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07 09:23:2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

  这几天邵阳县教育局给全体的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听了好几位精英教师的发言。这次学习感触颇多,简单总结如下:

  首先先说一下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罗老师对我们要求,一定要上好体育课,让农村的学生健康成长。我总体感受就是:发自肺腑。姑且不谈论罗老师的专业情况,就从他的谈话就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积极向上、责任心强的好老师。同时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罗老师站在为全体学生根本利益、人生发展的高度去谈论这次培训。我觉得很实际到位,需要我们每个一线的体育教师深刻的反思!

  其次这次的学习,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解决了不少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或不懂的东西。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金称市一位中学体育老师的武术知识。讲的具体到每个动作,还用了许多大型比赛的具体实例说明,形象生动、易于识记,在平时教学工作中,针对学校的武术运动让我们有了大概的轮廓,虽然是基层的武术教育,我们也应该做到认真细致、具体到位,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我们才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听了塘田市一位体育老师的讲座后,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备要素,只有不断的充电,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还有就是足球的培训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足球培训是很让学生热爱和接受的一项体育运动,每当遇到体育课的时候,学生都要求我教足。可自己没有学这个专业的,教起来心里总是不那么的顺心。原因就是对足球不了解、不吃不透,总是半桶水的水平。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就越来越不想学我教的足球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教学也会出现错误的情况。这次的培训把平时的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加以清晰化,明朗化、规范化,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把平时的体育课当做是自己不断充电的过程,认真去研究每一位学生,“找己不足、扬己之长”,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争取师生共同进步。

  二、明确学习目标,尤其是体育教学的中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课时目标一定要明确,甚至是每一节你要干什么一定要清楚,让学生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一定要具体,只有做到事无巨细,教学实践才不盲目。

  三、灵活运用资源。把现有的资源和周围的(学生及生活中)资源加以利用,力求普遍化,多强化,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素质提高了,什么样的运动孩子们都能够灵活运用,否则再多的都是空话!

  四、多学习研究。只有平时下功夫,才能做到课堂不盲目。体育课看似简单要想上好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好比“画虎画皮难画骨”、形似神不似,就是这个道理。

  五、还有一个建议:这样的培训要经常进行,最好多做一些具体的教学培训,不能老是高高在上,起不到教学的实际意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要想搞好体育的教学,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更需要领导阶层转变思想,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2

  一、原因分析

  经过家访了解到,她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离家出走了,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女儿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二、 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第一步: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只顾着下地干活,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家访,做她父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

  第二步: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我和她交谈,她不说话,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她讲道理,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我还每天安排两名同学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她聊天,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也没那么自闭了。此后,她逐渐逐渐地出现在学生群中。

  一天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融入到班集体中。

  第三步:组织各种活动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组织了各种活动。比如,雷锋故事会,张海迪事迹,洪战辉的二三事,“十六岁决不轻言放弃”主题班会,以及她最擅长的英语知识竞赛等。我还适时给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这样写到“成功把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自己不去追求梦想,不会有人帮你。只要你有强烈的愿望,你有永不放弃的信念,你有不懈的努力,不管你的梦想多么遥不可及,都一定能实现。当我们面对遥不可及的梦想摇头叹息时,其实梦想成真就近在咫尺,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诚恳、冷静、塌实地做好积累,说不定,只需再向前跨一小步,你的‘神话’就会变成现实。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才能夺取成功的桂冠。”后来她主动找到我郑重地告诉我她要从现在做起,面对现实,做一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创设一个宽松有益的心理环境,引导这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从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

  1.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很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2.我们要以对孩子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青少年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矛盾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孩子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视而不见,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孩子们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3

  为了加速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发挥优秀中老年教师的经验优势,我校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行了“师徒结对”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听课、评课、反思一系列安排,使我感受到成长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在师傅和其他老师们的关爱下,我逐渐适应了长治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熟悉了学生与课堂,在教学教学中我一路走来,在成长中变得成熟、坚毅!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被社会所赋予的期望值很高。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意识到了肩头所承担的重任。来自教学的压力,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都使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情况的生疏,使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这时学校及时推出了“青蓝工程”,为我的教学成长铺设了广阔的平台。

  在这个活动中我有幸拜学科组长靳老师为师。我和靳老师同时担任历史教学工作,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相似,为我向师傅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靳老师特别的谦虚与幽默。每次问他问题,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说说他的想法。在相互的探讨与思考中让我在靳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在本学期的高二初任课教师的公开课上,靳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靳老师任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备课时精心设计课程

  新教师凭借大学里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可以轻易地应付中学课本的知识点。但是,如果不具备设计课程的能力,比如,对于教学整体的设计构思、教学过程的调整、对教材的处理等,那教学活动根本无法进展。通过和师傅的结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新教师将逐步掌握正确、适当地处理教材的方法。

