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1-07-13 20:24:4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遵守机房里基本制度

  1、机房里不能接触电源;

  2、机房里不能奔跑;

  3、机房里不能吃东西喝水;

  4、电脑和周围应保持整洁;

  5、眼睛也要保护好;

  6、不要用力敲击键盘和鼠标。

  教学重点:了解在机房里怎样保护好计算机

  教学难点: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我们要学做电脑小卫士!知道怎样做小卫士吗!

  二、教学新课

  出示课件:

  小学生巍巍在小飞鼠的帮助下学做电脑小卫士。

  请学生们观察巍巍都学会了怎样做电脑小卫士。(看图)

  1、机房里不能接触电源;

  2、机房里不能奔跑;

  3、机房里不能吃东西喝水;

  4、电脑和周围应保持整洁;

  5、眼睛也要保护好;

  6、不要用力敲击键盘和鼠标。

  三、说一说,怎样争做电脑小卫士?

  四、想一想:小朋友们,在电脑房里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争做电脑小卫士,在以后学习中小朋友们可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哦!比一比,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小卫士。

  教后感:安排这节遵守机房规则的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讨论在机房那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那些规则是要遵守的,比教师直接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说课稿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表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全市统一的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表达”这节信息内容它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管理的基础上,对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进行学习。

  二、说学情:

  而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交流,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掌握信息表达的各种方式;

  b、了解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

  c、理解信息表达规范化的作用及意义。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说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是知识目标的a和c。

  难点是知识目标的c。

  解决难点的方法是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信息表达规范化的实例,然后老师进行讲说其信息表达规范化的带来的方便和作用。

  五、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学习任务单,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是我对《信息的表达》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1、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2、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务。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信息的表达》学习任务单

  1、 信息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通过实例说明规范信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过学习,你对信息表达有了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过学习,你对信息表达有哪些疑惑及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第7课《爱的回声》,本课主要是曲线工具的用法,并将曲线分解为单弧曲线、双弧曲线、闭合曲线三种,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讲解了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本课主要使用三种曲线进行绘画,还使用了椭圆、复制、粘贴及填充工具,这既是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对椭圆、复制、粘贴、填充工具的补充和进一步深化。本节课是《画图》单元的难点。

  2、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①学科整合。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通过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②讲练结合。三年级学生对单元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和探究。

  ③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合作、探究性学习贯穿学习的始终。同时,教师恰当的组织调控,能够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④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生已经熟悉了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软件的界面,以及部分工具的使用,能够对软件进行简单操作,课程设计应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难易程度适中。

  4、教学目标

  从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出发,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了解曲线的画法,领会画曲线时鼠标操作中的画、点、拉操作要领。

  ②通过实践和上机讨论,结合教师的演示、讲解,提高使用画图程序的技能与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教育。

  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敢于创新。

  5、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闭合曲线的画法,为本课重点。画曲线时鼠标操作中的画、点、拉操作要领,尤其是闭合曲线的画法,为本课难点。

  二、说教学结合法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设计以下教法:

  启发式(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前面学的直线等工具的不同之处,找出问题。

  探究式(解决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索曲线工具的使用要领。

  实践式(熟练提高):使用曲线工具绘图,进一步熟练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导拨式(确保掌握):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点拨,确保每个学生掌握突破课堂难点。

  7、课型:造型.表现

  8、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1、课前活动,获得新知。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里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上课开始,播放影片,海底小精灵(水母),现在海洋中的小水母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啊?(水母具有监测水质和检测海浪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水母的生存环境。

  2、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影片结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老师最近收到了一个环保绘画比赛通知,要求以水母为主题进行电脑绘画,展示宣传海报和教师完成的电脑绘画,让学生观察,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出今天的重点内容。通过观察和欣赏已经完成的画面,分析画面的形成和工具的使用,为之后的创作做铺垫。通过问题竞猜引出课堂,激起学生探知的渴望。

  我展示电脑绘画并提问:“如果想把水母画在电脑上,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了答案:太难了;不是画图软件画的;用椭圆工具画的;用曲线工具完成的。我结合学生答案引出,这幅作品是用曲线工具完成的,老师有简便方法,按照老师的方法,能很简单的完成,同时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你们真棒,观察的很仔细!”然后顺势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曲线工具画图,大家有信心这项完成任务吗?”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信心十足。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而且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导入,是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是在无意间给了学生一个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二)互动学习,交流体验

  1讲练结合,探究学习。

  (1)互动游戏,曲线分类:让学生观察,画里面都出现了哪些图形和线条,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来?

