机用多媒体展示九寨沟画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板书、想画面,背课文第二、四段就水到渠成了。【说明】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向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让学生熟读精思,透过语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全面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合作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

  ◆赞美九寨沟(赞九寨)

  练习配解说词,做广告语。

  谁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九寨沟的美景,可以当导游,可以感情朗读,深情诵读,可以写赞美语、广告词……

  1.小组分别给自己喜欢的风景图配解说词,写广告语,并认真修改解说词和广告语。然后选两名写作能力欠佳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组长可以组织本组同学对选手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做导游和广告的水平。

  2、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此时的交流是灵活机动的,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中生成的新问题。

  ◆搜寻九寨沟(寻九寨)

  九寨沟还有更多更美的`景点,大家愿不愿继续欣赏九寨沟呢?(愿意)

  愿意的话就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网络,搜寻一些有关九寨沟的资料。进一步认识九寨沟。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描述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观。

  2、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顺序描述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观。

  教学难点:

  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的人们淳朴、美好的心灵所感动;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迷恋;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一切的一切所陶醉。今天就让我们提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在乡村里的感受、体验、见闻或亲身经历的趣事。

  二、确定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内容要求。

  2、多媒体出示要点:

  习作内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

  习作要求:

  (1)写的时候要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

  (2)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三、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1、回顾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流的内容。

  2、集体交流想写的内容。

  四、例文引路,迁移习作方法

  (一)回顾课文的表达方法,指名回答。

  (二)出示例文,概括表达方法

  1、写作顺序

  ①、出示《乡下人家》片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红色部分的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生: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师:除了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我们还学了哪些写作顺序呢?接下来往下看。

  ②、出示《乡下人家》《麦哨》片段: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句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小结: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进行描写,它会让我们的文章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2、修辞运用:

  除了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我们还能用一些修辞方法,来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1、出示课文片段

  ①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②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师:同学们发现了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拟人和比喻。

  师:用上这样的修辞手法之后,所描写的事物就更加的……所表达的内容就更加……

  生:生动、形象、具体、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师: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生:……

  ㈢、交流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师过渡:一篇令人身心愉悦的佳作,不仅因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而且因为作者善于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妙段为自己的习作增添光彩。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积累的田园风光的佳句。

  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描写田园风光的好词佳句,让学生读一读。

  五、自由习作

  1、师:你会给自己的习作加一个怎样的题目?生汇报,师指导。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的心描绘出雅致的田园风光、有趣的乡村生活吧!

  2、生习作。

  六、指导修改

  1、集体会诊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根据评议要求集体交流评价。

  (2)出示要求。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完善习作。

  (1)读一读自己的习作,根据修改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划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出示修改要求:

  ①字改正

  ②词用准

  ③句理清

  ④按一定的顺序

  ⑤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2)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批改。根据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优美描述,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

  (3)完成习作

  ①字改正

  ②词用准

  ③句理清

  ④按一定的顺序

  ⑤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通过收集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等多种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诵、创作、收集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用妙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歌

  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朗读并学习了很多诗歌,你觉得什么是诗歌?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2.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三、合作编小诗集

  1.请各组把课前编好的诗集,带到前面展示。

  2.各组组长分别介绍。

  (1)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2)编排内容:收集的诗、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3)编排形式:给诗歌分类、配插图。

  四、诗歌朗诵会

  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

  1.课内的诗歌。

  (1)回顾《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诗三首》感受冰心对往事的怀恋,对母爱和大海的赞颂;《绿》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绿色;《白桦》体会叶赛宁对白桦的喜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与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组交流,读出诗歌的韵味。

  温馨提示: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3)小组展示并评比。

  2.收集的诗歌。

  (1)大家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请在组内朗读。(先背或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讨论选择哪几首诗歌朗诵,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

  (3)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创作的诗歌。

  刚才朗诵的都是别人的诗歌,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自己也创作了诗歌。现在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刻,请把你自己创作的诗歌充满感情地诵读给大家听。

  学生诵读自己的诗歌。

  小结:诗歌就在我们身边,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听了大家的原创诗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班会有人成为诗人,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大门,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关于诗歌的知识,知道了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还学习了一些写诗的方法。)

  2.我们在诗的海中徜徉,我们在诗的海边拾贝,这让我们收获满满,也叩响了诗歌的大门。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让我们以这次综合性学习为起点,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

  1.继续收集诗歌,并读给家长听。

  2.自己观察周围的事物,创作一首小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 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的含义。

  2、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1、课前播放美好春天的视频

  2、图片、课件、爱心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一段视频,你看到这些春天的美景有什么感觉?

