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13 17:36:4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徽因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1

  从书中看到一个高贵优雅、浪漫有趣、有追求有理想、富有理性、清高脱俗的灵魂。出生于传统的书香世家、名门望族,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教养奠定这位大小姐的内在基础(高贵优雅),父亲的游历开阔了她的眼界与见识(有追求有理想)。她本性灵动奔放,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释放自我,由此结交了一群有趣的人(浪漫有趣)。对待爱情与婚姻,理性地选择了精神上对等、稳重踏实的梁思成,而不是浪漫极富幻想的徐志摩。由于较好的物质条件,没有生存压力,使得他们能够追求较高层次的事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建筑事业。即使在战乱年代,生活条件艰苦,他们所拥有的精神财富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物质的不足,开创中国建筑学的理想作为精神支柱,鼓励着在绝境中的灵魂。从青年的青涩,到求学的成长,到婚后的磨练,到相互扶持,到晚年慈祥,一生也算完满。

  读罢此文,感觉读了一首诗,美丽的灵魂值得欣赏,我们应该从好的灵魂中汲取养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避免灵魂的枯燥乏味,在艰难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诗意。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她的精神层次与她所处的阶级层次、物质条件、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圈息息相关,作者存在过度美化一个人的潜在倾向,对于她的缺点较少谈及或避而不谈,显得过于完美而不真实。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2

  接触《林徽因传》是在微信里的听书小程序,听了N遍,觉得很多地方衔接突兀,就搜了书来读,原来“书”确实比听的书精彩多了。耗时近20个小时终于读完了,意犹未尽,又看了由黄磊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还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对于林徽音有了粗浅的认识,对于这本书有些想说的冲动。

  一、关于林徽音

  林徽因(1904-1055),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是一个集倾城的才、出众的貌、生的好、又嫁的好于一身的传奇女子。事业上成就卓著,生活中才情满溢。事业上,她是新中国建筑学的拓荒者,一代建筑大师,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生活中,她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还写剧本。情感上,她使诗人徐志摩一见倾心,被建筑大师梁思成疼爱一生,又让哲学家金岳霖终身未娶念了一生!

  二、关于婚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越来越认为,好的婚姻基础最好是门当户对,志同道合。所谓的门当户对是指两个人的出身、教养、成长环境、文化熏陶等大致相当,这些决定了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三观不会有太大反差。生活讲究琴瑟和谐,理论中的互补型性格在现实中不知道要遭遇多少小磨擦,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能够保鲜几十年,正是具备了这所有的因素。他们的父辈,以倡扬变法维新闻名于世的梁启超和立宪派著名人物林长民都曾是声名赫赫的政界名流,又都是儒雅旷达的文人名士、不堪忍受官场污浊而急流勇退的社会贤达。他们之间以才识超群、情趣隽逸而结为挚友。两个父亲促成了他们的结合,相似的出身、家庭教养、文化构成使他们性情趣味相同,交流默契。思成的多才多艺、幽默风趣、笃诚宽厚、科学精神让徽音踏实而安心,欣赏又崇敬。徽因的秀美灵动、典雅聪颖、超凡才情又让思成一见倾心。他对徽因不仅是喜爱,而且是欣赏、是珍爱。爱使寻常的事情有了灵性,爱使普通的日子诗意葱茏,爱使艰难的岁月患难与共!因而他们的婚姻象春天的童话,隽永而热烈,幸福而浪漫!

  梁林二人的婚姻是在父母之命基础上的两情相悦,事实证明幸福而美满。梁启超认为,由他留心观察、看好一个人,然后介绍给孩子,最后由孩子自己决定,“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如今的年轻一代却大多在婚姻方面抵制父母,抵触相亲,殊不知父母安排的婚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是可靠的保证,父母择优出来的大多门当户对。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发展爱情岂不更好?

