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时间:2022-06-21 15:00:2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八佰》观后感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佰》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观后感15篇

《八佰》观后感1

  昨天晚上,我听吴羽伦说《八佰》这个电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妈妈有空,又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于是她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说是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让我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多废话了,我们谈一下观后感吧!

  这部电影名字听上去感觉没啥不同,但其实是一部战争片。它不像《三体》那样悲惨,不像《星球大战》那样科幻,不像《乐高大电影》那么古怪,但人气和评价很高。这是因为人们都被电影人物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很多人看着看着都哭了,不是吓哭而是感动得哭。影片中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最后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护两百万人,奋勇作战,为国捐躯,英勇无畏,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一个幸存者。他们都为国家为人民拼尽了全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们过桥的片段时,看到他们都死于日本军队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复仇,但仔细想想,这样我们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样了吗?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称颂和纪念。

  通过这部影片,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样,战争是残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3、为了国家和人民,有时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也许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最真实的宣誓!所有的中国人都站起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八佰》观后感2

  四行孤军光与影,八佰壮士立国魂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千万强敌不能挡。”

  电影剧情来到尾声,思绪却难以收回。《八佰》,真正打动我的,是那种坚守与勇气,这种刻在中华民族基因上的品质。也许他们早就知道了这场战斗的结局,可他们仍然一往无前,向死而生。孤军奋战本已困难重重,而对外夸大守军人数,是无奈,却又是勇气,何其壮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看到了一种对比,一种是战士们“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笑”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他们以八佰为名,面对着人间地狱,和日军枪炮喷射出的杀戮火舌。而另一种,是在他们身后不远的租界中,各国列强和所谓有头有脸的国人,过着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生活。他们如隔岸观火围观着,审视着这场战斗,前者让人为之动容,后者给人刺痛心灵的叩问。

  我不禁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自古而来的英雄血统浸染了这片土地,那是鲜血的红,也是中国国旗上的红。也许对于这些战士,很多人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他们的名字,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可我们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奋斗,面对战争,他们从历史长河中缓缓上前,用血肉之躯,铸就了生生不息的爱国热情,而待到山河无恙,他们又默默隐去,这次,轮到我们该纪念他们,铭记他们,学习他们了。

  我以敬仰之心写下这篇观后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佰”这个悲壮的量词将永远的警醒后人。

  怀抱一腔孤勇,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梦。

《八佰》观后感3

  今天是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八佰》,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7:10分开演,我们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们大家都热血沸腾。

  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看这部电影的心情十分复杂,全程神经紧绷,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河隔开的是“两个世界”,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但中国人抗日的热情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开,只会更加紧紧相连。这场电影让人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很多,当敌人发起进攻时,为保卫仓库,战士们腰缠炸药跳到楼下的日军中,一个接一个,让人看的热泪盈眶;还有升旗时,为保护战旗能够矗立不倒,几个军人也献出了宝贵生命,还有民族英雄谢晋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撤军时内心的挣扎感,让我们大家看着很揪心,能感受到军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对下属的关怀中看到身上热血浪漫的一面。

  历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硝烟弥漫,六层楼钢筋水泥筑,墙厚楼高,易守难攻,有粮食、牛皮和丝茧,准备持久作战。敌人放的毒气,要过桥,水战,空袭,递送电话线,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画了一张张生动的脸。在年轻战士身捆炸药跳下楼的片段我们大家都热泪盈眶。

  看完后,我感觉抗日英雄不畏强敌,视死如归,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这一场电影让我们看的振奋人心,一会兴奋,一会紧张,一会悲痛。抗日战争进行了很多年,最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最终打败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活得有尊严。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八佰》观后感4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八佰》观后感5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观后感6

  《八佰》这部电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妈给我说这是一部抗战的片子,我本以为这是八百壮士抗争成功了呢?谁成想,最后的结果令人感到伤感!

