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是什么

时间:2021-06-20 17:36:0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读书笔记是什么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是什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笔记是什么

读书笔记是什么1

  近几天,用了大概一周的睡觉前时间思考了下这学期读张老师推荐的社会学书《社会学是什么》。这本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中的一本,是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这些对社会学这个大概念不了解或没有深入了解的人,更清晰、明了的介绍与解释。

  这本书的作者邱泽奇先生,他是社会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泽奇先生先后学习过生物学、农业古籍和农业史、社会学和社会项目评估。曾经担任过农场技术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员、联合国项目评估专家。曾经从事的研究领域有农村婚姻家庭、农村贫困、农村社会保障和中国社会学史。现在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组织、高新技术与网络社会。

  邱泽奇先生这本《社会学是什么》,是从大众对社会学这个专业与概念的几个误解开始说起。邱泽奇先生在书中,近最大量的用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的语言用八个部分的内容向我们比较清楚明晰的解释了社会学究竟是什么与社会学对于我们的意义。第一部分讨论社会学的思维;第二部分对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进行了简单的几方面介绍;从第三部分开始到第八部分,讨论了社会学在当今的几个主流问题;在本文结束的时候,邱泽奇先生还提出了社会学作为职业或使命的深刻问题。

  作者所写的第一部分----数字与意义,作者由大众对社会学容易出现的三种误解引出开头。对于社会学,人们最容易对社会学理解产生错误的三种观念由:第一是把社会学等同于社会哲学甚至哲学。这是社会学脱胎于哲学的起源引出的误解。第二是把社会学等同于讲故事。这是由于社会学的研究中,必须有大量的示例与真实故事的需要所导致的,社会学确实缺少不了社会故事、社会事实。第三是把社会学视为数字游戏。社会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定量研究中数字是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大量的数字来作为证明来说明解释社会现象。

  第一部分作者由一个具体示例中的四个数字开始,来向我们一个一个展开的介绍,在社会学调查研究中数字的意义以及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我们拥有的数字,还有社会学需要的数字是通过哪几种科学手段方法获得的,最后解释了在调查研究中数字被赋予了科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由中国社会学传播的先驱者严复的“群学”说来开头。从社会学最早由哲学中脱胎的起源开始,孔德于1838年发表的《实证哲学教程》第三卷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概念,以及之后的发展变化历程,提到了几种社会学理论,最后落脚于社会学概念的阐述。

  第三部分命名为“人之初”。社会学研究的不只是千变万化的社会与社会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它最大的研究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并制造了多样社会现象的----人。通过解释人的成长与发展,作者提到了人的“社会化”这一概念,谈到了一些社会学家的“社会化”研究方向与研究理论。当然也写到了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也提到了社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社会化是无法速成的。

  通过这一部分的讲述,我了解了一个人在从出生到长大,甚至到死亡那一刻,无时无刻不处在社会中,当然也就在社会化中。我们的一生都在伴随着社会成长,受社会影响。社会学家们对“我”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艾里克森的八个认同危机,与皮亚杰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让我了解了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在社会学家眼中的发展过程,使我更容易理解和比较社会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研究内容。

  作者在第四部分的开始就举了一个关于“上学”的实例,并提到说在中国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或记忆。并由“上学”引出了作为一项重要社会制度的学校教育,在第三部分提到的社会化,其中人的社会化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和学校,学校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家庭对人的教育与培养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得不寻求能够代替家庭,并能够使人获得社会属性的方式,学校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历代历年的持久的变化发展,形成了当今的学校教育体系。文中从受教育者、社会两个大角度讨论了学校教育的功用。在学校带给人发展,带给人知识财富的同时,学校教育也同样承受着被人批判的地位,其中比较引人注目且重要的原因:一是考试;而是教育与不平等的关系。通过文中的讨论与解释,考试这项仍然在被激烈的批评着,这不仅是考试最主要的是中国目前的整体教育模式,和体系机制。至于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包括地域与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进而影响了社会不平等问题。

  在第五部分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摆在我们眼前最现实的一个现实实际问题,找工作难。紧接着,作者提到了劳动分工,并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秩序中的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高度的劳动分工,把工作划分为具体的、具有专门技能要求的职业。作者详尽的阐述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位社会学家们对劳动分工观点的解释与研究。谈到了劳动分工就涉及到了经济制度,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经济制度既是一个专门的研究议题,也是在劳动分工、职业和劳动等议题的研究中必须考察的、重要的环境变量。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试炼过程,也付出了代价,现如今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着问题。例如,女性、农民工与获得工作机会的不平等,更多的人面临失业、下岗甚至再就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找工作成为了相当困难的一件事,让我们这些待就业的学生提高了警惕。

  书中的第六部分,讲的是人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构成家庭要素是存续婚姻关系的男女伴侣,最先提出的问题是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不同的时代对伴侣的要求标准是不同的,是随着时代大主流与人的价值观变化的。伴侣婚姻关系可以大致分为:结婚、离婚与再婚。有个婚姻关系构成了家,在时代、人的价值观与两性关系的变化发展影响下,原本人类传统的三种家庭模式已经慢慢淡化,进而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各异的家庭模式,可是大都是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因为家庭意义在现代社会的淡化,社会学家提出了“家庭会消失吗?”这样一个严肃的且需要更深入探讨的问题。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人是群体生物。在第三部分中,我们提到了人的社会化,人从一出生就离不开这个社会对他的影响且人是生活在一个集体的社会中的,必须与他人接触,与他人交往,人才能正常的发展成长。第七部分探讨了群体的概念与构成群体需要符合的要素,并将其与集合体与类群做了比较分辨。在现代社会群体的最突出形式是组织,本部分介绍了几种针对组织的社会学家的观点与研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组织的演变,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那就是科层制是否会消失,这个问题是需要时间与更多的研究来讨论学习的。

  人生活在复杂繁茂的社会丛林中,当我们置身于其中并被这个社会深刻影响着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我们这是在哪?最后一部分中,这个问题贯穿于从始至终,要想了解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首先要清楚我们生活的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从文中,我们了解到,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第一是地位,即人们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第二是角色,即人们对占据位置者的行为期待。这就像是在地球上用经纬线来定位,这两项要素就为我们在社会中定位。社会地位必然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构成了社会的分层,进而讨论了几种社会分层理论以及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现今,制度仍然影响着社会分层结构,文中主要从经济制度方面举例说明和讨论了这一问题。

  在书的最后,作者将从事社会学的人分为了三种基本大类,让我们更清楚摆在社会学专业研究者面前的三条路径,也算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将来发展的建议。

