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0-30 11:33: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儿歌《滑滑梯》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很适合边念儿歌边打节奏, 便于幼儿发现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的不同。儿歌还将滑滑梯对应的不推不挤的行为规则渗透其中,让幼儿在学习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加深对“不争不抢才会玩得开心”的理解。

  活动目标

  1.接触四分和八分时值的节奏型,初步学习合奏。

  2.尝试看指挥,边朗诵边拍出自己的节奏。

  3.懂得滑滑梯要排队,不推挤,体验与同伴合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学会儿歌滑滑梯,并会使用铃鼓、碰铃、哑铃等节奏乐器,能看懂教师指挥。

  2.两种音效迥异的乐器若干,两组图谱。

  活动建议

  1.教师朗诵儿歌,引出活动内容。

  提问:小猴子和小朋友滑滑梯的方法,哪种安全?

  2.教师边念儿歌边拍节奏,引导幼儿分别四分和八分节奏型的不同。

  (1)教师按照节奏一念儿歌拍节奏,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教师可重点提示幼儿能说一个字拍一下手,感受拍手的节奏与儿歌的节奏一。

  (2)教师按照节奏二念儿歌拍节奏,引导幼儿分辨两组节奏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节奏二比节奏一更慢一些,并请幼儿随老师一同边念儿歌边拍手。

  (3)请幼儿分组看教师指挥,边朗诵边拍手。

  3.运用乐器,尝试分声部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快乐。

  (1)请幼儿自选乐器,随教师指挥分别演奏两种节奏型。

  (2)教师参照演奏图谱,指挥两组幼儿尝试合奏。

  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允许幼儿念或不念儿歌,提醒幼儿注意看指挥的手势,重点在***部分引导幼儿加强练习。

  (3)幼儿互换乐器再次进行合奏。

  4.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滑滑梯,还有什么时候也要排队有秩序?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每人一片秋叶。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歌词,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幼儿与教师一起听伴奏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树叶飞的情景。

  3.分辨并表现音乐的快慢。

  教师用钢琴弹奏出快慢不同的音乐,模拟风声,启发幼儿想像,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4.游戏:“秋风和小树叶”。

  幼儿手持树叶,边唱歌边舞蹈,歌曲停时,教师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时,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多种动作表现风吹树叶飞的情境。

  活动建议:

  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教师可以提问:“小树叶,你飘到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X。”

  活动评价:

  1.会用柔和优美的歌声唱歌。

  2.想像并会用双手在头上、体侧、左右摆动,表现出多种树叶飘落的动作。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哈喽歌》

  抛问:

  1、此活动中,教师用何种方式来进行歌曲的教授?

  2、此活动中的游戏设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关系是什么?

  3、此活动中反思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跟唱,并感受音高的不同。

  2、愿意参与律动,并能替换歌词进行演唱。

  3、感受与老师同伴共同边唱边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吉他、手偶小鸟、桌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哦。”

  “老师们,请跟我互动起来哦!”

  “亲爱的小朋友们,现在,我要来和你们打招呼了。准备好了吗?开始喽!”

  二、幼儿学习跟唱。

  “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飞来了一只小鸟,它也想跟你们打招呼。”

  “小鸟飞来喽!”

  “小鸟唱歌的时候,你们唱不唱呀?

  “对了,要仔细听什么时候唱?”

  “小鸟来啦。”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哈喽”)

  “那我们再跟小鸟唱一次。”

  三、幼儿尝试分辨音高。

  “刚刚小鸟飞的高度是一样的吗?”“怎么不一样呢?”

  “哦,小鸟有时候飞得……高高的,有时候又飞得……低低的。”

  “还会飞到这儿。”

  “那我来唱,你们帮小鸟找一找。好吗?”

  “哈喽(65),小鸟飞到了这儿。”

  “哈喽(高),小鸟要飞到哪里去呢?”

  “哈喽(低),现在飞哪儿呢?”

  四、幼儿变小鸟玩游戏。

  1、变小树。

  “现在,小鸟要飞到树上了,我的'身体就变成了一棵树”

  “小鸟飞来喽。”

  “你们的小鸟呢?赶快变出来吧。”

  “刚刚,我看到有几只小鸟特别厉害,当我唱31的时候,它就飞得低低的?”

  “那小鸟什么时候飞得高高的,什么时候飞到中间呢?”

  “我们再飞一次,好吗?”

  2、变大树。

  “小树长大了,变成了一棵大树。”

  “你们也变成一棵大树吧”。

  “小鸟飞来喽。”

  “你们的小鸟呢?”

