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时间:2024-03-26 17:44:03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

  我们不是常说要做科研型的教师吗?那么,就从研究自己的教学开始吧!坚持写课后记,能促使我们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总结教学经验积累素材。如果我们坚持几年、几十年,在积累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必将获得累累硕果。

  课后记写些什么呢?当我们教完一节课以后,常常在头脑里“过电影”,重视教学过程。有时我们会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课上出现的生动活泼的场面感到欣慰;有时也会为不谐调的教学活动感到苦恼。这时若能及时分析教学上的得失,可以逐步摸索出教学规律。具体说,课后记可以记载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如,教给了学生哪些学习方法,进行了哪些语文读写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思维方面做了哪几点工作等等;还可以记载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解决重点、难点的,选择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用了哪些教具,设计了什么样的板书和练习,从中摸索出哪些规律等。至于学生的质疑和独到见解,凡能反映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学习深度、广度的,更有必要选记下来。此外,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学生练习中的错例,或教师偶发的感受,也可以写上三言两语,作为以后教学研究的参考。

  写课后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加批注。这是写课后记最常用的、简便可行的方法。教师可在备课笔记的空白处,对应某个教学环节,不拘形式地加以批注。以便日后翻阅批注引起回忆,继续深入研究某些问题。

  首先可以从教师教的方面加批注。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而另一次提问,学生却困惑不解。我们可在问题旁边分别加上这样的批注:“巧设疑难,造成了悬念,学生思维很活跃。”“茫然困惑的眼神,传来一个信息: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法理解。”等等。这些“批注”对我们今后如何设计提问,无疑是一种启示。

  从学生学的方面也可以加批注。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个学生讲:“我发现课文里两句话中的两个‘才’字意思相反、一是‘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句中的‘才’讲事情发生后结束得晚,表示时间很长,说明邱少云经过了长时间烈火烧身的考验。还有一句写‘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这句话中的‘才’表示时间短,说明志愿军怀着满腔仇恨,很快拿下了‘三九一’高地。”这个学生通过细读推敲,懂得了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思。我们可以记下学生的见解,加上批注:“领会多深啊!结合语境品评词句,准确地理解了词的含义。”这样的深刻见解,可以弥补教学的不足。

  (二)记实录。课堂上有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话、学生争论、评议探究等令人回味的情况,选择教例片断及时记下来,确实能为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具体的材料、如,我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记录了这样一个教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白求恩说的“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白求恩当时想到的是谁,不是谁;想到的是什么,不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按“是……不是……”的句式讲出来。

  生:白求恩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生:白求恩想到的是战士,而不是他自己。

  生:白求恩想到的是伤员的痛苦,而不是自己的安危。……

  记下教学片断后,还可写点感受:“紧扣教材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学之有序、练有思路,在训练中进一步感受白求恩的忘我精神。”

  (三)写体会。在平日加批注的基础上,经过一个阶段(如教完一单元),将自己的日常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写出体会最深的一点,这对以后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我教《小马过河》一课时,使用了能活动的直观教具,教学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流动的小河、会飞的小鸟上,而对画面的.主要部分及老师的设问却不大感兴趣。课后,我认真分析《小马过河》教具运用之所以失败,在于画面背景图上,鲜明具体的感性细节过多,分散了学生对主要对象的注意。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补充了教学体会:“……如果学生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开展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利用画面或其它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但并不是任何直观性,也并不是任何条件下的直观性,都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前提。”

  教师通过写体会,尤其是分析认识自己教学中的失误,会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考虑问题更周到一些,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克服失误中得到提高。

  要写好课后记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该重视点点滴滴的记载。因为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规律的掌握、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个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只有点点滴滴积累,才能积少成多,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第二,要不惜花费时间,坚持记载。虽然平时记载需花时间,却能积累资料和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从长远角度看,能使自己更熟练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时间的花费是值得的。

  第三,重视教育理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逐步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把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教训,加以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否则,即使有好的经验,也会视而不见,任其流逝。

