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9 00:04:2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集锦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决办法 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查找丰富的图片,给学生展示一个直观的清晰印象。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讲解

  学生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多媒体使用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作者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直观地欣赏到梅雨潭的美。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才能主动而愉快的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句练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做个对句练习。我说上句,你们按照对句的一般要求,对出下句。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 (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2、大家的对句中,都有一个什么字?二者的绿有区别吗?

  3、对,一个“绿”字就现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江南春天。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都喜欢“绿”,朱自清更喜欢“绿”,朱自清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去梅雨潭和朱先生一起“惊诧”绿的丰韵!(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⑴要认的字中,侧重读准字音,要重点认记:“镶、踞、薄、绺、棱、倏”这几个字的字音

  ⑵“翼”字比较复杂,要运用拆解式的记忆方法来识记,效果能够更好一些。

  ⑶“薄”是多音字,要讲清楚不同的读音和意义,使学生在以后遇到时能正确地读出来。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同学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第一段写梅雨潭形成的原因,作者在山边感知到的`梅雨瀑的声形。

  (2)第二段写梅雨亭。

  (3)第三段是作者对梅雨瀑观察联想后,用比喻词句描绘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动画面。

  2、说一说哪里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优等生作业:

  在书上做批注来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3-2 梅雨潭

  梅雨潭 低矮 呈现 双翼 薄片

  一幅画 棱角 撞击 粉碎 锯齿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又到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

  生:(拍手)你快乐,我快乐,大家读书真快乐。

  你来、我来,大家来,请你快来读书屋。

  出示快乐读书屋图标

  师:今天,我们在读书屋中能体验到哪些快乐呢?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水果呢?

  生:石榴。

  出示“石榴”的词语卡片。

  师:跟老师一起读(石榴)。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个石榴是闭着嘴的,有一个石榴是张着嘴的。

  师:张着嘴的石榴像不像人张开嘴笑呀?

  生: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石榴”的诗歌。

  板书课题,先板书拼音、再板书生字。

  过渡:石榴娃娃什么时候“笑”呢?是谁让它笑的呢?读过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二、指导阅读

  1、看拼音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看汉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着汉字把课文读给自己听一听,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3、同桌互读互听

  师: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现在你们愿不愿意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生:愿意。

  师:听的同学要认真帮同学纠正错误,同时把你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师:刚才帮助同学纠正错误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有没有自己发现读错的同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读的很认真,老师这有几个字想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他、们、己、巴)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个字?如果你认为他读对了就请你给他鼓鼓掌跟着读一读。

  4、指名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篇诗歌读给同学听一听?

  师:请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后,石榴娃娃就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呢?

  师:这位同学读的声音响亮,还很流利,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鼓励他。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欣赏石榴树、石榴花、石榴)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这棵就是石榴树,上面红色的就是石榴。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棵石榴树美吗?生:美。

  师:上面结的石榴什么样?生:上面结的石榴又大又圆。

  师:你用的词很准确很形象,大家鼓励他。

  师:这幅图上画的是石榴花,石榴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师:你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奖励你一颗“勇敢星”。

  5、细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6行,同学看一看这篇课文有几句话呢?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两句话。

  师:请同学们象老师这样在每一句话的前面标出序号。

  (1)出示第一句话

  ①、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石榴园里的景色?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样的?

  生:这句话描写的是夏天石榴园里的景色。

  师:你读书真细心,老师奖励你一颗“细心观察星”。请同学们鼓励他。

  生: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闭着的。

  师:你也能认真的找到答案,也奖励你一颗“细心观察星”。

  出示课件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夏天的时候石榴是什么样的,这时石榴没有成熟,所以是绿色的。

  ②、指名试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

  ③、学生试读,评议

  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④、教师指导在试读

  师:刚才他把“许多”、“漫长”、“闭着”这些词读的比较重,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⑤、小小擂台赛、赛读

  师: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擂台赛,我们每个小组请出一名同学参加。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评委。

  师:下面请小评委评一评哪位同学读的好,请说明原因。

  (2)出示第二句话

  ①、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石榴园里的景色?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样的?

