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时间:2021-08-23 16:34:13 小升初 我要投稿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又大胆的科学想象,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3、即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5、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

  7、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8、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9、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10、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11、天才十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2、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1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4、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5、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1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17、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1、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4、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5、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2

  一、字词:

  1、海上的波(bō)涛很大,很容易着(zháo)凉的,还是披上一件外套吧。

  2、菠(bō)菜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蔬菜,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实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难吃。

  3、“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ó)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老师严肃地说。

  4、周边的码头可以停泊(bó)100只货船左右。

  5、现在都提倡用母乳哺(bǔ)育孩子。

  二、文学尝试积累:

  (一)、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3、本诗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补充: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2、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3、诗中有关叙事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诗中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故人”即自己故乡的人

  B、“烟花三月”是指在三月的某一天,诗人一边燃放烟花,一边为朋友送行。

  C、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有情、情境交融。

  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分别有“碧空尽”“天际流”。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3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寻味。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4

  一般来说,比较有规模地攻打别人是“伐”字现时最基本的一个用法,所谓“讨伐”、“征伐”,都表示出兵攻击。追究“伐”字的构形,我们不难领悟“伐”的这种通行意义其实与它的初始意义一脉相承。甲骨文“伐”字写作A,描摹用戈砍杀人的脑袋,这个行为动作,正是“伐”字的本义所指。很显然,砍人脑袋,乃是攻击别人最典型的具体表现,所以 “伐”字的本义稍作抽象,便演化成了它当今的通行意义。

  “伐”字还有一个通行的意义是“砍树”,如“伐木”。显然,只要把砍杀的对象由人的脑袋转换成为树木,“伐”字的本义就可演化为“砍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演化的背后,也有着相当深刻的文化原由。可以这样说,砍树与砍人脑袋,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都要经常遇到的事情。树木作为人们长期以来主要的生活资料,在被取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以自身的物质特性让人们形成强烈的感受和印象,而这种印象与感受又会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生活中另外一种比较经常的活动砍人的脑袋。为了争夺较为优越较为广大的生存空间,各个人群之间难免要发生武装冲突,时代越古,这种情况就越突出。正因为如此,在上古时代,军事活动与祭祀一起,被人们看做国家的头等大事。打开上古的史书,不难发现它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征战。杀敌固然不免要砍人脑袋,而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一般来说又是战士们表明自己战功的基本手段。正因为砍树与砍头都是古人生活中比较主要的内容,而这两种活动给人的感受又十分相似,所以“伐”才很自然地演化出“砍树”的意义来。

  值得注意的是,“伐”在书面语中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意义“夸耀”,如“伐善”,表示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矜不伐”,表示不骄傲自夸。“伐”之所以可以表示“夸耀”,其实与“伐”字砍脑袋的字形描摹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前文说过,在上古时代,战争是决定人们生存境况的头等大事,于是杀敌便成了无尚的功绩。如何来证明这种功绩呢?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砍下敌人的脑袋来作凭证。由此看来,“伐”也就变成了最值得夸耀的一种行为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5

  第一部分、汉 语 拼 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ê ①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

  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1)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2)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 zào láng bèi qū gǎn hóng qí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ān jiā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āo(包) báo(雹) bǎo(饱) 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 ),上声( ),下声( ),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 huì)。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ǎo(漂) pí’ǎo(皮袄)。

  7、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 rén),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ü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ù dì)、绿地(lǜ dì)。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hóng huā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

  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Yì tiáo dà yú yóu dào hǎi dǐ qù le。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Chuáng qián mǐng yuè guāng,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Shànghǎi Lánzhō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Máo Zé dō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如:JINDASHANGSHANGSHA。

  第三部分、句子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2、扩句和缩句练习。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排比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链接考题】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小学要求掌握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六种。

  提示:几种非比喻“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2)相仿不是比喻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7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x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8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9

  一、字词:

  1、在他的小说里,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的小巷(xiàng)颇有些相似。

  2、薄(b)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拓片、拓本的“拓”读 tà ,开拓、拓荒的“拓”读 tu。

  4、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5、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字词积累

  敕勒(chì lè) 穹庐(qióng) 见牛羊(xiàn)

  天似(sì) 笼盖(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在称蒙古包。穹,隆起的样子。

  苍苍:深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通“现”,显现,出现。

  2、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2、 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 李峤的《风》的大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也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可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也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斜。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0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 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

  勤学好问 自强不息 发愤图强 只争朝夕

  3、最早描写春节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5、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

  烈日炎炎 浮瓜避暑 骄阳如火 皎阳似火 赫赫炎炎 炎炎夏日 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 狂风烈日 火伞高张 吴牛喘月 流金铄石 五黄六月 浮瓜沉李

  夏日炎炎 绿树成荫 椅席炙手 热不可耐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枯槁

  禾苗干枯 满头大汗 赤地千里 大汗淋漓 旱威为虐 野田禾苗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1

  积累拓展

  1、 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2、分类整理。

  例如:

  ①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德]尼兹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法]巴尔扎克

  ③描写“积累”的谚语:千条小河成大江;急火不如慢太阳;聚尘土而泰山;

  ④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贺之章的《咏柳》

  描写“离别”的古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

  3、拓展知识

  主要是语言运用和国学知识。语言运用中的口语交际是孩子的弱项,在具体的情景中说出合适的话。孩子在学校不经过培训,但是考试会考。

  常考形式:

  a、默写一首大纲所要求背诵的古诗;b、按要求默写诗句(即迁移默写);

  c、语言是否得体,如何修改;d、仿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e、写对联;f、如何表达更得体;

  g、俗语、谚语;h、拟写广告语;i、言外之意;j、通知、书信、表扬稿、请假条的拟写;

  k、根据主题,写一段话;l、名著(尤其是四大名著)。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2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填空题)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 “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选择题)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 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 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⑼“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阅读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适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⑹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

  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①

  ②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⑴弟弟碰见爸爸时:

  ⑵爸爸自己走了后:

  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⑴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⑵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⑶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⑷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⑸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⑹ 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答: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5.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改为反问句)

  6.太阳升起。(扩句)

  7.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8.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改为反问句)

  9.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

  10.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直接叙述句)

  11.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12.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13.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4.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5.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关联词语)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 )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高大,( )庄严。

  3.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 )美术组,( )航模组。”

  5.( )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火力点,( )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 )天气很冷,爷爷( )要坚持早锻炼。

  10.(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12.(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13.( )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 )在街上乱跑,( )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 )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21.(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22.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3.( )风浪再大,我( )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25.(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

  28.( )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 )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 )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 )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1.( )走到天涯海角,我( )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2.凡卡( )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3.邱少云( )牺牲自己,( )暴露潜伏部队。

  34.(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

  35.每天上学,( )王洁来找我,( )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 )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7.( )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 )没有成功。

  38.(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

  39.( )明天下雨,我们( )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0.( )石块有多重,小草( )要从下面钻出来。

  41.我( )说了,( )不怕发表。

  42.王平和我同桌三年,( )我很了解他。

  43.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 )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4.他干的活计( )速度快,( )质量好。

  45.( )这种草,( )是坚韧的草。

  46.这艘轮船( )载客多,( )速度非常快。

  47.江涛( )刻苦学习,(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8.(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 )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9.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 )堆雪人,( )打雪仗。

  50.他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 )那么谦虚。

  51.( )他真正下了苦功,( )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2.他( )学习和品德都很好,( )身体也很好。

  53.( )我的身体不好,( )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54.( )刻苦地钻研,( )能掌握科学技术。

  55.弟弟( )年纪小,( )很懂事。

  56.(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57.李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亚运村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早晨,广场上人们都在晨练,有的看书,有的舞剑,有的……

  4.公园的门口摆这五颜六色的红花。

  5.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玲玲继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7.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8.太阳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到草地上。

  9.在老师的帮助下,小东同学克服了缺点。

  10.张老师说:“小华,你要严肃要求自己,争取进步。”

  11.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12.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

  1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14.只要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5.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16.爸爸端着盆和毛巾走了进来。

  17.王珊只要会唱哥,就会跳午。

  18.朝霞被天空映红了。

  19.《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同志写的。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句子变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

  1、在句子中加上 难道+不+吗?

