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9-16 13:35: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潜心研读说教材

  抽签结果出来了,是一篇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我马上找来人教版第十二册教材,认真研读了起来。

  《顶碗少年》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主要写一位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败了两次,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在别人的鼓励下,面对压力,面对失败,挑战自我,仍然表演,最终取得了成功。文章主题鲜明,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这样一读教材,我对抽签结果的不满烟消云散。

  带着庆幸,我又一次走进教材。无疑,《顶碗少年》能吸引学生,因为它情节虽简单但波澜起伏,尤其作者对少年的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适宜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所以,本文不仅适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引导积累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再读教材,我居然高兴我抽到了它,对自己上好课充满了信心。

  二、准确定位说目标

  教材研读透了,该确定教学目标了。我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关照: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年段教学目标,三是单元教学目标。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的阅读要求是:指导朗读、默读。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其次,本册的阅读要求,一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二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另外,本册教材第一组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据此,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4、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我把“把握主要内容,懂得人生哲理,学习表达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三、观察分析说学情

  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过失败的体验,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但他们对“惊心动魄”的感受与理解可能不是那么深刻。这是上课之前我们就充分估计了的。另外,怎样在学习体验的同时受到语言的熏陶与感染,学习表达方法也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

  其实,学情的估计也仅仅是预测而已,毕竟没有事先充分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的起点到底在哪里。且待上课时去发现,去调整。

  四、关注发展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的特色是情感真挚、强烈,容易使人受感染、被熏陶,但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并不容易。怎样突破难点?我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做充分的教学准备。首先是教师准备,研读教材,精选阅读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其次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带着充分的预习走进课文。二是选择适合的学法与教法。学法上突出以读为主——理清顺序初读,直奔重点再读,细节感悟品读,角色想象朗读,细节描写范读。教法上采取了四个策略:

  1、读题想象创情

  在教师激情导入板书之后,让学生二读课题,边读边在脑中闪现文中精彩画面,并指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为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和课中的情感体验作铺垫。

  2、咬文嚼字启情

  语言是有温度的,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体现表演“惊心动魄”的场景、细节,抓住重点句,关键词,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于细微处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

  3、角色体验入情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其背后有无穷的韵味。要赋予语言鲜活的形象,使其充满生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丰富美好的情感。读了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顶碗少年,站在这里表演,你是什么感觉?

  4、想象朗读表情。

  五、优化组合说教学过程

  围绕着我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揭题反馈,把握主要内容(此环节预计5分钟)

  此环节首先借单元导语导入,板书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齐读课题,结合课前的预习想象画面,描述画面。对课前的

  预习进行检测,让学生带着充分的预习走进课文学习。然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内容,点拨学法。

  【通过对课前安排的预习情况的检测,既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新知识,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直奔中心,初识表演之惊心动魄。(此环节预计2分钟)

  一是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作者评价表演的话,引导理解“惊心动魄”,在追问的基础上自然引出课文2—7自然段的学习。

  (三)、聚焦细节,体会表演之惊心动魄。(此环节预计25分钟)

  在学生默读2—7自然段,找重点、品细节、谈感受、读片段的基础上,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

  (四)、想象、写话,获得人生启示。(此环节预计8分钟)

  此环节虽短,但很重要。在这个环节教学之前,我给了一个铺垫:引导想象老者的话。再让学生联系开头与结尾,认真读,读出体会。人生启示的获得就水到渠成了。

  六、回味课堂说反思

  回看教学流程,把握一个“情”字,勾画一根主线,牢记四个目标,抓住三个细节,课中有悟有读,教学上有细节有“粗节”。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也生成了一些精彩。上完这节竞赛课,我想了很多,现将自己的教学感受与各位同行分享。

  1、精心预设,分步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四个教学目标,怎样在各个环节去落实?我是这样做的:课前20分钟预习解决课文读正确的问题,纠正相关字的读音;课上读悟环节多种方式读,体会与读齐头并进。如此,第一个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表达吮吸”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落实,“懂得人生哲理”在第四教学环节落实。第三个教学环节主要达成第三、四个教学目标。

  另外,关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虽然教学目标照搬教学参考时写的是“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但实际教学时,并没有牵引着学生往“失败乃成功之母”上靠,重在获得人生启示。

