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26 13:05: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文的教学反思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文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的教学反思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成为主要目标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将教师的教学评价融入高校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还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了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反思与转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价;意义;反思与转向

  1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

  1.1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渗入教育评价理念,才能剖析自身不足,正视自身弱点。应认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找到教学灵感,取得教法和观点的进步。教师可以在基本架构中,将创新思维的教材应用于教学评价体系中,充分把握教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活到老,学到老”,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找出成长方向,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可从中学到如何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课题研究时,还可以从学生身上汲取教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2强化改革和创新

  高校的招生取之于应试教育,落脚于教科书。应创新人才架构,改变以往重学历、轻培训的格局,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到操作层面,改变以成绩定学生好坏的弊病。创新应用型人才架构,可为高校的教学教育改革吹响号角,将改革和创新应用到实践中。

  1.3促进师生交流

  创建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由过去的偏重理性知识,转到应用型的课堂教学。通过思维训练和知识更新,可进一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评价的开展,要紧跟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知识更新,拉近师生双方的关系。教师还可在教学中对教材、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大胆调整。

  2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反思

  2.1教师教学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

  教师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拓展学科知识、提升自己精神追求、增强自身职业道德。在教学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能力和教研意识上下功夫。高校教师的教学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专题研究太多,却无法付诸实践。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较高,却无法全部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是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大。长此以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就偏低。

  2.2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增加了教学评价难度

  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传授课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必须讲授本学科具有前沿性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学科范围与学科研究方向,其研究的内容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教师要把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的学术成果改造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具有争议性,其价值还有待于证明,如何讲授内容、如何评价难度较大。

  2.3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

  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二是科研。科研成绩中的论文、著作、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及高校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成果中的论文、著作、课题研究是高校职称评审必不可少的硬条件。教学工作与之相比,成果显现周期较长,久而久之科研成果就成为评价高校和教师成就的“唯一”标准,而教学成果则慢慢被虚化。高校往往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下任务、定标准,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放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便有教学研究的热情,但也因繁重的学科研究任务而缺少精力。长此以往,形成了高校和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3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转向

  3.1高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新课程评价目标要求完成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成才目标。教师开展工作以来,目标评价标准和行为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在开展工作时,通过教学艺术、情感交流、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重。通过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学识的提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立足实践,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在学生心中,真正把他们放在了首位。

  3.2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也是教学活动获得成效的体现。学生在有序的学习中,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探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要促进全面发展,必须客观评价学生。

  3.3高效促进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构建

  高效促进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活动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科学探究、实验、调查、科技制作、演讲表演、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实践活动可由师生协商组织,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第二,书面测评。传统方法的运用,巩固加深了知识。在场景设计中,以结合实际和关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探究课堂目标。第三,个人成长记录。日记是记载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基石,也是记录学生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体会、成果的媒介。对学生做综合性的评价可以从家长、学生自身的日记记录及教师的期望入手,学生还可以通过它总结学习道路上的不足。第四,教学方法评价。一般是对照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比较,评价一个教学方法的优劣,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是否能高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4明确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应充分反映教师的评价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设计、组织促进和调节教学。在学习目标上,要明确、具体、可行,重视培养学生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适应学生经历、兴趣水平、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的教学和评价方案,要以提高学生知识为己任,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

  3.5注重教师教学评价与监控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监控紧密相联,教学评价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的有效监控,把教学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反馈给院系和教师本人,能很好地起到教学监控的作用。教学监控对教学评价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可把教学监控中发现的好的和不良的教学现象换算成分值计入教学评价的成绩中。

  4结语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面向现代化的伟大教育教学事业。实现高效教师教学评价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而构建的良性循环体系。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改良教学方法,作为校方也应不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配合教师更好地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兴,吴桂涛,徐邦祯,等.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航海教育研究,20xx,(03):57-58.

  [2]杨卫东,张征.探索回归本真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xx,(12):60-61.

  [3]梁伟东.中美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xx,(03):88-89.

  [4]李荔.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冲突与消除策略[J].教书育人,20xx,(01):119-120.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2

  一、重概念教学的模式被打破,课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材上阅读资料的增多增广,一些抽象化的概念不再通过学生死记硬背来内化,而是通过大量阅读与相关的人文地理故事来诠释和解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大量查找与概念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加工认真筛选,对教材进行填充,产生有效链接,让学生在地理故事、地理轶事中理解概念,把握概念的属性,加固概念记忆,拓展概念的应用。

  二、封闭的地理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

  新课程理念的深得人心,为地理教学创造了大的学习环境,变地理教学为地理教育、地理学习、地理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教材,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课,把地理课堂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对于“二分二至日”的理解,学生产生了迷惑,我就结合我们当地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变化进行解释说明,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假日回家去问问家长,做做社会调查,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成为照进学生现实生活的阳光。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学科教师,要着力打造自主、高效、开放、乐学、乐思的地理课堂。在调查研究践行新课改中,让地理教学也能改变学生的思想和习惯。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3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基础部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建议是: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个小车,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以保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使学生知道实验中的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渗透研究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条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摘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P123页)

  如果教师仍按照以上建议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我尝试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科学探究要素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根据探究目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二、围绕探究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与设计实验过程。

