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28 17:35:1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的一项"不抱怨"活动,他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以前妈妈曾经买过这本书,当看到那个紫色的手环后,我很喜欢,紫色让我的心情很平静,但是我真的可以按照书上写的那样做么?我想那可能对于我来说很困难吧。

  但是当我了解到这本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

  记得有媒体评论这本书说,会改变你的命运!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我开始细细品读《不抱怨的世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不抱怨思想的召唤,渐渐融入到不抱怨活动中。现在正好借助这次机会,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感到不满、抵触和怨愤的情绪。书中提到许多人的生活状态即是"我怨故我在"。想想自己,也曾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如意,有些时候是自己太过于计较生活中的挫折。再看看周围的人群,很多人都有抱怨的"爱好",抱怨仿佛成为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这便是书中揭示的抱怨普遍性。那么,人人都避免不了的抱怨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抱怨无非是一种不满情绪的释放,人们抱怨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似乎抱怨了就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事实如何呢?抱怨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处境,它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相反,抱怨只能使我们的情绪变坏,健康受损,工作效率降低,人际交往受挫,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读高中时,我抱怨数学老师讲课不好,渐渐厌烦上数学课,后来通过老师家长的帮助,我开始强迫自己喜欢数学不再抱怨,后来我真的喜欢上了数学,结果数学成为了我高考的提分科目。这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抱怨产生的消极情绪只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抱怨自己不如改变自己、抱怨他人不如帮助他人、抱怨社会不如奉献社会。

  在我意识到抱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后,我开始认真探究如何消除抱怨思想,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首先,当我遇到不良处境时,我就会先问问自己,真有那么糟糕吗?这件事值得抱怨吗?对一个健康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真没什么可抱怨的。其次,即使真遇到什么挫折,也应该积极地面对,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味的怨天尤人,只能使事情更糟,想要改变现实,只有努力向前。正如霍金所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最后,我认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敞开心灵、接纳现实、乐观豁达,把抱怨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样就能积跬步而成千里,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人们之所以常常产生抱怨的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不够好。如果只想索取,恐怕永难感到满足和快乐。与其让自己生活在抱怨的世界里,不如去感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在思考,如果人们都能摆正心态,不再一味追问我得到了什么、我应该得到什么、我还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扪心自问,我付出了什么、我奉献了什么、人们因我得到了什么,我想不仅我们的生活会更充实快乐,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更加充满希望。读《不抱怨的世界》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紫手环的力量也一直影响着我,虽然还没达到最高境界"无意识的有能",但对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我已能泰然处之。记得有一次上课时,同学看见从不戴任何首饰的我竟然戴了一只紫手环,问我是何含义,我告诉他们紫手环的秘密,希望他们也可以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快乐的生活。

  如今的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开始更加真实的接触这个世界,开始了解世界,《不抱怨的世界》也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了,这次借着这个机会开始重新阅读,发现自己的心境早已和原来不同了,开始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正确的面对这个世界,不抱怨的快乐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2

  如饥似渴地读完《不抱怨的世界》后,有种熟悉的感觉,于是想起佛经《感恩歌》中所唱的“莫生气”,一西方、一东方,但二者是殊途同回的,所提倡的都是一种阔达的心境、平和的心态。

  “莫生气”道:“人生就像一场戏,由于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轻易,是否更该往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往。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可见,我们之所以会“气”,只因我们总在“抱怨”。

  父母会生气,只因觉得小孩没有按他们的想法发展;领导会生气,只因觉得下属没有执行自己的指示即使也能完成工作;情人会生气,只因觉得男(女)朋友总是任性而为从不体贴自己;自己会生气,只因觉得为何受伤的总是我……

  实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时候抱怨是一种发泄的途径,重要的是,抱怨之后,我们接下来的行为,是积极地停止抱怨改变心态,还是消极地不停抱怨直至内伤。