  2、创新读题,搭设把握主要内容的阶梯

  把握主要内容是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直接让学生说,效果不好。“要素串联法”无疑很方便。但在这样的竞赛课里,如何体现?难度大。我根据学生实际,在“要素串联法”中加入画面想象的因子,让学生两次读课题,边读边想象文中的精彩画面,为学生搭了一步台阶。今天是第五次实践,效果很好。

  3、善用媒体,帮助体会场面宏大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认为“表演场所”是一个切入点,值得好好咀嚼。我们研读教材时,从文字中找到两个词“座无虚席”“异国旅游者”。相信学生也能找到。但是,如果仅仅抓“座无虚席”体会人多,抓“异国旅游者”体会演出的重要性,似乎有点空中楼阁,感受不出环境气势的惊心动魄。怎么办?在教研组老师的提醒了,我选择了图片。虽然我一贯反对用图片,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告诉我,图片帮助学生体会了场面的宏大。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给足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时间,给足了学生想象表达的空间,注重了学法指导,真正落实了读写训练。但是课堂上仍然有美丽的遗憾,比如学生的写话那么精彩,可我忙于结束课以保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所以只交流了两个孩子,没让学生充分展示。其实,我也可以讲优秀学生作品收起来,叠加在一起,用实物投影仪一起展示。另外,感觉整节课环节虽紧凑,学生发言虽精彩,但总感觉语言不够鲜活,课不够灵动。以后我会慢慢改进,真正让我的语文课堂高效起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白鹭》的第二课时教学。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将在课前制作好课件,用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以及优美的音乐熏染,帮助学生感受白鹭的美,使他们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白鹭还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学习6——9小节时,先让学生轻声读六至九小节,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白鹭的画面?学生很快就会进入“钓鱼图”、“瞭望图”、“低飞图”所勾勒出的优美的意境。

  在欣赏“钓鱼图”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这一节,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让他们在品读中体会拟人句表达出的喜爱之情以及比喻句的韵味十足,“诗”趣横生。再通过多媒体演示,让白鹭在田间垂钓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在欣赏“瞭望图”时,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真的是在瞭望吗?它可能在干什么?提示学生通过“早晨”、“孤独”、“悠然”等词想象出白鹭也许在等待早出的同伴、欣赏清晨的美景……就这样,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望图的回味无穷。

  如果说“钓鱼图”让学生感到诗趣横生,“瞭望图”使学生回味无穷,那么“低飞图”则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欣赏“低飞图”时,重点引导学生从“乐”字中体会白鹭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并让学生动起来,边读边用双手轻轻地做出飞行的动作,此时,整个教室出现了一幅白鹭群飞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无穷的乐趣。

  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而且是一幅画,一幅活的画。然而。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作者是怎么看的呢?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第9节,体会白鹭就像一首优美的歌,同样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然后出示艾青的一首诗: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让同学们读一读,说体会,再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题目是《芭蕾舞演员》。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芭蕾舞演员也好,白鹭也罢,都是美的精灵。提问:你们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话来赞美白鹭吗?可以仿照艾青的诗句。然后交流自己创作的诗,最后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根据课文创作的小诗:

  像画一样悠然

  如歌一样优美

  似诗一样精巧

  比白鹤柔婉

  比朱鹭轻巧

  比苍鹭清纯

  赏读完全文,我再引导学生思考:白露是一首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首诗?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出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最后我想给学生留这样几道作业:

  1、细细揣摩第七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白鹭真的是在瞭望吗?》为题,用“晴天的早晨,白鹭常常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为开头写一段话。

  2、学了这篇美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写下来。

  番茄太阳”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

  二、教学重难点:

  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

  三、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抓住语言之本——描写“笑”的重点字词品味涵咏,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最终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启迪,留下乐观生活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找到支点。

  1、检查生字词

  2、指名分段读文

  3、老师提个问题测测你对课文的大概意思了解得怎么样。

  (1)番茄太阳指什么?