  三、关于家长

  对于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原来只知道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没想到他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尤其在对待自己孩子方面更是堪称典范,令后人所不及!他像中国无数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但他对孩子的爱既具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意识。在生活上,他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在精神上,他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在学业上,他高标准地要求孩子。他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对生活、事业的选择,为他们的成材提供尽可能的一切条件。他无所不在的思想情感力量,潜移默化地引领着梁家下一代的人生道路。他的九个子女均接受良好的教育,毕业于一流大学,一个比一个优秀,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他给孩子的很多信现在看来依然让人钦佩让人动容!下面是他写给儿子梁思成的一封信(当时思成徽因刚在国外学成毕业,还在国外旅行结婚途中,梁启超在病中。)我们由此可洞悉那一代学人心灵世界的窗口。

  “我将近两个月没有写给孩子们的信了。今最可告慰你们的,是我的身体静养极有进步,半月前入协和灌血并检查,灌血后红血球竟增至四百二十万,和平常健康人一样了。你们远游中得此消息,一定高兴百倍。思成和你们姊姊报告结婚情形的信,都收到了,一家的冢嗣,成此大礼,老人欣悦情怀可想而知。尤其令我喜欢者,我以素来偏爱女孩之人,今又添了一位法律上的女儿,其可爱与我原有的女儿们相等,真是我全生涯中极愉快的一件事。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头一件你们俩身体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变化作用,在将来健康上再进一步。第二件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脾气,爱吵嘴,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这两种希望,我想总能达到的。

  你们回来的职业,正在向各方面筹划进行(虽然未知你们自己打何主意)。一是东北大学教授,一是清华学校教授,成否皆未可知。另外还有一件“非职业的职业”——上海有一位大藏画家庞莱臣,其家有唐(六朝)画十余轴,宋元画近千轴,明清名作不计其数。这位老先生六十多岁了,我想托人介绍你拜他门,当他几个月的义务书记,若办得到,倒是你学问前途一个大机会。你的意思如何?亦盼望到家以前先回信表示。你们既已成学,组织新家庭,立刻须找职业,求自立,自是正办。但以现在时局之混乱,职业能否一定找着,也很是问题。我的意思,一面尽人事去找,找得着当然最好,找不着也不妨,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机会。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苦痛,倒不值得。一般毕业青年中大多数立刻要靠自己劳作去养老亲,或抚育弟妹,不管什么职业得就便就,那是无法的事。你们算是天幸,不在这种境遇之下,纵令一时得不着职业,便在家里跟着我再当一两年学生(在别人或正是求之不得的),也没什么要紧。所差者,以徽因现在的境遇,该迎养她的娘才是正办,若你们未得职业上独立,这一点很感困难。但现在觅业之难,恐非你们意想所及料,所以我一面随时替你们打算,一面愿意你们先有这种觉悟,纵令回国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他侵入。

  ……你来信终是太少了,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明信片也好),此当卧游,又极盼新得的女儿常有信给我。…

  以上是其中一封信,后来梁思成的工作落实到东北大学后,父亲又给儿子一封信(梁思成林徽因还在国外旅行结婚途中),父亲告诉他们,思成的工作已经确定了下来,已接到东北大学的聘书,月薪265元。父亲专门说明,这是初任教教员的最高薪金,暑假一结束就要开始上课。他说:“那边的建筑事业将来有大发展的机会,比温柔乡的清华园强多了。但现在总比不上在北京舒服,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一个慈父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理解支持、循循善诱的引导、鼓励与鞭策可见一斑。梁启超不愧为慈祥的父亲,人生的导师!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善诗文,工书法,儒雅风流,才华超群。他对女儿的培养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徽音四岁开始跟着三个姑表姐读书,12岁和姑表姐们一起进入英国教会办的中学读书,全是外教,全英教学。16岁父亲去欧洲考察为期一年半,父亲就把徽音带在身边并在信中告诉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徐志摩和林长民本是挚友,当徐志摩发现16岁的徽音不仅人长得可爱,而且是个可以对话的朋友时,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林长民,林长民不无骄傲地说:“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足以可见徽音父女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是多么的开明与超前。

  人说父母的三大责任是:一,成为孩子的榜样。二,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在力量和外在好习惯。三,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梁启超和林长民无疑是称职的父亲!卓越的父亲!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父亲!

