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11-24 12:25: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更好。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来源于当代翻译大师傅雷给他儿子傅聪的家信中。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傅聪是著名的钢琴家。单从这些成就来看,我们就能够看出傅雷是一位出色、有良知的父亲,更不用想他和儿子互通的几百封家书。

  《傅雷家书》摘录傅雷与妻子在1954年至1966年间和儿子傅聪的.通信。这数百封家书中,字数最多的有七千多字,可想而知,傅雷是多么地爱儿子。傅聪在海外的几十年里,傅雷无时不刻不想念着孩子,傅雷一有时间就给孩子写信,信的资料大多是关于生活、艺术、思想交流等方面,这也不难看出,傅雷对生活、对工作、对艺术都是十分认真的人。

  傅雷在儿子刚出国的几年,总是为对儿子以前的教育方式感到后悔,说自我是一个“狂暴”的父亲。在信中,他常常请求儿子原谅自我。但我敢说,傅雷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若没有傅雷在儿子幼年时对其谆谆教诲,哪能有如今在钢琴界大有名气的艺术家?若没有傅雷在书信中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哪能有如此让父母放心的孩子?若没有如此良知的父亲,他的儿子就不会有完美、精彩的人生!

  “人的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多么令人深思的一句话。读完这本书,我也想说一句:人生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而谱写这首音乐的,有我们,也有父母。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导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2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受。

  《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这不是普通的的家书,而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是一本优秀的青年读物,也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文。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迪,傅雷严谨的作风和深邃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喜爱这本书,赞美傅雷用真情、真心营造的融洽的亲子关系。

  而这次听肖培东老师的课,真令我难忘,那高超的教学水平,仅用点赞是不足以表达的。

  上课前,只见他亲切地问侯着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那平易近人的样子,消除了我的紧张。肖老师的亲切,可不止这。上课了,肖老师说:“不要紧张,顺其自然,放松点。肖老师的'话,让我们渐渐放松。不像其他名师一样带来严厉,肖老师带来的是慈祥。

  随着课堂进行,肖老师引出了他与他儿子的故事,从而向我们介绍着《傅雷家书》,以生活小事引出课程内容,水到渠成。内心不禁赞叹。

  课结束了,我不舍地转回头,只见老师还在那儿,望着我们离去,目不转睛。好一个亲切的肖老师,好一个慈爱的父亲,好一个难忘的课堂。谢谢您,肖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3

  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进行了《傅雷家书》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不少的收获。

  《傅雷家书》是自1954年至1966年期间,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与傅敏的186封书信集和一些音乐笔记,这当中涉猎甚广:有贝多芬,肖邦优美的旋律,有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不朽的诗篇,有丹纳,罗素闪光的哲理,有李白的放荡不羁,苏轼的恣肆意象,孔子,王国维精辟的思想,巴黎罗浮宫闪亮的光芒,中国汉代石刻的优美线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傅雷人格的光辉,高尚的情操,纯正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通过这些家书表现的淋漓尽致,对儿子寄予的期待也溢于言表,这一切都体现了一点:傅雷深重的父爱。

  在读《傅雷家书》之前,我有一些不理解父爱。小时候,我觉得父亲对我很冷淡,假使我和他一起走在路上我跌倒了,无论怎么哭,父亲都像没有听见似的`,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自己起来。”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那时我甚至一度认为父亲不喜欢我,想着想着就会哭的更大声,父亲却好像没有我这个孩子似的,不予理会,直到我慢慢长大,渐渐地明白了父亲每天的不容易,也明白了父亲对我的那份无私,无边的父爱。父亲从不会像母亲那样用言语去热烈的表达对我们的爱,而是用行动来表现他对我那如山般厚重的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封封小小的家书里都蕴含着满满的人生智慧与傅雷对儿子那份无私无言无声,却又响彻天际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4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受。

  《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这不是一般的的家书,而是一本布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是一本优秀的青年读物,也是素养教育的经典范文。

  《傅雷家书》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迪,傅雷严谨的作风和深邃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宠爱这本书,赞美傅雷用真情、真心营造的融洽的亲子关系。

  而这次听肖培东老师的课,真令我难忘,那超群的教学水平,仅用点赞是不足以表达的。

  上课前,只见他亲切地问侯着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那平易近人的样子,消退了我的紧急。肖老师的.亲切,可不止这。上课了,肖老师说:“不要紧急,顺其自然,放松点。肖老师的话,让我们慢慢放松。不像其他名师一样带来严峻,肖老师带来的是慈爱。