  (2)师板画一个笑脸:

  4、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发现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5、齐读。

  二、牵引笑线,感悟内涵。

  1、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就是番茄太阳呢?她的笑脸真有这么美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

  2、交流后出示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

  (一)第一回环,感悟笑容纯美。

  1、请同学们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重点读一读。你觉得明明笑得怎么样?生读句体悟。

  2、小组交流

  3、谁来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所感觉到的?

  4、生交流,师抓契机品评。

  (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文静的、甜甜的、开朗的笑。)你能把这甜甜的笑读出来吗?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笑得很爽、很开心;明明爽朗的笑不仅给了自己快乐,也影响着家人。)你能把这开心的笑读出来吗?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美丽的笑。明明长得很美,尤其是——)你觉得哪些字眼写出了天使般的美?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笑得动听,使人回味无穷。)听着这样清脆的笑声,给人一种——?笑声能追着人走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是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强调明明的笑,正如你们所说的,明明的笑是开心的,是爽朗的,是清脆动听的,是天真纯洁的,你们说这样的笑怎能不使人回味无穷呢?随机板书:纯真

  5、就让我们也来回味明明的笑。(男女分读)

  (二)第二回环,再悟笑中乐观。

  1、那么这么纯美的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发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言信息。生读读划划。

  2、交流反馈。(五岁左右,是个盲童。……)

  3、这样的一个孩子,她是靠什么来感受生活中的一切的呢?(摸、听)

  4、在我们的眼中世界是美丽可爱的,而明明却看不到,她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中。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明明在生活中会碰到哪些困难。

  5、是呀,明明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假如是你,面对这一切,你会怎么样?可是明明呢?她未曾哭过,至少我们在课文中找不到她哭的痕迹。面对重重困难,明明依然笑着。

  6、此刻,你觉得明明的笑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辛酸、令人心疼、坚强……)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来读一读吗?随机板书:乐观

  7、让我们再次感受明明的笑,这回,我们分组来朗读。

  (三)第三回环,领悟笑中温暖。

  1、得出明明的笑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同样也感染着课文中的“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生默读标记。

  2、交流反馈:生读找到的句子。

  3、出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自由读,想想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交流。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怎么读?齐读。

  3、是什么使“我”的心情产生了这样的变化?(是明明的笑产生的力量)还想再来读读明明的笑吗?

  4、仅仅只是“我”一个人在享受明明的笑吗?你觉得还有谁也在享受着明明的笑?

  5、现在你说说明明的笑还是一种怎样的笑呢?(美好、给人希望、温暖……)随机板书:温暖

  三、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

  2、重点指导(戚 左收右放,左撇用直撇,不宜过长。右部要舒展)

  3、学生练习

  4、交流反馈

  “番茄太阳”说课材料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

  四、教学重难点:

  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

  三、教学理念: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积累未来诗意生活的资本。本课设计抓住语言之本——描写“笑”的重点字词品味涵咏,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最终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启迪,留下乐观生活的信念。

  四、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找到支点。

  通过反馈课前预习,找到文中的关键句。“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2、牵引笑线,感悟内涵。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交流后出示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并说说你所感觉到的?生交流,师抓契机品评。

  纯真 乐观 温暖

  3、写字教学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发现,把字写美观。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编排意图及学情分析

  《回家》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的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怀,感受到美好的感情。

  《回家》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记述了一个叫海子的人,少年时代无论怎样也要回家,但中年当上警察后却因公务繁忙很少回家,最后在处理一起案件时光荣牺牲的事。文章采用了蒙太奇式的手法,以朴实的笔风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如同放电影般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使得主人公海子爱岗敬业、爱国爱家、“为大家而舍小家”的高尚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在阅读此类叙事性作品时能把握住事件的梗概,但对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一定难度。他们刚进入青春期,情感丰富,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感同身受。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海子回家到不回家以及牺牲的过程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饱含的人物的情感,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高尚的理想。

  4、 关注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海子回家和不回家的原因,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海子牺牲后海子爹娘说的那两句含义深刻的话。

  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要抵达心灵,其主要途径是凭借语言文字,感悟文本的意义,并在感悟中生成情感。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读感悟——圈点勾画——汇报交流——情感朗读——拓展延伸的思路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圈划词句、批注体会、赏析品读的方法来落实重点。体会海子爱家以及海子爹娘内心复杂的感情,感悟海子爱家更爱国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及方法

