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模板
篇一:201*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个班是这个学期新接手的。和班主任初步沟通后,得知本班数学老师更换较多,前几任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总体说来,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稳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考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待培养。
二、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2、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
3、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例2:脱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例3: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4: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
例5:小数倍,领会 “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例6: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例9: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
(三)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 位置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具体编排
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
2、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小数除以整数中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和验算,分散到前面的例2和例3中。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题调整为: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例2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
3、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4、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5、解决问题中不出双归一的类型,数量关系在前面已学,直接在练习中应用。
(二)具体编排
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例2: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1,要商0。提出验算要求。
例4:一个数除以小数,突出转化思想。
例5:特殊情况,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例6:商的近似数,体会必要性,掌握方法。
例7: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8: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写法。认识有限小数、无线小数。
例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0: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调整,由原三上移来。
(二)具体编排
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2: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只作
定性描述。
例3: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建议
1.在不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结果体会规律性。
2. 把握好教学要求。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由原三上移来。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 2. 根据课标要求,明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
(二)具体编排
用字母表示数
例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加减关系和代入求值。
例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乘除关系。
例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
例5: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1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
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投影、口算小黑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1-2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6-2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8-2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0-1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2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1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15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材料10-24
小学数学五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1-17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