  单弧曲线 小水母的身体、海底世界

  双弧曲线 小水母的触须、海底世界

  闭合曲线 小水母身体上的斑纹

  (通过寻找绘画中的曲线,让学生明确曲线的形成和分类,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和体会。)

  (2)初步体验,巧画水母。

  任务1:初步体验单弧曲线的画法。

  学生通过观察水母的身体,自己感受单弧曲线的形成和特点,初步体验曲线的画法,试着用曲线画出水母的身体。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进行探究练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演示1:教师讲解演示单弧曲线即水母身体轮廓的画法。

  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于教材上比较制式的操作方法,我总结出针对三种不同曲线的绘画口诀,口诀浅显易懂,方便低年龄学生学习、操作和掌握。

  单弧曲线的口诀:画——拉——拉,朝相同的方向拉。

  由于第一次使用曲线工具画曲线,学生自主探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此环节时采用了演示教法。我先通过多媒体控制平台向全体学生演示画曲线的方法,边演示边介绍画法。教师介绍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示学生注意曲线的粗细和颜色的设置。

  (3)小试牛刀,巧画花纹。

  任务2:分小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弧曲线画出小水母的触须。

  在学会单弧曲线画法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双弧曲线,分小组找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尝试画水母触须,并说说双弧曲线应该如何绘制,小组内推荐同学到教师机进行绘制展示,共同探究总结双弧曲线的使用要领。

  演示2:学生尝试讲解演示双弧曲线即水母触须的画法。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双弧曲线的口诀:画——拉——拉,朝相反的方向拉。

  任务3:学生自学教材,使用闭合曲线画出水母身上的斑纹。

  演示3:学生自学绘制闭合曲线的方法,并填充水母颜色。

  鼓励学生先自学教材,再动手尝试绘制封闭曲线。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他们才能掌握曲线的奥妙所在。并让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

  请学生演示并一起总结闭合曲线的口诀:点——点——拉,选好方向慢慢拉。

  学生画出完整的水母,并为小水母增加伙伴(利用复制和粘贴完成小水母的增加,使用填色工具为水母进行填色)。

  重点提示: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漏色的情况,应该用铅笔工具进行补充,然后再进行填充。

  学生在绘制的时候,教师巡察个别指导,同时也发动那些技能掌握较快的同学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去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4)大显身手,描绘海洋。

  任务4:给小水母建个漂亮的家。

  讨论:学生讨论水母的家在什么地方?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曲线工具勾画出美丽海底世界并用填充工具填色。

  演示4:教师演示画出海水以及其他场景,并使用复制、粘贴工具把水母粘贴到海洋背景中。

  学生自己勾画场景,完成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技能和方法后,立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也是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巩固。

  (5)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作品。

  待学生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组织学生互相参观,互相交流,互相学习,通过对成果的交流评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励,还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体现学习过程的创造性。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曲线可以创造更多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这一环节是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最后教师作小结给学生这节课的学心态度以及技能的掌握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

  四、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成功、有效的把教学重、难点分散在几句简单的曲线绘画口诀中,学生按照口诀,能对较难的曲线绘画有简单的记忆操作方法,之后也能按照口诀完成三种曲线的绘制。

  (2)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学任务的设计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任务”和“驱动”之间的统一性和任务的层次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不强。