  我以“找准切口,品读词句,凸显真情”为指导思想,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大板块:

  一、激情导入,渲染氛围

  1、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

  2、情感渲染:家是什么?家是人生的驿站,家是生活的乐园,家是避风的港湾,家就是离你心灵最近的地方,是你心头萦绕的那分永远的牵挂。

  (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情”。只有激起学生亲近文本的欲望,才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容易读准、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引导学生运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重点纠正“拎”、“凛”、“亲戚”、“呜咽”的读音和“风雨无阻”、“天寒地冻”的意思。

  (意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扫清字词障碍是学习文本的基础。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回家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意图:叶老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既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为后面的深入研读作铺垫。)

  三、自主学文,感悟品质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把课文分成“少年时代的海子回家难”和“中年时代的海子回家更难”这两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 理解少年时代的海子回家难,体会他对家的热爱

  1、学生自主读文,勾画出直接描述海子回家难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三个重点句通过讨论、交流和反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来感悟少年时代的海子对家的热爱,不论多难都要回家。

  ⑴ 海子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⑵ 那一次,海子回家时,天寒地冻。娘老远就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了。

  ⑶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2、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爹娘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并批注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感受爹娘内心的无奈、愧疚和对儿子的心疼。

  (意图:高段的阅读教学除了书声琅琅之外,还应有潜心会文、静心阅读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相机进行语基训练:

  (1)结合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的练习,理解省略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把它作为一个亮点。

  (2)设计选用关联词:“无论……都……”、“即使……也……”来描述少年时的海子回家的难和对家的渴求,对家的热爱,让浓浓的亲情来打动学生的心。

  (意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深入感悟的基础上来进行语基训练,不但可以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二) 理解中年时代的海子回家更难,感悟他爱岗敬业,为大家舍小家的品质。

  1、出示学法“自读感悟——圈点勾画——汇报交流——情感朗读”,让学生根据这一方法自主学习18——26自然段,找出海子回家很少的原因。

  2、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两个重点句,采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感悟海子对家有很深的眷恋。

  ⑴ “倒是海子的媳妇常常领着女儿,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回来,说是海子让带回来的。”

  ⑵海子牺牲时的临终遗言“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月没回……”

  (意图:阅读教学应重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学生交流自己身边或者了解到的警察的事迹,体会他爱岗敬业、爱国爱家、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品质。

  四、突破难点,情感升华

  1、以“海子是那么眷念他的家,他最终回家了吗?”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娘所说的话的含义,即:海子虽然牺牲了,但他崇高的品质却永远留在了亲人和祖国、人民的心中。从而突破难点。

  2、创设多种情境,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意图:《新课标》在5——6年级阶段性目标中提到,要求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反复的引读中,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激发起他们对海子的敬佩之情,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这一目标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课堂在高潮中结束)

  五、关注表达,学习写法

  1、关注作者在文章中采用的对比写法表达人物的高尚品质。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文中的标点符号,表达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课文的精髓。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清晰地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回家难

  少年时代 中年时代

  (爱家) (更爱国)

  总结设计

  回顾整篇文章的设计理念,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略读课文的特点,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注重了语文知识的训练,又注重了情感的熏陶。这样做,不正是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吗?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金色的脚印》是一篇略读课文,它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分析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还分析了这一课的德育渗透点。

  1、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点:

  ⑴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德育渗透点

  1、透过正太郎和狐狸的亲密关系,让学生从小树立爱惜、保护动物的意识。

  2、透过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其中我把……放在了重中之重。

  【谈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谈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案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析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我班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讲过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情况以后,为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贯穿全课。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首先出示课件:我们学过了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课文,能说说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吗?看着伴随自己成长的故事插图,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对狐狸的印象。可我却话锋一转:一直以来老师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可读了一篇文章后,我反而非常佩服狐狸,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开始聚精会神地读课文,看得出他们已被课文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学生初读后,我顺势问道:“有什么想说的吗?”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两只老狐狸为救出小狐狸,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这种生死与共的.亲情,挺让人感动的。“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蛮有人情味的。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课文内容。而且告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维观点。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把它们归结为三大类:

