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06-14 17:44:16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知识能力目标)

  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知识能力目标)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

  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

  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

  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

  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

  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补充:了解,品味)

  2、请默读精彩片段部分,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哪个位置?

  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教师小组跟进指导。(从情节、语言、写法等方面予以引导、感悟。适时想象、朗读)

  预设情节1:洞中困难重重

  预设情节2:大悲大喜

  预设情节3:悬念迭出的结尾

  预设语言1:夸张的语言

  预设语言2:大喜大悲的人物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

  预设写法:反衬的手法

  4、(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现在你对汤姆又有哪些认识?(乐观、关心同伴......)

  5、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看看作者怎么说。(课件出示作者的话。)

  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一个片段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们要感谢谁?

  2、说说作者。(课件出示:对作者、作品的评价、不同版本的书面)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4、学生交流。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

  如果想知道,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到时候,我们再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内容: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

  品味精彩 语言: 夸张 幽默 反衬

  人物: 正义、勇敢、善良、聪明、关心同伴……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案示例

  识字学词学句(一)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大自然去看一看。

  二、学生看图

  出示幻灯片,启发、引导(果树开花图)

  1.同学们请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观察后学生说出,同时教师分别在图下出示“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的音节及生词,并齐读。

  3.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什么事?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状态怎样?像什么?

  (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春天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非常鲜艳、美丽,像花园)

  4.(出示果树结果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音节及词:“杏子、桃子、梨、苹果”学生认读。

  5.桃子、杏子、梨、苹果什么季节成熟?长得什么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划出自然段和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指名读生词和课文,边读边学习生字新词。

  3.重点指导

  (1)认识“讠”“禾”这两个偏旁。

  (2)“桃”的右半部笔顺是:

  “许”右半部是“午”不是“牛”

  “成”的笔顺是:,它是翘舌音。

  (3)指导书写,认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生字、词。(看图)

  2.学生读课文。

  二、看图学词学句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两幅图的?指名朗读。

  2.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是什么意思?“许多”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投影,理解“许多”)

  3.读第二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说我们村成了花园?(结合图画)

  练习用“也”说话。

  (春天果树开满了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真美丽,我们村像个大花园。)

  4.有感情地读第二段,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读后学生看图说说意思。

  5.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的意思。

  (到了秋天,果树结满了果子,果子熟了,有又红又大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杏,红通通的苹果,我们村成了果园)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读。

  6.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三、总结

  进行思想教育

  春天非常美丽,花开了,草绿了,我们要用双手把祖国打扮得更美,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1.第1课时后完成1题、2题。

  2.第2课时教学中读3题,先读,再练习说。

  探究活动

  你看见过桃花、梨花、苹果花吗?它们长得什么样?有什么区别?你一定吃过苹果、桃子和梨,那么你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吗?课外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摄影作品,也可以是有关的图片,还可以是有关的文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在轻松、快乐的语境中学会朗读,学会交际。

  2、认识儿歌中的词语,会写"石、早"

  3、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喜爱。

  一、引入

  喜欢画画吗?

  我也很喜欢画画。我画了一幅画给你们看(出示:大树)

  你们看好不好?你看这大树长得多高啊,树叶可真茂密啊!(出示词语:树叶)

  二、儿歌

  1、我今天要和你们一道来学一首儿歌。

  这首儿歌很有意思,儿歌里有很多东西。

  你们再看。(出示:星星)

  2、这是什么?(学生说:星星)正音。

  "星"字怎么写谁知道啊?(出示词语:星星)

  星星是晚上出来的。

  3、再看我画了什么。(出示石头和小草)

  学生说:石头。(出示词语:石头)

  认识这两个字吗?(认识:头,石有拼音,翘舌音)

  哦,那我们向石头打个招呼:(石头你好)

  还有——小草,哦,小草你好你好。(出示:小草)