  随着课堂进行,肖老师引出了他与他儿子的故事,从而向我们介绍着《傅雷家书》,以生活小事引出课程内容,水到渠成。内心不禁赞美。

  课结束了,我不舍地转回头,只见老师还在那儿,望着我们离去,目不转睛。好一个亲切的肖老师,好一个慈祥的父亲,好一个难忘的课堂。感谢您,肖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5

  翻开一本厚厚的书籍,白纸黑字间写满了拳拳的父爱。一字一句的谆谆教导,让我为之震撼。一位知天命的老人,伏案写了百千余封家信,在学习艺术﹑做人做事﹑演奏姿态等个方面,给儿子指明了方向。在寒冷的冬季,《傅雷家书》作为温情的使者,教会了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也给予了我一颗期盼已久的,学会感恩的心。

  在学习艺术方面,傅先生这样说:‘读俄文别太快,太快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始必须从容不迫。“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常有发生。记得每次制定计划,总希望快速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制定了不切实际的计划,然而囫囵吞枣地学习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稳扎稳打,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才会收获一个较好的结果。

  在做人做事方面,傅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又一个的根头都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每每面对失败,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于是,一次又一次哭泣后慢慢站起来,但这布满荆棘的过程中,伴随着别人的不认可,伴随着小小的失败,这句话鼓励着我坚强走下去。久而久之,在行向远方的.路上,锻炼了自己的韧性。而那句”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窖。“更是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话语深深扎在经历了挫折的心上,鞭策着我前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6

  利用假期难得一憩的时间,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非常幸运的是,首先读了这本书,趁着还有一种想写东西的冲动,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第一次接触《傅雷家书》,是在两年前人教版的语文书上,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选入了课本,因为脱离了书信的整体内容,对于两封家书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唯一能打动我的是一种震撼,因为在我的眼中,家书更多的是互诉想念,聊工作生活的境况,而这两封家书,简直是带有文学作品的气息,谈论的关于艺术和感情的问题,真的不像一对父子之间的交谈。

  当我看前面的序文时,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在__年,傅聪到中国来演出,由于在成都机场,不慎摔了一跤,把右侧的'两根肋骨摔断了,只为了一个承诺,一种信誉,一种对艺术的执著,他并没有放弃到香港的演出,而是在国内医院特制了护甲,带着剧痛,坚持了演奏。

  许多人士并不知情,因此有些评论家说“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面对这样的评论,他并没有争辩什么,在他的眼中,更有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的旷达,这种人格上的魅力,深深地感动了我,试问当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如此呢?而我也深知,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是其父亲傅雷对他的培养:首先要学做人,再当一名艺术家,最后才是一个音乐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7

  一个月前,在书店看到这本家书,父母曾经推荐过,于是买了下来,怎知这本书竟使我一月心境忐忑,思想波动。

  刚开始读便想提笔写书评、写读后感,似乎每篇书信都可以传言,曾想过多少关于伟大与崇高的辞藻来修饰它!怎知心中激荡澎湃,竟无从下笔。如今,读完最后一页家书,凝视傅聪手捧先生遗骨的眼神,似有千言万语,怎奈斯人已逝。

  最后一页了,渐渐,心从这令人惊叹的感动,到发自肺腑的共鸣,以及最终离人两界的伤怀中平静下来,回思着。除去合页后的.孤独,先生那股子力,似乎在为我酝酿这什么,召唤着什么。

  我有一个理想:有这样一个世界,文化上历史悠久,但民族年轻,生命力旺盛。用科学的方式在崭新的世界里构建着以正义、高效、公平、自由为原则的合理社会,人们高尚文明,美丑分明。也许永远没有这样的世界,崇尚这一切的人太少了,世俗的世界中人们甚至不愿意有他们的存在。

  正直、高尚、坚毅和智慧,这些美的东西是多么可贵,追求这一切是如此纯真的信仰,为什么这样的追风者要受到无尽的痛苦?追求不到美的,便把追求美的人定义为虚伪,追求不到理想的,便把追求理想的人定义为轻浮,甚至在童年期就断绝他们的理想,让他们没有机会想象理想,扼杀他们的追求。先生弃世一生,痛苦几人堪知!