  1、老狐狸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

  2、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接下来让学生自主探究,比一比看谁能自己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此举再次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主动积极投入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文本。

  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合作。可说来说去,我发现孩子们始终围绕前两个问题在说,而无一人提及第三个问题。经询问才知他们或者是不理解,或者是明白一些但想法不成熟不敢说。在那一刻我感觉到每个孩子都产生了合作的欲望,于是抓住这一契机,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后的汇报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当时的课堂是这样的:(播放录像)

  这一环节通过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通过合作交流,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也逐步感悟到: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更重要的是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的这

  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悄悄地在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

  四、表达心声,升华主题

  孩子们沉浸在狐狸一家的亲情中,我趁机放上一段略带伤感的音乐,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心中涌动的情感:自己读一读你感动的句子,句子里包含狐狸的多少心声啊,老狐狸不能言,小狐狸也不能言,但我们能言,请替它们说一句心中的话吧。前面情感铺垫,音乐的渲染,教师语言的感染,让孩子们深深沉醉其中,孩子们的情感被点燃了,激发了,教室里出现了动人的场面:空灵的音乐流淌着,孩子们动情地朗读着,真诚地述说着,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不动了,一种美妙的情感在教室里传递着。听听孩子们替狐狸表达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保护你的;我的儿子,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的;人们啊!如果你们都能像正太郎一样爱护我们该多好啊!……孩子们真正走进课文了,融进课文了,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一个。

  面对孩子们的如痴如醉,我被深深感染了,可内心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这时刚好班上侯文丽同学发言说:“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想尽了办法,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它们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使我非常感动,这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他的话一下子使我豁然开朗,原来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升华、情感的碰撞和来自内心深处的东西。于是我顺势说“侯文丽同学的体会感人至深,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对待孩子的爱是那么伟大,无私,而我们作为孩子有没有象父母爱孩子一样的心爱父母呢?”没想到同学们齐刷刷地回答:“没有!”随即又马上改口,齐声道:“有!”这个自相矛盾、在几秒钟之内改变主意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即抓住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呢?课堂顿时沸腾了,同学们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几乎每个人都举起了小手,有的人激动地回忆起自己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照顾的事,有的后悔地回忆起自己顶撞父母的事,有的尽情地回忆自己孝敬父母所做的事……大家一至认为,在对待父母的爱上,自己做得不够,以后应该象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我又充满激情地说“你们有父母的爱是快乐的,父母有你们的敬是幸福的,返回大森林的狐狸一家又怎样呢?(出示课文插图)你能续写这个故事吗?课上到这里,孩子们心潮澎湃,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续写故事的提出,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一篇篇充满爱心,承载祝福的文章便应运而生了。

  【想成功】

  整堂课我被文中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感动了,被文中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感染了,用自己的情,文中的情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堂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感包围着,这份情感随着读书的深入,对话的深入弥漫开来,散发到教室里每一个角落,渗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思失败】

  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必有失败的遗憾,反思整堂课,我对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爱惜、保护动物的意识一处做得不够到位,其实孩子们这一思维的火花在表达心声,升华主题一节中,替狐狸表达心声时就曾闪现过:人们啊!如果你们都能像正太郎一样爱护我们该多好啊!如果这时我引向深处:学了这篇课文,你打算以后怎么做?感动于正太郎所作所为,感动于狐狸一家亲情的孩子们必能从内心深处,发出保护动物的呼吁。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却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保护动物的意识便深深印在学生心中。

  【结束语】

  课堂应该是孩子生命成长的乐园,而不仅仅是表演的天地;课堂应该是学生丰富个性、健全人格的场域,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工作间;课堂应该是滋养性情、陶冶性灵的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简单循环。这是教师的需要,这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正所谓心随我动,我随心动,动中有你,动中有我,动中升华,动中提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动用生命去唤起生命,用真诚激发真诚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一、品读文本说教材

  读着《两小儿辩日》,天真可爱的两小儿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仿佛看见两小儿为争论“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面红耳赤,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多有意思呀!细细品读,课文语言简洁,两段风趣幽默的对话描写让我感受到两小儿是那样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勇于探索,而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实让我敬佩,同时也让我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的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是主题单元“人生感悟”的第一篇课文,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为后面的《匆匆》、《桃花心木》等文章的学习积淀学法,同时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