  小草,你认识吧,哦,"小"你们也学过了。

  看来你们以前学得都不错。

  4、看到了就叫他一声,(出示:蚂蚁)学生说蚂蚁你好。

  你们真有礼貌啊,小蚂蚁也摆着触须对小朋友说:你好你好。

  (出示词语:蚂蚁)蚂蚁是虫子,所以都有虫字旁。

  5、刚才我们说,星星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晚上)

  对了,晚上了,我们该睡觉了,来。我们趴在桌上睡觉。等会我说1、2、3,你们再睁开眼睛,一起醒来。要看看我的图有什么变化?(出示:太阳)

  6、看看,有什么变化?(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那就是天亮了。

  你们醒过来,看见我应该怎么说?(你早)

  说的真亲切啊。(正音)

  7、我们的儿歌题目就是——你早。

  三、朗读

  1、你们看看图,谁会对谁说"你早"呢?

  (学生自由说)

  2、你们都说的很有趣的,我也来说说,你们仔细听。

  石头对蚂蚁说你早。谁记住了?(学生自由说)

  石头的感觉,硬硬的

  3、能干。

  看仔细,(出示:露珠)看不看得出来是什么?

  你猜谁对露珠说你早?(小草)小草是很温柔的。

  4、现在会说两句了,谁连起来说说?

  男女同学对说。

  5、虫虫来了,给你们看可爱的虫虫。

  这条虫虫和树叶是好朋友。

  所以,树叶对虫虫说:你早。

  6、来,我们刚才,谁对谁说你早?

  出示:课文语句――天亮了。

  我们要很亲切地问早啊。(生一起问)

  7、我们还没对太阳问早呢,

  刚才小朋友们想了那么多,我也想了一个。

  大地对太阳问早,该怎么念。

  这样念可以吗?(很温柔地念)

  对啊,大地是巨人啊。很有气魄的,胸怀很宽广的,太阳那么远,我们一起来呼唤:你——早——

  8、这4句,小朋友们到小组里去念一念,可以一起念,也可以分分工,一人念一句。

  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哪个组念得最好。

  (生准备,汇报念,评)

  9、天亮了,星星怎么了?你们想想看,星星会怎么说?

  星星困了,该怎么念呢?(出示句子)

  星星为我们照明,他干了一个晚上,累了。

  来,我们学星星说话。(伸懒腰说)

  10儿歌我编完了。喜欢吗?

  你们自己有表情地读读,哪句读不好,我来帮你。

  (学生自己念)齐读。

  四、学字、拓展

  1、再来念念"你早",看谁念的好,又会加上自己的表演。(生念)

  2、儿歌里有几个词语要变红了,你认识这几个词吗?自己读读(读)

  你认识哪个?(自由说)我随便点了,你要很快地把他念出来。

  3、考考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打开信封(师读词,生画画)

  (相互对一对)

  4、我们来写字了,人坐正,脚放平,笔握好。

  (研究"石"的笔顺,不要写成"右","早"上面"日",下面"十")

  看电脑写,自己写一个。再写一个。把字写得很漂亮。

  5、我们来玩玩,好不好。我们也来编诗。

  你想想,天亮了,谁会对谁说你早。(生自己想)

  看看课件中的素材,隐去,再编。

  6、谁要去睡觉了呢?

  7、我们每个小组都来编一首诗,也可以加进自己的表演。试试看。

  8、汇报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师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词语解释。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教师目标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深化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展开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

  (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思考: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时,冻了的山林怎么样?爷爷和凡卡冷得怎么样?要砍圣诞树时爷爷怎么样?被砍的树什么样?砍树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爷爷说了些什么?……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砍圣诞树实际上是一种挨冷受冻的苦活,可是为什么凡卡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

  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记住这一句。

  2、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撒娇”、“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自由读第二段。

  6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记住。

  2、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向竹妈妈表示?

  “沉不住气”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唠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记住。

  2、笋芽儿遇到了谁?小草对她说了什么?(指名读)

  3、笋芽儿怎么说,怎么做?最后结果怎样?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2.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4.【精选】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5.【精选】小学语文教案3篇

6.精选小学语文教案4篇

7.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8.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