  邱泽奇先生的这本书,写的浅显易懂,对于我们初入社会学专业与对社会学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他用最朴实、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那个平常看来概念化、理论化的社会学世界,用大量的实例、故事以及数据来向我们说明社会学的概念与观点。从书中,我读到了社会学最基本的理论与社会学中的基础理念,了解了社会学上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与学派之间的分歧与认识的不同。

  读完这本书,就想着如果专业课书籍能够像这样,那我们岂不是轻松许多,可是学问要求的是严谨,可以通俗易懂,但不能落于俗套,这是我需要追求达到的最高追求目标。

读书笔记是什么2

  “教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可很少沉下心思考: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

  有这样一个人带我们深入了解,关于教育是什么,他娓娓道来……

  1、与教育相关的因子

  书的开篇并未直接说明“教育是什么”,而是从个体人被文化而文明成长规律图、三维九方认知体系图、三维九方课堂软环境图、群体人类被文化而文明进化路线图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关于教育所涉及的所有因子。这些平日里不曾留意的存在都和教育息息相关,从肉体到心灵、从认知到外在,每个触角都与教育有关,教育体系真庞大啊!

  2、教育是一个过程

  直到书本的第三章,作者才明朗地使用一次“教育”作为标题,阐述主题。“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可以触摸到核心词汇了。章节开篇用了大量实例和数据,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可以模仿,但是“人的教育”不行,有关教育真正重要的是“人的教育”,哪怕是教育创新,也是人的教育的创新。

  在这里,作者围绕“教育(人+环境)图——教育服务过程图、三维九方德育体系图——德育服务方法与过程图”两张图,分析体育、智育、德育和学生与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教育。简明解释各自要义,继续深入阐述各个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只是简单罗列,譬如作者讲到“体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础”、“体育包含智育和德育”。

  3、教育的方法论

  书本读起来并不枯燥,每一篇、每一章节,作者都会旁征博引,恰如其分地列举事例和分析其中的道理,并坚持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将落脚点落在A型、AB型和B型三类软环境课堂上,从软环境、与社会环境相适度、作为人的学生在三类课堂环境里的成长状态等方面对比分析,强调环境教育人,论证B型课堂软环境是有助于释放人性全部自然禀赋的世界主义的教育计划,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关于教育的维度和方向。

  4、教育关乎你我

  不从事教师行业、不为人父母,教育与我无关吗?当然不是的。在社会环境中,我们始终在接受教育,更新自身,作为社会环境的组成分子,我们与众人融合又塑造着社会环境本身,教育在其中,像空气一样,促进互动与融合。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你我他,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和言行,关乎祖国和未来,它无处不在。

读书笔记是什么3

  打开这本书的一刹那,看到几百页的英文,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虽然自己读了研究生,但是越来越发现,并没有迈进研究的大门,甚至是差的还很远。我想以我的能力,这本书可能这学期是难以读完了,我不想欺骗自己,随随便便抄袭一篇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应付此次任务,所以决定读一些我能看懂的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读了《教育设计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这篇文章。

  教育设计研究早期受传统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于考虑单一变量对教学成效的影响,但产生的问题是:建立的理论无法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此,我又新学到一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分类框架,也就是巴斯德象限,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方法,借助了数学知识来讨论,我们的研究范式有四种,纯基础研究、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反而第四象限是空白的,为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了指引。那么,为了兼顾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设计实验法”这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把设计中心和对重要设计要素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而最终“教育设计研究”从中演化而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理论产生的轨迹其实每一步都是对一个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它可能曲折,但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善于思考和有勇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动手脚”的人,使他们一步步地探索,不断填补更多的漏洞,才让更多的理论更具有应用价值。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的教育设计研究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中建立的一种连接。它必须用到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才凸显自己的特殊价值。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就应用而生了,首先要了解教学现场的需求和问题,初步的提出一些可行的创新设想;接着要产生设计的原型;有了原型就要进行实施,进入实施阶段让原型在复杂的研究场景中去测试;还要有再设计的过程,对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或者可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迭代、精细化设计;最终就可以进行推广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成果检验。综合来看,教育设计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膝恒,更强调情景化和普遍性,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要有教学理论和产品的产出。

  其实这种方法,更注重实用性,会越来越发现它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问题的设想,到理论框架的形成,到基于理论形成的产品化方案,整个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构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利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

  回到前边老师推荐的英文书,祝愿自己的英文水平早日脱离出厂设置,能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

读书笔记是什么4

  科普笔记:黑洞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黑洞这一意象,向来是神秘的代名词。试想一下,在宇宙中有那么一方空间,可以把一切靠近的物体吸进去,就连光也逃不过它“贪婪的嘴巴”。听起来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金刚圈,能吸走大圣的武器,又像龙之子饕餮,世间一切无所不吞。对于这种看不到,又无法触摸的东西,即使研究清楚,其神秘的面纱也永远不会被揭开。曾经看过《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其就是借助了黑洞这一神秘意象使得人类摆脱了灭亡的命运。电影有些虚构,黑洞中存在了时间空间N维体系,人可以在里面存活并且主角通过摩尔斯电码向过去任意时空的女儿、自己传递消息,无限地把黑洞神秘化——可能本来黑洞就是神秘的,再怎么想象也不为过。

  黑洞周围的时间也是极慢的,当然这是指相对时间。于是,如果我们能够靠近黑洞并且不被撕碎的话,人类岂不是存在理论意义上的长生不老?也许你吃一顿饭的功夫,地球上已经从秦皇汉武来到了信息时代。相比较死亡来讲,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会有很多人愿意去黑洞边缘走一遭。

  所以啊,在我们心中百年的时光,可能在其他人那里就已经是沧海桑田了。如果没有了比较,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誓言仍然不过是你眼中的一生。

  小小的设想:文明进化的高级形式必然包含时间的流速控制,即时间要比我们缓慢的多。所以,在高级文明那里,我们不过是小小的朝菌蟪蛄,所谓的文明不过是其一日之观而已。作者:李明哲

读书笔记是什么5

  有人认为有钱是幸福,有人认为玩好、吃好就是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呢?读了《幸福是什么》这本书后,便找到答案,读《幸福是什么》有感作文。以前,当我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吃山珍海味、穿正宗名牌、有权有势.........便认为这就是幸福,常常羡慕不已。而把那些总是为别人着想,不顾自己名利的人当成傻瓜。到了今天我才知道,他们和童话中的牧童一样,靠诚实的劳动获得报酬,做着对别人有益的事,他们是幸福的,比如说:环保工人,自己一身脏,却换来万家洁。可当我走过他们身旁时,连忙捂紧鼻子,迅速躲开。

  马克思有句名言:“能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我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现在好好学习,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一定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在劳动中寻找真正的幸福。未来啊,幸福是靠劳动获得的第一笔报酬,幸福是心中的梦都变成了现实,幸福是我们都成了一颗火热的太阳,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人们要想得到幸福,就要靠辛勤的劳动、靠自觉地履行义务、靠为人民服务,这些才是幸福的源泉。 其实,幸福很简单,无所不在,只是在乎你自己是否争取幸福!

