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语言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本教材中童话般的意境将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此外本教材还具有可拓展的空间,它已不仅仅是个语言教材,它还渗透了更多领域的内容。因此,本教材值得去挖掘其内在的文学内涵,让幼儿感受文学语言的美,并可有机整合相关领域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学习、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运用诗歌中的反问句式,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秋天落叶的北京图片、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以及小老鼠、小猴和小熊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
1、出示背景图片。
——图片上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呢?
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样了呢?(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你们见过小树叶飘落吗?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呢?
3、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尝试表现。
4、——现在我们来做小树叶,用优美的声音为树妈妈唱一首秋天的歌吧。
5、唱完后小树叶做飘落时的造型,保持不动,老师捡树叶即把幼儿请回座位,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树叶。
——小树叶,你飘到什么地方了?
6、教师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有的落在院子里等等。
二、欣赏诗歌《秋天的落叶》
(一)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
1、小动物们看到树叶可喜欢了,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在诗歌里,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
(二)操作卡片
1、讲解操作卡片:原来是小虫、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捡到了树叶。
卡片左列: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
卡片右列:小船、信笺、房子、伞
2、操作要求示范。
(1)小虫爬呀爬,捡到一片树叶把它当作小房子
(操作卡片上已经用红色笔把左列的小虫和右列的房子连在一起)
(2)那么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把树叶当作什么了呢?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到的时候,请你们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树叶。
(三)演示讲解
1、秋天到了,天气怎么样?小树叶怎么样?
2、树叶落在地上(沟里、小河里、院子里),谁看见了,他是怎么说的?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演示、讲解图片,突出动词:爬、游、飞,强调反问句式,幼儿学学说说。
(四)配乐诗歌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想象仿编诗歌。
提问:还有谁会捡到树叶?他们会把树叶当作什么,会怎么说呢?
(一)出示其他若干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教师示范:小山羊帽子
小山羊捡到一片树叶,说“这不是挺好的帽子吗?”
(二)幼儿结合情境想象仿编。
——每个孩子选一片树叶,发挥想象。引导孩子把树叶的大小和动物的大小进行比较,合理想象树叶的用处,并运用反问的句式进行讲述。
如: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这不是挺好的被子吗?”
四、歌舞表现快乐。
小动物们捡到了自己想要的树叶,心里可高兴了,它们快乐地跳起了舞蹈。
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拿着树叶跳舞。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好玩的绳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围绕“好玩的绳子”进行谈话。
2帮助幼儿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式进行自由,有序的交谈。
3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大方的向同伴,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绳子,有关绳子的光碟。
活动过程
一.以绳子魔术引出谈话话题:绳子
1.找一找你的身上有没有绳子?这个绳子有什么用处?
2.谈话: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它们用什么用处?
3.请幼儿观看DV,边看边让幼儿自由讨论.
二.玩一玩,说一说
1.让幼儿自由组合玩绳子,鼓励幼儿用绳子变出不同的东西,教师边指导边和幼儿交流.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绳子的.
3.教师小结.
三.拓展活动
1.师:刚才看到小朋友们用绳子变出了那么多的东西,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们看,我们的`身体和绳子可象了(边说边演示)绳子可以弯曲,变直,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弯曲,变直.那么我们的身体能不能也像绳子一样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呢?(请幼儿再次交流讨论)
2.结束:带幼儿到操场上展示集体合作.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交流、探讨与合作中,体验语言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的表现、发散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水桶扁担。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三个和尚》,边看边讨论故事。
PPT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和尚是男的还是女的?和尚每天在庙里干什么?
PPT2:小和尚在庙里干什么?小和尚挑来的水有什么用?小和尚是怎样挑水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幼儿尝试挑水桶。
小结:小和尚独自一人住在庙里,必须独立地完成许多事情,你在生活中会独立完成什么事呢?
PPT3:现在庙里又来了谁?长和尚是不是来帮助小和尚挑水的呢?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是怎样解决用水的?
你们知道怎样抬水吗?幼儿尝试抬水桶。
小结:原来两个和尚可以抬水,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PPT4—PPT5:又有谁来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呢?
