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时间:2021-11-18 08:02: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书上第二幅图,问生:图上有哪两种动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设置悬念,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13课《坐井观天》。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从多角度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它们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这样,培养了学生创新质疑的能力。在学习生字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生字,小组合作没有流于形式,达到了合作的目的,然后再全班交流,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学习,讨论交流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记忆字形的方法很多:计部件、去部件、换部件、数比画、先计部件再数笔画、比较法……接着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学生表达能力很强,句子说得很好,积极性也很高,例如:长江沿岸景色秀丽,真让人流连往返。我在上学的路上口渴了,想找点水喝。有一只可爱的小鸟落在我家的井沿上……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2

  在我校本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的《坐井观天》是新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根据教材特点、研讨主题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但是,在真正走进课堂上完课之后才发现实践和理论的差距.在听了教研室宋晓丽老师的指导和老师的评课后,更让我有如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为我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

  1.要注意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有机结合

  老师应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同时得注意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布置孩子们自由读书,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哪儿里干什么,并勾画重点词句,学生一出口,就开始齐读,没有理解到自由读书的意思,看着孩子读得起劲我没有忍心打断他们,我也意识到,齐读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只是想着之后再让他们自由读,勾画,这样看来,学生失去读思结合的时间。所以,从学习的效果看,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

  2.读书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整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个前提没有做好的话,就算教案准备得再好,课件做得再精美也没有用,这也已经是我的老问题了,希望能快速改进。

  特别是倾听习惯:

  在课堂上,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总有很多同学积极举手发言。当我点了一位学生起来发言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回答不出。此时环顾四周,没有几个学生在认真倾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如果这时要点几位学生站起来复述刚才的那位学生的发言,能讲全的没几位学生。可以说,课堂上有很多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爱开小差,这样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和“落实”。很多细节我都关注到了,但是很多次我都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上,孩子做错就要把制度落实下去,而不能只顾着赶着课程。

  先整顿再进行课程,讲课的过程中需要眼睛要盯紧每一个孩子,如果有一个孩子不听就停下来,及时提醒孩子。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 运用换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认识“沿”“际”等生字;正确区分“喝”“渴”,知道“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正确书写“沿”“蛙”“际”等生字。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小故事,题目是——

  生:坐井观天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观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齐读课题。

  生:坐井观天。

  师:声音真响亮。想不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师: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第一次读,肯定会遇到困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你常用的办法去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就把它多读几遍,比一比谁最先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开始吧!

  师:这个同学真会学习,读了一遍又一遍,真不错。

  师:看到同学们读了一遍又读一遍,你们的读书热情孙老师非常喜欢。读了这么多遍,那课文的生字词一定都认识了吧,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你会不会读。

  生:会。

  师:会读的举手,不会的赶紧请教同桌。都会读了?那咱们来开小火车读。

  开小火车读

  师:这一排开的不够响亮,哪一排更响亮?

  开小火车读

  集体读

  师:这些生字宝宝已经跑到小魔方中啦(手举)。咱们一起来玩玩。听清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小组长那有一个七彩的小魔方,轮流扔,大家抢答上面的生字,看谁用最快的时间认识的字最多。小魔方,放放好,小手也放放好。

  师:看大家玩的这么高兴,咱们接着玩一个大魔方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比一比谁的小眼睛最亮,而且读的又快又准。

  三、第一段,处理“蛙”“沿”

  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再考考你,你知道观天是什么意思吗?

  生:观天就是看天。

  师:对,观就是看的意思。

  师:是谁坐在井里(贴井)看天啊?

  生:青蛙。(贴青蛙)

  师:对了,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出示(蛙字卡),这个字读?

  生:蛙

  师:大家看这个“蛙”,它的右半部分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的右边一模一样?

  生:娃娃的娃

  师:这叫换偏旁记字。还可以换什么偏旁?

  生1:山洼的洼。

  生2:提手旁的挂。

  生3:木字旁的桂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捉害虫,所以是——

  生:虫字旁

  师:变变变,部首变成了——

  生:三点水,山洼的洼

  师:接着变,这次变成了——?