读书笔记是什么6

  这本书被奉为“电影的圣经”,而这不过是由影评、札记、信件这样的零散文章拼在一起的三百三十页的合集。然而,这种赞誉名至实归。如果把每一篇文章理解为体现巴赞深厚思想的一个“事实”的话,那么这种看似零散拼凑的形态恰如他所极力推崇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你只有看完之后才能真正领悟这其中的奥妙和深意。

  巴赞是个饱学之士。将近一百年前出生的巴赞,用自己庞大丰富的知识体系来解析电影这种在当时最为其妙、快速成长中的艺术形态。他不仅精通小说、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态,而且恰如其分地大量借用美学、哲学,甚至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而他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能在最关键的地方借助修辞手法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如其著名的过河礁石(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建房之砖(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类比手法让人记忆深刻。从读第一段话开始(用人类的木乃伊情节去追溯现实主义艺术史的心理学起源)我就被他新奇但绝对有说服力的`叙述征服。与一本好书偶遇,宛如平静生活中的一见钟情,只能一发不可收,只盼善始善终。巴赞足以让人如愿以偿。

  其实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并不少见,但能深下去、跳出来的未见得就多。巴赞让我佩服的地方是他能够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来为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影批评理论添砖加瓦。非也,这种说法显然不够恰当,因为与其说是他对“知识”的运用,不如说他已经抛弃了细枝末节、庞杂繁复的知识,而把其中的精华融入了他生命和血液,成为他思想和意识的一部分,也自然地流淌在他笔下的字里行间。所以,他能不着痕迹地套用诗句,精当从容地类比让人频频顿悟,原本借来的哲学术语却仿佛是文中的自有之物......他似乎已经超越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层面,因为在这样说的时候就意味着那些是知识、是原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而对于巴赞来说,他和知识是合二为一、浑然天成的,他本身就像是个为了电影而存在的知识库。

  正是由于上面的因素,巴赞才可能形成自己的电影理论体系。他貌似不够体系化的文字始终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法国电影理论批评和现实主义电影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全新的场域,在当时的电影界的确如此,无论是对业界还是理论界。他跳出蒙太奇理论的强大气场,以严谨睿智又充满诗意激情的全新视角来欣赏电影,提出并宣扬摄影影像本体论和真实美学,并把电影发展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让电影发现了自己,让电影人重新认识了电影。正如书名所提示的,“电影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巴赞的回答无疑向电影的本真又迈了一大步。在人类认识电影本质的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巴赞是承前启后的一环,他对已有的蒙太奇理论的中肯批判和开放性前瞻性的理论建构,让他成为电影史上颇具活性的部分。

  而巴赞最动人的地方,也许还不是以上所及。他对各种美学流派中肯、精当又犀利的评价,对电影导演及其作品中人文关怀的敏感和赞许、包容异己的学术胸襟,让他的文字渗透了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个艺术家、电影理论家的精神境界。

读书笔记是什么7

  读书笔记

  (一)摘录(写在本子上)

  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时用。它要求准确无误地摘录原文的语句段落,还要注明出处,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摘抄原文

  摘抄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作为日后引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按照原文的内容自己标上一个分类的题目,便于资料的归类和日后采用,在引文后面要注明出处。

  2,摘抄观点

  将原文的主要观点、结论摘要或写出。

  (二)随笔评论(直接在书中写即可)

  评论式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还可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论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批注,比如生字词、成语等,直接在书中写即可

  2.评论

  评注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在书中评论批注即可,最好是随笔评论。

  (三)心得(写在本子上)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就是写读后感。

读书笔记是什么8

  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逻辑启蒙书,沿着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一条是历史的线索。作者在每一章的序言部分都向我们介绍一个哲人,让我们与那些伟大的逻辑学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从而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与贡献,同时也了解到逻辑学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发展。我想,这种历史性地介绍是大有裨益的,它会让我们对逻辑学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而且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这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逻辑的起源、逻辑是什么、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批判性思维以及逻辑学的地位等内容。作者在

  第一章“逻辑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著名的悖论——说谎者悖论、芝诺悖论、半费之讼和麦加拉疑难。还介绍了公孙龙的论断和逻辑的基本规律,让我们对逻辑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接着,作者在第二章则揭示出逻辑的本质,即“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欧洲中世纪发生过关于信仰和理性关系问题的论战,一方是极端信仰主义,另一方是理性护教主义,他们用若干理性的论断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像上帝存在这样的事情,也要通过推理、论证来支持和确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需要经过推理和论证呢?足见理性主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多么根深蒂固,多么影响深远。而逻辑学正是从这种深厚的理性主义土壤中生长

  出来的,它的精髓就在于教会人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在第三、四、五、六章,作者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几种逻辑类型,即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和归纳逻辑。我从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受益匪浅。第七章主要介绍如何让思维更严谨、更清晰的方法,以三大理论为支撑:定义理论、论证理论和谬误理论。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系统地阐释了逻辑学的地位及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基础学科中,逻辑学位列第二,同时它对哲学、语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有着特殊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

  以上是这本书大致内容的概括,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是“白马非马”。我很早就对这个论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在于“白马”按常理来讲就是“马”,而公孙龙却说“白马非马”,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这个典故出自公孙龙的《白马论》。《白马论》里面说,有一次公孙龙骑马过关,守卫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这么一说关吏也被他弄糊涂了,于是连人带马一起放过关。对这个问题,公孙龙进行了自己的论证,概括起来有三点:

  “ I.从概念的外延看,“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

  可以应耳。无去取非有去取也,故日:白马非马。”也就是说,“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如何;“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要求。由于“马”和“白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马 非马。

  2.从概念的内涵看,“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这就是说,“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3.从共相的角度看,“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不包括颜色,仅是“马作为马”。而“白马”的共相包括颜色。于是,马作为马不同于白马作为自马,所以白马非马。”

  从表面上看,公孙龙的论证似乎是正确而严谨的,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来以假乱真。偷换了什么概念呢?就是“非”字的含义。按以上公孙龙的论证来说,“非”可理解为“不等于”,“自马非马”是说“白马不等于马”。这种解释将属和种、类和子类区别开来,因此是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命题,而“白马不属于马”是一个虚假、1错误的命题。公孙龙通过“白马不等于马”这一概念来偷换“白马不属于马”这一概念,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同样,偷换概念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它可以在对话中化1 选自《公孙龙》子今译

