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1
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趁着假期认真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我这样做老师》这本书,读着魏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数年间,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还好,我现在有了明确的答案:做一个温暖的老师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必备条件。
01教师修炼篇
在《教师修炼篇》中,魏书生老师分了两章:“做一名快乐的老师”和“教书与育人并重”。尝试着改变自己,少埋怨生活,积极的面对生活,培养自信等都在思想上给我很深的触动。魏书生老师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做着不大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也应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享受,少批判。
02教学方法篇
在《教学方法篇》中,魏书生老师讲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高效学习,最后还荟萃了读书法、听课法、复习记忆法等,着重记录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读魏老师的文章,如同与一位智者的心灵交谈,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没有那么多高深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浅浅的.谈论这一些身边的生活、工作、学习,看似微小,但幽默有趣的表达,却有一番见地,一下子就拉近了一线教师与教育名家之间的距离。在实践教学中一定不能守着自己所谓的老经验,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的精神,常学常新,不断变换花样和方式,紧跟最新的教学导向,促使学生高效学习,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03班级管理篇
在《班级管理篇》中,讲述了在魏老师的班里,班级井井有条,一切事务甚至学生的学习也不用他操心,学生实行自动化管理,班里的一切都责任到人,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管理,不用事事亲临,这些都让我羡慕不已。虽然自己也从新任班主任历练成为所谓的“老班主任”,但面对众多的学生,众多的事务,有时仍会感到十分头疼、力不从心。读了魏老师的篇章后,释然了许多。重视学生的养成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增长了学生做事的能力,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也可以感到分外轻松。
换言之,魏书生老师也是在阐释教育孩子的最省力方法,那就是:教育不是和孩子作斗争,而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努力扶植孩子心中勤奋的小苗,浇灌、松土、施肥、除虫。让他自己和自己作斗争,是孩子抵抗风雨、战胜困难的能量来源。孩子的学业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根基牢固。
04温暖的修行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们的教鞭下有瓦特,你们的冷眼里有牛顿,你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我们教师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当他们有不同平时的举动时,更需要冷静地观察、倾听、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我,勇于质疑,勇于创新。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活才是鲜活的,才是丰富的。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教师的睿智启迪学生,教师的胸襟滋润学生。孩子的成长是一本翻不完的大书,他们有太多地方需要去引导与教育,也无法时刻用教育现象学的方法对每天的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的体悟、反思。也许有时候,我们一着急,还会犯错。但不能因为曾经失败而放弃努力,更不能因为“无济于事”而放弃耐心,放弃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同时也是一条温暖的道路。每个孩子的眼底都有万丈光芒与星辰大海,愿一群有温暖的老师陪伴前行,努力雕琢,与孩子共同奔赴璀璨未来。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2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并不想把自己置于多么高大的位置上,只想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称职的教师。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是魏书生老师的又一杰作,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他的教改创举看似普遍却隐含着难于超越的真理,时刻与学生平等商量的对策成就了师生课堂的辉煌。我们有时总会错误的用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总觉得自己是老师,学生就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课堂内容,最后却让自己和学生都身心疲惫。魏老师在书中提到“用自己的长处教书”,而他的长处就是商量。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一次公开课,8分钟的备课时间,他的课堂导入是“同学们,我上午10点多才赶到北京,10分钟以前才拿到教材,没备好课就来上课了,怎么上,咱们商量着上吧!”学生一听都笑了,学生愿意接触没有架子,和他们说心里话的老师。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
我记得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个老师想要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听话,你就必须要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和他们笑笑嘻嘻的,他们怕你了,上你的课自然就不会那么闹腾。其实这个观点我思考了很久,曾经也一度被这个观点所捆束着。因为我的课上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永远都在嘻嘻哈哈,所以,我曾一度的认为是自己平时真的跟他们接触太多不够严肃造成的,看了魏老师的书,我彻底的摒弃了这个思想在我脑中的地位,也彻底改变了我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知。
一、事事敢于与学生商量的背后。
魏老师是一位非常民主的老师,不论是课堂上还是他当校长、局长期间,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是把“商量”二字放到前面,这个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能够坚持的人寥寥无几,这里面的原因除了部分人喜欢“操纵权力”的天性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商量”之后措施的执行问题。既然是商量做事,那么必须得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还要做出与自己意志对立的决定。虽然我们总把“少数要服从多数”挂到嘴边,可真正执行时能够诚心地乐意做到者,为数少矣。
二、就我个人的音乐课来说,我有时会自信的觉得自己是在跟学生商量啊,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会那样呢?