  有时我们总是很愚笨,总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开心。与其抱怨别人哪里哪里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时间用来检视自己是不是哪里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不断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个一举两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个很简单很老套但却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个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脸,一邻居问其原因,只听老人家抱怨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生意不好,下雨的时候小女儿的生意不好,无论天晴天雨,我总要想到有一个女儿生意不好就会伤心流泪。”那个邻居开解道:“那您应该感到开心啊,天晴的时候小女儿生意好,下雨天的时候大女儿生意好,无论天晴天雨,总有一个女儿生意好。”于是,那个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开心不已。

  这便是心态!“不抱怨”就是一种心态,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正面乐观积极地态度往面对生活与工作,往与人相处,则自己开心了,四周的人也会被感染而变得快乐,工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随着幸福美满了。

  “莫生气“,摆正心态,化消极为积极,便是我对《不抱怨的世界》的解读。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3

  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翻到了一本书籍,书名叫做《不抱怨的世界》。看到书名,就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类的书籍,作者道格拉斯。勒尔顿,通过故事与道理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传承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中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难忘。它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羞涩小男孩,想得到杂货店里赠送的皮尔斯伯里牌子的宽边帽。别的小孩都高高兴兴的进去要了这款帽子,但他却为这事犹豫不决,即使他当时是多么迫切地想要得到它。眼看着帽子只剩一顶了,他走到柜台前,终于还是鼓不起勇气,没拿帽子转过身又默默地走出了杂货店。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帽子派完了,但这小事却此终盘踞在小男孩心里,成为了一辈子的痛,而这小男孩就是作者格拉斯。勒尔顿本人。故事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发出一个道理,在生活中要敢于争取,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而抱怨本来就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却充斥在我们的周遭。大家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工作太忙碌了,物价又上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空气质量变差了……抱怨过了,得此宣泄了,但生活还是照旧。看了书后,突然发现自己也有如此多的抱怨,心中顿然有了许多不安。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荣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而且这种消极情绪还会影响周围的人,让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一直在玩拔河比赛——消极态度会催促一个人用最容易的方式后退,直到把他的一生都彻底毁了;积极态度则会朝着精神自由的方向往回拉,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但我们不能退缩,要学会积极地面对问题,消除抱怨。细想一下,如果把抱怨的精力花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岂不更好?

  那我们该如何消除抱怨呢?作者建议我们要做一个敢于争取的人,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东西,要敢于争取,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过程会荆棘满途。但又有什么比积极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更值得我们一试呢?千万不要让错误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你摔倒了,请站起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路。不要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争取成功上,抛开抱怨,你会发现,原来世界竟是如此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4

  (一)紫手环的力量

  1、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2、思想造就你今天的模样,也将被明天的思想牵引着走。

  3、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鸣。

  (二)抱怨的事情不是那么重要

  1、抱怨对方的过失,其实伤害着自己也是受伤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感受。

  2、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和不满。我们的抱怨多半是“听觉污染”

  3、乔.沃许(Joe Walsh)歌曲《人生一直都很好》(Life Been Good)

  4、“达克效应”学习尝试一门新的东西,就需要花时间坚持下去。

  (三)改变自己的话语

  1、“寻找就必寻见”耶稣

  改变你想说的话,改变思维,不要抱怨。

  2、心理学家罗宾.科瓦斯基: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

  3、Psychosomatuic(心身),Psych(心)和soma(身)有三分之二的疾病是源自于病人的心理。

  4、选择一个月中的几天抱怨,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

  5、健康的沟通是:直接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只跟那个人谈。[1]

  (四)抱怨与你的人际关系[2]

  1、如果你一直在生气或抱怨,别人也不会有空理你。——史蒂芬.霍金

  2、抱怨会变得不受欢迎,戒掉像烟和酒一样上瘾的抱怨,获得更多属于你的人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思想是能量。远离抱怨的人群。