  不利为有利,对一些刁钻的问题作出巧妙的回答。

  我们回到“白马非马”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白马非马”是在进行诡辩,作者的表述是:“他是通过‘白马不等于马’来论证‘白马不属于马’,因而是在进行诡辩。”公孙龙有意识地运用谬误的推理、论证形式去证明“白马非马”,而这个观点本身是错误的,他的论证也似是而非。通过分析,我们便清楚了解了“白马非马”的来龙去脉及内在实质,同时对逻辑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书中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引起了我的兴趣。作者给出的标题是:“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我个人觉得:归纳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尽管从逻辑上讲归纳是无解的——逻辑不能提供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答案,这也是休谟的困境所在。但归纳逻辑的合理性体现在:首先,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生存,所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就是归纳,这体现出一种必然性。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认识事物,但总有一些新生事物无法认知,于是归纳就为人类提供了捷径。其次,人类从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中发现某种确定性和规律性是非常合理的,归纳正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探索和追寻。再次,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即归纳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留存下来为人类使用。总之,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我们希望通过对归纳的研究使逻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开阔、更加深远。

  作者还在书的最后一章谈到逻辑对于哲学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中国的哲学,心中不禁感慨,中国的哲学中实乃鲜见逻辑思维的影子。中国自古讲求“天人合一”,这种思维长于神秘的直觉、顿悟、感应以及笼统的综合和概括,却拙于精细的分析与严密的论证。如:道家的“道”,儒家的“天命”、“仁”,佛家的“禅”等,都是某种宏大、抽象、模糊的形而上学之物,不像西方的“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比较容易地领悟和掌握。从而导致中国的哲学十分神秘、虚无,难以相互学习、交流,难以评判,也就难以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去抓住本质的规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逻辑早在明代就传人中国却发展得如此缓慢的原因。中国的理性觉醒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也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熟悉和运用现代逻辑,对于中国哲学界来说至关重要,是逻辑让哲学走向严格和精确。

读书笔记是什么9

  现在想想我的年轻时代非常的荒废,所有梦想都太遥远,不敢于追寻,也没有努力去追寻。而之所以没有彻底沉沦,是因为我太喜欢编程了,我可以不在乎学会一个东西是不是会让我涨薪水,我也不在乎每天通宵写程序后头发乱得像稻草一样。

  后来技术和视野慢慢增长,也许更重要的是见识和表达能力的慢慢增长,我开始明白我所在的IT行业其实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无非是一帮子看起来比较聪明的年轻人,有混得好的,有的人是运气很好,但是更多的人,无非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而已。

  我慢慢淡然,慢慢地开始放大自己的梦想,甚至有一天就真的去创业了。然后是挫败,自我怀疑、苦闷、抑郁,等等等等。再后来,我吓破了胆,关闭了公司,来到了上海,进入了盛大。然后行业有一次潮起,我按捺不住我的投机心态,再一次创业,然后再一次挫败,但是这一次没有死,抗了一年,又没有死,又是自我怀疑、苦闷、抑郁,甚至还有悲愤。直到后来又慢慢地淡然,放慢速度,追求积累,追求成效,追求慢而有力的发展,直到今日,让公司可以真正活下来。

  这中间,我无数次又见到乔布斯的兴起,从iPod,到iPhone,到iPad,直到他死去,却更加被铭记。

  他是一个圣人吗?不是。他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凡人。据说他私德有问题,据说他性格有缺陷,等等等等。即使不论这些,当年他靠AppleII变成硅谷红人之时,他膨胀过,他失控过,他被他自己的公司开除过,我想他必然也沉沦过。

  然而,他是普通人吗?我想也不是。从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到被自己的公司开除,这样的起落,几个人可以承受?有多少人一生只辉煌一次?有多少人一生连一次都不曾辉煌过?有多少人能从灰烬中站起来,浴火重生?

  但英雄也都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有的一切烦恼,也不可长生。

  区别在于,你有没有faith(信念),有没有calling(诉求),遇到了困境的时候,你是选择沉沦,还是fight(抗争)。

读书笔记是什么10

  最近刚刚完成了一部电影经典理论著作的读书笔记,看了将近三遍的书,最后得出并不认同的观点,也不知道是一种成功还是失败。不过读书笔记还算比较上心,而且其实ppt比纯属码字的word版更精彩一些,只可惜没办法在这里陈列了。

  巴赞的《电影是什么》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列举电影实例的基础上,逐渐构建起其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过程。要透彻的认识巴赞所推崇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我们首先要明确其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柱,即分别是: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起源的心理学和电影语言的进化观。其实这三者也同时是在说明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接下来,我将通过该书后半部分各个章节的梳理,围绕以上三点进行阐述。

  首先,《电影是什么》一书的后半部分大致可分为四个主题:“绘画与电影”“《毕加索的秘密》”论述了第一个主题即“绘画与电影”。接下来进入到“西部片”的问题,作者用“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西部片的演进”和“西片典范《血战七强盗》”三篇文章来进行说明。第三个问题则是讨论“电影中的色情”,而余下的部分就是关于其它电影现实主义相关问题。在上述内容中,一、二部分阐述了电影语言的进化观,第三部分论述了电影起源的心理学,而一、二、三中则都涉及到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一、绘画与电影

  描绘或展现绘画作品的电影总会多多少少遭到人们的非议。大家认为这样的电影导演都会按戏剧逻辑全面歪曲画作、作者,比如将画作的年表甚至精神张冠李戴。而即使是严格遵守美术史的影片,也是反美学的。因为有人认为,首先,在色彩上,电影不可能完全还原画作本来的面貌。当然这是由于巴赞所处的时代技术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我们暂时把它搁置一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两种非议,即对于该类影片之于画作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扭曲。他们认为,画作本身的时间轴是纵向的,而呈现在影像上之后则是水平的。而对于其空间性的展现,由于“画框”这一重要元素的缺失,镜头的再现打破了绘画原有的空间性。但巴赞却对这一观点持不同看法。他首先肯定了电影对于绘画的积极作用,他认为电影之于绘画不仅不是衰退还是促进,理由是电影将绘画从19c的写实主义漩涡中解救了出来;其次,电影是对于绘画艺术的再创造,是一种二次元现实;最后,他认为,因其通俗的表现方法,表现绘画的电影是对小众艺术——绘画的普及。不仅如此,接下来,巴赞还通过一个绝佳的例子来进一步破解以上所说的对于该类电影的非议。这个例子便是1956年由导演克鲁佐拍摄的电影《毕加索的秘密》。巴赞认为,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完成了在电影表现绘画作品过程中重要的两次革命。首先,他使大家对于该片究竟使黑白还是彩色片的问题展开论争。事实上,该部影片在展现毕加索的画作本身时使彩色的,而在展现作者毕加索和导演自身时则运用了黑白的反打镜头。究其原因,其实这是作者在运用这种色彩的区分来代替画框的作用,即通过不同的色彩将画作与真实世界的空间区别开来。这样也就完成了电影展现画作的第一次革命,解决了空间性的问题。另外,整部影片展现了毕加索进行绘画的全过程,画布上的绘画对象在不停地转变,带给我们目不暇接的奇妙感神奇地造成一种没有戏剧冲突的戏剧性和“动画性”。这都得益于该部影片在展现画作时间持续性的成功上。