说白了,自己的内心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我所谓的选择都是自己在课本中已经设好的圈圈里让学生去做。所以,这么来看我还是那个在“操纵权力”的.人,更或者说是自己没有勇气做出与意志相对立的决定。我在怕,怕学生不会,怕学生做不到,怕学生不学好。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书,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快乐体验式音乐教学,让学生在与课堂主题并不违背的前提下,课下与学生交流商量,让他们自主选择本课歌曲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轮流来当我们音乐课的小老师,改变过去传统一言堂的教学状况,变传统单向传授式为启发体验和讨论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的、主动地去探究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唱、奏、舞、说)自由地、主动地去模仿、探究式的学习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不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展现奇思妙想。我相信让每一个学生去努力做他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他一定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3
寒假来临,终于可以带上小朋友去家附近的图书馆看书了,当然,离家不远处,也有一家东大书店。或借或买那些心仪已久的书,忙完家务,泡一杯茶,坐在阳台前手捧一本书,是再惬意不过的一件事了。可小朋友喜欢去图书馆,说因为图书馆的书更多,于是喜欢清静的我携儿前往。在图书馆里出于职业习惯,我一般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首选了一本名为《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作者是魏书生老师。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对魏老师大名如雷贯耳,他的教学专著更是要好好地学习拜读,迫不及待得翻阅起来,看完后心中感叹不已。
思及自己,弹指一挥间,站在三尺讲台已经第十七个年头了,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我当时正值生病吃药期间,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医生!医生很光荣的职业,救死扶伤,还可以医治自己的病,可以受到很多人的羡慕和令人崇拜的职业。
可是等到我自己面临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全部忘记了儿时的雄心壮志,在几年的读书生涯中,慢慢的被教过我的几位语文老师所吸引,喜欢“老师”这一职业了。语文老师他们的博才多学,他们的丰富知识面,也看到了作为学生的我们那么喜欢和语文老师亲近。想想还是“教师”这个未来的职业好,选择了师范院校,走上了这条教书育人的道路。
当我大学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试讲,声音尽量大点儿,再大点儿,想像着,将来我的学生就坐在下面,他们在用求知的眼光看着我,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等我真正踏上教师的这条道后,我知道,自己选择是对的,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远离社会的利益纷争,校园是我心中最后一方净土。
都说把自己喜欢的职业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效果会更好。的确如此,我喜欢和学生们的亲切交流和沟通,喜欢学生们课后喊我昵称,给我起外号。或许我没有书中的魏老师那样的健谈,那样的多才多艺,但是我有一颗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的赤诚之心。喜欢站在讲台前,拿起书本,手捻一支粉笔,写下的是知识,收获的是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
我认为,做老师,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要慎重认真对待。因为教育首先需要一颗细腻的心,我想作为一名女教师,我有一颗观察细致入微的心,观察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走出来并适时帮助他们。
其次教育需要爱心,爱学生,爱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回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爱了别人的孩子,就是对一个家庭负责,同样的我们是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老师能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所以,保持一颗爱心,教育路上会有别样的收获。
教育需要恒心,淡泊名利。在当今社会,物质丰富,难免会有一些教师道德沦丧,做些让人痛恨的事情,但是坚守自己的一亩心田,不要被污染,保持自己的初心,方能坚持走到最后。
教育也需要创新,老师不能墨守成规,死教条,那样的老师学生不喜欢而且会拉开师生之间距离,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看学生喜欢的漫画和偶像剧,听学生喜欢听的歌,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
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除了教会学生文化课学习之外,还要教会他们走上社会谋生的本领——技能,在实训房里一起学习的点滴,我们共同撒下的汗水和泪水,成功和失败都历历在目,感谢你们,我的学生,有幸能让我成为你一段青春岁月的过客。
总之,亲爱的学生们,我可能不是你生命中待你最好的那位老师,但是希望在你视野里,我也算是独特的那么一位。
谢谢曾经教过我的那些老师,我也必定会像你们一样,不忘初心!
【《教师我是这样做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05-01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06-28
我帮妈妈做家务日记02-07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11-24
做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1-21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3-27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4-29
做智慧型教师心得体会07-03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