  师:猜,这次会变成什么偏旁?

  师:同学们现在学的字越来越多了,就可以像这样把相近的字归归类,帮助我们把字记得又快又牢。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一个蛙字。

  师生共说:左边一只虫,右边两堆土,

  师:记住了吧?那故事里面除了有青蛙还有谁?

  生:小鸟

  师:一只可爱的小鸟。小鸟飞来,落在?

  生:井沿上

  师:谁上来把这只小鸟落到井沿上呢?在井沿上?其他同学看看他落的对不对。

  生贴

  师:她贴得对吗? 井沿就是——

  生:井边。

  师:真聪明,桌子边也可以说——桌沿,我们生活中经常读儿化音,叫——桌沿儿。伸出手摸摸桌沿。那床边呢?也叫?

  生:床沿儿。

  师:河边呢?真会理解。

  师:再来读读这个字“沿”(大屏幕),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

  生1: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生2:沿的右边上边是横折弯,没有勾。

  师:这笔最容易出错,你提醒了大家。其实啊,小小田字格的作用可大了,横中线和竖中线可以帮助我们找准笔画的位置,这个字还有几个关键的占位笔画,你发现了没?

  生1:右边的小撇从竖中线起笔。

  生2:横折弯的小弯写在横中线上。

  师:小眼睛可真亮。这个字还有一个关键的占位笔画三点水的第二点写在横中线上。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沿”。左窄右宽,中间的点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折弯没有小勾的哟!口字上宽下窄。)老师把这个沿字放到井沿这。

  师:接下来,咱们来写写这个字。但是,写之前看看你的握笔姿势,小手、小脚放好。在书上把这个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师:写完的同学同桌俩换过来,互相评一评。如果做到了左窄右宽奖励一面小旗,关键笔画的占位准确再奖励一面小旗。好,得到两面旗的请举手?非常棒!一面的?也不错,没有得到的也没关系。课后再多写几个,相信你能写得更好!

  师:现在啊,“蛙”“沿”两个生字宝宝已经跑到句子里了,它愿意和做的端正的小朋友见面。

  出示课文第一段,

  生1读。

  师:老师真佩服你,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还注意了停顿,这就叫读得正确。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读一读。

  齐读

  四、处理容易读错的句子。分清“喝”“渴”;“哪”的两种读音。

  师:这篇文章中还有几句话很容易读错。老师考考你会不会读?

  1、出示句子

  A: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生1读。

  师:读得真流利。

  师:有两个双胞胎字宝宝藏到了这个句子中,看谁火眼金睛最先找到?

  生:渴和喝 (渴和喝字变红)

  师:你第一个找到,来,就由你做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吧!

  生:小老师领读,并读词语。

  师:这对双胞胎的右边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很容易写错。伸出手我们一起写一个渴:

  师生共同书空一个渴。

  师:自己再把渴字写一遍。记住了吗?真记住了?那现在闭上眼睛再书空一个喝。

  生书空一个喝。

  师:闭上眼睛也会写,看来同学们已经记住了这个字。

  师:这两个字这么像,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他们区分吗?

  生:口渴需要水所以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口字旁。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老师要摸摸你这聪明的小脑袋。就让我们用用他的好办法做个小练习。

  喝 渴

  上完体育课,我口( )极了

  小明特别喜欢( )饮料。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做得真准确!

  师:刚才是长得特别像的两个生字藏到了一句话中,再来看这两句话藏了一个相同的字,两个哪变红。

  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第一句谁来读?

  1生读

  师::老师要夸你,不但读得准,还把小问号也读出来了。

  谁再来试试?

  1生读

  师:恩,你真是一只可爱的、声音动听的小青蛙。

  2、第二句谁想读?

