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3-03-06 09:36:22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15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1

  本节课,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觉得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小学数学评课稿(15篇)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 )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 )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入手,明确 ( ) ,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 )。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 )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4、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5、 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6、教师能够恰当的运用教具

  仪器、电教设施使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思维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师在复习

  引入、新课、练习设计中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差生,给足练习时间,教学效果很好,达到了目标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8、 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当然,每一节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人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

  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 过自己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评课稿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入:

  本节课通过小羊换菜地的故事导入,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先根据数方格的方法,来确定两块菜地面积相等,交换公平。并且在数格子的同时,一起把他们的高、底、邻边、长、宽的数据确定,通过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为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依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的转化作了铺垫)然后再动手验证

  验证:

  动手验证的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第一步转化图形是要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然后在小组内展示。第二步是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小组之间合作完成讨论,从中发现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各边各有什么变化,。最后就是汇报环节。(“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与实效,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总结:

  师:(结合教具演示进一步说明)(教师在学生展示的不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转化的特点:无论哪种方法,只要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都能转化成长方形。方法不同,结果相同,从而让学生明白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科学性。)

  师:做课本例题(例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既是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初步应用,也是对前面尝试计算停车场面积结果的验证,从而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练习:

  师在设计练习时,(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基本应用的题目旨在应用公式的同时,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分析问题能力,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综合应用题目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让学生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随着高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评课稿3

  汪小波老师执教的《认识比》一课,是朱玉如工作室主张的“自学、交流、应用”教学模式的一次课堂实践,一次对我启发颇深的有效探索。现将自己的想法选择赘述一二。

  ●以例1为例,谈“自学环节”的“合适性”和“实效性”。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猴子”卡通从相差关系思考,“小鸟”卡通从倍数关系思考。教材接着“小鸟”卡通的思考,由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可以看出,教材赋予例1的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汪老师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所学所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于是,“自学”环节设置的“合适性”得到保证。

  同时,为了防止自学效率低、走过场等问题的发生,汪老师对自学作了层次分明的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众所周知,阅读是自学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但是,“会读,读会”,是低段的老师在“自学、交流、应用”教学模式下的实践任务。自学并不等同于阅读,而是通过阅读启发自己去思考。汪老师几个分层的问题设计处理较好的诠释了高段教学对于“自学”环节的意义,保证了学生自学时的“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对教材文字、图例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以本节课为引,谈对交流环节的思考:

  课堂上出现的自学环节越多,意味着对“交流”环节的处理越难。交流,我个人的理解,从对象上可以解读为是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梳理知识的重难点,从内容上可以解读为“错误与正确的对话”、“模糊与清晰的对话”、“片面与全面的对话”所谓“越辩越明“。那如何从前者走向后者,让知识逐层清晰地与学生的理解合二为一,是我们目前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思索,是不是可以从处理好这样几组关系着手?

  1.交流,处理好“想说”和“说好”的关系;

  2.交流,处理好“复述”和“思辨”的关系;

  3.交流,处理好“弱者”和“强者”的关系;。

  4.交流,处理好“了解”和“理解”的关系;

  5.交流,处理好“开放”和“集中”的关系。

  以上只是随感,没有经过细细斟酌,不科学之处留待笔者反思改进,并期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评课稿4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今天,听了张老师执教的《 找次品》,本人认为张老师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努力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动手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本节课,张老师用“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通过课件这样一段动态的影像资料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不但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而且了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情景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索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新课开始,张老师首先安排了从3个正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来,就是从3瓶口香糖中找出一瓶少了3片的,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也为下面探究如何找次品作好铺垫,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增加课前准备题从三瓶中找次品,利于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考虑照顾到中下层次学生。

  2、紧接着张老师刻意安排了从4瓶中找次品这个环节,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研究5和9瓶中找次品打基础,看似渺小,其实起奠基作用,让学生感悟从4瓶中找就要比从3瓶中找多了1次。为接下去体现划归的数学思想做准备。也为最佳策略的成因探索埋下伏笔。

  3、最后安排从5瓶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

  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但考虑到学生用天平来称在操作上会很麻烦,以前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张老师让学生用手模拟天平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策略。

  在解决9瓶口香糖中有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的问题时,张老师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瓶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最佳方法: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在小组汇报时,老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列表板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初步掌握这种分析方法。《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待测物品数量为3的倍数时,只有平均分成3份称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最少,其它任何一种分法都比它多。接着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规律解决27、81、243瓶…中去找次品,让学生感悟这里其实有规律可寻。学生通过对比,自悟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学会思考,树立问题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语言、表情、手势等多形式多角度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使人人都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在尝试体验中感知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