  3、别人的闲话和抱怨,是因为你也存在同样的缺点。亦你赞赏别人之处,是因为你也有同样的特质。

  4、人类的天性是曳引、同步,会调整成周遭相同的模式,如地心引力,是一种原理。当你呆在抱怨者身边时,你的抱怨会更多。

  5、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富兰克林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5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可是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同行不一样,本书只是期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这是一幅完美的“图景”吧。尽管作者兴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我却更相信“免费邮寄紫手环”是导致参与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这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费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动总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踊跃排队。所以,假如这紫手环在工艺装饰上更为考究的话,吸引6亿人填写申请单也不是难事。

  但对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话可讲的。人因其出身、财富、机遇等各方面的不一样造成后天差异,要想让自我在明明查看到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又坚持“不抱怨”是很难的。本书为倡导此种理念,开出了一些“诱惑”读者选择“不抱怨”的药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一节的要义是“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这是经过一个男子在试图追捕肇事逃逸人员过程中的省悟展开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猎狗,男子开车紧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这样的飙车过程中受伤甚至不治,给家人带来的伤害远胜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静了下来,想起我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桂儿和莉亚而言,就要比金吉尔受伤更难以平抚了。在我和那个驾驶人的距离慢慢拉近时,我也把车速降到了能够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一节则以“乐观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说读者。虽然当今的科学研究还很难证实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点应当是对的:即便意念一点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能够使比如绝症患者更为欢乐的走完余生(我们假定进取或消沉状态下余生一样长)。

  纯粹的“利诱”未必能让普通人坚持恒心,这正是威尔·鲍温引入“紫手环”的原因。“紫手环”并不因为它的“紫色”或“是手环”而具备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鱼线上的游标而已,起一个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只要它够醒目且便于脱卸即可。

  我并不认为顺着听闻的热潮而加入“紫手环”活动就能把人带入“不抱怨”的境界,这正如让白领学几天乞丐不会自动养成朴素那样。“不抱怨”是个人充分内省后到达的心灵状态,它首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本事,比如上头谈及的驾车男子就是例证。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种继发的执行本事,否则“不抱怨”的理性光芒立刻会被“忍无可忍”等热血豪迈给压下去。不妨从另一角度举例,很多人在公车上有过让座的欲望,但最终没能站起来,因为一种“此举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碍了让座行为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肯主动举手也是一样的原因。克服这种心理恰恰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特立独行胆识,而这与上述随大流申领“紫手环”或团体装乞丐活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为什么会抱怨,归根到底是现实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所以更高层次的“不抱怨”往往都从淡化欲望着手。比如佛说“寂灭”,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这样的意思。当人充分肯定现实,不存在强烈欲望时,抱怨又从何谈起呢?是故《庄子》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的欲望去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样说自我。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

  本书其实也看到了“紫手环”的单薄,为此向读者推荐了一组修习“不抱怨”的心灵阶梯:1、无意识的无能;2、有意识的无能;3、有意识的有能;4。无意识的有能。结合上头的例子,想让座而不敢为即处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环或“利诱”导致的“不抱怨”属于第三境界。而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将“不抱怨”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或说下意识。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了解、克制、淡化自我的欲望入手——这是很难的,当然我猜如威尔·鲍温先生,必须早能做到对“600万”信徒的真实进展“不抱怨”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6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里在想这可能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带着怀疑的心我开始了看书之旅,也在自我手上带起了紫手环,心里却怎样也不肯相信这样对自我有何有用之处……

  但当我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突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我,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难过……而这本书里的就是返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我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我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动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我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与我们做到的。

  紫手环在我的手上来回互换,这让我很不安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满。我对自我的情绪好像根本没有自制力,我十分恐惧的应对这个结果,我改怎样办?但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我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种不安的心境,可是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顿然醒悟“诚实应对情绪,安于自我的不安”,对,发现自我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当诚实、勇敢的应对它;就应当去想办法结局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我的不安”。书里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我。既然喜欢抱怨,那也就想办法让他闷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在还没有说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话语”这样“你的紫手环已经从让你发现自我正在抱怨的工具,变成你的话语在说出之前要穿越的过滤器”。有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终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灵就只剩下欢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我不想太多,从自我做起、从今日开始,让自我也能够有“不抱怨的世界”,最终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他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7