  生:这句话描写的是秋天石榴园里的景色。

  师:他回答的很好,大家鼓励他。

  生:秋天石榴娃娃的嘴巴是张开的。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给你鼓鼓掌。

  出示课件师:这些就是秋天的石榴,你认为他们可爱吗?生:可爱。

  师:石榴红红的,很可爱,所以作者把石榴称作娃娃。

  ②、指名试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着读一读这话?

  师: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谁来到石榴娃娃的身边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红牙的?石榴娃娃的小红牙是什么?

  生:秋风吹来,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红牙的。

  生:石榴娃娃的小红牙是石榴籽儿。

  出示课件

  师:一阵秋风轻轻的吹过,石榴裂开了就像我们人笑了露出小牙。

  ③、学生试读,评议

  师:你喜欢石榴娃娃吗?请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

  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④、教师指导在试读

  师:刚才他把“高兴”、“亲了亲”、“小小”这些词读的比较重,“轻轻”读的很轻。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⑤、小小擂台赛、赛读

  师:这次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哪个小组愿意先朗读?

  师:同学们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

  生:很好。

  师:老师认为第一小组读的声音响亮,应该得“响亮星”第二小组读的很流利,所以奖励你们组“朗读流利星”。第三小组读的很有感情,得“最佳朗读奖”。有同学们能互相配合,所以每个小组都是最棒的。

  三)回到整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师里来了几位客人,我们把这首诗歌当作一份礼物读给客人听好吗?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

  三、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师: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石榴娃娃就笑了,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秋风还会亲谁的脸颊呢?

  出示课件,引导说话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回家以后让爸爸妈妈带你到市场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水果,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一说,明天到学校来说给同学、老师听一听好吗?

  生:好。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在“快乐读书屋”中过的快乐吗?

  生:快乐。

  生:(拍手)你快乐,我快乐,大家读书真快乐。

  你来、我来,大家来,下次再来读书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3、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4、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选种是“小星火计划”科技活动中“小种植”的内容之一。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选种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简单的方法。

  二、活动内容和方式:

  1.教师讲述进行选种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2.组织选种活动。

  3.制作同品种不同质量的种子标本。

  4.举办种子标本展览会。

  三、活动准备:

  学生带好各种种子。

  四、活动过程:

  师(出示黄豆)讲述: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农村,都知道这是一颗黄豆,如果把这颗黄豆种到地里,它会怎样?

  生答:……?

  小结:它会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出新的果实——很多的黄豆,像黄豆这样种到地里会繁殖的,在农业上,人们常常把用播种方式繁殖的都称种子。

  师讲述: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种子。出示:(水稻、小麦、玉米、芝麻、丝瓜、虹豆等实物)这些都是种子,但也有些植物它是用茎作种的,例如藕、土豆它们是用茎作种的。那么要想把种子播种后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要挑选好种子。

  师问:如果不挑选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生答:……?

  小结:由于种子差,可能会种于不发芽、不结果实。这种现象平时我们常常见过,去年老师也种了一棵冬瓜,由于种子差,茎倒长得很长,可是它不结冬瓜。所以,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苗率,也影响质量的高低,优质的水稻种子播种后能收到650千克左右,而有的种子差,用同样方法播种,只能收250—300千克。因此,优质的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础。

  师问:怎样来挑选种子呢?

  生答:……?

  讲述:选良种,首先要挑选产量高、抗灾、妨害的为优良品种。

  然后在植物成熟后再采集,比如(师出示实物)这是在我们周铁乡镇万亩丰产方上挑选的一棵水稻种子,同学们你们看,长势强,粗壮、茎杆上的'籽粒大而饱满,而且稻穗比较长,要把它作为种子,就要剪去稻穗的最上部和最下部,留下中间部分脱粒后作为种于,这是一种选水稻种子的方法。但在农业生产上,需要大量的种子,就要挑选优良品种为单设一块为种子田,才能收获大量的种子。

  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大人是怎样收集种子的?

