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随笔

时间:2023-04-10 08:51:36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5篇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学棋》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课刚进行一会。这时候只见班级的“积极分子”孟凡豪同学举手了,本以为他要回答问题,就让他站起来,没想到他冷不丁说:“老师,今天我过生日!”看着孩子兴奋的脸上期待着老师的祝贺神情,真不忍心打断他。二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天真、可爱。

  “今天是你生日啊,老师祝贺你。那我们一起给孟凡豪长生日歌吧!”在我的鼓动下,大家一起高声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我想,其实他只是想告诉我,今天是他的生日,仅此而已。

  看着小家伙高兴的笑脸,我们也很高兴。我想无论如何也要挤出两分钟时间为他庆贺一下。

  “同学们,我们只是给孟凡豪唱了生日歌,可是这点祝贺还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愿,我建议……”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平时伶牙俐齿的小姑娘姜玉珍站起来说:“老师,我们送他礼物吧!”“好啊,可是要送不花钱的礼物就最好了。”我引导着他们朝我设想的方案来说。

  “老师,我可以给孟凡豪做贺卡。”

  “你的建议真好!我赞成。”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

  “老师,我给他画幅画。”小画家夏康杰说。

  “老师,我送他一本书看看”。

  大家七嘴八舌,一会五分钟过去了,我又把孩子们引入中课堂中。孩子们想法是单纯的,有意义的,如何抓住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我的做法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这个小小的举动保护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值得庆幸。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2

  下午的作文课,我要带领学生完成习作2,习作内容是写出老师不在场的时候,班级里发生的故事。习作要求是要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要把故事内容写具体,情节尽量写得生动。

  要完成本篇作文,我得营造老师不在场的时候的情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为此,在班里,我来了个暗度陈仓。

  上课铃还没有打响,我进入了教室。教室外跳绳踢毽子的同学,赶紧跑进了教室。我等同学们都坐定以后,告诉他们,校长要班主任去开个小会,我得离开一会儿。我借故走出了教室。

  四分钟以后,我往教室走去。刚到走廊上,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提着已经倒空的垃圾桶,摇摇摆摆地朝教室走。一看见我,他的脚步陡然加快,飞也似的进了教室。有了这个“通风报信”的同学,估计班级里立刻得鸦雀无声。

  果不其然,我刚走到教室窗口,就感受到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学生个个正襟危坐,表现得乖巧无比。

  “刚才怎么样啊?”这是我的开篇第一句。

  “什么怎么样?”学生如坠五里雾中,个个脸上写满了纳闷,那呆愣愣的表情,分明不知道我刚才的圈套。

  “今天下午的作文是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同学们的表现,刚才我故意离开,你们在我走后,都干了啥?”

  几个机灵鬼立刻恍然大悟,知道老师故弄玄虚,就是为了马上要写的作文,嘻嘻嘻地笑了。

  学生还是不敢回答我的问题,各个坐得规规矩矩,就是不举手说自己刚才的表现。也难怪,我平时对他们要求太严,只要是老师不在教室,就得全神贯注写作业,不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凡是违反纪律的事儿,一概不准发生。

  要想完成习作,我必须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开始点将。

  接连点名几个同学,都不敢实话实说,怯生生地望着我,众口一词:“我在看课外书。”有两个同学还煞有介事地举了举课外书向我示意,旨在证明自己没有说谎,老师不在时,自己的`表现是多么符合要求。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有力的大字:实话实说。接着又进行了补充说明,老师不是向你们兴师问罪,调查谁的表现不好,是要你们说说刚才老师不在时,你或者是其他的同学的真实表现。

  再提问,情况有了好转。小手举了起来,有的说,刚才文帅和语训趁你不在时,到后面清扫垃圾了;有的说,乐乐同学在纸上画七仙女了;有的说,龙同学讲了个笑话,大家前仰后合了……

  真正的作文课,在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开始了。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3

  杰杰是我们班一个典型的“学困生”,他上课睡觉,睡醒了就发呆,作业不做,不喜欢背古诗文,写作文,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厌烦情绪。面对这样的“学困生”,你该怎么做呢?批评、训斥还是逼着他背书学习写作业呢?