  (2)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还需加强。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大家好:很荣幸能通过说课平台与大家交流共享,我说课的题目是《进入LOGO乐园》。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就其内容来说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我认,非常有必要去认真对待,因为成功的第一节课,将会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下面就本节课的内容我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第七册教材中第一课《进入LOGO乐园》这一课选自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七册教材中第一课。本节课内容信息量不大,涉及的操作点不多。主要是使学生初识Logo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使同学们对Logo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探究的欲望,并建立起融洽、亲和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2、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和与人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Logo语言中融合了编程的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浅显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给学生渗透这一理念。所以本节课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作了大胆调整,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加入了:“让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编写LOGO小程序”的任务,在学生熟悉LOGO操作界面的基础上小试牛刀,对LOGO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初识探究的乐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logo的启动和退出。认识logo的操作界面。能够指挥小海龟绘制简单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游戏、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 logo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重、难点:熟悉logo操作界面,建立logo语言的编写意识。

  第二方面:说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文化熏陶法、赏识教学法、指导法等方法,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探究与引导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的学法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文件的知识更新快,分支繁杂,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种学法,采用观察实践、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不但利用集体的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尊重他人,相互欣赏的素质。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营造氛围

  这一环节我首先以在计算机里领养一只可爱的小海龟宠物为话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指挥小海龟绘制的杰作,学生领略小海龟的本领同时,引出小海龟的功能及生活环境。

  第二环节:形成任务,自主探究

  本环节以分三个任务,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1:让学生启动LOGO系统,进入小海龟的活动舞台。并引导学生尝试输入logo命令,学生输入后观察屏幕变化,体会LOGO语言的主要功能。

  任务2:根据教师示范,规定只使用前进、后退、向左转和向右转四个口令,由一个学生说口令,指挥另一名学生到达指定地点。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如何正确下达口令。

  任务3:要求学生将刚才下达的口令中的汉字,替换为对应的LOGO命令,并将替换结果在LOGO程序中运行。

  第三环节:各显神通,指挥成功

  本环节学生间合通过合作探究写出语句,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初步体验到了做“指挥家”的成就感。教师还通过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学生与教师一同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锻炼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四环节:梳理技巧,文化熏陶

  这一环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介绍几个有利于logo语言学习的网站,让学生建立成对LOGO语言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计算机的文化熏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方面:说小结

  本节课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力求切合学生兴趣点,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整节课充满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以上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一个学习和挑战自我的机会,为了学生的`一切,更为了一切学生,我将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2、了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用途

  3、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3、能找到显示器和主机的开关

  4、认识不同的电脑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教学难点:

  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课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到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

  出示电脑图,新朋友的名字叫电脑,它的本领很大,大家想认识它吗?

  二、教学新课

  (一)数一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

  想和电脑做朋友,我们就要先认识它,观察身边电脑,先数一数,你身边的电脑由几个部分组成?再用手摸一摸,它们是硬的还是软的?它们像什么?

  刚才小朋友们说真好,电脑由4个部分组成,有的小朋友说像电视机,有的小朋友说是像箱子,还有的小朋友说像小老鼠……

  电脑的4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一台电脑一般都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1、这个像电视机一样的就是显示器吧!它有什么用途?

  显示器的屏幕真奇妙,能让我们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

  你能行:找到显示器的开关,按一下,并仔细观察。

  2、这主机箱有啥用途?

  主机是电脑的“脑袋”,电脑要工作少不了它。

  3、怎么才能让电脑听我的命令?(鼠标)

  你可别小看它!它是电脑的指挥员之一,用它可以命令电脑工作。

  4、这个有很多按键的东西是键盘!

  对,它是电脑的另一个指挥员。

  (二)说一说

  请同学看实物说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三)看一看

  出示各种电脑图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这些电脑的虽然长相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电脑。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电脑,还了解了它各部分的名字,以后我们就要和新朋友一起学习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爱护它。

  教后感:一年级第一节电脑课,我安排了认识新朋友来介绍电脑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通过学生的反应,多数学生都能很快接受,并能准确的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

  一、:本课是苏教版《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感受听觉媒体的功能,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进行声音的播放、录制与应用(设置系统声音),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的知识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进行文字处理、作图绘画等。"声音的播放与录制"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的"录音机"播放和录制。wav声音文件,学会查找声音文件及对声音文件进行简单的处理(主要介绍效果(S)子菜单,如添加回音、减速等),操作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作为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作图绘画等,能操作实物录音机,知道录音机的各个按钮功能。能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三、:(1)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2)学会查找声音文件和学会存储录制的声音文件。(3)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4)学会系统声音的设置。