  总之,通过写课后记,将促使我们积极进取,成为不畏劳苦的探索教学规律的有心人。这确实是件极有意义的工作。我们都可以试一试。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2

  早上醒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那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

  听,吕建鑫琅琅的读书声已把我带到了季羡林先生家,看到季羡林正在和张坊同学交流读书、写作、背古诗。仿佛看到小作者的惊讶之情,仿佛又听到季老先生爽朗的笑声:是那么和蔼可亲,又是那么博学多才,精通12国语言,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都是小小朗读者吕建鑫同学的朗读给我带来的空间想象。与其说我带领大家读书,不如说,是大家的读书声给我带了无限的乐趣与遐想。

  听,何多兰同学正在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仿佛看到她坐在树下的长椅上聚精会神地读书。那声音宛转悠扬、悦耳动听,听上一百遍也能让我回味无穷。 从她的`读书声中,我能感受到何多兰已把书当成了她的朋友,她倾诉的对象。与书为伴其乐融融。

  听,一个个读书的声音上传到班级群里,早上的班级群可真是书声琅琅、你赶我追,热闹非凡啊!薛梦圆、刘国鹏等同学读的《窃读记》让我热泪盈眶。一个这么热爱读书的孩子,却因为经济条件而要提心吊胆地读书,虽然不安但又读的那么快乐。读书读的脚都麻了还感觉浑身轻松。这种读书的精神,这种求知的渴望令我感动。生活在这么富裕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呢?

  读书,可以让我们跨越时间隧道,去到我们想去的年代;读书,可以让我们跨越空间的桥梁,走进我们想去的地方。跨越空间和时间,同睿智智的对话,向高尚的人学习,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的事情啊!

  我经常给同学们说,读书,先从有声的晨读开始。早上醒来,练练嗓子,那就大声朗读,读出气魄,读出感情,读出梦想,读出未来,读出你意想不到的美好成果。

  晨读,已成为我班学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我们将会沿着这道风景线,收获很多读书的乐趣。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3

  今年5月,我很荣幸赴杭州参加为期3天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群文阅读专题研讨会。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群文阅读”,真是受益匪浅。本次研讨观摩活动不仅课堂精彩纷呈,会场布置也别有用心。各位名师的教学艺术令人折服。我们静静地倾听,匆匆的记录,细细的品味,就如行走于西湖边,享受诗情画意,陶醉其中。

  在此之前我对群文阅读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并不是十分清楚,听过本次研讨它在我的心中慢慢清晰起来。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和“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学”等有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不只是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内部结构、核心观点,在文章之间形成结构化的“互为关系”,让学生在探索群文时发展学生阅读技能和发现能力。蒋军晶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蒋老师跟我们一起分享了“群文阅读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可以说,“群文阅读”是对传统课文教学痼疾的.一种改变,改变教师单位时间内滔滔不绝的“讲”,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在才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再者,我以为“群文阅读”的价值还在于对孩子精神的丰盈和海量信息的获取,他提倡读整本的书,原汁原味的书,连续性阅读,不像教材那样是通过专家修整改编的文本,单篇的文本,就像让孩子放回了大自然,自由的感受文化的气息和脚步。

  李怀源老师的的单元整体教学,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单元内四课的教学内容不平衡的矛盾,教师应能对此整体性调整或处理,如适当调前或调后,有些内容可适当增减。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驾驭教材。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既有与课文整体教学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与其不同的一面,即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整体把握的是教材中的每一单元。

  张学青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向我们介绍了“师生共读整本书”之路,和学生一起,读他们的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读他们的书,就拥有了和他们交流的更多话题。“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他手里读着一样的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倪文锦教授首进行的《群文阅读:阅读方式的革新》专题讲座向我们重点阐述了文本解读以及阅读策略的内涵,认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阅读策略也应多元化,他强调群文阅读的本质是比较阅读。李祖文老师通过其概念追溯、教学理念再思考以及从“教学”与“课程”之间的辨析三个角度阐释对其的认识。并通过“选择、建构以及注重学习过程”等元素辨析教学案例,从而从“群文阅读”课程这样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观照“群文阅读”教学。林文宝老师通过个人经验向我们讲述成绩不能决定一切、未来,文学背后的智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通过这次为期3天的学习,我觉得无论是对群文阅读,还是其他任何学科,兴趣是最主要的。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任务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而且知道怎样学。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4

