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

时间:2024-08-21 16:32: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1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陶渊明先生用生动的句子营造了一个宁静、宁静的环境。

  “每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五彩缤纷”这句话让人想象,仿佛我已经在这片幽幽的桃花林里了。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让人飘渺,若已成仙。粉红色的桃花散发着一阵清香,都让人忘记了忧愁和烦恼,只好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展现了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仿佛看到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闹闹闹。

  陶渊明先生以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希望。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里,“桃花源”确实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桃花源记》读后感2

  我个人觉得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我不提倡我们青少年学习他的'这种心境和生活方式,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向上,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入世。我们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做,但是不是现在。

  加入一个青年,我们中国的许多青年都像他一样,归隐田园,那么国家由谁来建设,如果我们国家得不到建设,那么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桃花源,试问一下,在抗日战争年代有没有真正的隐士,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这些人。(不可否认,抗日战争也有许多隐士出来保家卫国)

  隐士是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奢侈的生活,而我们平常人过的是基础生活,我们为这些隐士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桃花源记》读后感3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受吸引,陶渊明选择用生动的句子营造一个安详、宁静的环境。

  “突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五彩。“一句话让人想象,仿佛我已经处于飘渺的'状态,如果已经成仙,粉红色的桃花,散发着一阵清香,都让人忘记了悲伤和烦恼。只要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然而“就要还家了。设酒杀鸡作食。“我又热了,看到桃源人民的热闹,我们仿佛男女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

《桃花源记》读后感4

  我觉得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我觉得不我们青少年不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心境和生活方式,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向上,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入世。我们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做,但是不是现在。

  加入一个青年,我们中国的许多青年都像他一样,归隐田园,那么国家由谁来建设,如果我们国家得不到建设,那么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桃花源,试问一下,在抗日战争年代有没有真正的隐士,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这些人。

  隐士是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奢侈的'生活,而我们平常人过的是基础生活,我们为这些隐士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桃花源记》读后感5

  最后,我想起来了,十一岁的梦是有结尾的。

  梦中的桃源乡里人告诉我,桃花源这个地方一定存在,只要你相信它,肯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那你定会过上平和宁静的日子,纵然不如这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相闻水草丰美,但它另是一种境界,淡中真境,境中本然,既是那般。

  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吧。

  那我问,渔人呢,你们难道不记恨他?

  他们笑笑:“庸人而已,不必理会。”

  最后我问:“桃花源这个理想神境随着消息的泄露不合常理的消失了吗?”

  男女老少皆笑言,没有,我们和桃花源,一直都存在。

【《桃花源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读后感04-29

《桃花源记》读后感04-21

桃花源记读后感15篇(热)12-28

《桃花源记》读后感14篇[精品]12-15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说课稿12-25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03

读后感06-23

活着的读后感02-02

《阿凡提》读后感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