小学数学评课稿5

  最近听了一节《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感触很深,综观全课,毫无造作,平凡中暗藏玄机,细微处体会数学课的真谛。整堂课一环紧扣一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实在。仔细回味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简简单单教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的教学氛围。

  一、走进灵动空间,静待花开。

  教师出示3支白色粉笔,2支蓝色粉笔,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描述他们的关系,复习两数的关系可以用倍、分数表示,并引出百分数。然后分享前置性作业: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选择其中一条,说出百分数在这句话中表示的意思,从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通过学生举例,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数学。

  二、体验灵动世界,聆听花开。

  教师抛出问题1:百分数到底表示什么?

  问题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老师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整节课老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小组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飞扬灵活智慧,配其花开。

  在丰富的.数学现实中学习数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老师故意创设百分数的情境,如“在比一比谁写得快”的练习中,给你一定时间看你能写出几个百分数,结合题目完成的情况,宋老师让学生回答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多少等,让学生用百分数来表示所写的百分数,进一步理解百分数意义。

  四、描绘灵动色彩,欣赏花开。

  整个环节教师紧紧抓住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比,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比有如一根线贯穿全课。从课堂的练习中我们更加感受到老师对教材深度把握之到位,对学生情况了解之透彻,对练习设计之用心,练习中体会出实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而且,教学语言简练,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能够较好地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评课稿6

  今天我在此对周老师的课作以简单评析,发表一下自己浅陋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周老师是我校的一名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的内容简单枯燥,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把它作为公开课的内容,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把口算教学拿出来进行交流。但周老师却把如此枯燥的内容上得趣味横生。

  周老师的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秋游事吗你们玩了那些项目"同时出示了秋游的情景图,继而出示了主题图后要求学生看主题图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看图后能正确列式。在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

  这节课在练习设计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对口算乘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题目之间的导语生动有趣,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这节课始终把数学同生活紧密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与以往的口算教学单纯以口算为主,枯燥乏味的口算有着极大的区别。周老师的口算教学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具人性化,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课,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以及口算习惯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学的扎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评课稿7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王老师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王老师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王老师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王老师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王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小学数学评课稿8

  正比例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整堂课许老师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自主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老师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相互关联的两种量,如:“已行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购买数量和总价;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等等。

  2.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

  在这一节课中课中,教师计算比值的方法进行由浅入深地自主探索,并用数学的.表达方法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了数学的抽象和加工,实现了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信息社会把能否分析和利用信息作出决策作为衡量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标准。在学生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教师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具有正比例意义的现象和数据,编制成正比例关系的表格进行数据的判断。当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收集数据,作出数学的判断时,同时也切身感到了数学的实践性魅力。

  3. 练习设计具有阶梯性

  许老师自从引出正比例定义后,让学生判断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首先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数量变化进行判断;其次出示文字叙述题进行判断;最后利用带有字母的等式进行判断。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数学评课稿9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三位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三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三位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三位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⒈张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张老师在此内容的传授中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和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重难点没有突破。

  ⒉周老师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但是毕竟这是借的班级,学生跟不上你的的语速,跟不上你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能稍放慢一些,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等一等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⒊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李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但是李老师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小学数学评课稿10

  刚才听了罗老师执教的数学《年月日》感受很多,这节课上的非常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知识讲解清楚。

  罗老师对教材能够认真钻研,抓住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并能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点拨探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中。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对教学难点,能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运用的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罗老师能把远教资源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图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年月日的形成的由来教者采用动画形式演示即直观又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扎实。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整节课都是通过韩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罗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罗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

  四、评价及时合理

  罗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设计能突出重点,能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年大于月、月大于日,而且印象深刻记忆扎实。突出了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充分想象、猜测、探究和验证。在对大小月天数及平闰年内容教学时,老师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了学生的探究。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多出示些年份每月的天数,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发现每月天数和不同年份二月天数的规律,得出结论。同时在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可以让小组同学选择连续的四年,让每位同学选择一题除以4进行计算,然后由组长把小组同学的结果填写在一起观察比较,并交流发现的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碰撞探究的火花,这样做就能避免教师代替学生思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的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也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探索研究”的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11

