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来发现图片、某些物品的中心点,从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点的原理。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探索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绳子、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一根绳子,请幼儿来找出它的中心点。
2.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又快又好,准确地找到这段绳子的中心点。
二、幼儿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请你来找找看圆的中心点在哪?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用笔点好。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圆的中心点在哪?
4.教师: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结果,并选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准确的操作结果。
5.请幼儿再试试:学用刚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儿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1.请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用笔点好。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在哪?
4.:边对边、角对角对折,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它的中心点。
四、幼儿探索寻找圆形队列的中心点
1.出示: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刚才我们是用对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点,现在这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1.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中间的圆心上,横的中心线与竖的中心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2.出示:八个圆片排列成的长方形。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3.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两条中心线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五、幼儿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点
1.那么,你知道我们桌子的中心点在哪儿吗?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测量出桌子的中心点。
3.让幼儿来介绍与同伴合作的操纵过程和结果。
六、活动延伸:
还有好多东西我们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点,请小朋友回家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测量,寻找中心点。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 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二.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
6.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辨认左右的位置关。
2.激起幼儿的好奇、勇敢和探究的精神,让幼儿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活动准备:
小贴纸,10个同样大小的空盒,10个小动物的贴纸,幼儿用书《我的数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1.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认我们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好吗。
二、认识右边。
1.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贴纸,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贴纸)
2.教师背对幼儿举起自己的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3.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教师帮幼儿在右手背上贴个小贴纸,
4.幼儿按指令做游戏:"我说你做"
(1)请把有贴纸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贴纸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再次强调:我们贴有贴纸的是什么手?(右手)
(4)先和同伴伸出右手来握握手。
三、认识左边。
1.告诉幼儿与右手相反的就是左手。
四、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1.教师将10个空盒粘成上下两排,每排五个,变成小动物的家。
2.当警察给小动物找家。
3.教师示范玩法,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描述位置找家。如:"小猫住在从左边数第二家的一楼,就将画有小猫的卡片贴在正确的盒子上。
五、请幼儿做练习,《我的数学》第10页。
[评析]分清左右看似简单,可对幼儿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设计的《我的右手》这一活动,幼儿在讲讲、贴贴、做做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了左右概念。活动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游戏气氛活跃,完成了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教育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的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提供实物环境,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实物环境,引导和鼓励幼儿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帮助幼儿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经验。通过操作活动,鼓励幼儿探索。
2、让幼儿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到主动构建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转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这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与其他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机结合,如游戏、交流、讨论等,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3、重视幼儿的体验和幼儿数学教育过程。多多鼓励、支持幼儿对数
学活动的.探索和学习,为他们提供材料相互作用、与人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
4、借助学具,开展“实物化”的数学学习。让幼儿主动参与、有亲自才做的空间,创造机会和鼓励幼儿积极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探索、做法与体验的感受。
5、适时恰当地与幼儿交谈与谈论,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有效的提问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一种交谈与讨论形式。教师用愉快的方式与幼儿谈话,通过自己的操作,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序的规律,有序地操作,并大胆记录。
2、体验和同伴合作完成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海底总动员》,轻音乐,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这里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听音乐学小鱼游)
二、感知abbabb的`规律,动手操作。
1、小丑鱼和蓝藻鱼有几条?它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
2、小丑鱼第一个来排队,蓝藻鱼排在小丑鱼的后面,又有一条小丑鱼游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蓝藻鱼呢!猜猜蓝藻鱼后面会跟着谁呢?为什么?
总结:它们是按照: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3、集体讨论:出示小丑鱼、蓝藻鱼的标记,幼儿操作,按规律排队。
4、提升经验,总结方法。
三、感知abcabc的规律,幼儿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范例,幼儿讨论。
小丑鱼、蓝藻鱼、海星开始玩排队游戏啦!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接下来是谁呢?你为什么这样排呢?
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种规律来排队,每次排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
四、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1、讲解操作要求--请你们两两合作动脑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先完成的孩子讲述规律。
3、展示操作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3-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5-28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2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5-0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四篇05-09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4篇04-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5-25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5-04
【必备】大班数学教案3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