  “交通怎么这么堵”、“食堂的饭怎么这么难吃”、“现在的工作压力怎么那么大”“领导怎么总喜欢折腾人”,诸如此类,随口一出,就是抱怨的话。抱怨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习惯,已经成为一个潜意识行为。它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抱怨的对象,抱怨似乎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无法散去。

  虽然知道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为了发泄内心的种种不满或是获取同情心,还会不由自主的抱怨,甚至相互抱怨成为了与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似乎没有了抱怨,谈话就无法继续下去。殊不知,抱怨不仅给身边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氛围变的消极,而且也使自己变的越加消沉。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给我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感悟和启迪,对抱怨形成的原因、抱怨的危害以及如何不抱怨等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用一只紫手环教会我们如何改变爱抱怨的习惯,手带紫手环者只要一察觉自己有抱怨苗头时,就将手环带到另一只手上,让自己刻意地去遏制抱怨的想法,这样,一直坚持21天,渐渐的,不去抱怨生活中的烦恼,而是积极地看待生活,参与者都认为是这个紫手环有魔力,其实,手环没有特别神奇之处,它只是让你及时的意识到抱怨的行为,并有意识的停止抱怨。

  除了手环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外,书中的很多语句也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激励我成长、让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世间不美好、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上天是公平的,每个看似强大的人,背后都历经了诸多的磨难”,身边总会出现非常成功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们光彩一面,心中充满嫉妒和怨天尤人,怨上天没有给自己机会,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殊不知,成功的人付出努力是你的千倍万倍。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消除内心消极想法,心中充满阳光和彩虹,不抱怨任何事物,在有限的生命里,摒弃抱怨,保持正能量,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8

  偶然翻看了美国作家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在细读了以后,真正理会了其中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不抱怨如何让人发泄,长期不抱怨会不会得病。其实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书中写道“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喜欢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将来也会变成祸。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人人都怀有一颗如此感恩的心,那么人生一定会过得坚实而有信心!因为感恩,我们才拥有了一个多彩的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产生不满,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果,但一种心怀感恩、宽容大度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另外一种人生,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放弃抱怨。总有人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不高等等,但当我们放弃抱怨,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学会不抱怨之后,心情会比较开朗,也会有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9

  黄金周假期中,学校要求我们读《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说实话,心里当时还忍不住抱怨:假期还有任务。可当我开始读了这本书后,心灵不断地被触动着……

  出生贫穷的威尔?鲍温以超乎寻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毕业后,他屡次找不到梦寐以求的工作,为此而感到悲痛,不由地抱怨命运。但在朋友的启迪下,他站了起来,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他走上成功的奖台,只说了一句话:“你们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但仅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这句话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学滑板,摔了几跤就不学了,说:“都怪这滑板太难学,轮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这样,这位学生是永远也学不会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则坚持不懈,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拥有这样的精神,再难的事,在他眼里都是小菜一碟!海伦?凯勒虽然残疾了,但她丝毫不埋怨命运对自我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我从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苗成长为一棵高大挺拔的苍天大树。无论是讥笑与困难,她只当作是对自我的锻炼。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靠着这种不埋怨一切、乐观向上、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一举成名的呢?