傅雷家书读后感8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子,主要收集了1954年到1956年之间傅雷夫妇和儿子的书信内容。这本书不仅在问世之初轰动了世界,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根据教育价值,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和成长。

  起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去阅读,因为我觉得书信体的著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一读之下,感触颇深!书中不仅有傅雷夫妇和儿子之间对于家庭琐事的交流,也有大量对人生的.探讨,还有对文学艺术的思索,其中不少内容具有很强的哲学反思和教育学价值。例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读后感。这句话表达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心,尤其是对他们的成长十分关切,也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亲情的深厚。再譬如:“特别是阅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傅雷夫妇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人需要阅历才会真正的成长,成为一个有意志力的人,而得到这些,需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多,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家庭与相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厚情感的表达,傅雷的教子之道让我们收益良多。

  我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同时,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性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9

  父母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关爱着我们,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读完《傅雷家书》,我莫名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1917年,父亲爬上站台给他买橘子吃,显出了努力和苍老的样子。《背影》中的父爱是含蓄的,不善于表达的,而《傅雷家书》的父爱是明显的,直接的。傅雷是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博学睿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有着很透彻的研究。在他的培养下,傅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让他懂得了怎样为人处世,如何理财,如何处理感情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傅雷对人生的认真和对子女的关爱。他写的每一封家书都十分认真,无论长短,从未草草了事。信中除了写生活琐事,还有着对艺术与人生的谈论,这对于每一个读者都是很重要的教诲,让我们从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的父亲很普通,他不是傅雷那样的名人,对我的爱却不会少一分。他不会用言语表达对我的爱,他的'实际行动总会让我感到父爱如山,父爱是深沉的;他不会在意我的成绩,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开心就好,他会容忍我的小情绪,从来不会打骂我。

  《傅雷家书》让我懂得,父爱和母爱一样,它是沉默无言的,它如同山间的潺潺清泉,是纯真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在今年这个饱满的假期中我读了许多本课外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傅雷家书》。

  傅雷是我国若明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

  《傅雷家书》开始于1954年停联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伸雷夫妇在如不堪受双双自兵十二年间俘雷的数百封通信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表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他们和儿子。儿媳之间的信被傅敏编辑成几十年来路畅销的《傅雷家书》

  在我仔细读完这本书后受益匪浅。傅雷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去出国留学期间坚持写信,小到吃饭穿衣花钱细之入微,无不关心、在书中看出傳雷是一位十分严格的父亲,对儿子要求很高。还让他这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高尚精神令人感动。

  同时,在书的字里行间中还透露了许多的哲理、过去的我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款矩。现在我的'生活有条不素不去因为琐事而放定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因为工作太多的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奏。

  《傅雷家书》不是一些简单的文字。他并不仅仅是父亲写给儿子的文字而是父亲对儿子的-种浑沉的发所以,对于这么一位在时代洪流中澄亮透彻的伟人。除了深深的追思还有深深的有敬佩。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读完了傅雷家书,感触很多。

  在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字——爱与孝。不得不说,傅雷写给傅聪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对傅聪的爱。其实从小,傅聪就被傅雷严格的管教着,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或许傅聪没有被父母宠着的童年,但傅雷对他严厉的爱,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聪刚刚出国学习的'那段日子里,相信他不是很适应的,毕竟第一次离父母这样远。但是傅雷给他写信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傅聪,父母还是在你身边的,这会给傅聪那孤独的心极大的安慰,会让傅聪有一种父母与他“天涯若比邻”的情感吧。

  在傅聪小有成就的时候,傅雷告诉傅聪不能骄傲,这样才能让他明白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提高自己,为他以后更大的成就做了铺路石。虽然傅聪常常不回信,但是傅雷仍然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在其中我能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无闻的爱。只求为子女付出的多一点,而不求什么回报。

  在国内反右的时期,傅雷深受困扰,他为了不让傅聪担心,为了能让傅聪更加专注的学习,宁愿自己在内心默默承受这份痛苦。

  其次,我想说的是一个“孝”字。读完整本书,令我特别感慨的地方,是傅聪给父母的回信,实在太少了。特别是他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傅聪是经常几个月不回信的,这是在我看来傅聪做的不好的地方。

  傅雷与他的妻子走的如此突然,没有给傅聪尽孝的机会。日后傅聪也是会有遗憾的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忙忙碌碌过完了一年,终于在寒假有闲暇静下心来看完了《傅雷家书》。

  读完之后,我很是意外。

  本以为文学大家与子女的家书应该是十分严肃的繁文缛节,但看完书发现并不是如此。

  书中的满是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关心以及沟通。

  一封封家书,就像是一场场促膝的谈心。

  傅雷在书中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让我不禁感叹有如此开明的父亲何愁子女没有出息。