  二、上课时良好管理课堂

  通过听师傅靳老师和栗老师的课,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师傅在实际课堂中怎样组织活动、转换衔接活动、培养群体学习行为,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有些新教师一踏进课堂,一心只顾他精心准备的教案,而忽视了观察:观察群体学生的反应,观察个体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等;缺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这些正是徒弟要修炼的地方。

  三、讲解时深入浅出总结

  每个教师都是从做学生过来的。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做学生的时候,对知识只求理解掌握,如学习英语语法,只要求考试时会做就行。再如,阅读文章,只要自己懂得即可。但是一旦上了讲台,就会感觉原先自己觉得很简单的知识却很难让学生明白、理解。怎样深入浅出地讲解,的确是一门艺术。经常听老教师上课,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这样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

  四、课后时及时教学反思

  徒弟可以从和师傅的交谈中得到启迪,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每听完师傅一节课以后主要有两点是我一定要反复思索的:一点就是师傅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他在讲解中如何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一点是师傅在课堂上是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注意力。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讨论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作为徒弟,让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对于一名年轻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4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讲课比赛,学校刚开始通知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一次会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可是两个星期的讲课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感觉到这次的与众不同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参赛教师的认真准备,从这次参赛,听课的整个过程我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自身的见识。

  我抽的是理科组的25号,是比赛的最后一天才讲,正好可以先听听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于是,上完自己的课就拿凳子匆匆忙忙赶去听课,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学校的准备工作真的做的特别好,还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听课凳,免去了后顾之忧。参赛教师均备课充分参加这次比赛,上课时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很有水准。有的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基本上一节课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有的老师特别注意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有的老师课容量特别的达,确实达到了高效课堂;有的老师风趣幽默,学生特别感喜欢;有的老师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好了小组学习的优势。总之,听了这些优秀教师的课,我确实见识了很多,想一下学来也不容易,所以我倍感压力,在一个如此优秀的团队,我只能努力的学习,进步。

  我准备了整整两个星期,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件等做了充分的准备,终于等到我讲课了,校长亲自来指导,还有其他几位领导,都曾经是优秀的数学老师,让我更紧张,原本准备的很多东西一时竟忘了,只能靠临时挥了,还好我们班学生配合的好,我才慢慢走出紧张状态,慢慢的就像平时上课的流程一样,终于一节课还算顺利的上完了,领导也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比如语言可以再简练一些,知识可以挖掘的更深一些,给学生的机会再多一些。以后我一定会在教学中注意的。

  总之,通过这次讲课比赛听课、上课,我确实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更相信在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也会快速成长。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对自己的课满意。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5

  在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拜师仪式中,我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有幸拜得一位好导师——刘连喜老师。我常听人说,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导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像我一样幸福。

  今天,我们有幸收听了来自平原二中的李志清老师和来自平原一中的刘振老师的精彩演讲。在赞叹他们成功事迹的同时,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正如李志清老师所讲,不愿学习就是不愿成长。我认为,这句话应该对我的学生们说说,因为他们正处在茁壮成长的年龄,同时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这句话还应该对我自己说,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每日的学习、反思和日常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学习中迅速地褪去身上的青涩之气、积极地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请教、及时地对每日工作作出反思总结也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须的。

  关于目标,我们青年教师应该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心怀梦想,志存高远,人生之梦需要实实在在的“规划”才能:“追寻”。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把目标细化的教学活动中,做好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并且力争创新地教好自己的学科,管好自己的班级就是我目前力争要做到的。而对于学生,明确的目标会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我要努力帮助我的学生树立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使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进而为了美好的未来把握住今天的分分秒秒。

  在整个听报告会的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振老师的“喝着茶水教出大学生”。但这绝非是简单的清闲,而是多种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于是我想在作出行动前一定要找对路子,选对方法,而对于我们这些新教师来说,多向老教师学习,汲取前辈的成功经验是很重要的。另外,还要经常反思,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最后,感谢学校邀请优秀教师来校演讲,使我收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在被这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震撼的同时,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做一名爱岗敬业的好教师。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6

  我常听人说,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抚爱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

  20岁那年我终于圆了教师梦。当我满怀着喜悦和激动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魂牵梦绕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

  作为自己刻骨铭心的座右铭:"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来到我们身边的孩子,不少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声中长大的,他们很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有些孩子甚至行为有偏差。

  有一年新学期开学时,班里新来了一个学生小群。在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操场,可这个孩子仍呆呆地坐在位子上,两眼木然地注视着地面。

  我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他为什么不去操场,他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失声大哭:"我不要留级,我不要留级。"面对孩子悔恨的泪水和出自心底的呼喊,我感到这孩子还有求上进的愿望。我必须热情鼓励他,使他充满进取的信心。