  我是这样做的:我没有急切地要他背诵古诗文,也没有强制他写他认为无聊的作业,而是专门给他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100个小故事,(主要是从网上下载下来),这些故事都是名人小时候的成长故事,他们小时候都和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起初,孩子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小故事,就像读关于武侠、神魔等有趣的故事一样。而不久,杰杰就从这本妙趣横生的故事集中找到了兴趣、启发和自信。杰杰开始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了,每理解解一个故事,他都感到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我还专门为他搜集大量的资料,有针对性地搜集关于我所教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训练题,到了八年级,杰杰的学习成绩终于赶上了一般学生。在八年级,杰杰对语文产生了极大兴趣,由一个沉默寡言好睡觉的“学困生”,很快成了班级的活跃人物。

  从杰杰的变化可以看出,在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给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逐渐提高,远比急功近利地“对症施药”、“让学生学会在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要奇效得多。所以,教师的作用在于: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教会他们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教会他们阅读。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4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于老师在校园读书活动月期间,为了配合合唱比赛,可谓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数。结果是表演形式优美,演唱水平一般。原因是24个班主任没有一个懂音乐,组织学生练合唱,真是费劲。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音乐的孩子们,为什么到了初中,竟然连基本的发声都没学会,可见他们的音乐课形同虚设。也许我们一直努力践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

  如果音乐课是这样,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又是一种何样的风景呢?于老师举例说,有一次学校举行朗诵比赛,参加合诵的孩子们没有感情,读错字音,表情匮乏,没有一点中学生的蓬勃朝气。老师们说是该让学生们多练练朗读了,可惜课太少,没时间。语文课连学生锻炼朗读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让他们读读课外书,练练钢笔字了。这些最基本的语文能力都没时间训练,我和于老师有相同的感受:我们日复一日,到底在忙些什么?

  也许是为了应试教育的升学率,所以我们整天上课啊,赶课啊,一节一节地赶,恨不得早读,晚自习都用上。结果是孩子们被赶得不会了朗读,除了课本,没读过一本名著。赶得孩子们失去了思想,陷入了绝望的.思维定式里去了,甚至连语文课都厌倦了。这样去上语文课简直是最大的失败。我们真的应该停一下,选择慢节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喜欢起语文。

  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散文《阳光的味道》,文中记叙了作者到乡下去探访朋友,在打谷场闻到了清香的气息,于是问朋友这是什么味道?朋友说这是稻谷被阳光晒出来的香气,稻谷收割脱粒之后需要晾晒一周,否则入仓库不但没有香味,甚至因为潮湿而霉变腐烂。林清玄感叹,如果为了快,就去省略几天的阳光,岂不是得不偿失。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5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6

  明天要教《青蛙看海》了,我坐在书桌看着课文和教学参考书。

  课文是一篇童话,写的是青蛙为了看到大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高山,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文本再简单不过了,应该是揭示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

  刚想到这儿,儿子回家了,便拿起我放在沙发上的语文书,随手翻了起来。我不禁一瞧,呵,读的就是《青蛙看海》。小家伙,看看你能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什么感受来。

  半晌,我忙完了家务活,来到儿子跟前,指着课文的插图中地苍鹰、青蛙和松鼠,问:“坦坦,你认为这三个人中你最佩服谁?”小孩子最喜欢对故事里的人物作评判,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料想他会说故事的主角──青蛙,可小家伙却语出惊人:“松鼠!”我诧异了,无论是教参还是我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应该都是要让我们孩子学习青蛙的脚踏实地的精神,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想到这里,我又问小家伙:“为什么你佩服松鼠呢?”“因为我想做一个松鼠一样的老师。”孩子眨巴着眼睛说。

  我钻进书房,又捧着书静静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也觉得童话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有人生哲理的启迪,似乎还透露着一种高境界的为师之道。童话中的青蛙就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想翻越学习道路上的障隘──高山,去领略知识大海的美景,而苍鹰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师。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流行了一千多年,也影响了我们教师一千多年。现在重新审视这句话,它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让我们先来看看童话中的苍鹰老师。他对青蛙学生的如何能看到大海的问题,他谨记“师道尊严”,用平实的语言“传道”: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于是青蛙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而此时,苍鹰老师又用平实而又冷漠的语言“解惑”青蛙: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其后,他便展翅飞走了,不再关注他的学生。而此时青蛙已失去了登山的信心。很显然,像苍鹰这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关爱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老师,早已追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让我们再来看看童话中的松鼠老师。青蛙学生失去了信心,但在他极富激励性的语言中,重拾自信,更绝妙地是他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对于小小的青蛙意味着什么,因此设计了“跳一跳,够得着”的青蛙的“最近发展区”──一级石阶。“你想看海吗?”“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当青蛙毫不费力的跳上一级石阶后,他又用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然而更可贵的是我们的松鼠老师并未就此“功成隐退”或退在一边闲眼观看,让青蛙独自登山。“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他和他的学生同行,同甘同苦,共同领略美景,共同成长!