  生答:……?

  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了收集种子的方法真不少,收集后一般的种于要到明年再播种,所以收集的种于要进行贮藏。我们小朋友带来的种于都是贮藏过的,有的种子贮藏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我们来看这颗豆(出示一颗坏的),这颗种子被虫咬坏了,虽然胚芽没有坏,可以发芽,但生长的过程中,有时还有可能混入一些其它品种的种子,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还要进行选种。

  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黄豆(出示四粒不同的黄豆)。

  师问:哪粒最好?哪粒最差?

  生答:……(教师分别出示卡片:粒大饱满、残粒、粒小饱满、不饱满)

  师问:我们把种子分成了四类,哪一种做种子最好?

  生齐答……?

  师小结:最好的这一类属于良种。良种是粒大饱满,无发霉和虫蛀,外表有光泽。

  下面老师请一名学生,也来分出粒大饱满、粒小饱满、不饱满、残粒。(一名学生上来分红赤豆)提问:你说哪一粒是你选的良种?

  生指出并加回答。

  师讲述:今天我们活动课主要逃良种。同学们愿意一起来选吗?我们不仅要选,还要做成标本。教师介绍选种方法及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选种子并制作标本,教师巡视。

  制作后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选的很慢,如果有大量的良种用这样的速度来选太慢了,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选?(学生发挥想象后回答 )

  师小结:问学们不妨在今后的课外种植活动中,也来用一用。现在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对这些作品进行评选。

  教师公布评比结果。(要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活动的都很认真,气氛也很活跃,也学会了选种,怎样的种于是良种,首先选优良的品种,然后种子才能提高纯度,确保种子的发芽率,防止病害的传播,增强杭害的能力,选良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增产的有效途径。

  五、活动建议:

  选种是“小星火计划”科技活动中“小种植”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选种也不一定完全懂得其中的内涵。所以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选种的重要意义,教者要在《选种》教学中,就根据这一活动目的,从活动入手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参与与学习活动,教者在导入新课时就该抓住种子生长发芽到获取高产入手,使农村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到选种的重要意义。

  通过看实物展示,让学生自行挑选,让他们根据种子质量不同分类制作标本,这样能使学生一直在动手的环境中思考、实验、思考,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新知识的心理,这样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长大后去探究规律性的知识,去发明,去创造,在整个活动中,教者还要让学生做好标本进行展评,让学生观看评比,用贴红星的方法评出最佳标本,这种形式的活动完全符合三年级的学生。

  “选种子”这一课就是通过摹仿让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因为创造性思维是综合性的思维,它包含着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发散——集中——再发徽——再集中循环往复的形式进行,所以教者要在整个活动中,紧扣这一原则开展活动,就会初见成效。

  六、背景资料:

  资料一:

  鲁棉研15号该品种为中早熟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抗病,增产潜力大,高抗棉铃虫。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号增产9%—12.5%,在惠民县安排的30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皮棉达153.7公斤,全生育期133.5天。该抗虫棉杂交种,近两年在鲁南、苏北、皖北、河南、河北大受欢迎,一直供不应求。

  资料二:

  大红豆种植技术,选种子为粉红、鲜艳、颗粒饱满、质好的,种植时间在3月中下旬为较佳节令,在种植玉米时以套种在玉米行间为主,也有尽种的,用牛拉沟或人工打塘点播,株行距30厘米左右,肥料,每亩用草木灰400公斤左右,普钙50公斤,混合拌匀堆制15~20天左右,作为底肥施放。中耕管理与玉米同时进行,除草2次为宜,用灶窝灰人工撒于豆棵根部和叶面,可防治黄蚂蚁和其它虫害。生长期在150天左右,荚果成熟,人工收获,将豆棵拔起扎把挂于避雨高处晒干、风干,然后人工打晒,进行风干扬净除杂质,筛选出颗粒尽为光泽粉红、鲜艳、饱满、弯曲长度大体一致的为特优产品,其余为二级或等外,装袋即可运输到市场出售或外贸处收购外销。亩产在100公斤左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难认、难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教学准备