  1生读

  师:你也读对了,还注意了后面的小叹号。

  总结:你看,当后面跟上小问号的时候读——,生:哪。后面是小叹号的时候读——师范读:大得很哪!其实啊,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呢。你来看看他是谁?出示:哪吒。

  生:哪吒

  师:《西游记》《封神演义》里都有这个神通广大的英雄。他就是————,

  生:哪吒。。

  师:我们一起喊喊他的名字。同一个字读音不一样,我们都叫它多音字。这就是中国汉字的绝妙之处。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把每个字读准确。

  五、再读课文,重点学习4.5段,明白“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学写“际”。

  师:我们合作读读青蛙和小鸟的这两次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男生当青蛙,女生当小鸟。老师当旁白。准备好的同学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了。

  男生: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呀?”

  女生: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男生: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女生: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生:小青蛙和小鸟配合得课真默契!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 变红

  你觉得什么样的话是大话?

  生1:大话就是吹牛。

  师:你听过别人说大话吗?

  师:说大话就是吹牛。还有一本好看的书名字叫——《吹牛大王历险记》,看过吗?这个吹牛大王天天都在说大话,可有意思啦。没读过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一读。

  师:青蛙觉得小鸟说的大话是什么?

  生:飞了一百多里

  师:青蛙为什么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生:因为青蛙坐在井里,它一抬头只能看见一点天空。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真棒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也来做一次。井底的小青蛙,合上你的语文书,卷成筒状,从筒里看,你看到了多大的地方,用手比划比划。

  生边看边用手比划

  师:拿掉书,现在呢?

  生:全都看清了。

  师:这么大的大方你只看到这么小,那你知道是什么挡住了你的视线吗?

  生:是这个纸筒。

  师:你知道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呢?

  生:是井、井壁

  师:所以井底的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谁能用不相信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1生读,读得不错。

  听老师读。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动作来读一读来读读。

  1生加上动作读。

  师:真了不起,你读的比老师都好。 读的真好。

  师:让我们一起像他这样加上动作读一读。

  齐读,并加上动作。

  师: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认为天是————

  生:“无边无际”

  师: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生1:“无边无际”就是说天很大很大,一眼看不到边。

  师:除了天空,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草原是无边无际的。的确看不到边。

  生2:无边无际的沙漠。 生3:无边无际的宇宙。 生4:还有无边无际的大海。

  师:“无边无际”太大了。你能把这个词读出很大的感觉吗?

  1生读。

  师:放慢速度,天就大了

  1生再读。这次的天就大了。

  师:放到句子中,谁来读读句子?

  1生读。谁能比他读的更好?

  1生读。好大的天啊

  让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吧!

  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天空。

  师:字卡。这个字读?

  生:际

  师:给它组个词。谁还没有被老师叫到的同学可以把手举得高些。

  生:国际、边际、天际……

  师:你都在哪见过这个际?

  生1:用人之际

  生2:国际大酒店 、尚城国际……

  师:还有一部好看的动画片名字叫——点课件《星际大战》

  小结:生活是个识字大课堂,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课件出示“际”)

  师:际是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它的左边是——左耳刀。那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左耳刀吗?

  生:阳、陈

  生:都。

  师:都是?恩,都是右耳刀。

  师:左耳刀不好写,伸出手和老师写一写。

  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对照大屏幕书空。

  师:再来说一遍第一笔叫?

  生:横撇弯钩

  师板书:右边短横从竖中线起笔,两横一长一短,小字两点对称,从横中线起笔。

  出示关键笔画占位的课件。

  请你也在书上描一个再写一个。要注意关键笔画的占位。

  师:发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班的小朋友的字越来越漂亮,不仅注意了结构,而且还关注了关键的占位笔画。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咱们中国的汉字写得更加漂亮。

  师:小鸟说天无边际的,青蛙不相信,小鸟让它跳出井口看一看,从未跳出井口的青蛙一跃跳了出来,它————(音乐起)想想,它会看到什么?它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句子:青蛙跳出井口,它——,它对小鸟说:)

  生1:青蛙跳出井口,它大吃一惊,它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高大的树木,它对小鸟说:是我错了,天的确是无边无际的。

  生2:青蛙跳出井口,它又吃惊又开心,它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它对小鸟说:谢谢你,小鸟。是你让我知道了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说的太好啦。我们把掌声送给她们。

  师:青蛙跳出来之后,它看到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天地,看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啊恰好被小白兔看见了,它编了一首小儿歌,不过有几个生字不会写,你愿意帮帮它吗?