  二、西部片

  巴赞是最早开始研究类型片的电影理论家之一。他认为,与其他类型片一样,西部片也有其自身固有的戏剧性程式和人物设置。比如在在情节上通常会有纵马奔驰、持枪格斗;布景上通常会设置在小湖边或小木屋旁,题材则会选择族群迁移或者是种族入侵等等。但这些特征其实都谙于表面。那么西部片的本质,也就是其深层显示究竟是什么呢?巴赞认为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即“神话”。这种神话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纵向历史的和横向现实的。首先,说西部片是纵向历史的神话是因为它是基于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史实基础上的。例如,西部片当中大多数女性都是善良美好的,即使最后堕落也不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多半是由于男人的蹂躏。这其实是基于在大开发时期,初成社会最重要的元素——家庭中,女性承担了生养和维持伦理的责任,而且拓荒阶段,男性多,女性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对于女性的崇拜和尊仰的传统。此外,西部片横向现实的神话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正义与邪恶。在这两者对抗的过程中,道德与法律间的博弈会导致初始状态下的善产生原始性的苛法,从而形成了西部片中正邪对抗的悲剧。综上,巴赞认为,电影是一门独特的史诗艺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艺术,诸如绘画、喜剧、诗歌一类,更能够真实再现历史的、现实的真实状况。接下来,巴赞阐述了西部片在新时代向“超西部片”演进的过程。他把1940年作为一个时间转折点。二战的进行,使民族意识获得了一次觉醒,同时也为西部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元素和主题。超西部片体现出主体多元化的新旨趣。但究其本质,新旨趣的最高体现实质上是超西部片的纯粹性。这一时期,超西部片不再诉诸理性,而仅仅是在讲述故事,主题即“传奇”。另外,巴赞还提及超西部片更加细节化、更客观的叙事手法,同时还认为这一时期兴起的宽屏幕对与表现西部片的辽阔景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最后,巴赞运用《血战七强盗》《原野奇侠》的例子总结,西部片首先令人赞叹之处应是剧作的完美。当在智性和稚气之间的抉择时,作为纯粹的西部片,无需理性的思辨和奇观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把神话作为主题加以处理。

  三、电影中的色情

  对于电影中时常出现的色情元素,作者巴赞首先认为,电影与色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色情是其重要、独特甚至是基本内容。那么色情元素在电影中出现究竟是一种偶然因素还是必然因素呢?如果说是偶然的,那么它的支持者也许是认为这种现象要归咎于资本主义的供求关系。由于受众有观看的需要,因此导演和制作者应其需求被动地在影片中加入该类元素。但是事实上当时还是共产主义国家的苏联电影中也同要出现了色情元素。所以这种偶然性的说法肯定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不是偶然的,那么色情元素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巴赞把它归因为电影的似梦性。他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梦境多是对于性本能的宣泄和表现,而电影似梦,因此其中出现这样的情景就理所当然了。那么电影和梦之间为什么有相似性,他们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巴赞认为它们二者都有虚幻性,即不真实性。第二,两者都具有生活参照性,这也是比较好理解的。最后,巴赞认为它们都具有审查制度。对于电影而言,审查制度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梦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对于一个即成的梦境,它们会对其内容进行鉴定,尤其是超我,会认为此梦境是积极的、是卑劣的等等。虽然拥有这么多的相似性,电影和梦境间仍然存在着一个关键的不同之处——梦境可以述说一切、展示一切。因为它是纯个人的,不存在对于他人的影响。但是电影(除极少数作为个人珍藏)则不同,一旦出手放映,观影过程就是一次大众传播,势必会对受众的心理甚至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这样,就注定了电影和梦境的不同,也就是说,电影可以述说一切,但是电影不能展示一切。

  四、其它电影现实主义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要清楚现实主义电影的构成元素,作者巴赞在“导演德·西卡”这篇文章中说明它们分别是:演出场景、表演、布景、摄影、叙事结构和镜头。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元素进行梳理。一个实践、理论体系之所以会存在,首先要有它的先行者。因此现实主义电影的现行者就在战后意大利动荡的社会现状中诞生了。乱世给这些先行者提供了一系列拍摄元素和主题。久而久之,社会的动荡使现实只是作为一种政权的更迭存在着,人们对现实只是用户或批判,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的传统慢慢形成。随之而来的是与之相匹配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即表现现实的故事和剧本,它们大多呈现出民粹性和批判性,而不带有任何煽动的元素。有了想要讲述的故事,接下来就是如何展现的问题。所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就随之而来,它包括了演出场景、表演、布景、摄影、叙事结构和镜头的现实性,同时囊括了三种意义上的“消失”。

  第一种“消失”是演员的消失,它直接表现为避免用职业演员。比如《偷自行车的人》和《大地在波动》,前者的主要演员是工人、记者和围观群众。后者就是海边的渔民。巴赞认为使用演员应像利用实景一样自然,在存在后表达,不应像戏剧演员——但是采用非职业演员并不是意大利电影流派现实主义的特征,重要的是要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以及自身特点类型化。第二种“消失”是场面调度的消失,它包括了演出场景、布景、摄影和镜头。场面调度的消失旨在消除造型,揭示透明的现实,展现现实的多义性。巴赞提倡不用摄影棚中的场景;不用搭景,淘汰部分摄影棚所允许的人工照明的造型构图手段。(《偷自行车的人》全部采用街头实景。)镜头上则倡导长镜头、景深镜头。第三则是故事的“消失”即叙事结构的自然流畅,要求尊重事件的真实时间流程。巴赞说明,叙事应该是生物学的,现象学的,而不是戏剧的;叙事单元不是镜头,也不是分解的现实的抽象观点,而是事实;事件间是孕育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他强调主题的隐含性以及故事的完整性。最后,巴赞表达了他对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高要求,他认为剧作的完善是现实主义杰作的根本,无需表现手法的阐释——因为它本身就是自足的。