  一个个励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脑海中划过。威名不是靠关系和钱财买来的。真正的名人,是经过千锤百炼和不懈的努力诞生的,不是从一帆风顺和无拘无束中成长出来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

  要有顽强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抱怨的心,拥有这一切,就必须会成功的!要敞开胸怀,涵养一颗包容的心。有时,我们会因为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这种抱怨往往是自我被冒犯的一种宣泄。它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会导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会在同事之间产生隔阂。学会包容,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解放自我,提升自我。作为工作人员,包容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他人,用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承受委屈、经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举止有方,谦恭礼让,平易随和。

  要直面挑战,奋扬一颗上进的心。也许你会因为领导交付的任务过于繁重而抱怨,或者由于工作毫无头绪、进展不顺而抱怨……其实说到底是我们内心深处在排斥、挣扎和躲避,是一种向困难示弱的表现。就像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的那样,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可是羚羊,只能饿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过多的抱怨不仅仅对工作毫无帮忙,并且会失去自我宝贵的信心和他人对你的信任。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想的是“怎样做”,而不是“没办法做”;应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始终奋扬一颗上进的心。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0

  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抱怨谁呢?”

  我们真的面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面对生活。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情。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么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一定能获得最合适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就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聪明的头脑?在父母的开导下,我重新回到校园,我从自身找原因,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

  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199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没有因有了稳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通过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并在20xx年进入渝水区检察院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通过了司法考试、学习驾驶技术,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同事们都夸我脑子聪明,学东西快。

  在单位我是一名进取心强、扎实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责任感的丈夫,还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父母也都还健在,我觉得自己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回头看看,其实关键不在于命运是否给予我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努力过。《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通过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变。

  要做到不抱怨,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应该接受现状,但是不应该安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认定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然后,我们就要行动。光想是不能实现“改变”更不能实现“变好”。虽然领导的想法很难猜,但是他们都喜欢忠诚、积极、有才的下属。我们何不忠诚一点,热爱我们的工作一点,更多地从集体利益出发,为单位发展出谋献策;我们何不勤奋一点,积极一点,有效利用和执行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岗位的事,力争上游,进之以猛、持之以恒;我们何不让我们变得有才,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各种理论,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办法,它能给我们积蓄的资本和能量,等着我们去利用和爆发。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大诗人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提醒自己与大家共勉:一是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二是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自己的思维;三是只要成为积极改变的模样,你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1

  《不抱怨的世界》开卷语所说的,"紫手环"只是一种象征、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最根本的还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或许要真正达到"不抱怨"很难很痛苦,实在这只是寻找内心平静的一个过程。

  《不抱怨的世界》书中多处提到生活中一些我们经常会"抱怨"的细节,我们总是"抱怨"别人怎样不好,"抱怨"外部环境如何不利,书中所说的,让我不禁联想到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该剧导演赵宝刚在被问到"取得婚姻保卫战胜利、双赢的秘诀是什么?"时,他回答:"别企图要求别人,要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我以为赵导的这句话与"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异曲同工的。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只有摆正我们自身的心态,才能发现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学的时候,总会听说哪间宿舍又吵架,问其原因,无非是谁不讲卫生,谁太晚睡影响到他人。总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便会引起一场战争。我们宿舍四人也并不是对彼此完全没有意见,但却从未发生争吵,只因我们善于忍耐,善于理解,善于沟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总是如此,得饶人处且饶人。假如你有时间打扫卫生,那么帮帮人家打扫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响到别人,为何不能多站在别人态度将心比心,改变一下自己的作息呢?实在很多事情看起来总是那么简单,但不知道为什么人类总会把他们复杂化。"不抱怨"不就是对别人多多忍耐、理解与沟通,对自己多多省视、要求、改变吗?

  在想想现在的工作,日复一日,有时自己很努力,成效却很微小,于是我们总会在别人身上寻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导不正确,对手太强大……等等,总有成千上万的理由,却无一条是关于自己的,就算有也是运气太背之类的。现在想想,实在我们能"抱怨"的永远只有自己,只有"抱怨自己"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转化为前进动力,这种"抱怨"于人于己才是有意义的。抱怨别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无济于事的,这种消极心理更会使自己永远得不到进步、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快乐,是由于我们要求太多却无法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失看,是由于我们总按着自己的设想臆造客观世界,却发现事实原来不是所想的。想要快乐实在很轻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满足实在很轻易,平常心接受现实便可。