  你们还想到那些词啊?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美好的感觉。

  2、是呀,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享受春天的诗歌,你能用享受的语气读一下吗?(诗歌内容是摘自课文中的美好景象部分)

  生有感情的朗读(《享受春天》)。

  3、看来你们都很会享受春天。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那里许许多多的孩子不能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他们正饱受战乱之苦……

  (放战争残酷场面的视频)

  师:看了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对战争的感觉,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春天美好与战争残酷产生不同的感觉。

  4、战争太可怕了,所以我们心中呼唤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因为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孩子对战争很陌生,所以,先给他们播放春天美好的视频,再给他们播放战争残酷的视频,让美好与恐怖进行实际景象的对比,使学生对美好生活与战争残酷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觉,更能激发他们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情感。我发现两段不同的视频放完后,孩子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 1、要读准字音。2、想想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大屏幕: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生字词,一起读一下!

  齐读生字词。

  3、恩,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谁来回答: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回答

  4、你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采用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的方法,通过自由朗读,通过回答“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个整体感觉。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一)品读第一至四节

  1、小组合作学习:(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在书上用蓝线标出原来宁静美好的句子,用红线标出遭受战争破坏后景象的句子。)

  学生小组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汇报小组合作成果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课件上填空)

  3、师:全填对的举手。恩,很不错。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你们读的怎么样。谁来读第一小节。

  (大屏幕出示第一小节画面)一小组齐读。

  指生评价

  4、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边美好景象的时候是怎样的?这边遭到战争破坏后又是怎样的?这种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写的方法叫什么?

  生:对比。

  师:那我们读书的时候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也应该怎样读?

  生:对比着读。

  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读一遍?

  5、老师有感情范读

  学生评价

  6、说的非常好,你们想不想用老师的方法来试一下?

  生齐读第一段。

  7、读得很不错。现在同学们用老师总结的方法:读得时候,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要融于自己的感情,特别是最后那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要读出那种强烈的指责的情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教给你的方法和你自己领悟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2——4小节。现在开始。

  8、学生小组合作美读2——4小节,教师巡回。

  9、小组展示读

  10、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第1——4小节。

  全体学生齐读1——4小节

  【设计意图:1、借助课件生动的画面,将自然界原本的美好景象与因战争破坏的景象进行对比,深化了学生对战争的破坏性认识,从而激起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呼唤。2、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只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3、采用反复朗读,体现阅读教学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不仅了解了学习诗歌的方法,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学习第5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激情。是呀,可恶的战争带来了那么多灾难,所以我们心中怎么样啊?(呼唤和平)。我们心中呼唤和平。请同学们用呼唤和平的语气读最后一小节。“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1、全体学生齐读第五小节

  2、读完后,教师指课件上的“祈盼”两个字问:同学们这两个字音读什么?

  理解“祈盼”

  3、一张课桌、一间教室对于我们来说算什么要求呢?可是对于战火的孩子竟然用“祈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战争)

  师:是呀,这一切都是战争惹的祸。所以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呼吁和平,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板书)

  4、理解“春天”

  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同学们这里的春天除了我们大自然里所说的春天,还指什么呀?(就是没有战争的春天,就是和平环境下的春天。)

  5、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就是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乐……

  6、说心愿:

  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乐等等还有很多美好的心愿。我想你们也有很多美好的心愿对战火中的孩子说是吧?先在小组里说

  7、现在拿起你手中的笔,在你的心愿卡上写下你的希望,写下你的祈盼。

  学生写心愿卡,教师巡回。

  8、指生交流心愿卡

  9、多么美好的愿望。老师相信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战火中的孩子他们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0、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心愿再读一遍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写心愿卡,达到升华感情的效果,同时通过模仿创作,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师:同学们,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世界儿童共同的心愿,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然后说一下,从《儿童和平条约》中你读出了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

  3、哪位同学说一下,你从条约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4、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希望再读一遍第五小节,“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生有感情齐读(轻松愉快的音乐起)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心愿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课后给大家留两个作业:

  1、继续完善你的心愿卡和同学交流。

  2、写一写,你能为和平做什么?