  另外,在理解现实主义电影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微妙的关系。首先是在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真实主义之间,存在一个关键因素,即“选择”。众所周知,电影是选择的艺术,因此,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地原封复制现实生活,最终形成的将会是一部类似于真实主义的电影;而当我们运用朴素的表现手法,有目的地表达我们个人的观念是,则是正在创造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最后,如果我们用极端自由化的手段来表达及其个人的想法时,一部唯美主义的影片很可能就应运而生了。其次,另外的一对关系,即表现的真实和内容的真实之间,也因为“技术”这一元素而显得极其微妙。举书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公民凯恩》是一部完全运用搭景而完成的影片,无论是构图、照明等技术,都运用得无比精妙。这是一个明显的展现表现真实的影片。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对技术的过高要求,它也就无法完成室外的拍摄,因此造成了一部分元素的缺失。而与之对应的另一部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则全部采用外景拍摄,最大限度还原了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状况。虽然画面没有足够精致,但是力图展现内容真实的目的确实地达到了。所以,在展现电影的过程中,有必要为了一写真实而放弃另外的一些真实。而接下来的一组关系则是有关于观赏性和事件过程。现实主义电影要求对于现实原貌的完整展现,因此就容易造成对于观赏性的关照做得不够。但是,他们之间毕竟有个平衡点,那就是剧作与叙事结构。

  谈完了现实主义电影中存在的若干微妙的关系,我们再来着眼于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伦理问题。还是要举那部经典的《偷自行车的人》。巴赞在“导演德·西卡”中说,一部优秀的作品首先要立命于导演对人、对主题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热爱。他认为,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应该隐匿在客观的社会现实之后,而社会现实本身也成为道德和心理剧的背景,这个道德心理剧可以独立支撑整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镜头,就是在男主角偷车被发现,遭到唾弃与辱骂之后,小男孩将他的手放在了父亲的手里。在这里,这个动作既不是同情,也不是理解,而是标志着,这个时刻,父子双方是平等的,是一种在人格上和伦理上等同的关系。

  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同是现实主义电影,但不同的导演也会创作出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来。以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和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来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有描写小孩子的情节。但我们可以看到,前者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小男孩的不行,却只能袖手旁观,无能为力。而我们在观看后者时,却可以感同身受,我们明白小孩子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在难过什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影感受,可以分别用两个字来形容,即“凝视”和感受。罗西里尼对于他的主人公的爱是蒙在主题身上的,他们之间有一种不可逾越的本体性的距离,表现为场面调度的疏离感,呈现出一种痛苦。而德·西卡对与人民的爱则从他们自身散发出来,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和显露。

  论述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回到巴赞认为的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论原点:新现实主义首先坚持本体论的立场,通过意识过滤现实而不是重组现实。要保持事物的多义性,展现事件的原貌,呈现故事的完整性,也就是做到真实的导向性原则: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以及叙事结构的真实,其实这三者也是对与前面所说的“三种消失”的再一次呼应。

  最后,附上我在看完整本书之后,对于本书以及对于巴赞理论体系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1.关于“真实性”。巴赞反复强调真实性对其的重要性,说“真实性是我的姐妹”。但反观现实主义的诸多表现手法,其实也不尽然都以真实为宗。且不说只要一项有人参与的活动其结果就必定不会完全客观这一点,只说巴赞的两大法宝“长镜头”和“景深镜头”。众所周知人的视觉和心理都存在一个接收时限,即超越这个时限后我们在接受事物时会有一种被强迫的不舒适感。而长镜头则恰恰是大都超越了一般的接收时限。根据传播学的理论——媒介即信息,一定的传播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在接受一个过长的信息时会有种被压迫和被观看的强迫性,因此长镜头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的渗透,只是它更加隐蔽和深入。而景深镜头的虚假性则更加明显。因为依照我们的日常经验来看,不可能一眼望去就将所有景别的一切景致尽收眼底。况且一个景深镜头必定会有严格的景深分布和经别安排,这本身也当然是一种意识的传达。另外,在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到后期,巴赞变本加厉地强调所谓“真实”,全然忘却了之前他所认同的意识表达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一部只要多少反映了现实的影片,不论其是否具有观赏性,也不论其运用多么简单甚至简陋的表现方式,他都照单全收。这种偏激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主义电影的潮流,也是其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2.关于对“人”的表现。前面提到过,现实主义电影中提倡将人置于与实物甚至和背景同质的状态中,希望抹杀他们本身的一切角色化的元素。但是人毕竟不是物品,他们有个性、有感情,而且一个故事要想打动人最关键的就是对于人性和个人情感、生存状态的描绘。因此我认为对于“人”没有适当的关照也同样是巴赞的理论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明显的缺失。

读书笔记是什么11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教授的《哲学是什么》已经出到第十版了,对本书颇感兴趣的两位译者——黄小洲和张云涛——也热心地翻译出新版,为哲学爱好者提供了入门捷径,并通过本书的各种优点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享受哲思的乐趣。《哲学是什么》是面向大众读者的哲学通俗读物,就通俗读物而言,评价其优劣一般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否通俗。第二,是否言之有物。所谓“通俗”,既要在语言上浅白易懂,又要在行文设计上生动活泼,这是形式上的。所谓“言之有物”,就是浅白生动的语言(广义上的,如图片也是语言)传达出某些思想,这些思想不是教条,而是引导读者提出问题,激发读者思考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培养读者的反思能力。第一个标准是形体,第二个标准是灵魂,二者对于通俗读物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若以这两个标准衡量,本书当能献给读者一次回味无穷的哲学盛宴。按照这两个标准,本书大概有如下优点:

  一、形式生动活泼

  本书在形式上大有西方学者撰写学术著作的普遍特点——生动活泼,甚至比很多学者做得更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拉斐尔的《雅典学园》,然后是达维特的《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人奠定了所谓“两希文化”之希腊文化传统。除此以外,书中不乏图片解说,或是配合对哲人的简介,或是用来描绘某个哲学场景,让读者在“文字疲倦”之余及时转换阅读方式:“阅读”图片,这不啻为一种减轻阅读疲劳的良好方式。除此以外,作者还不忘加点“美国式的幽默”。比如作者在每一章开篇处都会给出一些笑话(当然是与本章主题有关的,而不是那种勾起莫名其妙的傻笑的笑话),还有就是表现在具体行文中。这些幽默之处比比皆是,让我们在阅读之余“严肃地轻松一番”。我想,这就是本书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当然,形式只是形体,最重要的是本书在内容上的全面新颖。

