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

时间:2021-07-17 18:49:47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

  本册教科书充分体现全套教材的特色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

  (一)重视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1、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事例,呈现数学。如,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利用春节后刚开学天气比较冷,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在零下的现实素材,认识负数,初步理解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再如,第八单元“统计”。选择“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2003年我国电话用户数”、“我国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真实的数据作为统计知识学习的素材。这些典型事例,既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数学知识,又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习惯和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第5页,用正数表示收入的钱数,用负数表示支出的钱数,设计记事卡的过程中,体会用负数表示事物的作用;第44页,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物价“打折”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64页,在解决教室粉刷面积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88页,在求洗衣机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第90页,在解决地窖挖土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方”的含义;第92页,在研究长方体木箱体积和能装多少立方米小麦的过程中,了解容积的概念,学习容积的计算。这些问题,都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计算,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综合应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综合应用”领域的要求。本册教材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设计了4个“综合应用”主题学习活动,都是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活动和问题。如,结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和最后一个单元“统计”,设计了两次记录天气的实践活动。“记录天气(一)”,通过记录开学10天的天气情况,并进行整理和尝试计算温差,丰富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初步体会负数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记录天气(二)”,通过记录6月份1~15日半个月的天气情况,交流记录的方式和结果,用不同的统计图描述气温的不同情况,并对3月份、6月份1~15日每天的平均气温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简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再如,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了“包装磁带”。通过6盒磁带、8盒磁带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的问题,使学生经历摆放、估计、测量等数学活动。结合“体积”单元设计了“设计包装箱”。通过香皂装箱的问题,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原因,自己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些综合应用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体会到数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发展了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重视自主建构数学的过程

  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本册计算的重点是分数乘除法。虽然现实生活中分数问题素材比整数、自然数问题难以选择,但教材仍然注意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如,第40页分数乘整数,教材选择了“每袋糖重千克,三袋糖重多少千克?”的问题,在学生用已有知识进行连加计算的基础上,列出乘法算式,总结计算方法。再如,第50页简便运算。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脑打字的事情,给出了书稿的总页数和第一天、第二天各打书稿分数。在学生试着解答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不同的算法240×(+)和240×+240×,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分数。还有,第68页,分数除法。在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整数乘分数得出“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之后,设计了“妈妈买来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推算的基础上,得出: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第62页,长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设计了给长方体的礼品盒贴彩纸的问题,让学生利用长方体特征的知识自己计算,然后再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的数学学习,不是新知识的'接受,而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融合与提升,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发展的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结合有关内容注重让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会数学。如,第59页,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教材设计了“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剪开,使它铺成一个平面”的操作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立体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个性化剪法的展示和交流,丰富关于长方体展开图的素材。再如,第84页,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教材设计了“用40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搭出四种长方体”的活动。通过把学生搭出的各种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进行整理,并观察、讨论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不管摆成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它的体积都等于长×宽×高。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读统计图,比较统计图的特征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统计图。

  本册教材在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中,坚持全套教材的编排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统计图特点,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如,第98页,教材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呈现了2006年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让学生在读统计图了解信息、讨论“两个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的过程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第104页,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男、女人口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读统计图,讨论“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这样的数学学习,把过去“讲知识”和“教作图”变为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统计知识,又培养了获取信息、解释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渗透数学的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本册教材,结合方程和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注重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如,第29页,猜数游戏,为了探索老师猜数的奥秘,把心里想的数设为x,列出方程解答;第37页,鸡兔同笼问题,把其中的一种的只数设为x,列出方程解答。第72页,分数除法问题。已知用红气球28个,红气球占总数的,求气球总数是多少。把气球总数设为x,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列出方程并解答。这些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找等量关系)-----建立模型(列方程)----解方程。在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初步体会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实组织际教学过程,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具体阐述“数学思考”中要求,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本册教材在“统计”知识学习中,一方面重视对有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另一方面,特别强化了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判断和简单预测。如,第99页,根据某市8月1~6日期间汛期公告和水位变化数据,提出:气象台预报7、8、9日三日将有大雨,你认为水位怎样变化?第102页,根据我国1999~2002年水果产量的统计数据,提出:试着预测2004年我国的水果产量;第105页,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总数的变化趋势,“预测一下,到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这些尝试预测活动,使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初步体会统计对判断事物,进行决策的作用,学会理智的分析他人的统计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经历自主读图、分析、描述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在读懂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数据,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去,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一个个具体的统计活动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以上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提出来一起研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

2.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4.小学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篇

5.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

6.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7.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8.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