  六年级学生在此前已经学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文言文,已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积累还不够,要独自理解一篇文言文还有困难,因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方面差别较大,所以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的朗读,能否正确地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本年级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因此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道理将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三、因材施教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为此,我将采用“质疑探究法”、“情境品读法”、“合作讨论法”“链接生活法”等学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读为主线说流程激趣设疑,导入课题。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乃一代圣人,却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因此,开课伊始,我便用链接资料导入,用资料丰满孔子一代圣人的高大形象,与后文“孔子不能决也”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设置悬疑,激发学习兴趣,又为后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一上课,我便出示图片,(点击)用敬佩的语气叙说孔子对世界的影响。在学生的惊讶声中,继续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当孔子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高大时,我又抛出悬念:这样一个伟大的圣人,却被两个小儿笑曰:(课件出示)孰为汝多知乎?预设这一句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是“为”、“知”,因为孩子接触文言文有限,在这里我采用讲解法,直接告诉学生“为”、“知”通“谓”、“智”,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断句,读出反问的语气。而后设下悬疑,导入课题,读题解题。

  四、初读古文读通读顺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

  为了让孩子读通、读顺、读出节奏,我分三步:第一步,自由读。根据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首先让孩子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古文。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步,试读指导。我先指名读,根据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问题相机指导。在此过程中,我预设了(课件出示)这四句是断句朗读的难点,一是因为这几个句子比较长,二是因为这四句是学生理解的重点段落。为解决这一朗读重点,我采用范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进行朗读,达到把古文读通、读顺这一目的。

  再读古文读明文意这则文言文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照文后的几个注释,采用自查自阅,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古文的理解,进而全班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我预设了学生难理解的地方为“车盖”、“盘盂”,“车盖”、“盘盂”学生没见过,书上的解释很笼统,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车盖”、“盘盂”,学生一看既明,图为文服务,在认识物的同时学习比喻句。而后,我又让学生带上动作比划这两个物件进行对比朗读,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读一读,动一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古文意思。“沧沧凉凉”“如探汤”的感觉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早晨与中午的不同感觉,从中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意思。

  五、三读古文,品“辩”品“决”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关键的字、词、句、段处细细揣摩体会,引领学生从肤浅到深刻,从简单到丰富。这篇课文中两小儿的“辩”与孔子的“决”言语简洁,透过这简单的句子却有极大的琢磨、品味、想象的空间,对悟理以

  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为此,我把这两次对话与孔子的“不能决也”作为品味的重点。一品小儿辩趣,二品孔子不能决也。叶圣陶先生说:“阅读阅读,总得读,阅读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我采用反复吟诵、朗读的教学方法,对一品小儿辩趣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品读。

  品读对话解内容我先抛出话题:孔子东游时,他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两次对话,这两次对话都以“一儿曰”为提示语,一些中下学生对这两次对话容易混淆,因此,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借助多媒体,用两个小儿人头区分出两小儿辩斗的语言,分成A、B两组朗读,再让学生默读。完成练习(课件出示)。现在的孩子能说会道,但浮躁无耐心。而学习不仅需要乐学,更要静学。这一练习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孩子在安静的氛围中与文本交流,透过文字弄懂隐藏着的文意。

  想象画面品辩趣古文简洁,但不详细,有些地方需要靠想象推测。这篇课文中两小儿辩斗是一个非常可爱、有趣的画面,可是古文却用“一儿曰”概而说之。教学中,我用“想象画面品辩趣”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会这样入问:读着他们的对话,你的脑海中会想象出两个怎样的小儿,说说他们当时的动作表情?孩子想象画面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情景创设朗读,语言引领朗读,回旋朗读,让孩子发挥想象,体会辩趣。如:师生合作,分角色分别重复朗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着凉乎?”刚开始语气平缓,随着“此言差矣”、“非也”、“胡说”等词语的加入,两人的语速逐渐变快,语气逐渐变重,最后,感情激昂,互不相让,师生“辩斗”结束,教师请学生评价。又如引领朗读,“一儿坚持曰“、一儿不服曰”、“一儿争辩曰”、“一儿反驳曰”、“一儿拍着胸脯曰”、“一儿跺着脚曰”等等,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的辩斗越来越激烈,最后发展到指手跺脚,互不相让,场面热烈,使得这种形象感不断地立体化、生动化、细节化,两个可爱的古代“小儿”形象就这样被还原到了现代的课堂。