  五、捉迷藏游戏。

  “小花猫,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也来了。”

  提问:小花猫是怎么叫的?

  “哎,宝贝们,妈妈要带你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了。等妈妈来找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回答我哦。妈妈来喽!”

  “咦,我好像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宝贝们,赶紧躲起来吧。”

  “大灰狼走了,妈妈来找你们喽!”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歌曲儿歌ABABA曲式结构。

  2、激发与探索十六宫格的节奏探索。

  3、感受各类进行曲规整的节奏风格与曲式图谱。

  活动准备

  CD第七首、各类音效片段、绘本、纱巾、彩带、水袖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回顾(5MIN)

  1、围圆圈而坐,合音乐回顾歌曲AB段。

  2、舞蹈律动:A段处围圆圈向左右行走/小跑;B段停下,做动作回顾。

  二、十六宫格(20MIN)

  1、师取出十六宫格,请生围坐在其四边。师提问其形状,行与列分别的格数。

  2、合音乐,师从左到右依次数格子,直到音乐段落结束。

  3、在空白格子内随机摆放松果,(一个格子,放一个松果),当遇到放松果的格子,请生拍一下手。

  4、请生来随机摆放松果,一起合音乐拍奏。

  5、师在一种松果的基础上,再加入另一种松果颜色,第一种松果用拍手,第二种用拍腿表示。

  6、师请生选择两种不同音色乐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松果节奏演奏

  7、加入不同进行曲音乐,即兴为这些进行曲配上叠加的节奏。

  三、绘本作业(5MIN)

  1、翻开绘本,请生在黏纸工具中找到松果,粘贴到森林中的十六宫格中,创编自己喜欢的节奏吧。

  2、选择一首喜欢的进行曲,将小松鼠的节奏为进行曲来伴奏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音乐磁带、教材图片(大雨、小雨)、小纱巾。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唱出大雨、小雨时的强弱力度。

  难点:能够大胆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 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出示大雨图片)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雨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二、熟悉歌曲并尝试唱歌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先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一遍)

  2、“录音机里下雨的声音真好听,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3、请你们再欣赏一遍,这一次你们要仔细听一听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教师第二遍播放音乐,幼儿回答)

  4、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5、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

  6、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三、小游戏

  1现在老师来做大雨,请小朋友来做小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但是有一个规则:唱大雨的时候用小丝巾用力挥,唱小雨的时候轻轻地挥。明白吗?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两遍)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碰铃,掌握碰铃的使用方法。

  2、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两种不同雨声的感受。

  活动准备:

  响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练声。《国旗多美丽》《讲卫生》《庆祝节日咚咚锵》

  2、律动。

  《生活模仿动作》、《我们大家做的好》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听刘老师弹奏的是什么歌曲?歌曲叫什么名字?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下雨了》。

  2、请幼儿根据歌曲歌词来唱歌。

  教师: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唱着歌回答老师。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也请你们唱着歌告诉我!

  3、教师和幼儿一同演唱歌曲。

  教师:大雨和小雨谁的声音更大一些,我们要怎么样唱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4、引导幼儿分别用大声和小声演唱大雨和小雨。

  三、根据歌曲内容,表演歌曲

  1、幼儿自由表演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中学习一、两种比较好的动作。

  教师:如果请你来表演下雨,你会怎么表演?下雨可以这样表演,下大雨可以怎么表演,下小雨又可以怎么表演呢?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教师:刚才我们用声音和动作表演了大雨和小雨,老师还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乐器,用他们来表演歌曲也非常好听。

  3、教师出示铃鼓和碰铃,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学习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4、教师分别演奏两种乐器,引导幼儿倾听哪种乐器演奏大雨,哪种乐器演奏小雨。(哗啦啦处连续摇铃鼓,滴滴滴滴嗒处用碰铃,一字一次。)

  5、将乐曲分配给孩子们,教师组织幼儿演奏歌曲。(引导幼儿看手势指挥演奏,明确自己的演奏任务。没有乐器的小朋友拍手唱歌)

  6、请另外一些孩子用乐曲演奏歌曲。

  四、复习歌曲《讲卫生》

  小结活动情况,对一些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孩子提要求,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1-02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17

小班音乐教案15篇01-04

小班音乐教案(15篇)01-04

小班音乐教案螃蟹歌10-13

《小青蛙找家》小班音乐教案06-08

小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01-08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01-05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05-18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8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