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05 10:39:2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袜子的外部特征,知道袜子是各种各样的。

  2、知道袜子对人们的作用,掌握袜子的穿脱方法,会自己穿袜子。

  3、由各种袜子的.美,产生对美的兴趣,提高美的欣赏力。

  活动准备:

  袜子若干、塑料筐若干、轻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观察袜子的外部特征。

  1、组织幼儿参观袜子。

  导入: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去看一看,袜子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你刚才看到的袜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觉?袜子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长短、厚薄材料等)你还见过其它特殊的袜子吗?(五指袜、保健袜等)

  二、将袜子分类。

  1、将袜子分类。

  导入:刚才我们小朋友在参观的时候把袜子给弄乱了,我们现在来给袜子分分家好吗?住在一家的袜子都要有一个相同的地方。

  2、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你是按照袜子的什么相同让他们住在一个家的?

  三、了解袜子的作用。

  导入:刚才我们参观了袜子,帮袜子分了家。那你知道袜子有什么用呢?人们为什么要穿袜子呢?(保暖;美观:袜子可以陪衬皮鞋,并能很好地将裤子和皮鞋协调起来,让人们更美;舒适:袜子有弹性、柔软,可以更好地贴在脚上,减弱脚与鞋子之间的摩擦,不容易伤到脚;有的起保健作用。)

  四、穿袜子比赛,结束活动。

  1、穿袜子比赛。

  2、与下一个活动衔接:袜子好玩吗?还想玩吗?休息一下,我们接着玩好吗?

  活动延伸:

  自主活动时相互讨论自己今天穿的袜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学习由大到小排列物品,体会大小的相对性,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提前把6-10个不同动物的图片,例如老虎、小鸟和鱼等,按比例印制成不同大小的图卡,放进神秘袋。

  大自然的风景画。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神秘袋,请幼儿轮流抽出动物图卡,并说说每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2.告诉幼儿动物要排队回家,请幼儿把同种动物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队。

  3.待幼儿正确排列图卡后,请他们分别指出最大和最小的动物,并引导幼儿比较发现,除了最大和最小的动物外,其他动物会比有的动物大,又比有的动物小,体会大小的相对性。

  4.请幼儿用“……比……大。”和“……比……小。”的句式比较动物的体形,进一步体会大小的相对性。

  5.出示大自然的风景画,如森林、沙漠等,请幼儿观察画中环境的特点,并把动物图卡贴在适当的位置上。

  6.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住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鼓励幼儿搜集有关的`图片,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活动评价

  能由大到小排列动物图卡,体会大小的相对性。

  能运用句式“……比……大。”和“……比……小。”比较动物的体形。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帮教师取一个比乒乓球大、比苹果

  小的圆形的东西等,使幼儿进一步体会大小的相对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身体里的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观察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水与我们健康的关系

  难点: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与我们健康的关系及作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用到过很多水,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过渡语:前面你们说到的水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水,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我们身体里也有很多水。

  二、经验回忆

  (一)、身体里的水

  1、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有哪些水吗?

  (二)、汗水

  1、我们是不是每天都会出汗?什么情况下会出汗呢?

  2、出汗有什么用呢?

  3、出汗后该怎么办呢?

  (三)血

  1、前面我们说到的这些身体里的水,像汗水都是溜出去后对我们的健康比较有益,但是我们体内还有一种水,我们要保护它不让它溜出去,是什么呢?

  2、这个小朋友叫嘟嘟,他发生了什么事?

  3、你从那里看出他受伤的?受伤会感觉怎么样?

  4、受伤后血会一直流吗?为什么?

  三、观察图片,分享交流:

  (一)、图一:

  1、图片上是什么地方?

  2、出现了哪些人物?

  3、你觉得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达成度:认识图片中的两个人物)

  (二)、图二:

  1、细菌的阴谋得逞了嘛?

  2、血小板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细菌进不来呢?

  3、血小板围起来堵住伤口时,围成了一堵厚厚的墙,你们知道这堵墙叫什么名字吗?