  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学生已失去越来越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是孤独地艰难地走在求学的道路上,肩负着老师抛给他们的知识背囊,稍有松懈,便会引来监工式的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然而我们的松鼠老师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在勇攀新课程高峰。

  孩子,我也想成为一名松鼠式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7

  《九寨沟》以生动的笔墨,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里,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的童话世界里。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这节课中我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在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到了主人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有限,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总是不全面的。而教师的点拨、指导常能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自主顿悟,并且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发挥想象、理解的方法等,在情绪低落时调动,在迷茫时导方向。因此在3自然段学习时出示了阅读提示,3自然段交流后小结了学习的方法;学习4自然段时出示了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学生交流时遇到了障碍,教师进行示范如“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教师提问“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雪峰的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就知道该如何进行交流了。在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的时候,教师进行了点拨“省略号前面半句和上文是什么关系?后半句和上文什么地方有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能迅速的提高。他们今后在自主学习中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另外,因学而定教学内容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交流3、4自然段的感受时,学生说到哪一处,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以学生说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在具体教学时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交流而定。

  第二、充分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活动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美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从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也是我们“以读代讲”的语文活动化教学的突出特色,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快速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美读课文”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默读、自由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自然段的感悟中,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观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图片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动一动,然后在音乐声中自读自悟享受美。接着让学生站起来齐读该段,整体感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记忆。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与第三自然段类似。只是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读、说,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被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给陶醉。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验、积累、内化语言文字,领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朗读的兴趣。学生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课文的感受深了,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就情不自禁了。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自主感悟教师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但这节课中学生交流的人范围较窄,朗读的时间虽然不少,但还不够。学习是为了运用,在最后一个环节活用、内化语言的活动“小导游活动”没有得到体现。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8

  姐姐家的珠珠是一名典型的乖乖女,在姐姐的严格要求下珠珠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比同岁的孩子要懂事许多,虽说年仅12岁,但一颗感恩的心已俨然赶上大人。小学的时候学习就很刻苦,现在外国语这个浓烈的学习氛围下,学习更加的刻苦,用父亲的话“珠珠在卖命的学习”。她每次和同学提及有一个当教师的小舅妈就格外的自豪,也可能是做教师的缘故,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所以她的小秘密我稍稍知道一点。

  坏事一:上语文课偷偷我睡觉

  语文是珠珠的强项,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这么难,她还考了90多分,除了作文,其余的几乎没有失分,对语文的喜爱是超级的,对语文老师的崇拜那是没法比喻的。

  关于语文课,她又向我爆料一个小秘密“舅妈,上语文课时,看着我手里握着笔装作写字,其实我早睡着了,我同桌还有我后面的学生都知道,不过他们不会告老师,因为我们关系很好,有时我会给他们带点好吃的。”

  看她得意的样子,还有她心里的那点小九九,还竟然会贿赂同学了。看似老实巴交的孩子还如此狡猾,大大的狡猾!

  “那妈妈知道吗?”,我担心我姐知道,就她对珠珠的严格肯定又不会轻饶。“我告诉妈妈了,妈妈说我再上语文课睡觉就打我,可是,老师讲的我都会了,我还有必要听吗?”

  的确有这样的孩子,自己会了,就不听老师讲了,就按照自己的套路开始学习,他那管你老师吐沫满天飞了,你讲你了,我学我的,遇到不会的、没有听过的,抬头听你讲讲。还有这样的孩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不写,但考试又不差。但也有个别眼高手低的孩子,感觉自己会了,其实是不完全理解。每接一届孩子,这样的学生都是少数。处理这样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会但不听型:让其自由发展,偶尔指导,因为这样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都特别强!作业不写成绩好型:规定不写作业可以,但必须制定每次考试的目标。眼高手低型: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是学习习惯不好、自负的.一种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逮着一次成绩不好的机会,狠狠批评和刺激(但要把握好度),激起其内心的斗志。

  坏事二:我偷偷撕成绩排名表

  今天中午带她去上辅导班,路上说到排名的话题,你猜珠珠怎么说。

  她说“我恨死排名了,每次考试老师都把名次贴在教室的前面,我只想把她撕了,其实,我也做了好多坏事。下课后我总是装着去看看成绩单,趁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我偷偷撕开一点,就撕一点点。”

  “小舅妈,和你说了也没关系,反正你也不会告老师。”

  “除了你痛恨成绩排名,别的同学有这样的吗?”,老师调查的习惯让我不由的问到这个问题。

  她的回答让我更乐了!