  下课!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儿童的心愿,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和平的责任。激发他们热爱和平,呼吁和平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2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希望 祈盼

  ↙ ↘

  制止战争 呼唤和平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xx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 >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海的女儿》是一篇童话故事。主人公小人鱼是一个舍弃了安适的海底生活,在海上大风暴中,义无反顾地拯救他人,不惜牺牲自己,追求爱情的形象。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着小人鱼向往人类世界、渴望得到王子爱情的动人故事。小人鱼善良、执著、勇敢的精神品质,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本课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有很高的情感教育价值。

  设计理念

  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学中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行发现,自主感悟,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通过朗读和复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3.认识生字“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 (课件出示美人鱼的铜像)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 ——“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

  过渡语:说起安徒生,同学们并不陌生,说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出示课件指两名学生分别读课件作者简介及有哪些主要作品)

  3.过渡语:安徒生一生中共写了170多篇童话故事,读过的每个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师同时播放课题课件)

  二、汇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回家预习了,下面就来汇报下预习情况吧。

  出示课件:师读问题指学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1、“风暴”的含义

  2、什么是人鱼?

  3、童话的定义:)

  【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丰富、共享资源。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下面的阅读做准备。】

  过渡语:通过同学们的预习,我们对课文里相关知识已经有了简单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童话故事。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读书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与学生共同梳理:

  (二)汇报字词(出示课件)

  我会认“娶”(注音、组词(娶亲)(迎娶)、解意:把女子接过来成亲或男子结婚)

  词语卡片:近义词辨析“忍受”、“忍耐”

  (三)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

  师: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全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指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故事梗概)

  (1)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2)小人鱼救了王子爱上王子——开端

  (3)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4)小人鱼爱情失败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5)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6)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四)概括童话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理解成语“将心比心”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时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句欣赏

  1、多媒体出示名句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分类:诚信类——;宽容、关爱类——

  3、理解句子: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a、理解词语“人、己、责、恕”

  b、你受到责备时怎样的心情;得到别人的宽恕心情又怎样?、

  c、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揭题:将心比心)说说“将心比心”的意思

  二、自主探究

  研读课文,看看文章中哪些语段是“将心比心”的意思。

  三、品析语段

  生1、“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阿姨是什么时候说的,说明她是个什么人?

  学生展示:(板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师、假如阿姨没有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你是哪位阿姨你会怎样做?

  学生展示

  生2、“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师、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明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展示(板书:宽容、体谅、善良)

  师、母亲的做法有什么作用,如果当时母亲责备她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展示

  四、拓展提升

  1、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将心比心的话会是怎样的一番美景?

  2、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迁移练习:片段联系——扔香蕉皮,吐痰、挤座位

  五、欣赏学生片段 进一步感受“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我 为人人,人人为我; 宽容、体谅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动画《中彩那天》。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彩票,提问:(1)老师昨天也买了一张彩票,猜猜老师中彩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2)假如你中彩了,会是什么样?(兴奋不已;高兴地跳起来;大专用欢呼;逢人便讲;想想今后怎么办?……)

  2、导入课题,质疑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中彩有关的课文《中彩那天》,看看课文中中彩的人表情给你说的和想的是一样吗?板书:《中彩那天》。指导学习多音字“中”。(2)看到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板书在自己的本子上)

  (谁中彩了?中彩那天的情景怎样?中彩人高兴的程度如何?中彩那天有什么事发生?……)

  过度:带着你们心中的疑问,听范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书中做了回答。

  二、听动画课件范读课文。要求:1、看课文,听朗读,注意听清字音。2、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三、引导学生自学生字,理解词义:

  1、有不会认识的字词和读不通的句子吗?教师根据动画课件范读指导或同学间相互解决。

  (1).读准字音:

  “湛”应读“zh4n”。“馈”应读“ku@”。

  “兴奋”应读“x9ngf8n”。“诲”应读“hu@”,不要读成“hu!”。

  (2).识记字形:

  “德”左右结构,右下角“心”字上面的一横不要去掉。

  “赠”左右结构,右下角是“日”不是“目”。

  (3).理解词语:(在讲解课文时辅助讲解领悟)

  拮据:生活困难,缺少钱。器重:本文指老板对父亲很看重,很重视。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看,形容迫切地希望看。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

  迷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教诲:教训,教导。

  以上三个教学步骤,同时用动画《中彩那天》的字词部分内容辅助教学。

  2、练习:插入学习指导的作业。

  3、自己的疑问在课文中得到解决了吗?

  过渡: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我们走进课文再感悟领会。让我们再认真读读课文。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

  2、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与同桌同组交流交流。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

  3、汇报自己不懂的句子。如:

  (1)为什么中奖后,父亲开着车,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3)可以看出,那个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我激动地说:“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5)为什么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父亲却显得特别高兴?

  (6)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4.小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学习讨论,如除上述问题外,还有不懂的地方,也可提出来,组员共同学习、交流。每题可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5.班上汇报、交流。(可自由安排在第一课时或者第二课时,时间自己掌握)

  (1)为什么中奖后,父亲开着车,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上的遗责,精神上的折磨。如果把车给库伯先生,自己今后的生活依旧贫困,美好的愿望很有可能成为泡影,但“我”的精神世界是轻松的、愉悦的、富有的。到底选择哪条路呢?此时的“父亲”心里复杂矛盾极了。)

  (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是昧着良心把本应属于同事的奖品车留给自己?还是讲诚信,把“梦寐以求”的奔驰车让同事开走?这是一个“道德难题”。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得把车交给已经忘了在彩票存根上做记号的同事,如果自己把车留下,就是虚为的表现,就有愧于同事和自己的良心。)

  (3)“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说明了什么?

  (说明父亲非常想把得到的奖品——奔驰汽车据为己有,好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扭转家庭贫困的处境。)

  (4)为什么我激动地说:“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这句话的意思是:库伯家有钱,他不会在乎这辆车的。而我们家穷,这辆车对我们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即使爸爸留学生下这辆车也是有理由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5)为什么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父亲却显得特别高兴?

  (在得与失面前,父亲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终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诚实、守信的思想占了上峰。当父亲看着奔驰汽车被开起时,心里如释重负,因此显得特别高兴。)

  (6)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父亲打电话请同事来取车,正说明了父亲诚实,守信用,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所以说那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五、综合阅读,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思考:

  (1)本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本文使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你对妈妈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交流体会:

  (诚实、有信用,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但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公与私,利与弊,名誉与金钱面前很难做到。然而,“活得诚实、有信用”就是说的、做的跟内心想的要一致,克服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痛苦也要兑现对别人的承诺。这样做了以后,别人就会相信你,信赖你,愿与你交朋友,愿与你一起共事。与此同时,你不但无愧于心,而且心中充满了快乐与幸福,而这种精神上的富有、充实,就是一大笔用金钱换不来的财富。)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学生: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2、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教师: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

  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节凑停顿读正确吧!

  宿/新市/徐公店

  简介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出示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某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适时指导。【出示课件】

  (1)生字学习

  会写的生字

  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

  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

  篱:篱笆篱落寄人篱下

  蜻:蜻蜓蜻蜓点水

  蜓:蜻蜓蜻蜓点水

  蝶:蝴蝶蛱蝶蝶变蜂蝶

  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

  徐:徐徐徐缓徐步姓徐

  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

  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

  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

  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

  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

  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

  重点学习多音字:

  宿:sù宿舍

  宿:xiǔ一宿

  宿:xiù星宿

  剥:bō剥削

  剥:bāo剥皮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

  ②指导书写“篱、疏”。

  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

  (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学生: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

  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

  “篱落”指的就是篱笆;

  “树头”是指树枝上。

  “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板书:篱落、一径、枝头(静)儿童、黄蝶、菜花(动))