  二、内容全面新颖

  如果说配以图片和笑话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形式,那么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作者在内容上的全面新颖,我们可以从本书结构的精心安排上看出这个特点。从全书结构看,作者的论题是相当全面的,涉及本书的中心主题——哲学是什么,认识论,伦理学,甚至还包括教你如何撰写哲学论文。在这个思想贫瘠、哲学体系化崩溃的时代,沃尔夫教授或许不是一位哲学家,也不可能完全把哲学的方方面面的论题融会贯通,但他“与时俱进”,三十多年来不断修改,以致该书出版到现在的第十版,其认真之态度可以从“当代应用”所讨论的案例、哲学读本等章节一窥究竟。一件作品之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态度。沃尔夫教授的这股执着劲儿保证了在广泛论题上其理解的相对可靠性。具体到每个论题,如第二章认识论,开篇即给出本章的目录,然后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哲人的主要思想,适当地摘录原著的经典论述,接着总结本章要点,并提出问题,帮助复习,最后是给出经典书目,最重要的是,还提供了案例教学——当代应用:虚拟实在。“虚拟实在”等当代应用是人类在当代生活中所面临的最新问题,充分显示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血肉关系。而贯穿整合本章的,是认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理论实践相长

  从内容的全面新颖可以引申出一个特征,即理论与实践相长。沃尔夫教授在结构安排上设计了“问题讨论与复习”、“当代应用”,这有点类似于英美法学教育的传统——案例教学。作者先给出哲学思想史,然后提供一些当代生活中所发生的最新问题和最新讨论成果,并引导读者一同参与讨论。哲学本质上是思想,思想是关于存在的思想,因而从存在的狭义上说,是关于人类生活世界的思想。所以,理论和实践相长乃是基于哲学的本性,任何回避问题、无视问题的哲学都是伪哲学,因而不是让读者学会自由地反思,而是施加教条式的束缚。哲学,正如本书开篇所说的,恰恰是在反思中才得以可能的。“案例教学”真正地把握和暗示了哲学的本质:反思(或对话)。

  哲思难,写一本融形式与内容、通俗与思想于一体的通俗读物更难,本书是一个典范,甚至西方学者的很多作品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哲学并不高深,因为它本质上是亲近大地的,如果说它高深莫测,那只是由于我们还没有领会修辞的力量。但愿我们从本书中除了学会如何提问和反思外,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读书笔记是什么12

  对长谷部恭男这本《法律是什么?》中提到几位法哲学家的观点在此做小小的整理和辑录。

  一、霍布斯

  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国家在建立之前,人类是处于群居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这种战争状态是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大致相当,为获得他人的尊敬并且满足自身欲望,从而彼此竞争互不信任。这样的战争状态使得人们活在对于暴力而产生的死亡的恐惧中,人们拥有生而有之的生命、健康、自由等自然权,为保护自己自然权的实现,人们通过理性的认知得出自然律(人们对于和平的期许)。为实现社会的和平,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自然权,人们愿意缔结条约,放弃自然权。但是,人类本身又是非理性的动物,极易通过感性来认知,这时就需要建立起依然共同的权力体制即合议制,于是国家就顺应而生。

  制定统一规范的主权者,在霍布斯看来拥有着普遍的权威。人们的思想、宗教和行为表现等等都受到主权者制定法律的拘束。

  除此,霍布斯还是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者。他认为人类无法认知其死后的知识,认为神职人员也是人,神职人员也无预知后事的能力,主权者对于人们的内心也同样无法认知而进行支配,从而希望人们能脱离神职人员或者长老的支配。

  二、洛克

  洛克与霍布斯不同,洛克是个坚定的有神论者。他思想论述的前提是:人类都是神的创造物。神赋予了人类理性,从而使得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律。关于自然状态,洛克认为自然万物都是神创造的,神创造所有物,这些所有物为人类所共有,而由神创造的人类自身通过劳动等活动并且利用世界(全人类共有物)创造出属于自己所有的的所有物,对次拥有所有权。但是,在自然状态下对人的行为有各种障碍,人们违背自然律的行为也等于向全世界宣战,因为世界是全人类共有,自然律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法则。所以,任何人都有权力惩罚这些违背自然律的罪犯,而被害人独有的被侵犯的权利只能由加害人进行赔偿。

  洛克还认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律由每个人自己行使。这种自己行使的状态使得人们的生命、自由及财产的保障不确实,就应该将个人对自然律的执行权及判断全部集中由政治权力行使,这时,社会契约订立。社会契约建构起一个政治社会,而政治社会将权力信托于政府。这点与霍布斯不同,霍布斯认为政府权力由人们集中而直接取得。洛克观点中基于社会契约而取得权力的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是有限的,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信托。当政府逾越权力的范围时,信托于政府的权力便消失而回到人民的手中。

  关于宗教,洛克认为信仰宗教是人们的自由。因为信仰是一种内心的活动,而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护世俗的利益,内心的活动并不经政府的调整。如果政府强迫人民信教,人民信托于政府的权力同样也会消失。就会出现人民和政府的战争状态。洛克还认为世上的各种行为须来世接受神的审判,所以,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纷争可以通过神明来进行裁判,即起身叛乱。这样一来,认知到人民拥有抵抗权的政府会更好的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三、卢梭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但是人们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下为保护生命或者财产权会产生障碍,就要基于社会契约而建立政府。政府及国家制定法律并基于法律而行为。但法律的制定依据又是什么呢?法律制定要使在国家层面下生活的人民能如自然状态下一般拥有自由,所以,法律应有人民自己制定,这样才能保护在国家层面下生活的人民的自由不减少。但是,人民人数众多,制定法律时,自然难以达成一致。这时,以多数决的办法,而多数人的意思往往与普遍意志趋同。我们也可以理解,子信息越充分,参与的人数越多的情形下,多数决做出判断的正确性就会越高。

  在卢梭的思想中,有一个天才的“立法者”来引导大众。为什么基于共同意志作出的判断还需要一个“立法者”呢?是由于,普遍意志大部分正确,但不会总是正确,仍会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就需要一个借用神的权威的立法者来使人民信服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卢梭认为宗教是政治的工具。天才的“立法者”作为一个人,他也无法使得一个国家永远存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而不会为集体利益而牺牲,宗教成为政府统治者的一个高贵的“诈术”,借由其权威而建立起正当化的理想型政府。

