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2、体验帮助小熊的快乐。
活动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大小。
活动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多个,人手一份镂空纸制小路。
3、PPT。
活动过程:
一、熊宝宝摔跤了
(价值分析:情境导入,激发帮助小熊的情感)
1、出示手偶小熊胖胖:(幼儿向小熊问好)
2、播放PPT:小熊摔跤(音效)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会摔跤?
重点提问:原来路上有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洞洞是什么形状的?那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洞洞的形状、大小,并想到要修路)
二、一起帮小熊修路
(价值分析:复习巩固图形,根据图形的不同和大小配对)
1、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2、修路(出示背景图以及有洞洞的路面、与洞洞相应数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石头"若干。)
(1)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
重点提问:你搬的是怎么样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大小)
(2)鼓励幼儿一起帮助同伴搬"石头" 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重点提问:说一说你搬的石头是怎么样的,你的是什么形状的,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
?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大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大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3)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大家一起看看路修好了吗?(引导幼儿观察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进行检查)
三、结束活动
小熊说:"谢谢你们!帮老师把路修好!现在老师可以和老师的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啦!"
活动评析: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动物花花衣"主题中的" 熊"这一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其实,老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老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将主人公小熊会声会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视频的直观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师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老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其次,将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怜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帮助的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观画面,以及生动的音效,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帮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长带子飘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的改三件同类物品比较长短(重点)。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初步学习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每人三根同种不同长度的铅笔、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彩带、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棒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铅笔,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拿的铅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对了,这些铅笔有长有短。哪根是最长的?哪根是最短的?
二、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1、学习两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你们看,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呢?(把两支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习三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老师这还有一支铅笔,那他是长的还是短的呢?现在又该怎样比了呢?现在长的铅笔和短的铅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长的变成了什么样?短的变成了什么样?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同。
三、学习按长短排序
师:“说一说,这三根铅笔可以怎样排队呢?”“哪支在最前面?哪支排在他的后面?哪支在最后面?”(幼儿将手中的物品进行排序)
小结:排序时将物体的一头对齐,找出最长的或最短的,依次排序。
四、结束
游戏“长带子飘起来”
1、请幼儿从自己的材料中找出最长的铅笔和彩带,教师帮助幼儿将最长的彩带拴在最长的铅笔上,做成“长飘带”。
2、引导幼儿跑一跑、试一试如何让自己长长的飘带飘起来?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图片。
三、活动导入: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 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套娃,教师语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2) 让幼儿自己观察三个玩具套娃,说出这三个套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己说。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哪个套娃是小的?哪个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和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这是最大的套娃,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 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引导幼儿认识排序卡,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儿能正确使用。
(2) 用排序卡给三个套娃排队。
让幼儿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套娃的床、杯子、碗进行排队。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评价:
针对操作与认识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没有得到表扬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依照指定的外表特征做分类。
2、能将物品依照其外观做相同属性的是适当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室中的 2-3中不同类型的玩具数个。
2、玩具收集箱数个。
3、玩具标记图卡。
4、放大的'兔子图片和小熊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一:在一个空旷的空间中,在地上画出一条界限,教师请幼儿依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分成两边”的游戏。如男孩子一边,女孩子一边;穿裙子的一边,没穿裙子的一边;喜欢唱歌的一边,喜欢跳舞的一边等。
二:教师在教师角落任意摆放2--3种不同类型的玩具数个。
三: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收拾及整理玩具的方法并提问:这里有好多的玩具,说一说,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你可以帮忙把它放回家吗?
四: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玩具分类,如雪花片积木放一箱,小汽车放一箱等。
五:教师展示“玩具标记图”,说明各种标记图卡代表的玩具种类,并将标记图卡相对应的玩具架上,再请幼儿分类收拾玩具。
六: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并拿出“小兔子卡片”和“小熊图卡”。
七:教师提问:想一想这些玩偶图卡应该怎么分类呢?
八:请幼儿拿出图卡,依照讨论后的分类方法,将图卡放在相应的箱子中。
九:幼儿可将图片重复操作后,直接粘贴在幼儿用书上。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中的要求数出10以内的数,尝试找出相应的数字。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糖果若干、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森林幼儿园里过新年啦,大象老师想给小朋友们送一份新年礼物,但是想要拿到礼物要经过考验,小兔很想拿到礼物,她决定接受老师的考验,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二、复习数字
大象老师给小兔出了第一个难题,认识数字。快帮小兔看看,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出示数字卡片)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来学一学小动物的声音。
三、数出10以内的数
你们真棒,帮助小动物过了第一个考验。接着,大象老师又要小兔听声音数糖果了,你们行吗?