  背景资料、图片、配乐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远告别了光明与色彩,一生笼罩在黑暗中。(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播放有关盲童的录像资料)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永远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们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带他们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

  板书课题:指尖的世界

  2.齐读课题,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1)读准确,读通顺。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检测初读情况。学习会认字。

  3.再读课文。复习会认字,学习会写字。

  提示:(1)读流利,知内容。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生再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理清脉络。

  三、品读课文,走近“指尖的世界”

  出示阅读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段落,做上记号,读一读,在脑中想象出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全班交流。(学情预设,重点指导朗读及体会)

  (1)“虽然孩子们看不见阳光,看不见绿树,看不见日日进出的朱红色校门和里面一片多彩的天地……但是,他们体会到了,身上那暖暖的感觉是太阳给的;走近那些小树,能闻到叶子的清香;靠近花园,能闻见花的香甜;他们知道,操场的尽头有一个音乐喷泉,那里有美妙的音乐和欢快的水珠一起舞蹈。”

  这段话用一系列的排比,用看不见与能闻、能听的对比,表现出盲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快乐。学生对这种快乐可能较难理解,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联系课前他们查找的资料及之前观看的录像,两相对比,让学生明白在盲人学校里的孩子也是快乐的。

  练习用“虽然孩子们看不见……但是,他们……”说话。想象盲孩子们在学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读。

  (2)“学校里有琴房,琴声悦耳,一个孩子正陶醉在音乐里。他的指尖轻快地在黑白琴键上移动,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谱。对喜欢音乐的盲孩子而言,音乐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自己创造的完美世界。”

  提示:他可能在想什么?如果此刻你在他旁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3)“有时,孩子们还玩儿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装着铃铛,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跑几步,停下来听听,再跑几步,咿咿呀呀地交换意见。比赛时,他们在球门上挂上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指引着他们投入地奔跑。”

  联系学生踢足球的经验理解:正常人踢足球不难,可是对于盲童来说,奔跑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去踢球。但是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玩得非常开心。让学生体会盲孩子因为自己也能踢球而产生的自豪感、快乐感,想象画面,激情地朗读。

  四、布置作业

  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自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2.生质疑。

  3.教师梳理,能够由学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讲解,难懂的准备讨论。

  二、深入理解,走进“指尖的世界”

  1.“所幸的是,总有善良的人们愿意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相信,无法驱走黑暗的时候,美好的心灵更是可贵的明灯。”

  “善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关爱盲人的人,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献的人。“美好的心灵”指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

  (课件:补充西藏盲人学校德籍女校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他们善良美好的品质,受到思想的熏陶。)

  师:带着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2.“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

  “长廊”指什么?学校。板书:学校

  为什么把学校比作一条长廊?

  理解:学校就是教育孩子认识世界,走向生活的长廊。

  课题为“指尖的世界”,现在你如何理解?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们看不见,他们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触摸。通过双手读书学习,弹琴画画。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

  3.“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

  “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指什么?

  指的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他们“曾经想过”什么呢?而他们“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又指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盲孩子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路人的帮助,或许是清晨凉爽的微风,依然能让他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体会这句话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有乐观的心态。

  板书:自信、乐观

  幸福的生活

  三、扩展延伸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可以谈向盲孩子学习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可以谈盲人成功的事迹……

  2.总结: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布置作业

  1.复习会写字。听写。

  2.写下你读后的感想。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4.写一条公益广告,号召人们加入到关爱残障人的行动中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习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二、认识特写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三、小组的.形式学习本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习。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习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较阅读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11-30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26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案范文10-23

《亡羊补牢》小学语文教案11-21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12-02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10-26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10-27

【荐】小学语文教案01-15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