  “肯定有,要不进度不会这么快。”(解释一下:如果没有别的孩子做此“坏事”,成绩表破的速度不会那么快)

  此句听起来很有趣,“进度”,这词用的不错!

  “那破了怎么办啊?”

  “老师再贴一张吧。”

  O(∩_∩)O~,我就想起了我的所作所为,不也是这样吗?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把学生在学校的排名、班级的排名、和上次的差距详细的一项不漏的打出来,张贴在教室里,有时候还会做成课件一点点的播放,点着孩子的名字分析。恨不得让孩子把自己的名次牢记在心间,如果有时候问学生“上次你排多少名啊?”,学生回答不上来,还会想此孩子不重视成绩。

  明明知道是不能为学生排名了,我这不也是明知故犯吗?这样做是好是坏呢?排名靠后的孩子肯定不想张贴出来,排名比较靠前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呢?什么样的孩子想让张贴出来呢?是进步的?还是成绩好的?开学后我有必要关于这个话题做一个问卷调查。

  我又在想,是不是也可以像私企发年终奖金时,用一个精致的信封把孩子自己的成绩放进去,同时附上一封老师的寄语,让孩子清楚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信封里的秘密属于孩子,如果孩子想和自己的同伴分享也可以,说明孩子接受了这个成绩。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不经意的一些做法都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我们老师用心做每一件事,最大限度的避免孩子做类此这样的“坏事”。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9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做",将教师"教"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学"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做"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其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各学科与语文相关的"做"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再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综合活动,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做"的活动,也应该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谈一谈笔者以"做"为中心进行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紧扣教材"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首次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全新的内容,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做"的活动,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展开。

  1、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如在《陶罐和铁罐》、《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在《比绝招队《东方明珠》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比绝招"、"小导游"表演等。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气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2、紧扣课文内容的制作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头脑。紧扣课文内容进行各种有趣的制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三年级课文中有不少制作活动的切入点,如学习《花钟》一课,可根据课文内容或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制作一个"花钟"。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后,可引导学生编写一张"保护绿色家园"手抄报等。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鉴赏、绘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紧扣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气将一篇篇课文融合在一起,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除了可以紧扣一篇课文"做",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设计,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爸爸妈妈的账单":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请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共庆生日。这些活动内容,有的是这一单元中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学"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向亲人邻居了解"、"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等活动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为父母做一张感恩卡"、"为父母庆生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实现了教师"教"学课文、阐述文本、培养能力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体会真情、提高能力的整合。

  二、整合教材"做",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关联点,设计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后的活动不仅在数量上添砖加瓦,而且在质量上高屋建领,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与民族小学的学生一起夸夸自己心爱的小学,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制作了《校史报》,为学校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校园",还发挥想像画下了"未来的校园",并配上了精美的设计说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深深的爱。这样的活动力日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做",激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他极力主张把学生从学校这个"鸟笼"中放飞到大自然中去自由朝翔,到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接受人生洗礼。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环保主题的课文。为了从小搞羌学生的环保意谅,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了主题为"关心周围的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一想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小组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记录:"称了称家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算了算自己家一年用掉多少吨水"。有的小组去实地访问,追寻一条原,本干净的小河变得浑浊肮脏的原因。还有的小组搜集了许多的资料,了解嘉兴近几年来水资源缺乏、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劲头十足,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0

  一天半的溧阳学习,见到了许多网友,也学习了不少新的东西。又意外遇到了几年前一起学习的同学,真是高兴,从她那里,我又学到了很多。

  本次习作论坛,让我对习作教学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刚好也应合了我下来教一年级的目的,想从一年级开始就以阅读与习作并进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习作、乐于习作,蓝山咖啡的做法给我很大的启发。于是边听边学边构思着自己的教学计划,决定分步进行。一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

  一、乐于表达

  一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天真可爱的,让他们说出自己所做所想,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决定从先从引导孩子们乐于表达着手,分两步进行:

  1、以活动为基础,活动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当场记录,再让学生读读。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说出来是快乐的,写下来,留下记忆更好,让他们初步明白习作其实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基础的,它是为了留住快乐,留下回忆,以此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2、班级循环日记也同时并行,以家长记录为主,让循环日记在每个家庭里传递,传递孩子们的'心声,家长的期望,老师的引导,以此形成一个和协的教育氛围,良性的循环,激发孩子们说、写的兴趣。

  二、阅读储备

  引导孩子从童话读起。这也从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先以师读为主,以激发兴趣为主。

  2、家庭阅读,也是先让家长读带动学生读,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家长带动学生读起来,需要一些引导。主要告家长书的形式让每个家长明白阅读的好处,也以自己带读开始,激发起兴趣后,让孩子们自己阅读,阅读的内容目前以带拼音的童话故事为主,让童话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离电视、动画片略远一些。

  如此再配合班级的活动,如小小故事会,看我读故事,等等来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

  这样读写结合,步步推进,我想孩子们的阅读习作的兴趣,应该会被调动起来。先说到这里,以后的计划看实施的情况再定。

  但愿不要被那些无谓的东西挡住了我的脚步。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1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迈向中年级的第一个阶段,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语文的学习,而如果需要得到提高,也必须由语文老师加以引导,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那么,怎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应切实抓好段的读、说、抄、写训练。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应抓好三个环节的读。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在此基础上,才转入讲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二、讲读

  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如《花钟》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读,初步了解整段话写什么;第二遍读,概括每句话写什么;第三遍读,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这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写花的.种类多、姿态美。)第三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读,概括段意。讲读后的读,要突出"熟"字,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三、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或顺应的基本训练。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金色的草地》第2自然段,在指导说段时,先复习。然后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反映了什么?(这段写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选择好抄学的段落,二是要指导抄写的方法。所抄写的自然段,应是在表达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并且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如《风筝》第二自然段写放风筝的动作,但第三自然段写放风筝的快乐,两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结构比较复杂,而第三段文字优美,两相比较,应把第而二、三段作为抄写内容。

  在抄写过程中,看一个字抄一个字,看一词抄一个词也不行,应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过渡到抄段,即熟读后抄下来。抄好后应认真检查一遍,漏了的词要补上,多了的词要删掉。一般来说,遗漏或随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现。因此修改后应再读一读,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写段

  三年级作文重点是练习“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实践中,我把写好总分段作为写段的基本训练。并坚持写好总分段的几条具体要求:

  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主要练习形式有三种:

  1、补段。补总述句和总结句;或补分说句。

  2、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如学了《风筝》一文,要求用总分段式写作文。(根据第一段的意思写)。

  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

  此外,我还经常训练另一种段式,即在一段话里要含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发展的结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点要用优美的词句写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写好这种方式,对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2

  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的《识字5》,以词串的形式介绍了冬天的美景。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教学时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儿童的思维具有易受情绪影响的特点。课始,通过谈话“小朋友,秋天刚刚过去,寒冷的冬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对它说什么呢?冬天里,别有一番景象,想出去走走吗?”在《郊游》的歌声中出示课文插图,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激起他们愉悦的情绪,调动起学生识字、诵读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感知的形象性,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游戏,突破难点。

  在学生初读词串后,为了让学生能和事物建立起初步的联系,我安排了一个“送信”的游戏,让学生把词语贴到对应的图画中,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已经认识的事物,但对于北风和寒流,却不找到该送到哪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更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寒流”和“北风”。同时也以这一生成为基础,组织难点的教育,学生更加投入,效果更好些。

  三、入境品读,读中感悟。

  在精读课文时,要把“入境”与“品文”结合起来,借助情境,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中,创设情境,“小朋友,让我们坐上雪橇快乐地出发吧!”接着让学生听一听,从北风的猛烈和气象阿姨的介绍感受到寒流的到来,再看一看观察动物、植物和小朋友的不同表现,再通过自读、互读、小组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把识字、理解词语和认识事物融为一体。

  四、注重积累运用,培养语言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用上课文里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的语言进一步内化,并在运用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了丰富了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3

  因为这一段时间来,不少小朋友的抽屉里跳出蚂蚱来,今天中午上学了,看到他们一个个说个不停,就叫他们出去捉蚂蚱了。他们开始不信,几个小家伙看看我,似乎想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看我点头,立刻蜂踊而出,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一会儿,铃声响起,他们陆续走进教室,几个首先进来的大声说:“老师,我一个也没捉到。”