  (达成度:帮助幼儿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的作用)

  (三)、图三:

  1、虽然结了痂子,但是还是有细菌会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好像又多了一个人,他会是朋友还是敌人?他在干什么?

  (达成度:了解血液中白血球的作用)

  (四)、图四:

  1、嘟嘟的伤口好了嘛?

  2、血小板、白血球现在怎么样了?

  (五)、图五:

  1、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为什么?

  小结:凶神扼杀的是细菌,像小护士一样的戴护士帽的是血小板,血小板能帮助我们凝固血液,堵住伤口;另外一个戴帽子的是白血球,他能帮我们消灭身体里的细菌。

  三、经验拓展

  1、那么当我们受伤时,除了身体里的这些好朋友来帮助我们,我们还可以想出什么好办法让伤口好的更快呢?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科学活动:神奇的小细管(大班)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叶子就能吸收水分呢?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毛细现象,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饮料瓶和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画有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戏,并交待规则:不用倒的办法,干部用筐里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棉花、纸、植物等。)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 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 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活动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探究水的特性。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三)比较观察。

  1、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2、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四)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 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师 师总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孩子们对水有着很大的特殊感情,由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洗澡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分享中认识新的水果种类,感知水果不同的颜色、外形、果肉喝味道。

  2、 感受与同伴一起品尝水果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水果不同的颜色、外形、果肉的味道

  活动难点:

  认识新的水果种类

  活动准备:

  1、 《小朋友的书·数学》

  2、 每组带不一样颜色的水果,如:绿色的、紫色的、橙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等

  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

  师:(1)你带来的说过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哪些水果是你从来没见过的?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目的是拓展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详细描述新认识的水果,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讲述。)

  二、 猜猜这些水果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猜测是为了让幼儿成生认知冲突,幼儿一般会从水果的表皮颜色来推测果肉的'颜色,这将充分体现幼儿的原有经验喝人知对象的冲突,从而产生探究果肉颜色的愿望。

  三、教师逐一切开验证,分别放在各组桌面上。

  师:看看他们的果肉是什么颜色的?。你猜对了吗?

  (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喝新经验碰撞,不管幼儿的猜测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有利于让幼儿在头脑中建构新的经验)

  四、 幼儿品尝水果。

  师:你品尝了哪些水果?味道怎么样?

  (教师要注重从水果的味道、果肉(如软硬)、果核、水分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感知不同水果的特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让幼儿在看、听、说、尝等多种感官形式的驱动下进行学习。

  水果是小朋友熟悉并且喜欢的食物,水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颜色、形状和味道等也多种多样。让幼儿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认识水果,整个活动很受幼儿的欢迎。但是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活动的秩序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在这个活动的进行中,我也出现了这个问题。

  另外,这个活动让幼儿猜猜果肉的颜色、味道,让幼儿尝尝水果,这些环节都要保育老师的密切配合,活动中教师应出示一个水果,请幼儿介绍完之后,让他们对果肉进行猜测,之后就该切开水果看看里面的果肉,然后尝尝味道。但是考虑到幼儿尝水果和教学环节相交叉的形式可能使幼儿注意力分散,很难控制教学活动的纪律。因此请了一位幼儿上来尝,之后告诉幼儿什么味道,幼儿猜对了吗?整个活动介绍结束后再请幼儿集体尝不同的水果。但是这个环节可能和刚才的猜味道环节又衔接不够连贯,难以调动幼儿的回忆。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的感觉,尝试按照软硬进行分类。

  2、感受生活,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些的玩具和生活物品,百宝箱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物体(采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