  《八佰》主要讲 的是一九三九年,关于“淞沪会战”的故事,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是战火硝烟不断的”四行仓库”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却是英国人租借处,人民安居乐业,一条河流,将两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经过不断抗战,最后虽然失败,但依然有大多数战士存活了下来!

  在《八佰》中,最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一个片段是在日军准备爆破大楼时,因为他们四面八方都有钢板防护,手榴弹一扔就弹开了。于是,一位士兵将炸弹绑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顾敌人重力的炮火攻击,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了一群日军所围成的钢板阵,随着一声响动—“咚——”他与一些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战士也像先殉职的那一位战士一样;身绑炸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其中,我还特佩服一个人,他叫“刀子”,他本来在难民过桥时拦下了一个想“逃”的军人,但在德国人运电话线受阻时,他却挺身而出,以身殉国,将电话线安全运到四行仓库!

  从大体上看,他们的抗战已经输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所铭记,他们,才是真的中国人!

《八佰》观后感7

  “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出自电影《八佰》。

  一年前,当我看到它的宣传片时就冲出来了一股欲望,终于,在这个国庆假期,我实现了愿望。

  它讲述了淞沪会战在上海市内的最后一场战斗“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河边是被称为“地狱”的抗战区,另一边就是“天堂”租界。抗战区这边炮火连天,租界这边就是灯红酒绿,同样身为中国人,租界这边只有很少的人关心中国军队,甚至把日军能不能在三小时之内攻下基地当作看点。这是多么可悲啊!

  战士们奋勇抗战的场面让我深受震撼。有一次护旗行动中,旗子被敌机射倒了,战士们不顾枪林弹雨,两步并作一步,冲上前去,死死地保住旗杆。密密麻麻的子弹像大雨一样倾洒过来,战士们也毫不退缩,用血肉之躯迎接它。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就冲上来接替。终于,他们守住了这面代表着中国军队不屈的信念的旗帜!也正是因为这次行动改变了租界的态度,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尽可能的帮助中国军队。

  《八佰》,这部让我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的电影,让我看到了先辈是如何不畏生死,坚持到底的。我们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历史会记住他们,我们也不会忘却!

《八佰》观后感8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无论大家以何种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文明理性讨论。

《八佰》观后感9

  今天,老师领着我们一起看了电影《八佰》。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10月末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420余人奉命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坚守的战斗故事。

  影片中,战士们英勇杀敌,誓要守住上海,和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战斗伤亡很重,小湖北的哥哥和叔叔相继牺牲……战斗持续了四天,直至10月30日战士们才获令撤往英租界。小湖北等人在敢死队的掩护下成功撤入英租界。

  死,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永远消失,意味着不复相见。但对于敢死队的兵士来说,他们的死意味着战友的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勇,还意味着…

  你知道吗?在《八佰》里有一些非常感人的镜头:为了保住四行仓库上的旗积旗帜尽管仓库顶上已是硝烟滚滚、血流成河,但兵士们依然英勇地冲了上去,紧紧抓住旗杆,誓死不松手,为了保住旗帜,战士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许你会说:“一面旗子而已,哪里抵得上几十条人命?”你可知道对于战士们来说,军旗不倒就代表着士气不倒,勇气不倒,中华民族屹立不倒!

  战斗中,日本鬼子妄图爆破楼体,一些兵士以死相拼,将炸药捆在腰间,一边高喊着:“娘!儿子不孝,回不去了!”纵身跳下楼,让炸弹在敌军中间爆炸,自己却在烟雾之中化为灰烬。为了守住上海、守住国土,他们英勇牺牲,换来了国人的平安!