  “我没有看到蚂蚱”还有几个一进来就向我炫耀他们的战果。“我捉了一个大的”“我捉了好几个”……

  上课了,我让他们自由说说。竹儿说:“蚂蚱在草丛里跳来跳去,我捉不到。”淼说:“蚂蚱跳来跳去,让我们很难捉,我捉了很多蜗牛。”怡说:“大蚂蚱捉不到,小蚂蚱跳到墙上去了。”鹏说:“我看见一个大孩子捉到一个大蚂蚱,我也想靠自己的努力捉。”明说:“我看见的一只蚂蚱被别人捉走了。杰大声说:“我在外面捉到一只老蚂蚱!”

  我把那只大蚂蚱放在实物展示台上,让大家看那只大蚂蚱。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这只蚂蚱死了。”“嗯,看看它是什么颜色?”“它身上有很多颜色”“有黄的”“有绿的”“有褐色的”……“咦,它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的?”我接着问道。淼大声说:“我知道,随着时光的流失,它变老了。”“它还不太老,你看,它身上还有绿色的。它是不老,又不小的。”鹏站起来说。

  “呵呵,你们是这么理解的。我们要好好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我接着问。“春天”“啊,春天啊?”我问道,看到孩子们竟说不出现在的季节,我只得自己说:“现在是秋季了,你们看看周围有什么不一样的?”“草黄了,”“我看到有些草还是绿的.。”“草是人踩黄的。”……孩子们的想法真的是与众不同,“有时候草是因为人踩了而变黄。不过现在草变黄了是因为秋天到了。老师还要告诉小朋友们,蚂蚱身体变成现在的颜色是因为它会变色,要变成与草一样的颜色……”“我知道,这叫保护……”“色,不错,说得好。”我接上来说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动物也有这样的保护色,小朋友们用眼睛多观察,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样的小动物。这个作业,现在不用回答我,等以后你发现了,再告诉同学们,好吗?”

  反思: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小朋友们似乎很不错,其实并不然,我在上课时还是不时地停下来组织教学,这是个问题,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跟着我走。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4

  今天我碰到了两个去年我教过的学生,他们现在上二年级,因为当时他们两个学习和表现都很不错,又是我们学校老师的孩子,所以印象比较深刻,也比较熟悉。平时在学校里,每次见到我时他们也都会热情地喊:郭老师好!有时我也会忍不住会和他们闲聊起来,下面就是我们今天聊天的内容:

  “李学仁,现在你爸爸教你语文,你喜欢吗?”我问。他不假思索地边摇头边回答说:“不喜欢!”我很奇怪,又问道:“为什么呢?那你喜欢谁教你呢?”他伸出手指着我说:“郭老师,我喜欢郭老师上课!”有些出乎意料,我听了之后先是愣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是感动,我被孩子的童真深深地打动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很单纯,很简单,他喜欢你,就会喜欢你上课!

  接着我又问蒋乾坤:“你上学期考得怎么样啊?”他的回答更让我吃惊,他说:“数学考八十六!”“那语文呢?”我问。他说:“不知道!”我疑惑地追问:“你通知书上没有分数吗?”他低下了头小声地说:“有,我没看语文,只看数学了!”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这哪是没看到呀,分明是语文没有数学考得好嘛!后来我问他们是喜欢语文还是数学,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喜欢数学!”“那一年级的时候呢?”我问。“喜欢语文”又是异口同声。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不知道。

  一番闲聊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单纯善良,天真可爱,他们很简单,简单到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来,而不去考虑后果是什么;他们没有什么心计,更不会为了讨好哪一个人而去刻意地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们不会掩饰,更不会假装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人,因为他只是个孩子!

  这也许就是孩子偏科的原因吧!因为孩子很感性,很简单,他喜欢你这个老师,他就会喜欢你上课,从而喜欢上某个学科,甚至会一直影响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所以,身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是否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呢?