  生:愿意。

  师:请你也拿出儿歌,把生字补充完整。,每一次写字都要注意写字姿势。

  课件也出示:

  小鸟飞飞飞, 小鸟说,

  口()落井() 。 天空无边 () !

  青 ()井底坐, 谁对谁错如何断?

  抬头望见天。 不信跳出来看一看。

  青蛙说, 坐井观天见识小

  天空井口大! 井底之蛙惹人笑!

  师:写完的同学可以自己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同学写的儿歌,红笔在展台批改,边点边说:渴字是三点水,沿右边是横折弯,也对了,际左耳刀对了。全对的同学举手?真了不起!写错的也没关系,课后改一改。同学们,上了一节课,咱们也来随着音乐放松放松吧!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

  师:青蛙跳出井口,放开视野,才会看见这美丽、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要站得高、望得远,才能全面、正确的看到事物。

  作业: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学写了生字,读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课后可以读读这首小儿歌,有能力的还可以试着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教后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1、关于本文解析,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把握教材时我首先抓住几个关键句子和关键词“无边无际”、“大话”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就是。那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交流你听过别人说什么样的大话。在解析关键词和关键句的同时,依然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将随文识字作为本课重点。在识字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换偏旁识字、生活中识字、组词识字以及小儿歌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在识字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方法。

  2、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注意让学生反复练习读书,还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我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解释为“吹牛”,然后让学生交流你听过别人说什么样的大话。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另外我在朗读训练上每次都有明确要求,如何读词,如何读句子,都及时指导。

  3、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

  青蛙为什么会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在处理这个难点时,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将语文书卷成筒状,拿起来到处看一看,然后再拿掉语文书,再去看看周围。体会两次看到的视线是不一样的,进而理解青蛙为什么会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

  不足之处:

  整堂课感觉还是我讲的太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在识字方法的拓展中,可以再放手发散学生的思维,相对有些环节有点拖拉。关于朗读,虽然运用了多种形式去朗读,但是朗读的指导有效度是有限的,如何使朗读指导的有效度提高,将是我将来的课堂上努力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分角色朗读,可以改成让学生演一演,通过扮演角色 再现情景,这样可以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4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这篇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对词语和文本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出文章的寓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一、理解词语、情感朗读

  情感朗读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比较注重的环节,这节课也同样如此,因为学生只有做到情感朗读,才能加深对词语、文本的理解,同样的,学生只有对词语、文本理解了,才能做到入情入境的朗读。在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当学生只能说出大时,我则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吗?和平广场大吗?能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就有学生说出是大到看不到边。这时我并没有停止对这个词语的教学,而是进行拓展,让学生再说出哪些事物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学生说出了大海、草原、宇宙……此时学生对“无边无际”的理解必定是准确、鲜活的。因此在读小鸟说的这句话时,老师无须指导,学生自然就能读出情感。

  二、积累词汇、说出寓意

  课文虽然不长,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想学生通过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在学生说出小鸟会对是因为它飞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事物时,我则说出“见多识广”,一来是积累学生的词汇量,二来是为学生在后面说出寓意奠定基础,在后面教学中出现的“目光短浅”和“自以为是”同样如此。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说出“坐井观天”用来形容什么样的人时,学生能用上我教的这些词语,轻松地说出了本文的寓意,突破了难点。

  当然,在本次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为了单纯地追求形式,进行了一个课本剧的表演,但由于学生的表演能力不够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学生的参与面也不够广,其实只用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既能让学生再次完整地感受课文,又能够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的真正成功在于每位学生都能在你的课堂上有所收获,而非几位学生的精彩表演。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5

  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个人拼读、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自渎、交流识字方法、游戏巩固识字等,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识字。生字词在学生的眼前多次再现,寓教于乐,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想象体会,在说说、读读、演演中进行充分体验。