  我一面替他擦眼泪,一面劝慰他。他止住了哭声,但看得出失望和懊恼仍交织在他的心头。整整一天,他都沉默不语。

  下班后,我骑上自行车向小群家赶去,我怕他因为留级在家里受到太大的压力。踏进他的家门,眼前的情景在我意料之中:父亲打骂,母亲流泪,孩子在痛哭。他的爸爸一见我就说:"这个孩子我不要了,你们让他自己任其发展吧。"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怎么能振作起来呢?我感到重要的是先稳定他们一家人的情绪,把家人对孩子的压力减到最低限度。我完全把他当一个新学生看待,不提"留级"这两个使他全家感到伤心的字眼。我一面替他包书,一面向他介绍班级情况,鼓励他振作精神。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原先对孩子失望的一家人,态度开始转变了。孩子此时的心情也平静多了,他表示一定要好好读书。我趁热打铁,对他提出了第一个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从此,小群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他学习上有困难,我请学习委员负责帮助他;班上组织篮球队,我毫不犹豫把队长的重任交给他;讲台坏了,我有意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去外地开会学习,我第一个长途电话总是打给他......师生心灵的相融唤起了孩子的自信,他有了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

  春节时,他给我写了一封新年贺信,信中说:"老师,自从我来到你身边以后,你没有看不起我,同学们也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瞧我,我感到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很温暖,我不想再懒惰了,我也要当一个好学生。"

  他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对自己有了信心,并提出了入团要求。毕业后他考入了一所重点中专。

  小群的进步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只要我们用"心"执著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要以真情去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工作实践又告诉我,我们要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用我们的爱心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有一次,得知班上三个小男孩在逛超市时,顺手拿了三支他们喜欢的笔。尽管知道他们已知错、认错,但我还是急得寝食不安,因为这说明我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真正入耳入心,没有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要求和行动。一回到学校,我顾不得回家吃晚饭,匆匆赶去。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7

  今年,我县组织了“关山之夏”全国名师课改观摩报告会,我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王晓奕老师的观摩课和报告会,我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薛老师的报告告诉我们: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相知,隐喻着要“知人知己”。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教育的终极关怀正是让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体慰他人”、“坚守自己”是与人相处的做人之道,也是做事的成功之道,即做人与做事的人生智慧。他主张:语文教学,为言语能力而教。他通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体现为“清简、厚实、睿智。

  通过那次观摩报告会,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自己的优势领域,在实践中扬长补短,慢慢涵养,才能最终形成独具个性风采的教学风格。

  暑期教师学习会上,学校组织我们又学习了我县火烧寨峰山小学校长张存贵老师的先进事迹,张老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使我感动不。

  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坚守在我县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某一山区小学。从教几年如一日,他尽职尽责、呕心沥血、生活简朴、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也受到了县、市、省,乃至全国各级部门的充分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张存贵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张存贵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年轻轻的就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张存贵老师身残志坚,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在大山里一干就是一辈子,没有厌倦,没有埋怨,有的只是一颗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心。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8

  学校开展了向优秀教师凌继贤学习活动,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凌继贤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要以爱心为基础。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有爱的教育能促进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热爱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无悔地奉献。

  优秀教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树立教师的榜样形象。通过学习,我有很深的感触,与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一个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教师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要做到:

  ①激发内驱力,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把教学工作视为促进自身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平台,“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有这样的职业感受,就能体会到课堂的鲜活,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就会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寻找一种生命意义,追求的乐趣,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表达生命内质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克服职业的倦怠感。

  ②理论学习是超越的翼翅。教师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地自我超越。

  ③反思。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反思能使人扬弃旧有的思维模式并生成解决实践问题的新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合作学习中成长。有人说:“水涨船高”,其实这些都是“合作”的最原始的道理。合作是“水”,优秀教师的成长是“船”,“船”离开了“水”就无法航行。这就说明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才能汲取应有的营养。有的老教师尽管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如自己,但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年轻教师尽管他们的教学经验不如自己,但他们有新思想等。因此,合作是成材的基础,具有专业眼光的合作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石。

  ⑤在感恩中成长。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懂得感恩的人,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所有教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希望上级领导、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事业,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不要让教师死在讲台上这样痛心的事再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9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有着明显的区别。优秀的教师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水平授课的教师,优秀教师就是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的教师,优秀教师就是能够激励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高深的知识浅显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靠自己实实在在去做,而且要做得最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假如我们学校拥有一批师资雄厚的教师队伍,那么我们学校将是一所最优秀的学校,将是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学校。