  想想自己也有几个小“粉丝”了,不由得一番窃喜,窃喜之后是深刻的反思,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喜欢上我的课呢?这可能与我的教学方式有关吧,对于小孩子,我一直主张鼓励教育。课堂上,对于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大胆举手、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作业按时完成、表现棒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会用这样的语言鼓励他:“如果你能像某个小朋友那样做我也表扬你!”同时我还用一些漂亮的“奖花”作为奖品来奖励孩子,获得奖花达到一定数量还可以向老师兑换礼物。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很管用,孩子们课上课下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是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他们特兴奋,因为又可以得奖花了!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5

  孩子们喜欢古诗,更酷爱诗歌。这不,听说明天学习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孩子们可来了兴致。课下或上网查阅革命圣地延安的资料,或剪辑反映延安现代生活的图片,或搜集诗人祁念曾的著作。

  上课伊始,看到孩子们个个胸有成竹,我突发其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既然孩子们已充分预习了课文,我何不大胆放手,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这首诗歌呢?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孩子们热情高涨,争论得面红耳赤,下一环节该各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了。

  班长齐强捷足先登,他手捧一叠图片,熟练地打开多媒体,井然有序地在台前展示──这是延安的革命旧址──南泥湾,1932年2月──

  “老师,我剪辑了反映延安现代生活的图片”,号称“小巧手”的田风雷早已急不可待,他手握一张“延安新景观”的剪贴报,兴冲冲地跑向讲台,滔滔不绝地向同学们汇报:“瞧,现代的延安已旧貌换新颜,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既有革命圣地的特色,又有现代文明城市的特点──”

  看到男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女生也毫不示弱:“老师,我查到了祁念曾伯伯的资料。”大文豪柳佳玮激动地说,“祁念曾伯伯现为深圳的一名高级编辑,《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他八年前的一首新体诗,我从网上下载了这首诗的创作回眸──”

  “老师,我说”“老师,我说”

  看着台上孩子们充满自信的眼神,静静聆听孩子们口若悬河的发言,我欣喜万分,因为放手,我听到了花儿竞相开放的声音,因为放手,我看到了课堂上最精彩的一幕。“一切为了孩子的需要”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孩子的需要,研究孩子的需要,让课标去适应学生,让教学去适应学生,这样的课不正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吗?“孩子,你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我动情地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激情飞扬地说道:“同学们,多少年过去了,党中央在延安的时代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远去了,但在延安这块黄土地上,延安精神却不因时空限制而过失,今日的延安已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追寻延安,更追寻延安精神,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朗读这首诗歌。

  伴着悠扬的.乐曲,孩子们读得那么优美,那么动情。

  铃声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在诗歌的王国里,正当我为这堂课的大胆放手而兴奋不已时,“老师,我想为这首诗歌设计一份特别的作业,行吗”一向爱发言的马巾如急切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妨说说看,作业怎么特别?

  “党中央在延安战斗了十三个春秋,我们也在母校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小学毕业,离开美丽如画的校园,老师,何不让我们以母校为题创作一首诗歌呢?”

  延安──母校

  一石又起千层浪

  下午,课代表匆匆带来了孩子们的杰作,有单独完成的,有小组合作的,《母校,与你分别的时刻》《永别了,母校》《致母校》──呵,就连诗歌的名字也令我刮目相看,住校的张书兵、马巾如等几名孩子合作的《母校,我把你追寻》这样写道:

  像雨后蓬勃萌发的小草

  在追寻阳光的普照

  像刚刚展翅飞翔的小鸟

  在追寻母亲的怀抱

  追寻你,朝夕相处的伙伴

  追寻你,无私奉献的老师

  追寻你,操场上英姿飒爽的身影

  追寻你,校园里琅琅的书声

  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一件件教学仪器飞速安装

  我们将永远告别崭新的校园

  却忘不了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啊母校

  如果你是广袤的大地

  我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

  不论飞得多远

  与您总有一线相牵

  啊母校

  如果您是明媚的春天

  我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燕子

  不论飞到那里

  冬去春来

  总要飞回我的家园

  读者孩子们那略带稚气的诗句。尚未平静的心又一次跌宕起伏,因为放手,我又一次聆听了花儿拔节时动听的声音,因为放手,我又一次走进孩子们创作的诗歌乐园,沐诗路校园,看童心闪闪。

  课堂是什么?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探究合作的阵地。放手是一种对孩子独立生命的尊重。“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奇迹”这是卢勤老师《写给年轻妈妈》中的一句话。亲爱的同行们,放手学生吧,相信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07-27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随笔10-01

小学语文随笔10-22

小学语文教师期末教育随笔10-22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育随笔04-11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06-25

小学英语的教育随笔10-22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04-07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