  怎么+不+呢?

  怎能+不+呢?

  2、读改好的反问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特别注意反问句后面要有“?”号)

  小练习: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十万枝箭三天是造不成的。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方法:

  1、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

  2、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小练习: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三)缩句。

  方法:

  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

  3、看句子是否还含有其它修饰成分,若有,删去。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小练习:

  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2.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3.听到这个消息,王明高兴得跳起来。

  4.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四)直接语句改为间接语句(第三人称叙述)

  一般方法:

  1、提示语部分不变

  2、将[:“”]改为[,]

  3、若直接语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

  若直接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小练习: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齐白石对毛主席说:“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3.母亲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4.李明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赶上大家。”

  5.王老师对小军说:“你的生日我知道了。”

  6.我对外祖父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3

  一、字词:

  1、看过了这部电影,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写在一沓(dá)纸上,不见有疲沓(ta)之色。

  2、副食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过早不好,糖烊(yáng)了就卖不动。经理这样交代服务员。

  3、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过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表示庆祝。

  4、莉莉学习不努力的事情在大会上被曝(bào)光后,她决心要改变一曝(pù)十寒的学习态度。

  5、虽然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愿意息事宁(níng)人,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4

  (一)汉字的笔画名称

  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

  ‵点立弯钩子横折折折钩乃

  一横三斜钩戈横折折撇及

  丨竖千┐横折口フ横撇又

  丿撇什└竖折山し竖提衣

  乀捺人ㄥ撇折么竖弯西

  提址S横折钩习乚竖弯钩儿

  乛横钩买横折提计竖折折钩与

  亅竖钩小T横折弯钩飞ㄑ撇点如

  (二)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十一十

  先后捺人丿人

  从上到下主亠

  从左到右川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田

  先中间后两边山

  从外到里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三)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安结构:森、晶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5

  [知识要点]

  (1)综合运用学过的常用标点: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

  (2)认识分号

  [难点与对策]

  (1)句号和逗号的区分。句号和逗号使用的频率最高,错误也最多。一是句逗不分,二是“一逗到底”。对策首先是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再者是让学生弄懂,“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2)某些标点行文时的规范写法。本来,只要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就行了。但是,由于行文时不注意规范的写法,也会影响标点符号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规范的写法:①误把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等“点号”加在一行之首;②把引号、书名号等“标号”的前一半写在一行之末,或把它们的后一半加在一行之首。

  对策是说明规范使用标点的意义,让学生在使用中形成习惯。

  [典型例题分析]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为便于教师使用,下文加了标点)

  据《羊城晚报》报道:辽宁的一位农业技术员花了近20年时间,精心嫁接出一棵“奇树”。此树竟能在不同时间,结出50个不同品种的水果。仅苹果就有“国光”、“红富士”、“北斗”、“金冠”……10多个品种。

  给一段话加标点,对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要化难为易,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有效手段之一。为此,笔者特意找了一则有关“奇树”栽培的消息。这段不长的话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6种标点,有一定难度。比如“报道”之后该用冒号,还是逗号;对所罗列的几个品种的苹果的名称,学生有可能误用书名号;且品名之间仍按老规矩加顿号。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1.语文小升初知识点

2.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

3.小升初语文掌握知识点

4.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5.语文小升初拼音知识点

6.小升初语文备考知识点

7.语文人教版小升初知识点

8.冀教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