  四、:1、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录音机"功能的操作,体验多媒体计算机中听觉媒体的功能,掌握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声音信息、处理声音信息和应用声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 学会使用"录音机"来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 1、 学会查找声音,学会存储录制的声音。 2、 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能使用录音机进行简单的声音编辑。3、 系统声音的设置

  六、: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音乐教育、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优美音乐、歌曲演唱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录音机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主动与其它学科整合,如:用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课程整合;让学生用英语来录制声音,与英语课程整合。

  七、: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八、:1、 音乐教材第十二册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找一学生录制一句英语"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您的到来".下载几首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如《老鼠爱大米》,并用。wav的格式保存在教师机中。2、 实物录音机和录音机按钮的图片。

  九、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首先创设一个优美音乐、歌曲演唱的情境(播放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问:刚才的歌曲好听吗?你还想听什么歌曲?(学生点歌)。好!等一会同学们自己点播。接着播放学生录制一句英语"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您的到来",猜猜看,谁说的?(学生回答:***)让学生产生好奇性。听了刚才的歌曲和***的一段英语,你想说点什么?想知道点什么?同学们发言,提出一些问题,如:"我也想在电脑上听歌。""我想知道***的声音是怎么录进去的。"等等。很好,我也想知道这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声音的播放和录制".好吗?板书课题:声音的播放和录制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让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

  (二)播放声音问:你在家里是用什么来听歌的?(录音机,教师拿出实物录音机),电脑上的录音机在那里呢?让学生找到后回答。板书:打开录音机:"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 .学生打开录音机后观察上面的按钮和菜单,教师出示录音机按钮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下面同学们可以听音乐了,音乐在"教师机—D盘—流行歌曲"同学们相互交流,帮助学习有困难同学。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录音机的各种操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录制声音有的同学想知道***的声音是怎么录到电脑里去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录制。行吗?谁愿意来先试试看,让一学生上教师机试录一段话,("大家好!我是***")。录好后播放给大家听。你学会了吗?你是否也试一下。同学们合作学习,自己录音。并播放自己的录音。保存处的声音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中。小结,谁来说说声音是怎样录下来的。(板书:"文件"—"新建"—"录音"按钮—"停止"按钮—"另存为")此环节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目的是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

  (四)师:我们还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在"效果(S)"菜单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减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修饰。(演示)将刚才录制的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并播放。

  (五)设置系统声音学生阅读第6页的内容。教师演示,(打开"控制面板"—双击"声音 "图标—打开"声音属性"—在"事件"列表中选择"启动Windows"选项—按声音"浏览"按钮—找到刚保存的一句话声音文件—选定后按"确定"按钮—试听效果—设置好声音后单击"确定。同学们合作学习,设置系统声音。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学习,培养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六)小结说一说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的过程。师:打开"录音机"程序,单击"录音"按钮,进行录音,结束单击"停止"按钮。点击"播放"按钮,即可听到录制的声音了。

  (七)作业利用录音机程序录一段话,并播放、保存,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7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妙用符号》,是辽宁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版第四册第5课,其主要内容是:按照输出格式的要求,巧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二)说大纲

  (三)说学生

  (四)说教学目标

  (五)说重难点、关键

  (六)说教学环境

  (七)说教法及学法

  (八)说教学模式

  (九)说教学教程

  (十)说教学效果

  (十一)说电子版书

  一、说教材:

  本册书重点介绍了QBASIC编程语言,它是一种简单、实用、易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它编写的程序是由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阿拉伯数字及字符构成的一条条指令,初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妙用符号》是本册书第五课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QBASIC窗口组成及简单的操作,对程序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习了运用PRINT语句编程,对PIRNT语句的格式、功能、使用上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此课之后,学生将学习用循环语句、打印语句,定位语句编程打印图形,在这些程序中,PIRNT语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PIRNT语句在QBASIC编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节课要研究的《妙用符号》是学习PRINT语句的重要部分,它初步接触了编程语言的精妙之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内容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说大纲: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学生应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在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三、说学生:

  本次课程的学习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寻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本课是学习QBASIC编程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程序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什么是程序。所以学生在同一水平上起步学习,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没有明显的层次及优劣的区别,只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适当的调节课堂节奏,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PRINT语句,学会运用PRINT语句编程;巧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品质。

  五、说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编程。

  教学难点:区别各标点符号的功能。

  教学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多用眼睛观察、多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难点。

  六、说教学环境:局域网环境。

  七、说教法及学法:

  A、教学方法:

  因为本节课在全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为把重难点分解,我在教法上选择了任务驱动法和讲解演示法,通过这些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更加活跃起来。通过教师的质疑问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B、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并不难理解,在学生掌握PRINT语句的基础上,我运用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通过这些学法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清晰,这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八、说教学模式:展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九、说教学过程:

  1、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任务驱动的方法导出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出新的结论,有助于掌握本课内容。教师首先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请同学上机操作完成编程。

  请学生演示程序,得出上面的结果。教师小结,出示正确的程序。

  教师提问:为什么在输出结果中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来的?

  学生对比程序得出: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决定了输出结果不同。由此引出本课内容“妙用符号”。

  2、讲授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讲解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和学生协作演示讲解PRINT语句后面标点符号的运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师生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突破本课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1) 教师讲解演示:PRINT语句后没有任何符号,则打印输出完本语句中的各项内容后自动换行。

  2)分别找学生讲解、教师演示: “逗号”——不换行(标准格式输出) “分号”——不换行(紧凑格式输出)

  3)找学生讲解演示:没有指定任何输出项”——输出空行

  学生可以举书上的例子,也可以自举简单的例子为其他学生讲解。

  4)请学生小结刚才我们研究过的内容,总结出PRINT语句可以输出的四种不同格式,加深学生记忆。

  3、课堂练习: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习题的操作,强化符号的运用和操作,在此同时教师做个别指导,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有侧重点的讲解。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课后练技能:略)

  4、小测试: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特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分组比赛,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测试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间出题测试,看看谁的新知掌握的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协调组织分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小结:在这一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及重难点,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十、说教学效果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大部分学生掌握了PRINT语句后符号的使用方法,能顺利完成课后习题,并在测试中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完成编程。少部分学生对逗号和分号的使用还不够明确,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学习中的瓶颈,应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十一、说电子版书:Word文档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上任何一堂课都要时时记住“信息技术”这个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征的。

  《电子贺卡》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教材以主题的形式呈现word的各个功能。本节课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重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中的文字输入,文本修饰,查找与替换,等操作,教材适时的安排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内容。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知识和其它

  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4)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感受学习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使学生对“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二、教学方法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真正想学。我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展示几张与同龄人制作的电子贺卡,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运用激励机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些贺卡漂亮吗?哪里漂亮?”学生在回答中自然地明白了漂亮的贺卡该是什么样的!“想不想自己做一张漂亮的电子贺卡?”“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我在讲授新课时,采用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再次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学。

  激趣导入后,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用word20xx制作电子贺卡的步骤,而是有意识地大胆地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贺卡,讨论思考要做一张贺卡需要有那些操作,进行构思。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实践证明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样也让学生明确任务。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要碰到了问题,就马上问同桌或老师,所以现在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在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请教同桌和老师。我相信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帮助。另外我认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教学契机,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便于课堂后段进行展示。

  (三)、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去构思再操作;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关六将”并“暗下埋伏”;让没有做完的学生继续做完,已经做完的学生就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贺卡做得更加精美。这样一来,给学生明确本课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能够较好的记住了“保存”这个学生经常忘记的操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了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创新操作,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我认为要维持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创新,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操作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我展示了优秀作品,也展示了做得不那么精美的作品,让学生互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主动发现了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看到了自己和别人想法的不同,这再一次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此时再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贺卡,让他们不仅仅学会了这节课要求的技能,还使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了word20xx中的一些知识。这一个环节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更加愿意尝试操作了。我认为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让学生享受小成功,老师同学都没有取笑做得不好的作品,而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淡化了学生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我还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怎样在贺卡中加入音乐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

3.【精选】说课稿汇编六篇

4.精选说课稿范文10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四篇

6.【推荐】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3篇

7.【必备】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

8.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