  通过表演与评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既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集体备课小组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意。

  2、创设情境,设置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课后反思,我先从复习词语导入,再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生字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生字,小组合作没有流于形式,达到了合作的目的,然后再全班交流,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进行拼读;然后同位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接着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齐读生字词。让小老师带读生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完生字以后,我考虑到本课的生字词比较好懂,所以把理解词语放到学生当中解决,由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再由学生来解决。接着播放光盘的图文并茂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概,接着由学生讲出故事的内容并贴好小鸟和青蛙的位置图。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理顺课文的思路和解决某些词语。最后落实写字。

  纵观整节课,我能把握着整体思路进行,做到:

  1、思路清晰,紧紧围绕着识字和理解课文开展。

  2、在识字方面,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不足之处在于处理一些细节上仍需锤炼。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6

  教后感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

  课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圆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说说与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明白寓意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出示课件,让学生看一组画,自己根据画面进行解说。这样学生终于明白了:小鸟见识广,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说一说———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它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现情景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特别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现演出来。学生通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维,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总之,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7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则故事主要通过写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来展开,讽喻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的人。如何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寓意呢?我的主要做法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从而达到目的。

  因孩子们以前未接触过寓言故事,所以上课伊始,我便将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寓言,寓言的主要特征,让孩子们对寓言有个大体的理解,这为孩子们了解本则寓言买下了伏笔。

  在孩子们通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人物之后,我让孩子们通过看图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让孩子们借助图画对井沿的“沿”有个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读对话,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展开争论,找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并说说造成它们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原因。讲解时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我将“无边无际”、“大话”作为理解的关键。通过它们了解课文,穿针引线。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让学生看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从而引导孩子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在学习无边无际的同时,我还对孩子们进行了ABAC式词语训练,帮助孩子们积累词语。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我先问孩子们什么样的话就是大话,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一下子就说出了“吹牛”一词。我接着问:“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吹牛,你认为别人吹牛你会有什么感觉?”从而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孩子们兴趣浓厚,能够较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第三次对话,我让孩子们在读完之后说说造成青蛙看法错误的原因,给青蛙和小鸟一个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很快便有孩子对青蛙做出了评价:固执、不听劝告、自以为是等,表示不能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至此,文章的寓意不言而喻。

  在理解文章寓意之后,我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让孩子们讨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不会跳出井口,如果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会遇到什么事?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它不会跳出井,因为它很固执;也有的说它对小鸟的话半信半疑,犹豫了几天终于跳出了井口。孩子们通过讨论,比较准确的把握了青蛙的心理,部分孩子在续编故事时就把青蛙的心理描绘的很细腻。对于青蛙井外的遭遇孩子们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丰富的想像。有孩子写青蛙很感激小鸟,和小鸟成了好朋友,一起生活在美丽的陆地上;也有些孩子写青蛙碰到了人类造成的污染,如被汽车尾气喷黑了全身等,觉得还是井中更好而重回井底;还有孩子写青蛙遇到了种种危险,发出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充满了危险的感慨。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孩子们不但理解了文章的寓意,部分孩子还学会了体验人物心理,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应该说孩子们还是学有所得的。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8

  《坐井观天》是二上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坐井观天》这一课是一则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透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基本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找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相机进行随文识字,初步感知他们争论的问题。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字词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后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紧扣大问题情境逐步展开教学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大问题意识,还要紧扣大问题逐层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让孩子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中,教师就应该紧扣对话的内容,让孩子很明确的认识到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话。对话的清晰度要更强些,毕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对话形式的课文没有深入接触过。

  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

  课堂是一个不断推进的一个过程,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学校努力打造“三小课堂”,就是为创造动态课堂服务的。课堂中教师就要放下身段,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教学中,我让孩子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时,有学生说8次、6次,当有一个学生说到正确答案3次时,我虽然让这个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但当时的评价语却有失偏颇。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你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你真了不起。然后进行什么是对话的教学。而应就让该生说说什么是对话以此展开教学,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成为小老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典型的错误思维要及时呈现