  最优秀的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他们关注的是期望,而不是关注规则或者;关注破坏规则后的惩罚措施。即使在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班级,由最好的教师教授一群最好的学生,也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优秀的教师如何处理?如良医治未病,成功的教师应以防止不良行为为标准;而不是以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实施惩罚为目标。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很高,而且他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使自己科学地主导教学。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在课堂和学校里创造出积极的气氛,重要的是他们尊敬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自觉履行一个“重要的人”的职责。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0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1

  学校只我一人专职体育,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自己的发散思维发挥的也不好,有些时候很是急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没有一起分担和商量的同事,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味的盲目行事,所以一直以来都想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哪怕只是去附近的学校学习,争取到这次省优质课评比学习的机会,自己是很兴奋的,本身自己对课堂教学,对讲课这方面就不精通,能去省里听各个市里选拔出来的高手讲课,这个机会真的是来之不易,这要感谢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的观摩,在青岛度过了快乐、感动、充实的一周,带回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和思考。现将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一汇报交流,供大家交流探讨。

  本次共上了五十节精彩的体育课,有传统的田径课、篮球课、足球课、武术课,也有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是两个场地同时进行,所以只能顾及一个场地的课,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青岛的《快乐足球》,济南的《前滚翻》,潍坊的《篮球行进间运球》,淄博的《跨越式跳高》等。每一节课,我都被老师们所营造的大气、流畅、和谐的课堂所感动,孩子们和老师融为一体,老师们沉浸于课堂,课能上到如此境界,我感受颇深!淄博体育老师的完全放手,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人,青岛体育老师以自己完美的链接让我们感受到体育课的完美境界。在听课过程中,我始终被老师们感动着,感动于老师的纵横千里,收放有度,感动于学生灵动思维,勇于创新,感动于老师的激情投入,生机勃发,感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大胆的创新,完美结合。

  我本人尤其欣赏济南体育老师所讲的《前滚翻》这节课,听完这节课,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体育课还可以这样上,上得如此从容不迫,上得如此兴味盎然,上得如此富有激情。由这节课引出了我对体育课的一些思考,这节课之所以这么让我们觉得震撼,觉得耳目一新,就因为它是一节体现体育课改精神实质的课,它让我们对体育课改的理论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近距离的接触和感受,使我受益匪浅。具体体现在:

  一、教学理念的新

  1、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都考虑到每一个学生。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教师们在教学中借助折叠海绵垫这一器材,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多元的评价。教师能在教学中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以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是“用”教材理念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加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我所感觉到张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指明学生提要求,而自已却和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做动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体现出教师角色的转变。

  6、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二、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紧凑

  课的教学层次十分鲜明;各教学环节之间以也能做到搭配合理,组织紧凑,过渡自然;能够把握重点,突出难点;且时间分配恰当。

  三、教师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给予肯定,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把自己看作是和学生平等的一员,和学生“平等对话”,全神贯注地聆听,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评价,激发学生的欲望。

  四、课后放松活动

  很多老师都会利用音乐放松操来进行放松活动,表演的性质比较高,而且学生的身心并没有完全受到放松,在这节课中课后的放松活动尤为让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所震惊,音乐和肢体的结合再完美不过了。

  总之,参加省级小学体育优质课观摩之后,使我清醒认识到,讲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一般是情境导入、重难点突破、梯度练习、小结巩固、布置作业。而好课都在重难点突破、梯度练习、小结巩固上采取了新方法,尊重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2

  “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魏书生

  今天我们在海口昌茂花园学校共同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

  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第五,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 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 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同。他和常人 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 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只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不过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 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 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 :“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 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 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 ,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 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4

  学习了几天,我的体会是:自我定位,尊重幼儿。

  教师是一种以育人为中心的职业,首先应具有以下特征: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上每一名学生;有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个人的关注;坦率;宽容;教学策划艺术。对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师爱就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师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把幼儿当有尊严的“人”;放弃对教师权威的不必要的维持;学会聆听和观察幼儿的言行;关心、关注问题幼儿;欣赏每一个幼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恪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富有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把先进的创新的思想观念,把创新的教学方式传播给周围的同行朋友。总之,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纲要》总则中的第五条也给我感触很深。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为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尊重幼儿。

  首先就是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然后就是关注个别差异。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忽略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现在知道“游戏”才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以后,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游戏为主,哪怕是绞尽脑汁设计游戏的形式。为了尊重幼儿的权利,以后再也不干涉幼儿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为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我目前该做的工作就是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其发展。不把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不愿做的事强加于孩子。总之,要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孩子发展。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15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优秀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优秀教师讲座心得体会01-18

优秀教师工作述职报告11-17

优秀教师的发言稿12-23

教学心得体会06-25

师德心得体会06-01

读书心得体会05-31

军训心得体会05-07

医生心得体会03-26

实验心得体会03-23

春游心得体会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