  1、出示娃娃和奶瓶,请幼儿捏一捏,说说感觉,丰富相应的词。

  2、出示奶瓶和百洁布,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丰富相应的词。

  (二)、摸摸百宝箱里的宝贝(采用游戏的方法学习,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

  1、鼓励幼儿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鼓励与同伴交流摸到宝贝的感觉。

  (三)、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软和硬进行分类

  (四)、找朋友

  讨论生活中的东西哪些是柔软、坚硬、光滑和粗糙的?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安全的,哪些物体是危险的 ?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一、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种子,每天孩子们吃水果都会遇到种子,这个资源易得,种子的外形变化多而且有有趣味,种子与植物密切相关, 此主题的价值在于:种子来源于大地、自然,是很好的教育利用自然资源。幼儿可以通过寻找种子,对种子的种类、形状、颜色、构成、利用有认识,幼儿自己进行种植记录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和春天加以联系,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它的利用价值。整个活动可以使幼儿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 预设的网络图:略

  三、 总目标:

  1. 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

  2. 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和想法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 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

  (二)、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

  五、活动过程:

  观察和自由谈论收集的种子:

  1、 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

  2、 种子的不同样子?

  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幼儿带来的`种子一起观察与讨论:

  1. 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

  2. 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 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 最大的种子是什么?

  播放种子的相关课件:种子的样子和成熟后传播的方法向中心型、发散型、无序型。

  1. 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

  2. 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传声筒是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探索内容,是幼儿既感到熟悉又有探索兴趣的玩具。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借助这一幼儿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材料,在开放式的活动环境中来激发小班幼儿大胆提问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对传声筒产生兴趣,喜欢参与探索,能大胆地提问。

  2、知道传声筒的名称及玩法,学习与同伴合作活动。

  教学准备:

  1、自制各色长短不一的传声筒16根(空心的和塞有布条的各半),放置于活动室中。

  2、拟人化的“小问号”符号一个。

  3、幼儿的问题记录纸一大张。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1、(出示传声筒):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玩具,让我们来玩一玩吧。

  2、幼儿自由玩(多种玩法),教师观察引导。

  3、引导幼儿发现传声筒这一玩具,激发幼儿对传声筒产生兴趣。

  (二)幼儿自由玩传声筒,发现问题:

  1、幼儿学习、交流传声筒的玩法。

  你玩过传声筒吗?它可以怎么玩?

  2、幼儿自由玩传声筒,教师观察指导。

  (可引导幼儿相互交换传声筒玩)

  3、引导幼儿提问:

  传声筒好玩吗?玩了传声筒,你想知道什么?(用拟人化的小问号来鼓励孩子大胆提问)

  在幼儿提出问题的同时,请配班老师在大记录纸记录下孩子们的

  问题。

  (三)活动的延伸:

  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大家都是聪明的小问号。今天回家后我们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动脑筋来解决,下次请你来当小博士告诉大家。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较之以前的小班科学活动有了很大的改变,打破了以往科学活动比较封闭的传统活动模式,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开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不断地互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活动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打破了前两次活动中请孩子们用小椅子围坐成半圆形的传统的活动模式,让孩子们席地而坐自由地与同伴、老师一起玩,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开放、生活化的环境中,使孩子们对传声筒产生兴趣,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今天的活动来看,采用这样开放的活动模式,我认为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

  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

  此次活动内容是好玩的传声筒,它来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既感到熟悉又有强烈的探究兴趣的玩具。借助这一生活化、趣味化、又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材料,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改变以往孩子们统一的取放操作材料的环节,让传声筒始终是拿在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随时可以去玩去发现,从而使孩子们在与材料不断的互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活动材料体现多样性。

  在材料提供上,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多种颜色、各种长短、空心的以及内塞布条的等传声筒,目的是在孩子们充分观察、认识传声筒的基础上,拓展他们提问的空间。

  5、活动策略多样性。

  活动中,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了多种引导策略,如环境感染策略、材料提供策略、问题示范策略、形象物激励策略、教师角色转变策略等来激发孩子大胆地提问。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对传声筒的探索兴趣很高,在不断的玩中也发现了问题,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6、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活动建议:

  1、如何在开放式的活动环境中更好地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把活动目标落到实处?

