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10-03 20:24: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的数学教师闫绪萍,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分桃子》。

  经过教学实践和网络教研,我对本节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分桃子》一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正式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之前进行教学的。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概念前,做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意义,为下一步学习除法,打下充分的认知基础。教材设置了分桃子等系列活动,将平均分的意义渗透于活动中,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乘法的意义,具备较好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对于平均分也有一定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在初稿中,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经过与论坛中其他老师的探讨,认为在之前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所以我将教学目标修改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目标:能借助学具或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团队精神,并且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和倾听。

  新的教学目标中,增加了对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

  四、教材处理

  我曾经想把“分骨头”改成“18个骨头,每只小狗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狗?”突出另一种分法。但是经过研讨以及对《课标》相关部分的学习,我意识到教材实际上将平均分的几种情况渗透在不同的“分一分”的活动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材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编排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基本上尊重了教材的编排。在练习中,增加了问题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开放性的问题。

  平均分的今后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为初步认识“平均分”,体会小数目平均分的过程。

  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分不完的现象体验较少,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验“分不完,有剩余”的平均分。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着以上原则,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结合二年级学生喜欢卡通形象的心理特点,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小鹿过生日”的生活情境。伴随着动听的《生日快乐》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了课堂上。紧接着画面出示参加生日聚会的小动物和一大堆好吃的东西,好吃的应该分给谁,怎么分,分一分的问题自然提出。

  论坛中有老师提出这个情境过于老套,建议换一些新颖的情境。但是经过考虑,我还是保留了最初的设计。我认为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过生日”还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情境,另外,这个情境与接下来“分桃子”的环节比较统一。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利用“分桃子”的情境,学生两人讨论,把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感受“随意分”和“平均分”的不同,明确“平均分”的特殊性,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二层次:利用“分小鱼”的情境,学生四人一组,用小棒代替小鱼进行活动,分好后,小组表演“分小鱼”的过程。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侧重学生体会小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感受不同的方法。

  第三层次:利用“分骨头”的情境,再次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在此环节中,鼓励学生脱离学具,独立完成,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操作水平引向表象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实际授课中,第一环节学生的反应就超出了预设,孩子们直接选择了把8个桃子分成4和4,对其他“随意分”的分法产生了犹豫。经过和网友们的讨论,我意识到,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应,恰恰是因为他们从生活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教师应该预设到学生的反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所以在本节课的详案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你为什么不敢说?学生可能说觉得这种分法不合理,不公平,我接着问,怎样才是公平的分法?为什么说这种分法公平?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引出了公平的分法“平均分”。

  三:巩固实践,拓展延伸

  此环节在前期设计中,我是完全按照教材上提供的习题进行设计的。在有余数的那道题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剩下的一个不能再分了?”“如果每个人再分到一个气球,至少还要拿来几个气球?”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分不完、有剩余”这种情况的理解,突破难点。

  进过研讨,我增加了一些辨析性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我将“”分铅笔“一题增加了一问,让学生将“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还增加了一道“分蛋糕”的题,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正方形的方格纸代替蛋糕,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这样的设计增加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经过本次网络教研,我收获很多。对于本节课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教学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进行设计。对我自身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众多老师和网友的帮助,我会将教研进行到底。

  以上就是我的反思性说课,谢谢各位评委!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数学广角》的第二例题和第三例题内容。

  2、教材分析:

  《猜一猜》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的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再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的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接着由两样物品到三样物品,使学生都再次体验推理的过程,重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推理的过程。

  三、说学法

  《猜一猜》这种类型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感兴趣的课,新鲜的课,为了能更好的在一节课当中帮助学生认识简单推理的逻辑性,在本节课当中,我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等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活动内容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激趣引入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两个小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诙层次: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习得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诱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设计了两次猜的游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我设计猜书的情境,让学生从瞎猜——给出一个条件的猜,从而让学生明白猜也不是乱猜的,要有依据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对。

  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给出两个条件的猜测游戏明了猜测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

  同时在学生讲清两种猜的思路之后,在这一层次中最后还对猜两样和三样进行了比较,我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使学生从比较中知道这两种猜的联系,从而在做题时能够将猜三样转化为猜两样来做。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层次:巩固拓展

  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在巩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学得一种思考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对学生得语言训练却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导训练学生能够完整说出推理过程还是我今后要注意得地方。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说出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3.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下面我就以上四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 “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的结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一说收获,不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好习惯,而且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乘法竖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简单的乘法竖式是在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学生多位数的乘法竖式做充分的准备。在计算时吗,学生往往忽略了竖式的摆放格式及积的位置,从而造成今后学习稍复杂的乘法竖式时的困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极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乘法的竖式写法,知道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乘法的竖式写法,知道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但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的这些情况,本节课,我采用电教手段,利用flash软件,设计了多个动画画面来进行辅助教学。大大的方便了学生主动的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主动去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我首先出示这个画面,并说:秋天来了,天高气爽,请看,小天使来我们班做客了,她还带来两道题想考考大家呢。这么设计,目的在于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并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意境中来。在学生进行计算时引导学生回忆做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而为这节课的乘法竖式计算埋下伏笔。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又出示这张画面,小天使见大家那么聪明,她又带来了一个问题,观察画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可能列出4+4=8、4*2=8、2*4=8三种算式,我选择4*2=8这个算式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初步尝试之后,我请做出来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让她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我则结合学生的方法边板书整理边强调:当积是8时,8的位置应在哪?让学生明确:积的位置要跟第二个乘数2对齐。接着让学生认识乘法竖式中各部分名称。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探究新知的能力。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竖式计算后,我趁热打铁,又出示这样的画面说:你看,小天使难不倒你们,她走了,可小猴又来了。他在问我们呢:我一共有几个桃果?怎么列式计算?我想学生会有以下两种算法: 5*7或7*5,我则强调第二种方法的算理:有5个盘,每盘7个,就是5个7,在学生理解算理后让学生根据算式列竖式计算并汇报计算情况。在学生汇报时我追问:这个算式的积是35,是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环节正是本课的难点。我预想到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通过让学生进行判断,使学生再次明确当积是两位数时,积的各位要和乘数的各位对齐。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了乘法的竖式计算。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升。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第一题我以填空的形式来让学生注意积的摆放位置。 第二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三个练习是多项填空题,这样的设计既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又巩固算法与算理。激起了全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回顾总结,点拨学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想今天的课大家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能跟大家谈谈吗?(这样设计,让学生能总结出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积的各位要和乘数的各位对齐,让学生在总结知识的同时,将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也表达出来,从而使课堂体验更丰富,让学生更加喜欢充满智慧与感情的数学课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选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9篇

3.【精选】二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

4.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9篇

5.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五篇

6.精选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7.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5篇

8.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