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14 19:38:10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

  学生:溜溜球。

  教师:想来玩玩吗?

  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

  教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

  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

  [点评:玩具“溜溜球”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新课

  1.发现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

  学生:能。

  教师:但请注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讨论,一边连。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计学生操作的结果大概有四种情况:图4 3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体现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我们先研究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示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教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较一下

  教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

  学生:第①条线最短。

  教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很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

  (板书: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叫“端点”。

  (课件闪烁端点)

  教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量。

  教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

  (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直线画在黑板上)

  教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

  教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

  学生 :能。

  教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教师:教师刚才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

  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是无限长的`。

  教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

  (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射线画到黑板上)

  教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教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

  (板书:射线)

  教师: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线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出发分类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殊,结构明显、层次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学生成为参与研究的主体,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33页练习八5至8题

  练习要求:

  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0÷736÷868÷960÷744÷653÷827÷414÷3

  2.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⑴700÷77200÷94000÷8880÷4⑵600÷25400÷65500÷5390÷3

  二、综合练习

  1.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⑴读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2.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成人10元学生6元团体6元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三、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和动物们交朋友。(板书:快乐的动物) 只要大家开动脑筋,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就能交到很多动物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主题图 夏日的一天,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都高兴来到河边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大家玩得可高兴了。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了?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数一数。

  (1)这些小动物分别有几只,请你数一数,填在□里。

  (2)汇报。

  2、做一做。

  (1)请你用学具摆一摆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说说)

  (2)出示松鼠和小鸡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3、说一说。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 □= □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 □= □

  (3)你还能提出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吗?(小组讨论,合作探索。)

  三、自主练习,巩固新知,体验成功。

  1、独立解答练一练第1题。

  2、数学故事:有一天,机灵狗找到淘气要比高。淘气说:“没有尺,怎么比呀?”机灵狗灵机一动,找来了几个南瓜来比高,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比的结果吧。

  3、我们学校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你能根据此表填一填吗?

  四、小结。

  大家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小朋友多动脑,利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行!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

  (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

  2.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本课时教学的是图形的旋转,它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

  1.创设游戏,激趣引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将旋转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顺利进入对旋转知识的探索。

  2.形象演示,加深理解。

  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突出旋转的三要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3.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现由直观向抽象的转化。学生讨论后独立完成画图操作,既使学生对旋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为学生创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时钟 方格纸

  学生准备 方格纸 三角尺

  教学过程

  ⊙创设游戏,引入新课

  1.做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向后转,向右看,向前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这些简单的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躲在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汇报:风扇扇叶、陀螺、旋转木马、钟表指针的转动等)

  小结: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有很多,我们就从大家熟知的钟表开始研究吧!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从游戏出发,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观察钟面,明确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意义。

  小组活动: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说说时针、分针和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秒针1分旋转1周,分针1时旋转1周,时针1时旋转1大格)

  汇报总结: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2.从实物到线段,认识旋转的特征。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汽车进公路收费站的情境图。

  出示问题1:汽车进入公路收费站时,横杆打开时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逆时针旋转90°的过程。

  出示问题2:汽车通过后,横杆关闭时又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

  教师相应板书: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横杆的打开和关闭。

  (2)再仔细观察并想象横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①想一想,横杆在旋转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旋转中心相同、旋转方向不同、旋转角度相同)

  ②物体旋转前后,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没变,位置和方向变了)

  ③要想把一个旋转过程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线段旋转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线段的运动过程,你能说说图中的线段是怎样旋转的吗?

  (这条线段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提问:旋转前后,线段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线段的位置和方向变了,线段的'长短没变)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观察时钟以及横杆的运动过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这些实物是怎样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横杆的旋转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比较、想象和交流,获得对物体旋转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进而找到准确表达物体旋转过程的方法,完成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建构。

  3.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画一画”。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2)组织学生讨论画法。

  (3)独立完成操作,同桌交流。

  (4)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点、线的位置变化,确定旋转结果的正误。

  (5)小结:在画线段的旋转时,首先要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然后借助三角尺画图。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的内容。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与时间有关系,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时间统计表格,设小组长一名。(每个小组统计一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公园里人们进行晨练的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1:有人在打太极拳。

  学生2:有人在舞剑。

  学生3:有人在跑步。

  教师: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这些活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为了锻炼身体。

  教师:对,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每天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每天也锻炼身体吗?

  教师:你们是怎样锻炼的?

  学生1:我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

  学生2:我喜欢跳绳、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

  学生3:我喜欢早晨跟爸爸跑步锻炼身体。

  教师:同学们的锻炼方法都不错。其实锻炼身体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课外活动、课间操、做家务等,也可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知道同学们每天锻炼多长时间,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积极为老师想办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个同学都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整理数据,完成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内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每个同学每天锻炼的时间大约有60分,也就是1时左右。

  学生2:我发现同学们比较喜欢的项目有跳绳、跑步、打乒乓球等。

  学生3:我发现同学们写作业的时间多,做家务的时间少。

  学生4:我发现同学们大部分喜欢在早晨和晚上锻炼身体。

  四、提出建议,统一认识

  教师: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项活动,要求怎样安排时间?

  学生1: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学生2:我们每天至少要安排1时的时间锻炼身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生3: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和锻炼,不浪费1分、1秒的时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每天要安排好各项活动的时间。国家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专门下发了积极锻炼身体的通知,要求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能少于1时,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每天锻炼的时间有多长,可以看出我们每天所做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下课后,同学们都要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29

小学数学教案09-01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2-11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11-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3-01

小学乘法数学教案06-22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7-0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23

《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08-28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