老师敲鼓,听到几声鼓声,就数出几颗糖。
1、大家一起数
2、个别小朋友上台数。看看她数的对不对,那么她数的数应该是用哪个数字卡片表示呢?(找找对应的数字卡片)
四、幼儿操作
你们真能干,又帮小兔过了一关,接下来大象老师又给小兔出了个难题。这个难题可难了,要请小朋友先练一练再来帮助小兔。请你把数出来的'糖果用数字表示。
数字接龙游戏。小兔数出的糖果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数字宝宝在下面,你把他们接在一起。(幼儿操作)
你们都会帮糖果宝宝找好朋友了,那就来帮帮小兔吧?看看大象老师出的题。(出示题卡,师生一起操作)
五、总结
哇,完成啦,终于帮助小兔过关了,大象老师给了小兔一份大礼物,小兔开心极了。小兔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忙,我们一起分享我的礼物吧!(分享糖果)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连衣裙的颜色、扣子的形状。扣眼的多少一一对应的缝纽扣、挂裙子。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裙子上5以内的扣子数量。
3、体验帮助小兔子缝纽扣、挂裙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材料:红黄蓝三个衣架,红黄蓝三条不同颜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分别有3、4、5个扣眼,三角形、圆形、方形三种不同形状的白扣子。
2、小兔的图片、操作时的音乐、展示作品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连衣裙,引起幼儿注意
1、教师:“今天呀,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瞧,它是谁?”(小兔)
2、教师:“对,是小兔,它准备要开一家服装店,由它自己来设计衣服,今天它带着它设计的连衣裙来到了我们班里,先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
二、教师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连衣裙,由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哇,多漂亮的连衣裙呀!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情况一:若幼儿说到颜色不一样时;
教师:“嗯,你发现了三条裙子的颜色不一样,那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粉色、蓝色、黄色)
3、情况二:若幼儿说道纽扣的形状不一样时;
教师:“哇,你的小眼睛真厉害,原来呀,这些连衣裙上的扣子也是不一样的形状呢。”
教师总结:粉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圆形的,黄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三角形的,蓝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正方形的。
4、情况三:若幼儿说道纽扣的数量不一样时;
教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三条连衣裙上的扣子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啊!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5、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纽扣还没缝好”这一问题。
教师:“粗心的小兔呀,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它的连衣裙还没有完成呢!你发现了吗?”
6、教师:“原来小兔只缝了一个扣子,其余的扣子还没有缝好呢!它想请我们来帮帮忙。
①教师:“我这里有一个纽扣盒子,盒子里有不同形状的三种纽扣,有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谁愿意来帮助小兔完成呢。”
②教师根据幼儿在示范中出现的错误,随机进行要求的明确,请幼儿说出错误并改正错误。
7、教师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随机穿插对扣眼的介绍。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扣眼)扣眼有什么用?一个扣眼上扣几个扣子?
明确要求:一个扣眼上扣一个扣子,对应连衣裙上的扣子形状标记进行缝纽扣。
8、第一条连衣裙请一个小朋友完成,后面两条可以请两个小朋友同时完成。
9、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漂亮的连衣裙终于完成啦!可是,我们的小兔可讲究了,它还要把缝好扣子的.连衣裙挂到衣架上哦!(教师出示衣架,请幼儿观察)衣架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挂衣服呢?
10、教师总结:哇,你们的想法和小兔的想法一样呢!什么颜色的连衣裙要挂在上面颜色的衣架上哦!
三、幼儿操作,完成衣柜里的三条连衣裙,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你们真厉害,小兔心里可开心啦,现在小兔把所有的连衣裙都拿了过来,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检查检查,如果发现有还没有完成的,请你帮忙完成哦!”
2、教师:小兔有一个要求,就是小朋友需要按照纽扣的形状来帮忙订纽扣哦,然后三条连衣裙都订好以后就要把连衣裙挂在衣架上,也要和小兔的想法一样,对应颜色的连衣裙要挂在对应颜色的衣架上。
3、教师发放材料,巡回指导。
四、操作完成,展示并评价幼儿作品。
1、教师引导幼儿将作品展示在前面的板上:哇,你们真厉害,已经帮助小兔全部检查了一遍了,也帮助它把没有完成的全部完成咯。
2、教师:“现在小兔已经把连衣裙全部挂在了裙子店里咯!我们再来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小朋友也和小兔一样粗心没订好扣子呀!”
3、教师:“看一看对应颜色的连衣裙有没有挂在对应颜色的衣架上呢?
仔细看看每一条连衣裙的扣子形状有没有扣错呀!”
3、教师:“你们真棒,小兔也把大拇指送给你们!它告诉我要和你们说一声谢谢呢!听!小兔的服装店开业咯,它邀请我们一起去参观呢!”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12-19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4篇05-09
小班数学教案15篇01-18
小班数学教案(15篇)01-29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4-16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05-19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4篇05-12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14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6-12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