  2、再读诗句,读通顺。

  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

  教师:篱笆很稀疏,小路很长。

  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

  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

  古诗意思: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出示课件】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抓住语言描写体悟人物高尚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3、进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文熏陶。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语言描写体悟人物高尚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与捐赠角膜有关,课文题目是《永生的眼睛》。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题目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二、整体感知

  1、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检查一下你对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个人读(1)读准音,②带着感情读四字词语。齐读。

  2、复述课文内容,可以用到上面的词语。

  三、探究文本

  1、琳达一家人的行动让我们感到骄傲。文中有两处出现了“骄傲“这个词,请找出来读一读。出示: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2、琳达一开始就愿意捐赠的父母的眼角膜吗?琳达开始的态度是怎样的?学习第四自然段。

  3、此时的琳达对捐赠角膜是什么态度?那么是什么使她改变了态度?画下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许许多多的人像父亲一样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孩子们,我看到泪水在你们眼眶中打转,就把你们的感情带到句子中,再读父亲的话。

  、就是父亲的话影响了我,在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不仅如此,这些话,这一切行为还影响了——温迪,所以温迪才会说(出示):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5、出示: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那还留下什么呢,谁能说一说?课前我们提出的“永生”是什么意思?现在你明白了吗?(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爱心)

  四、升化主题

  琳达这一家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请看:

  出示:

  1、邓小平爷爷逝世之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2、在广东省中山市,一个普通农民工郭光明在他发生车祸死亡后,家人将郭光明的心脏、肝脏、肾脏、眼角膜让北京、上海、广州的6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或重见光明。

  让我们来齐读这首诗,感受捐赠者的伟大与受赠者的快乐——

  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生命药方”的意义,感受艾迪的友谊超越了生与死的界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着你们响亮的问候声,看着你们鲜花般的笑脸,让我感到你们的生命是如此朝气蓬勃,如此鲜活美好。可是,当厄运到来,当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德诺和艾迪的故事,感受他们真挚的友情。

  二、走近德诺,感受孤独

  1、德诺患了什么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学生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幻灯1: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杀手”,目前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

  2、了解了这些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后,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十岁的德诺患上可怕的艾滋病后,他的境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透过“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来联想一下德诺的处境。

  幻灯2:课间,同学们-----------,德诺-----------;

  放学了,同学们----------,德诺----------;

  在村子里,大人们看见德诺走来,------;孩子们看见他,------。

  (2)你想用什么词语形容这些艾滋病患者的处境?(孤独)是啊,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面对难以治愈的疾病,面对无人理睬的寂寞,小小的德诺心中是多么的无助和孤独啊,文中有一个句子最能反映德诺患病后的的孤独和无助。

  (幻灯3:一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让我们想象一下,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德诺就梦到自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体会到什么?

  三、走近艾迪,感受友情

  1、德诺太不幸了,染上了可怕的艾滋病,还因此被周围人嫌弃。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朋友---艾迪,给了他友情,给了他快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艾迪都为德诺做了哪些事?

  (给他熬菊花汤、伴他寻医、送他球鞋、陪他玩游戏)

  2、在这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这些事对德诺有什么意义呢?

  给他熬菊花汤----给他治疗的帮助

  伴他寻医----给他希望

  送他球鞋----给他安慰

  陪他玩游戏----给他快乐

  四、拓展升华

  1、艾迪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为德诺做了这么多。相信你们和艾迪一样善良,面对德诺,你们会怎么做呢?

  2、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课文的题目:生命的药方,谁为谁寻找生命的药方?找到了吗?仔细在课文中找答案。

  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板书:真挚的友情)。的确,生命有时是脆弱的,但友情,可以使他坚强;疾病有时是没有药方、无药可治的,但对于生命本身而言,友情是一剂特别的药方。

  3、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呢?现在,全世界已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关爱艾滋病人的行列,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组温暖的图片,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板书设计:

  给他熬菊花汤----给他治疗的帮助

  伴他寻医----给他希望

  送他球鞋----给他安慰

  陪他玩游戏----给他快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4-0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12-04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06-2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7-02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07-28

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07-14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06-0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5篇)08-23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设计12-17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