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有水喝,还发生了火灾这么严重的事情呢
你对这三个和尚有什么看法?(懒惰、自私,不会合作等)
你遇到过这样的人或者事情吗?怎么做不是懒惰、自私?
如果你是这三个和尚中的其中一个,你怎么让大家有水喝呢?
小结:遇到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等、靠、赖着不动可不是办法,大家在一起需要团结。
二、你们知道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呢?
幼儿说说身边的事例,看看PPT。
合作游戏:
《三人快步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不能只想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团结合作。那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怎么样?我们一起玩一个《三人快步走》的游戏好不好?
幼儿分四组展开比赛。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经过几年的共同生活、学习,同伴之间产生了一定感情,但他们对朋友的理解还建立在一起玩耍的概念上,缺少些关爱的情感,故事中的友情和关爱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大象和蝴蝶间的友情,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并萌发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文字、故事图片、故事PPT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1、 出示文字"朋友"。谁认识这两个字?
2、 你有朋友吗?拥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3、 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新朋友,出示ppt。
过渡:大象和蝴蝶怎么会成为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的互相帮助。)
1、 分段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至:遇到蝴蝶求助大象会帮助它吗?怎么帮?
2)继续听故事至:大象一路走一路格格笑着。你觉得蝴蝶能帮大象什么忙吗?
3)接着看下去至:遇到万丈深渊的峭壁那里。 这个时候大象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 大象的叫声被蝴蝶听到了, 可是蝴蝶怎么救大象呢?
3、 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图片!(幼儿分小组边看边轻轻讨论)
4、 看懂了吗?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想办法的?过渡: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5、你觉得艾玛和蝴蝶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小结:有朋友真好,真正的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依靠。
三、朋友的需要:(从故事中的友情联系到生活中朋友间的相处。)
1、 生活中,你是怎么样对待你的朋友的呢?
2、 我们熟悉的朋友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了?你会怎么做?(PPT)
小结:生活中,多些朋友就有了……,让我们都来关爱自己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尝试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2、理解狼从“惊喜”到“失望”和小猪由“害怕”到“得意”的心理变化。
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尝试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难点:
理解狼从“惊喜”到“失望”和小猪由“害怕”到“得意”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PPT1)画面上有谁?几只小猪?多少只狼?(读故事名)
当一只小猪遇到一百只狼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观察画面,感受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和小猪的害怕心理。
2、感受画面情景,完整讲述画面内容,体会狼群追跑时的迫切心情。
4、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大胆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理解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变化。
(PPT2)一百只狼在干什么?
小猪有没有发现狼?为什么?
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狼,当他们看见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它们会怎么想?
(幼儿表演)
小猪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
小猪刚一说完,哎呀,一百只狼都怎么啦?(PPT3)
小猪有什么反应?
连看三幅图,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PPT4——6)
完整讲述:突然,一只领头的狼带领着狼群从树后冲了出来,扑向小猪,小猪吓得东逃西窜,一百只狼紧追不舍。
看,一百只狼把小猪紧紧包围了起来,可怜的小猪都怎么了?(PPT8)
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
出示封底:最后,小猪有没有被吃掉呢?(PPT9)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两两讨论)(PPT10)
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一起看下去。(点击PPT11)
这么多猪可能有多少只?他们是真的来了吗?
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这些狼在干嘛了?心情是怎么样的?(PPT12)可是小猪呢?(PPT13)
故事中的狼和小猪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三、评价角色,讲述绘本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狼?一只怎样的小猪?
小结:当我们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要沉着冷静,做到临危不乱,才能急中生智,想到逃脱的办法。很笨的狼。聪明的小猪。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活动中教师提的问题太多了,语言还要精炼一点,问题的指向性、引导性不够明确。
2、活动中要注重让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以孩子为主,鼓励孩子多元表达。
3、舍去不必要的图片,抓住重点,让故事情节更加清晰,有助于孩子围绕情节发展的线索进行猜测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09
大班语言教案02-28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4篇06-11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3篇04-29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3篇05-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3-1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3-2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4篇04-16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4篇05-13
有关大班语言教案四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