  四、康德

  康德在自然状态的观点与洛克相似。康德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法是妥适的。环境也是全体人类共同的所有物,在共有的环境中劳动便会获取固有的财产。但人类本身就不是非常的理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只愿意进行自己认为良善的事情而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这种认知的差异,就会导致冲突,从而引发社会的不安全性。这点与霍布斯相类似。人们要舍弃自然状态下这种不清楚的权利的关系,在政治权利保障的秩序下和平的共存。

  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真诚的探究正确的道德律,仍然会因为认知的不同而引发冲突。客观的法秩序的确立使自由和不同的认知判断得以并存。这点与休谟的协调的观点类似。但是,我们也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法律类型,但是只要你所生存的社会存在着这种现行的法律,你就要去遵守,如果不遵守将难以进行社会生活,不能以有其他法律类型为由,而不遵守你所居住的地方的法律。

  康德认为所有人都有加入社会契约的义务,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够切实的分配何种事物属于何人所有,才能够确定每个人得以自由行动以及选择自由的范围。但是,立法者也是人,不可能实现分配及划分范围的理想状态,所以,必须永远持续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读书笔记是什么13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是什么”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读完刘星教授《法律是什么》后,,对法律是什么这个朦胧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从一般读者的角度深入地对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解读,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亦意在抒发自己对法理学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法律是一种命令。第一,这种命令实质是表达制定者的意志,这种意志必须为他人接受,否者制定者讲给以暴力式的制裁。这种观念来自对法律现象的思考。法律是义务性执行的规定,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例如,不得盗窃他人财物,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及安全,不得破坏国家安全和利益等等,这些要求都被权威机关规定为一种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法律规定,公民可以订立买卖契约,可以编写作品,可以订立遗嘱等。也就是说,当某人自愿订立遗嘱时,他人便不得干涉。第二,法律是一种命令还表现为刑事处罚问题。如当A为阻止B出版作品而将其作品藏匿,便会立即触及刑事问题,权威机关将会做出决定强行A将作品归还,如果A反抗执行机关的执法行为,则会最终触及刑事处罚。第三,法律是一种命令还表现为某些法律规定不直接说明权利义务,而是直接说明何者行为是否有效,如A趁B之危签订合约,则权威机关将直接宣布其合约为无效,并对A做出相应制裁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性。最后,法律是一种命令是应以权威机构的强制义务的意愿和刑事处罚为依托,没有这种实质有效的暴力制裁,法律作为一种命令便会失去意义。

  法律可以分为常识观点中的法律和实质上的法律。常识观点中的法律是一种白纸黑字式的观念:法律就是立法机关或法院这些权威机构宣布的正式文件。法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本文本身没有意义,法律的存在依赖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习惯服从。行动中的法律则更应该注重灵活性。由于法律的地方性,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在地方性法律的概念中,一切法律知识,不论是一般性质的还是具体性质,都是当下的知识,无一是可以永恒的,于是,没有一个法律知识可以站在他者之上自称唯一正确,没有一个法律知识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在美国纽约州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玛案件中,A是B所立遗产的唯一指定继承人,A为防止B改变遗嘱,从而将B杀害。在当时,纽约州法律并没有规定如果继承人为谋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则继承人丧失继承权,但是A的确是违反故意杀人罪。经过慎重思考,法院最终并没有执行法律字面上等方面的有关规定,而是从众多的前案例中,推演出一个法律原则,即不容许以欺诈行为或犯罪行为从而获得利益,并判决A不能获得B的财产。面对这种规定,人们似乎可以向常识观念提出问题,在里格斯诉帕尔玛一案中,法院中的做法可能是不对的,因为法律的义务是在于严格按照法律条文中的明确规定解释来解决纷争,如果法院另行其道,那是因为法院自己抱有不正确的法律观念。但是,在此案中,法院则认为自己行为并没有超越法律的规定他们的判决非但没有受到谴责而且成为新的先例,一是因为A的故意杀人罪的确成立,二是法院虽然没用按照法律条文来判决,但是其灵活的运用与此案法律规定明确相关的立法资料,同样是运用法律。法律条文是死的,灵活的使用法律才能更好的让法律保护人民的利益,这给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了“恶法”和“邪恶要求”等观点。法律完善是一个长远哥过程,法律条文也是不可能具体到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我们无法保证法律适用者一定会给出一个确证性的解释,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实践困境。这就意味着,有时法律理解而产生的“法律是什么”,更多的是一个纲领,一个大的方面,而不是“具体需求”式的。

读书笔记是什么14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读书所做的笔记,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解释的: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读书的时候做的笔记:

  读课外书,怎样才能不忘呢?学到的东西怎么才能不丢呢?正如你说的,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就知道什么是读书笔记了吧。

读书笔记是什么15

  读书笔记是将在读书过程中觉得是好句好段的摘抄下来,或者有哪些地方觉得有感受的记录下来的记录。人的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每天获取的信息不一定都会进入长时记忆,通过阅读、思考、动手的方式让文字得到进一步加工,使好的内容在大脑里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看书的时候随时随手拿一支笔,有感受的地方停下来、想一想并动手记下来。

  最近在看《爱与自由》跟大家分享我的部分读书笔记。这书不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而是让家长学会如何和孩子沟通。当家庭的交流线路通畅了,孩子就有足够的能量探索外界世界,也就有兴趣在学业上多花工夫。现阶段我们看到很多家庭的孩子其实很聪明但却不爱读书。他的心里装的都是烦心——今天爸妈怎么又生气了,他们又在说离婚的事情,我会不会是个没有家的人……这书跟家长分享“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其实我们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也从来就知道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的作用。想到妈妈前两天跟我说的一个有趣事情,妈妈傍晚去锻炼,操场上有两个可爱的3、4岁双胞胎。只要妈妈做什么锻炼的姿势,俩孩子就开始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跟着学。我们在说孩子“你真懒!”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做这样的榜样?下了班,包一丢,感叹句“好累啊!”就两脚一翘,把pad拿过来玩。吃了饭也把碗一丢,下一顿再洗吧。这样的你,还在怪孩子“你怎么回来连作业都不做吗?”孩子也在学校“上班”!你下班了,可以喊累休息,但他就不行吗?所以,可以问几个熟悉你的好伙伴,前提是这些人敢于提出你的不足之处。对,问他们自己这个家长当得怎么样,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哪些方面令人满意,而在哪些方面让人难以接受。正确面对自己,从简单入手改变自己,稳扎稳打,改变自己,你的孩子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读书笔记是什么】相关文章:

1.《童年》读书笔记

2.匆匆读书笔记

3.《目送》读书笔记

4.《简爱》读书笔记

5.《穷人》读书笔记

6.边城读书笔记

7.童年读书笔记

8.《边城》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