  读《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环"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别企图要求别人,要做的只有改变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成功只垂青积极主动的人,只要你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挑战,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变成坦途。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任何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于去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顺畅了。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让自己思虑重重的困难,竟然本是小事一桩。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们总是会把消极的想法从自己内心中扫除殆尽,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2

  这个月偶然接触到《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抱着随意的态度翻了几页,被书中的几句震撼到了,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读下去。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任何个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这个《不抱怨的世界》中比较经典的两句。

  人生不如意十常__,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有些人常常开始抱怨,“工作太忙了”,“物价水平太高了”,“生活环境差了”……。可是抱怨过后又能怎么样呢,不但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一点帮助,而且还把负面情绪传给别人或者整个团队。

  依稀记得初中读到过的一篇文章——《为学一首示子侄》。里面有一段描述两个和尚(一贫一富)想到南海朝圣的故事。有钱的和尚总是抱怨这,抱怨那。还嘲笑没钱的和尚说:“我这么多年来,想要买船到南海都没有成功,你没有钱凭什么能成功”

  没钱的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钵就能够化缘到南海”。到了第二年,没钱的和尚却成功从南海回来了。而有钱的和尚却没有成功到南海去。

  这就是不抱怨的力量,遇到问题不要抱怨,抱怨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遇到问题要冷静,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脚踏实地的想办法去解决,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通过抱怨来为自己找借口。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3

  假期闲来无事,又拿起了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所写的《不抱怨的世界》,其实在几年前,我就已经阅读过它,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强大的广告攻势: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于是,我也买了这本书,戴上了紫手环,的确有用,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抱怨在减少,但直到今天,却也没有杜绝自己的抱怨。而且我可悲的发现,随着我工作时间的加长,自己及身边同事的抱怨却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为什么教师会如此多的抱怨呢,只是一味的制止有用吗?时下,从中央到地方要求给学生减负,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何尝不需要减负呢?我看过一个统计数据,有关方统计了11000名老师,问“你幸福吗?”真正表明自己幸福的只有76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禁想起了一次校本培训时一位领导的讲话。他说到教师之所以感觉不幸福,不愿意搞校本研究,是因为一、教师工作忙,没时间;二、压力很大,既有质量又有安全,没心思;三、中心分散,没精力;四、竞争积累,没实力;五、学生调皮,没对策;六、期望太高,没希望。用几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工作就是:忙、盲、茫;繁、凡、烦。我深有同感。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到底该如何来面对这些压力呢,一味的抱怨只能缓解一时的心境,却使我们的现状得不到丝毫改变,甚至抱怨会像口臭一样传染。我认为要改变我们的心态。

  首先要知足。知足,我们耳熟能详,就是满足和快乐。有些人之所以感觉不幸福、不快乐,多半是由于不知足。

  我曾见过一些残疾儿童,看着那些身体有智障的孩子们,心里总会心疼不已,他们看不到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的鸣叫,甚至一生都没有叫过一声妈妈,可是他们仍然开心的笑着,快乐的生活着,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是太富有了,我们有和谐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收入,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让我们学会知足吧,让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学会知足吧,知足会让我们懂得许多生活的情趣,从许多不经意的小事中获得美的享受。学会知足吧,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修身养性,学习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和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豪迈。保持“知足常乐”的良好的心态,从而在生命的过程中享受“知足”的快乐!