  四、关于朋友圈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风尚。二、三十年代,北京上层社会盛行各种聚会联谊活动。他们夏天办消暑会,冬天办消寒会,春秋之季办迎春会、菊花会,新年有年会,元宵有灯会,还有古琴会、书画会、读书会…刚开始,这些活动只是在金融界、实业界盛行,后来便影响到了知识界。

  他们大都成家立业,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当时,这批文化教育背景接近、情趣爱好相投的文人学者,通过这样一个场所来定期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寻求支持、扩大影响。

  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的朋友们固定聚会的地方是梁思成家里。每个星期六下午,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品茶、喝酒,谈政治,谈文艺…这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学贯中西、文通古今,视野开阔,抱负远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思想见解,不同的感受,在这里交流和碰撞。金岳霖、徐志摩、沈从文、张奚若、邓叔存、陈岱孙、钱端升、陶孟和、李济、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另一个由徐志摩、胡适发起的“新月社”圈子里,梁启超、丁文江、林长民、张君劢、陈源、林语堂、徐申如徐志摩父子、王赓陆小曼夫妇、余上沅、丁西林、凌叔华等在这里常来常往,林徽因和表姐王孟瑜、曾语儿也常来参加各种文艺、游艺活动。这样的聚会,对于他们来说,是精神的聚餐,心灵的盛宴,滚滚红尘中的绿洲。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得到了认同,这种认同使他们在这乱纷纷的世界里确立了自我。其实,在如今社会,如此高质量的朋友圈又何尝不是弥足珍贵的!

  五、关于教育

  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感受就是,那一代人,他们接受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中国的`和世界的都是最顶级的。林徽因12岁在北京入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6岁随父游历欧洲,20岁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3岁又入耶鲁大学。梁思成生于日本东京,国内在清华学堂,国外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徐志摩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剑桥大学。金岳霖先在清华,后到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伦敦大学。由此可见当时的教育体制是多么的灵活、人性化!他们真正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的教育差别之大,不言而喻。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3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

  这本书主要讲了林徽因的一生。从林徽因的出生到去世。正如他的出生地杭州一样,林徽因是让人魂梦所系的。恍如梦境的烟雨小镇,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就像林徽因一样让所有与之相遇之人都会被她吸引,沉迷。林徽因喜欢白莲,多年后她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那朵白莲。无论岁月如何改变。她永远活在人间的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作者用了及其细腻的笔法写出了一个如花般的女子,而优美的文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林徽因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女人,她是那样的有灵气,感情丰富多彩。纵观梁思成一生的成就,都与林徽因是分不开的,从一开始选择专业到后来各国游历,对古建筑的测绘,成立建筑系……直至后来的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都有很大的功绩!

  林徽因,一代风华的绝世佳人。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个心性敏感如花蕊的诗人,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被诸多精英男人追捧欣赏的名门淑女,也是一个眼光卓越胸怀广阔的传奇女子。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丰满而精彩。

  我喜欢的林徽因,不做作,不矫情,尽管出身名门望族,但她却待人落落大方,从不摆架子。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走捷径,而是脚踏实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能够过另一种生活。八年抗战她一向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扰着她,她却乐观的生活。她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倾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人世。

  这朵世间的白莲消逝了,岁月不会因为她的离去而停留半分,红尘滚滚向前,多少痴男怨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情是一个亘古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莲”,他不是仙,向往着凡间的烟火幸福,渴望一份平凡安稳的爱。如果可以,愿化作一段青青的莲茎,在红尘浊浪里将他托举在和风丽日中,摇曳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4

  林徽因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林徽因,纯净而美好,白莲一样的女子。她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她是苍穹中一颗低调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后人为之赞叹,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拥有着这样美丽光华的人。

  林微因,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的记挂了一生、守护了一生。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为了纪念与林微因的感情写了众所周知的《再别康桥》。

  梁思成,梁启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的儿子,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林微因选择陪其一生的人。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

  金岳霖,一个让我想到就心酸的男子,他守护了林微因一生,为她终生未娶。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金岳霖有一天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

  即使多年后,当金岳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一开始看这本书,是想学习林微因那种得知坦然·失之淡然的心性。看到最后,突然迷恋上了金岳霖这个人,之前一直觉得恋爱就是为了结婚,查阅了关于金岳霖的相关记载,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由是我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的感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杜甫传读书笔记

2.名人传读书笔记

3.《名人传》读书笔记

4.《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5.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6.《名人传》读书笔记15篇

7.《名人传》读后感

8.名人传读后感

9.呼兰河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