  语文教学教了十几年了,中学小学的都教过了,这个教法那个理念的也用到实践教学中了,偶尔也了解一下数学的课程,甚至也辅导过女儿的数学作业,但是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听过数学课,总感觉自己教的语文,可能听不懂,甚至去听过几次课,数学老师还说你语文老师来凑什么热闹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听数学课还真不多,甚至为零。这两天正赶上区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就在办公室楼上报告厅,再者3节课都借用我班的学生,自己的语文课也占用了,索性就听了两天数学课,听了5,6年级的六节课,说实话听第一节课,我满场地观看询问,确认听课的30多人,还真只有我一个在教的语文老师。听了两天的数学课,猛然间有了一种醒悟。作为语文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语文老师不妨也听听数学课。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师的,《负数的认识》一课和郑国廷老师的《数和形》一课,这里两节课,结合生活实际,兴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侧重学生的自学和自悟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研讨交流合作学习能力,拓展延伸到课外数学知识。课堂充满了询问的积极话语,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功底,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数学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达出来,而且清晰明确。我想,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能力在数学课上的精彩展示吗?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在课上的40分钟里,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他们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参与、懂得倾听、乐于交往、积极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思维活跃,要想达到这样的氛围,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引导。两位数学老师都先以游戏或者数学故事开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将注意力和兴趣紧紧吸引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上。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例如汪老师执教的`《负数的认识》,从“说反反反”的游戏入手,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情,听课的老师也被有趣的游戏所吸引,从反反反的游戏中自然引导到正和负概念理解,结合温度计的生活用具和天气预报的温度读法,让学生理解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再通过读法和写法的学习,得出什么是负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的知识,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所学知识。郑老师的《数和形》开课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乐声中,开启了数学课的旅程,很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课题的探索;在结合数的计算,形的辅助,放手让学生研讨交流展示,课题里始终流淌着思考,询问,探讨的河流,问题和活动的开展使经验总结自主而扎实;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数学和语文课一样,都要激发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的因素是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两天听的这六节数学课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学会了补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虽然有的学生显得很胆怯甚至话不圆满,但至少引导孩子们主动而且自觉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动地去听老师或者别人告诉。特别是几位老师准确的语言,准确的教学指令,还有自然亲切的教态……还有等待的眼神,鼓励的手势等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节数学课,学生的主体性显露无疑,老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常常把问题抛给学生发现、探究、解决,这不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对人性的关注。他们把人放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们。虽然我很多时候都说数学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数学教师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结的教学升华,“数学清清楚楚出一条线,语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观念也彻底烟消云散了,语文要简单导,语文要兴趣引,方法要掌握好,习惯要早养成,就像今天听的数学课一样,语文课一样精彩,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语文课上最应关注的。也是我今天听数学课最大的收获。

  语文教师不妨也听听数学课,很不错的!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5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封闭性特点提出的,它充分顾及学生在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和阅读方式的探究性。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中应营造开放性的氛围,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互动缺乏,初中语文教师只是对课文做一些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把“分段”、“概括段意”、这个手段变成了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想我们当时所受的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始终给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师的思维方式主宰了我们,师生互动的`几率极低,唯一的互动方式就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而且始终局限于课文本身,学生只是知识的单向接收者。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信息的流动方式基本上是单向性的,既师→生,这种封闭的信息系统,导致了信息的淤积,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与交流,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04-18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荐】05-18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推荐】05-18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随笔04-27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06-17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2-13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随笔10-22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感想10-29

小学语文随笔10-22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随笔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