  六、文言共生悟道理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反映到古文课,就是文言共生。待学生从表情到动作到语言读到酣畅淋漓时,放慢教学的速度,让学生从激情澎湃,诙谐逗趣中平静下来,抛出话题:从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已进入角色,他们一定会说:我能感受到两小儿的天真可爱,我能感受到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二品“孔子不能决”。“孔子不能决也”只有6个字,给予学生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学中,要利用空白,找准引发想象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为此,我让学生分别以“现代小儿”、“古代小儿”的身份,请教孔子,这一设计,既能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对古文活学活用,有的孩子说:老师,您能说说我俩到底谁对呢?有的孩子一边作揖,一边说:先生,孰是孰非?出示句子,孔子不能决也。理解“决”“也”的意思,并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中带“也”的句子,课件出示,读一读,体会古文的节奏和韵律。而后,让孩子说上几句带“也”的句子,如:多乎哉不多也。我乃齐天大圣也。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这一笑耐人寻味,或天真或讥讽或失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在这一教学中,我让孩子自由体味这一声笑,这一声问,孔子心里会在想什么?又会说什么呢?让孩子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孔子内心,从而悟出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超越了文本,超越了时空。

  从这“辩”和“不能决”里,我们悟出了什么道理?孩子汇报以后,我相机导出学生要积累的名言,再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的感悟。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教学难点在此突破也是水到渠成。

  四读古文积累运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积累,为此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指导背诵,通过同桌背、指名背、全班齐背等方式,从而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让学生读中感悟,读写结合。我设计分组练笔,丰满文本这一环节,让孩子想象孔子、两小儿外貌及他们辩斗与不能决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想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物化出来,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这样做既注重了积累感悟,又注重了实践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扣住关键词“辩”与“不能决也”来进行设计,其中艺术化地处理了“两小儿”与“孔子”,“辩”与“不能决”。强烈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两小儿的可爱、执着,圣人孔子的实事求是,此设计既突破重点难点,又富有艺术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

  一汪翠绿的湖水边,一个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乐的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何等悲壮的场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让我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人和动物之间有这样真挚的情感而动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因为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我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填空,从而引出新课。

  分析课文主要由两个问题出发:找一找老人爱海鸥的句子进行体会;走进海鸥不舍老人的片段。分别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和海鸥怀念老人的深深情谊。

  在感悟中,注重读议结合,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例如: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 “只为个海鸥送餐”;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在学生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情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悟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重点抓住描写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

  在教学中我还搜集了一些课外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海鸥老人的做法感触更深,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感情。

  总之,本课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在设计和实施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学简析

 《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受课文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2、能力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标: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拉好窗帘,关上灯,让孩子们感受灯光突然亮起来那一刹那的喜悦。

  2、幻灯片出示“天安门前灯火辉煌”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谈感受。

  3、是的,许多人都和大家一样,觉得灯光“多好啊”。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灯光》。

  (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谈感受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朗读课文,正音。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结合“金钥匙”自学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写批注和心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讨论的准备。)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给课文分段,了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2、交流展示。

  3、齐读课文。

  (反复的朗读,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设想

  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读读下列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温暖赞叹围歼战聚精会神憧憬震天动地千钧一发暴露璀璨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

  二、精读课文:

  (一)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填空:()的郝副营长。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出批注。

  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二)文中几次写到灯光?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感受,体会作者的深意。

  1、自由读文,思考。

  2、交流汇报。

  3、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4、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欣赏都市夜景图片)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

  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广场引起回忆

  幸福生活

  灯光往事献出生命(珍惜、创造)

  (王愿坚)来之不易

  广场思念战友

  板书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设计:

  1、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

  2、紧扣文章主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九篇

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9篇

3.小学语文《小池》说课稿

4.【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5.【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6.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7.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8.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汇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