  《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小学数学评课稿12

  顾玲燕老师这次执教的内容是一上的《分类》,这堂课主要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二是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由于自己也曾上过这一课,再去听这一内容,感觉很是亲切。顾老师的这堂《分类》,除了目标落实比较到位,还有几个在情境创设方面突出的特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习欲望。

  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开始的超市和菜场,再到文具店,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2.问题情境的呈现,感受分类需要

  在揭示了“分类就是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这一概念后,出示了一个凌乱的文具店场景,问学生,你觉得这个文具店怎么样?通过观察、交流,学生都觉得应该摆放整齐,至于怎么摆放,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在不露痕迹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分类的需要。

  3.操作情境的创设,体验不同分类

  顾老师在安排操作时,注重了活动的梯度性,如第一次分物品,分出了生活用品和食品,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一标准下分类的'方法,第二次把分出的食品进行再分类,鼓励学生找到不同的方法,学生按大小、高矮、形状多种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类的。两次要求的不断递进使学生体验了不同分类,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当然,我觉得这节课还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选择的素材比较单一

  整节课,顾老师选择的一些材料都是一些比较直观的,像课件呈现的超市里的物品、菜场里的蔬菜,学生动手操作的生活物品,其实分类的东西还可以从直观向外拓展,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像一些平常经常接触的数学算式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来尝试分类,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实物。

  二、练习的内容比较单一

  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有两个,一是单一标准,二是多种标准分类。但顾老师设计的练习,如给同类的物品圈起来,给汽车图上颜色,圈出不同类的一个。虽然练习的形式有不同,但练习的内容其实都是单一标准的分类。

  三、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下半节课尤其是。我们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有针对性、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势,如翘翘大拇指,还可以通过一些语言,如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方法真不错,做对的小朋友坐坐好,你们自已鼓励鼓励自已吧等多形式多层次地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而不是一些如“你真棒”这类单一的表扬语。

小学数学评课稿13

  一、恰当的新课导入,让我耳目一新。

  每位教师上课之前,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有创设生活情境导入的,有采用故事情境导入的。如:《统计》这一课中,孙老师就以学生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入手,让学生进行统计。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枯燥感的措施之一。孙老师这一环节,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其迫不及待的探究心境不言而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统计作了很好的辅垫。

  二、精彩的教学过程让我回味无穷。

  每位教师都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选择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素材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曲涛老师在《线的认识》一课中,她不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新颖的教法营造了融洽、和谐、积极上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分体会和感受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比较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学习中将自己的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听到了各个学校的名师及学科带头人对课的评析。使我们从中更深一步体会和学习了怎样听课、怎样评课。为我们今后听评课上了很好的一堂好课。专家孙主任的解析与点评及指点,更是让我们有了一种再上一层楼的感觉。平常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也通过此次活动得到了答复。

  总之,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觉得运用全新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评课稿14

  在市小学数学评优课活动中,有幸聆听了魏芳老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在魏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特征时,魏老师通过调动学生观察、动手制作角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这些结论。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思维方法,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魏老师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画。开始,学生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最后教师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三、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魏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先出示了各种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知识后,魏老师让学生到教室周围去找角,学生兴致勃勃地抢着去找每一个角,有的甚至找到了老师穿的衣服上。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角时,给的材料太多,学生为了全部能用上,摆弄了好一会儿才制作出角。学生在这点上花费时间较多,并且做的角也不是一目了然。教师对于学生选择材料的指向可否具体些,清楚些。如就一个图钉,两根纸条,让学生制作角,这样学生会很快、很准确地制作出一个角。

小学数学评课稿15

  《分数乘整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后一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对于这一重点采用的是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一上课吴老师出示了五道口算题,让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并在口答的过程中强调了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以此作为新知的的生长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知识不能靠传递,而要靠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建构。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吴老师课件出示信息窗后,让学生寻找出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种列法,一种是加法,一种是乘法,引导比较两个算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关系,巧妙运用“认知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相通之处,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吴老师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在交流中初步得出结论,然后老师通过课件的展示,把加法和乘法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关注学困生。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吴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总是让学困生来回答,这种关注,就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建议: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还应进一步交流。

【小学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尿酸多少正常03-03

50岁突然不来月经正常吗01-11

更年期如何保持月经正常01-13

绝经后半年又来例假正常吗01-19

儿子妈妈关系不正常怎么办02-24

开公司需要多少钱02-17

还阳卧害了多少人02-23

乳胶床垫克重多少合适02-25

儿童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肉类补充营养?03-01

减肥茶一盒多少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