  2、面对孩子的发现,教师采取怎样的有效回应策略,帮助幼儿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课题生成:

  本学期班上设立了“七色花”专栏,要求每位幼儿带张照片,比比谁得的花多。左右带来了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张浩第一眼看到了,惊奇的喊:“你们看,这是谁呀?”孩子们都围了过来,喳喳的,议论不停,这个说:“是个小娃娃。”那个说:“是个小弟弟,左右听到别人的议论非常得意,笑眯眯地说:“这是我!”孩子惊讶不已。他们大都知道自己是由小娃娃长大的,但对周围人与物的变化却缺乏了解,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我设计了“一切都在变”这节课。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挂历纸、皱纹纸、金鱼缸、杯子、冰、凉水、温开水、糖、勺子,吹气的球、高锰酸钾、橡皮泥,抹布、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吸管、蜡烛、火柴、范画、相片、洗洁精、打气筒、吸管。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引起兴趣。

  (1)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老师这儿有许多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的时候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有什么变化?(这是谁呀!他的头发变长了,他的个子长高了,眼睛变大了。)

  (2)出示老师小时候的照片,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小朋友为什么没有猜出来。(因为老师长大了,成大人了;因为不一样了,有变化了。)

  2、人的生长过程出示图片。

  讲述人的生长过程:开始是从妈妈肚里刚生下来的小婴儿,然后长成了我们小朋友这么大,再长就成了老师这么大了,最后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学一学老爷爷、老奶奶是怎么走路的。

  3、幼儿自由做试验、观察物体的变化。

  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自己去试验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试验一:冰变成水(快看,冰慢慢变成水了,淌眼泪了)。

  试验二:蜡烛燃烧(蜡烛有火的地方变软了,越来越短了)。

  试验三:玩橡皮泥(老师:你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猪了,你看我把它捏成了小熊猫了)。儿童网站

  试验四:水的试验。

  (1)紫黑色的高锰酸钾放进水里,慢慢变成红的`“云”了。然后水全变红了。

  (2)纸放到水里变湿了。

  (3)试管里的水放在酒精灯上烧,变成气了。

  (4)把糖放在温开水里(快来喝,这是糖开水)。

  (5)把洗洁精放进水里,可以吹出泡泡。

  试验五:吹气球。

  有的用嘴吹,有的互相帮忙用打气筒打(看,我的气球越变越大了)。

  4、启发式总结谈话。

  (1)你刚才做了什么试验?都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我看到冰变成水了;我把纸放进水里,硬的纸慢慢变湿了软,软的纸一提就变短了;我把蜡烛点着了,慢慢地我看到蜡烛变短了;我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可以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我把高锰酸钾放里水里,水就变红了;我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把它放在火上烧,试管里的水烧一会儿就变成水蒸气了;我把白糖放进水里,白糖就没有了,水变甜了;我想用吸管吸泡泡,我把洗洁精倒在水杯里,用吸管就能吹出泡泡;我吹气球了,气球越吹越大最后就炸了。)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发生变化?

  衣服,变旧了;头发,变长了;小树,长高了;蚕宝宝,变成蛾子;我种的大蒜,长叶子了;我家门口的小河,变清了;鸡蛋,放在锅里三分钟煮就熟了。

  (3)小结: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有变,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5、幼儿作画:《一切都在变》。

  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

  课题评析:

  一、效果分析

  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纷纷拿着自己的照片,向别人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事,同时也在看别人小时候的照片,非常惊奇。接着老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孩子们更是惊奇不已,注意力被紧紧的吸引住了。此时,教师讲述人的生长过程,让孩子明白了人的变化,上孩子自己在玩中去发现其他事物的变化,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及时帮助孩子总结“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最后,让孩子把自己现的变化物体画出来,加深对“一切都在变”的理解。

  二、专家点评

  此活动运用了发现法,让孩子在玩中发现问题,充分体现了幼儿向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反思与讨论

  你时常关注你身边发生的事和儿童的活动吗?持之以恒去观好的课题自然生成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8-27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五篇04-2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04-09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九篇05-10

人工降雨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6-08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13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4-18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04-19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七篇04-20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