  其次是感恩。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

  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些可信赖的朋友”。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财富,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会心存感激,我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都值得我们去感恩。感恩于学校创造了舒心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让我们的学习生活那么愉悦,感恩于领导对我工作的关心;感恩于每一次工作给我带来的磨炼与成长、感恩于工作伙伴对我的每次帮助;感恩于兄弟姐妹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这本书让我对感恩有了太深的领悟,就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来生活,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最后是珍惜。光阴一去不复返,只有把握住最值得珍惜的时刻,我们才能抓住现在,抓住未来。李大钊曾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中间,全仗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人生有很多的驿站,我的单位就是一所充满智慧、文化的驿站,我很荣幸能停靠在她的臂弯。我在这所蓬勃向上的驿站里,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价值,收获了友谊……

  所以让我们珍惜时间,珍惜工作吧,就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在工作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心品味,你会发现,其实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独特滋味;每个岗位,都能收获沉甸甸的人生。

  你想传染抱怨还是乐观,这只是一念之间,但我们都要记得,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况工作占了我们生活的很大比重,我们何不开开心心地对待工作,过好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时呢?让我们相互传染快乐和运气,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生活的奇迹,时时感恩,享受生活的每一天,真正做一名阳光教师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4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问两位石匠是不是非常辛苦。第一个石匠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并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给哲人看。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却令哲人感到振奋。他说:“累是累了一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铁锤赋予那些石头以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把雕刻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想,那些人看了之后一定会猜想,雕刻这件作品的石匠长得什么模样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哲人听了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后,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幸运之神也会为你而自豪!”许多年以后,第二个石匠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雕刻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而第一个石匠,仍然在愁眉不展地做着与他从前毫无分别的工作。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否成功取决于你的自身态度,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事情,它就有可能迎刃而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你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你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做事很累,也没有什么幸福感而言。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还是消极不前、颓废度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明明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单位、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单位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集体和同事之间产生有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

  总之在人生的路上拥有积极的心态会给你的人生添上更多的色彩,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保持始终如一的心态,让积极的心态为成功的你带来幸福和快乐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5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

  这是偶尔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看到的,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之前我从没想过关于生活中的抱怨的问题,没有仔细思考或想过原因、过程,因为抱怨已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当然会出现的现象,没有人从不抱怨。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 后来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说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

  看了这本书后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发现,它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喜悦而这本书就是反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

  能让你因为抱怨的xx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己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为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己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予我们做到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顿然醒悟:“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书中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己。由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后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理就只剩下快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发展自己,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辈子的奋斗才可能得以实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认为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提升,他们怀疑环境不好,对工作总是抱怨不休,不认为主动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而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展示、领导对自己不重视、单位对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于思考如何尽善尽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都是自毁前程。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在10个失业者中至少有9个人抱怨原上级或同事的不是,绝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业是失职的后果。

  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努力严格按照计划行事,这样既很充实,又能提高效率,让事情往更好、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根据计划的进展,定期总结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得失,客观看待出现的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以及制定后续计划。

  无论我们工作或休息、认真或懒惰、快乐或悲伤,时间都不舍昼夜地逝去,像流入大海。虽然其他机会还会来,但光阴却一去不复返。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抓住成功。人生总是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总是充满了喜悦和悲伤。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不如好好珍惜时间,把握机会,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现在,我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因为抱怨而失去自己的一份好心情,我会学着把精力专注在必要的地方,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计划中的每一个任务。

  我相信,一切都来得及,别管那些纷纷扰扰,别让不开心的事停下了我前进的脚步。我相信自己能掌好舵,让生命之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我们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处吧。比如,我们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潜意识里就希望别人多做一些或者帮助自己分担一些;我们抱怨自己最近多么倒霉,可能是希望别人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最终只能让我们深陷抱怨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或者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我想,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为这样连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无希望。要想杜绝抱怨,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时候,及时地沟通,解决。这同样需要勇气。首先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气去化解矛盾,改变处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时,我们也许可以试着不去张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后再去马上行动,改变处境。我觉得书中一句话说得很对,“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在很多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抱怨的话语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原本可以轻松、积极、乐观、上进,却可能因为抱怨而变得痛苦、悲观、沉重、无所作为。这本《不抱怨的世界》为我打开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么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吧,相信紫手环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败抱怨,创造新世界。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当然我们也希望改变,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最后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2.《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3.《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4.《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5.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6.《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7.培训不专心的检讨书

8.论语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