  电影片头有这样一句话:“在我化为灰尘之前,我希望看到你的笑容。”我想对英烈们说:倭寇早已被逐出中华,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八佰》观后感10

  晚上去看了八佰这个电影,感觉还是挺好的'。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国民党大部队撤退,只剩一个师独自留守一个仓库里跟日本军交战的几天。仓库地处市区和租界一河之隔,河这边是士兵应对日军残酷围剿,河那边是各种百姓生活,有商铺戏院也有各国使馆人民,大家都在观望河对岸这场战役。

  几次交锋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士兵们身绑炮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往下跳的时候,瞬间泪崩。但也有临阵脱逃,临时收编的百姓摇摆不定,对于杀人对于战场充满畏惧,不敢迎敌。感觉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们的各种心态状态,包括他们聊天时那些话语。不同于之前看过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有一匹白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么。

  河对岸有战地记者不顾风险进入仓库拍摄,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学冒着枪弹游到对岸送旗子,有老外对赌下一场交锋输赢率,也有对岸高楼里用望远镜观察局势的知识分子。

  电影里有一句:战争的背后就是政治,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队要支援(需要冒着敌人枪林弹火跑到对岸,很壮烈的行动)报名时需要报哪里来的,听见一人大喊:聊城东昌府区某某某。把我惊了,这不我家乡的人吶~

  总之电影拍的很好,很真实。各种视角描述都有。战争场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二环胡同里和管虎导演有过几句近距离聆听和面谈。全然已忘当时的状态模样。

《八佰》观后感11

  9月29日下午,平朔电力工程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三类人员一起到电影院观看了《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了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有八百人。

  开始有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里面有很多的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在快到达上海时,遇上了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但还是没有逃过日本鬼子的残忍的屠杀。他们到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界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日本鬼子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陈树生绑着手榴弹跳下去的一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是这样对付日本鬼子的,只有用这种方式砸进敌人们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战士们一个一个的绑着手榴弹跳下去的场面异常的惨烈。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了3500多万人。

  影片《八佰》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八佰》观后感12

  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观看《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时长大约156分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开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达时,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还是没有逃过敌人的屠杀。他们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毕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借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敌人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郑凯演的陈树生要绑着手榴弹跳下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陈树生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有这样对抗敌人,只有用种量砸进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

  《八佰》这部电影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和感动,兴奋与悲壮。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和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八佰》观后感13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八佰》观后感14

  疫情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导不会让影迷们失望,无论是小人物题材的小制作,还在这样一部还原真实历史故事的大制作电影。

  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

  感谢管虎在和平年代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

  再一次看到管导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战场中,留着鲜血的白色不倒骏马,表现中国军人毅力不倒的献身精神和预示受尽欺辱的中华民族终将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个人建议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观看,因为,震撼,感动,真实!

  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

  和平年代,国人,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

《八佰》观后感15

  《八佰》,这是一部讲述了战争时期,中国革命战士宁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视死如归的英雄们,从八百位减少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他们不言放弃、顽强抵抗,始终不让日本军靠近仓库,保护着后方的老百姓们。

  “小湖北”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本想与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国的。上海,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只有租界那边灯火辉煌,莺歌燕舞,与之形成了明显的差别。

  叔叔埋雷,意外牺牲了,小湖北很伤心。堂哥本来很胆小,但是亲眼目睹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惧了,变得坚强而勇敢。在明知道抵抗不过敌人的时候,好多战士纷纷绑上炸弹,往敌人堆里跳了进去,同归于尽……顿时,我热泪盈眶,满腔热血沸腾起来。军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军人们毫不畏惧、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泪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小湖北主动报名敢死队,引出敌人火力点,然后让其他人快速过桥。可是,过桥不顺利,一个、两个战士倒下,连团座都被枪击中了,他用着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喊道:“全部过桥!”然后倒在地上的两个战士快速跑过来抬起团座一起往租界跑。

  现在的上海还保留着他们打仗的那个仓库,时刻提醒着人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八百战士,我像你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15篇】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10-17

八佰电影观后感250字06-18

妈咪观后感06-09

《弱点》观后感06-09

《夺冠》观后感05-30

《姜子牙》观后感05-29

夺冠观后感05-17

感恩的观后感03-13

弱点观后感02-03

《父亲》观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