  课堂资源生成丰富,老师就要能根据目标的制定做好预设,对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回应,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课堂有推进感。在孩子上讲台摆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时,我误以为孩子是摆错的,就着急让另一个孩子上台纠正,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对理解“井沿”一词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孩子的错误资源紧扣教学难点时,教师应该脚步慢一些,不要为了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而匆匆收场。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处的处理。例如,当听说的句子较长时,教师就应该说两遍,多让几个学生说句子,真正达到听说的实效。孩子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还要常抓不懈,让一些执笔姿势不对的孩子及早纠正过来。

  总之,低年级的课堂板块要清晰,教学不必太复杂,要简单、扎实,有实效。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9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提出疑问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学生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读;然后由我检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这期间,我参与到具体的小组学习中,重点对个别后进生进行指导。

  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思考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营造了书声琅琅的教学氛围,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

  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得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我们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习读了好几次,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在本环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要有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但我发现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习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因为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我就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要求孩子再研究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这样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发展.

  寓言故事的教学,到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我在教学寓意这一部分时,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的,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你想对坐井观天的人说些什么?”或者让学生出点子帮助小青蛙:“你们愿意像小青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们能出出点子让小青蛙也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这样就更能从学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接着教师可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我不难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但是课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经验,把教育教学质量走向新台阶。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0

  部编版的教材增添了很多新课文,但是像《坐井观天》这样的老课文依然保留,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我有了这样一些想法: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我通过引导,让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直觉思维,感性体验,吸收精妙语言,逐步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学生们再次分角色朗读时,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入情入境。练习5分钟以后,当我让小组上台表演时,有几个小组的学生斗争着要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不但能够大胆地分角色朗读,有的还边读边做动作!真是有声有色,情境再现课堂之上。

  但是后来我想,虽然我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也注意到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我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可是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们读得并非是声请并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们是否可以在引导之后,孩子们自学练读之前,我先和个别学生分角色朗读,全班评价后再让孩子深入研读。是否可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想想哪些地方怎样读才会读得更好?这样设计,既可以不挫伤后进生自信心,又可以这些孩子一个模范学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全体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对话,改进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点词句的朗读。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1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本节课围绕识字写字和学习课文两大环节进行了教学,这堂课总的来说,还不错。准备非常充分:教具的制作非常用心;课堂调控得很好;师生互动很融洽;教学各个环节衔接得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多样化;语言表达很清楚明了;板书设计很合理。尤其是生字的教学,很扎实,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了解了字义,还会学会了正确书写。学习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前两次对话在阅读、感悟方面学生掌握的很好,第三次对话由于时间关系,处理的有点仓促,感觉不完美。课文拓展“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到的、想到的。”学生回答的很单一,语言表达单一,语言表达不完整,需要长期积累。在指导阅读上还存在一些欠缺,如: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经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教学中,没有做到细致的指导,整个课堂显得有点失色。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2

  教学片断: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到课文结尾,教师们总要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怎么样?我上学期有一次校内教研课时,也是这样教的。

  学生纷纷发言,讲了青蛙跳出井口之后,各种各样的情形,大多讲青蛙这才知道了天果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他于是和小鸟一起周游世界。这时,我脑海时跳出一个问题,于是脱口而出。

  师:同学们,你们讲了这么多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美好结局,但你们想过没有,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呢?

  生:当然愿意。外面这么好!

  师:是吗?这可不一定是青蛙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吗?

  生:可能不愿意,因为青蛙这么固执,不会听从小鸟的话的。

  师:很好,能从课文中青蛙的性格来分析。还有吗?

  生:我也认为青蛙不愿意跳出。因为它在井里住惯了,以为自己的家最好。

  师:对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家是最好的。

  生:井里有一个优点,冬暖夏凉,很舒服。

  师:很好,又找到一个理由。还有吗?

  生:青蛙它可能不敢跳出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怕小鸟是骗它的。把它骗出来然后吃了它。

  师:哦(真没想到学生会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你真会思考。是啊,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有道理。不错。还有吗?