  傅雷先生的孩子们也没有让他失望,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番作为。

  傅雷先生真的可以说是他儿子的良师益友。

  他告诉儿子“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琼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博大的同情心。”

  他以一种开阔的视角告诉儿子,人生免不了会经历挫折,但人不能被挫折打败,挫折、苦难都是成长为一个健全而有同情心的人要必经的。

  当然傅雷先生也并不是绝对的.慈父,在书中他严肃对子女提出三个要求:不做对不起国家的事,不说对不起国家的话,不入他国籍。

  读完《傅雷家书》我看到了一个严厉却又爱自己子女的可爱父亲,一个坚守自己原则热爱祖国的父亲。

  我看到了真正的父爱,傅雷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好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及傅敏)的家书,从1954年傅聪去波兰学琴,到1966年傅雷弃世,十余年间父子(母子)几乎只能通过书信沟通。一方面,二老对儿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关心,在家务琐事、接人待物、婚姻生活等方面时刻提点他(我收获了两份菜谱,还决定效仿傅式家庭记账法)。

  另一方面,还把他当成是知己,一同讨论音乐、文学等艺术。老爷子真厉害,通英文法文(给儿子写信用中文,给儿媳写信用英文,给儿子老师写信用法文)懂文学、音乐和美术(各项艺术都被他打通了,非但儿子说啥他都能指点一二,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也常常来听他意见。经常就是——你感兴趣的这个问题,我刚翻译过一本,未出版先抄录给你。老爷子的业余爱好是收藏,经常给儿子寄小古董。)

  傅聪兼具天赋和努力,年少成名,却能持提升艺术水平。这小子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和父亲争论贝多芬最优秀的.作品究竟是哪一个。他们一家真是有意思!

  好的文艺作品真是振奋人心,感触太多了,先简略概述。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出国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别勾起了对儿子童年的回忆。从儿子倔强出走到父亲的忏悔,无不体现出父亲的后悔。这一走,使严峻的父亲在内心上受到责备,对傅聪太过于严峻了,但也体现出了肤浅的父爱,傅雷也因此抬起了不断写书信的笔。

  此后的几十封信中,角角落落无不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父亲买儿子每一场演出的唱片,父亲知道儿子这几天会有哪些支配,甚至是生活繁琐的事多多少少都有谈到,并关怀傅聪的心情问题及对艺术的理解,虽然写的都是事,但流露着的都是满满的情。

  书中没有附上傅聪过多的回信,但是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儿子是特别信任父亲的,及傅雷对孩子转变后的夸奖及赞许,都表现了傅聪接受了父亲的爱并试图也传递自己的爱。在海外巡演前,傅聪看着报栏上自己排的满满的音乐会,并感慨自己异国他乡,父亲并看不到,也有一屡屡悲伤,这些生活上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足以体现出父子二人天南海北对彼此的爱。可无奈的是,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书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好像是带壳的`果实,剥开了,便是一颗盼儿,忧着父亲的心。正如文中这样,儿子遇到了极大的挫败,父亲的一封家书,是极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谆谆教导,在必要时,是不会觉得烦的,它是最有效的强心针。由于它很质朴,令我们不断越过困难险阻;由于它是亲人的期冀,令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第一次读《傅雷家书》不记得是多久以前了,我最后又重新拾起了这本放在书柜中的著作。这一次,我竟读出了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傅雷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并不会一向长篇大论讲大道理,而是利用书信唠叨些家常事,和儿子心对心地交流沟通,不会和儿子正因距离的遥远而疏远,他无拘无束,心里怎样想的,笔下就怎样写,正正因如此,《傅雷家书》中父子母子之间的爱才会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真挚、那么纯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这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每封家书中都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栽培和关爱,但在疼爱的同时,他也不忘对傅聪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这样不仅仅让儿子了解到家中父母的状况,还能同时让儿子不乏兴趣地继续看完家书,理解到教育。傅雷先生的这些家书,饱含着人生道理,让傅聪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先生对子女从不苛刻,因此当我们读完的时候会深有感触,若是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对待我们,坚信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许多。但是又有几位父母能做到想傅雷这样的呢,没有几个。每位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并不是我们的父母苛刻,只是他们把他们的爱放在了培育我们的过程中,傅雷只是父母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表示我们的父母就要和他所做的事一模一样,因此,我们都不好抱怨父母,他们都和傅雷一样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15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2-26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范文06-1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荐】11-02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06-1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集锦15篇)12-2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28篇)11-11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02-27

《傅雷家书》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