  生:青蛙住在井里,它就是主人,它就是皇帝,它就是国王。可如果它一出来,就什么也不是了。

  师:不错。

  生:青蛙在井里没有敌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如果到井外面,它就会遇到蛇等天敌,会整天提心吊胆,睡不好觉的。

  师:真会想,真会说。

  这时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于是接着问: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从课文中知道同一个天,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却说只有井口那么大。那么青蛙是否有错?

  生:错了。

  师:果真错了吗?青蛙是在说假话吗?

  生:(一楞)没有。

  师:是啊。青蛙其实也在说实话。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看到的天

  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对极了。那么你们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因为它天天住在井里,没有去过外面。

  生:因为井口限住了它的视线。

  师:对。是青蛙住的环境局限了它的眼界。正如我们,如果没有走出过椒江,又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所以要想使自己知道外面精彩的世界,就应该

  生:走出椒江

  师:走出台州,走出浙江,走出中国。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

  生:行万里路!

  反思:

  以上教学片断,可以有几点值得反思:

  一是好的课堂永远是必要预设和随机生成的有机统一。上课不能没有备课,一定的预设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与计划,它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没有预设,那么课堂教学势必会变成随波逐流,上到哪儿算哪儿。上课不能有太多的随意性的。它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设。但上课又不能局限于预设的方案,如果按部就班,丝毫不变,那么上课又变成机械操作,僵硬死板,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灵活性。因此,在一定的时机里,随着学生的思维潮流,教师如果有灵感出现,而且是吻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那么及时捕捉住,并付于实践,及时转变为教学行为。有时,随机生成的教学行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发教学高潮。

  二是一篇课文的学习主题可以是多元的。《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原意是讽刺青蛙的眼光狭小,固执已见。但本课教学中,由于有了后两个问题的讨论,就丰富了学习主题,提升了本课的教学价值。如第一个问题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它指向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立场和主观状态。它引导学生来揣摩青蛙的内心世界,揣摩它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是否跳出来的讨论,其实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而第二个问题青蛙有没有错,其实是在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潜移默化的启蒙。它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从客观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个角色的思想。正如我们讨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一样。

  三是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富有创造性的。从以上教学片断,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想到另一个问题,即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心理基础的。那些不是我们外加给学生的,学生的内心其实都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而我们所做的,是引发他们的动机,提供一定的机会,培养一定的方法,再给以适当的鼓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唤醒、激励和鼓舞!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3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这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我用“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顺势板书“天无边无际”“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谁对?谁错?在两个板书的中间打一个大大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弄懂“一百多里”有多远?让学生朗读“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让学生说话,说说小鸟也许飞过哪里。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鸟也许飞过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三是重点让学生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让学生说说“无边无际的( )”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在指导朗读方面时间不够。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由于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语言,导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看上去自己有点忙乱,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课堂引导要讲求技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语文发挥其工具性作用。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4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一.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加有目的地学习课文,所以在课前预习时我和大家一起背诵了识字4,并且拓展学生的思维,说出更多的成语,让他们知道一般的成语故事都能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然后学生很自然的就带着对于这课的疑问进入了学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那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文章中体会出道理?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读书。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明确目的要求,推荐思考的角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时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朗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地要求学生哪个字重读,哪句话必须拖长音或轻读,而是充分地给孩子朗读体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指名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读对话,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相互比较朗读的效果,自然就能体会出什么样的语气适合这个角色,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二.成功之处:令我满意的是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通过我随手画在黑板上的简笔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指出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从“一百里”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天的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三.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想象。

  四.改进措施: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5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简单愉悦中透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

  课文中青蛙说“天但是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为什么说天但是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

  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说说与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但是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潜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潜力。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明白寓意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出示课件,让学生看一组画,自己根据画面进行解说。

  这样学生最后明白了:小鸟见识广,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潜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透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说一说——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它会怎样想,怎样说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潜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资料,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扮演主角再现情景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个性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现演出来。学生透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

  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构成逆向思维,不仅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潜力和创造潜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总之,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透过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简单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潜力,提高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