  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时,研究某一个因素如何影响这个物理量,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只让这一因素变化,看这个物理量如何变化。本实验需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而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

  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就需让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故本实验需准备毛巾、木板、玻璃三种平面。

  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引导学生容易得出: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和末速度都一致即可。

  通过教师演示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学生容易总结出:要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必须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本实验还需一个斜面。

  由于小车受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都会静止下来。当小车在三种平面上静止时,它的末速度都为零。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很容易设计出本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木板、玻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的运动距离。

  在教学中认真实施科学探究,能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和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4

  千阳县南寨中学李晓刚

  一、教案的编制要简单、清晰、有效

  1、元素齐全。我校制定了标准的格式,一案包括:

  ①课题信息:年级、学科、课题、备课老师、授课时间。

  ②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③重难点

  ④课型及流程

  ⑤教学反思

  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的行为、板书设计。

  2、简单

  一案实质上是课堂活动方案,目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过程设计上重点体现课型、流程和目标。把每个流程板块的目标任务和学习方案交代清楚,至于环节的详细步骤和涉及到的知识不必在教案中不出现。因为让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有悖于有效教学的本意,具体步骤可完全有小组自主进行,这个过程有很多可能发生。

  3、注重板书设计

  现行的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体系不清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层次性把握不清,所以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知识点浓缩化,体系清晰化。

  二、关于“三单”的编写及应用

  1、导读单就是教材知识体系化问题化的过程,范围仅局限于课本,难度属于初级,作用学生根据导读问题能顺利的自学,明确基本知识点,了解知识的体系,所以,题目以填空和简单为主。

  2、问题生成单必不可少。有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去掉或和训练单合并为一单,这点我认为是不妥的。因为有效教学的内涵之一就是关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和质量。在有效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策略性、智慧性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时间内如何提高学习绩效.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有效教学的载体,三单设计没有问题生成单,何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普遍的事实,我的做法是生成单教师先给出1-2个课本重点问题,再留空白部分给学生,后来全留空白给学生书写生成的问题。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发现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生成重要的现成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比如:导读单和课本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资料上不能解决的的问题,以及生活中困扰你的相关的问题。

  每个学习组提出的问题很多,就要合并,推后等办法进行筛选集中,相似相同的问题合并,有的问题涉及后面章节就退后,最后集中到一起的`问题就那么几个,这样通过由简到难的逐步练习学生就会慢慢学会生成问题了。

  3、问题训练单的问题增加图片分析、情景分析和活动设计题目的比重,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准确简单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型初探

  思品课型我认为比较适合的是“发现生成课”或“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

  内容比较简单的,一课时能完成的适用于“发现生成课”,有效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但在现在学生的普遍课业负担比较重,我把课前预习留在课堂自主学习进行,发现生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如果本节未解决的问题较多,比较重要,就作为第二课时的目标,通过老师创设不同的新问题或情景解决,这就是“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5

  新课标理念要求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作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好自己的“路”。这样就要求老师在指导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设计出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1巧用范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时要不要提供范文,不少教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范文会让学生重复他人的思想和语言,束缚学生的个性发挥。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选择范文时,范文的主题可以与学生作文的要求相类似,也可以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还可以从身边的报纸杂志上挖掘——选用具有鲜明时代性、反映当代学生写作水平的作品。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

  2加强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2.1加强与阅读、口语交际的联系

  鼓励多读多写,注意好的作品对写作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说加强联系,不是说一读就要写,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期,可以读讯、仿仿,到一定的时期,阅读跟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不可能一一对应,但又肯定相互影响。

  口语交际有时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作文,跟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可以相得益彰。

  2.2加强与其他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语文综合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写作。语文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写作,如多阅读杂志,多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报道,留意热点新闻,关心国内外大事,等等。现在,有不少学校、不少语文教师坚持让学生每天定点收看电视,如《焦点访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定选题,要写报告,列调查提纲等,动笔写作的机会很多,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获得写作素材。

  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是写作的重要资源库,都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3以生活为写作的本源

  作文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实际,注重写作主体个性特点的开发和培养,打破封闭式写作僵局,使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使学生的作品极具个性特色,富有灵性。

  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尽可能少受各种写作条条框框的束缚,强化他们的写作主体意识,促进主动积极的发展。一旦封闭的“要我作文”向开放的“我要作文”转变,学生的写作素质便会提高,写作兴趣就能得到调动,作文就会变得有生机。

  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生活的多元化,都应撼动学生的心魄;生活中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都应涌上学生的心头,涌上学生的笔端。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深入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学生面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都有了直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4导向多元创新思维

  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合,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学生才能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迪。总之,作文教学就是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有张力的思维空间,真真切切地让其彰显个性。

  5重视写作中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控究活动,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应提倡网上的表达和交流,在网上互相评改作品。

  6教学评价趋向民主开放

  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他们对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就应该本着“因材评分”的做法,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批改作文时,应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在设计评语时,应遵循指导作文与冶情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善于写“溢美”之辞,让评语尽量具有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美感,具有语言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幽默感,以及鼓舞性。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大胆创新,设计新颖的、灵活的和科学的教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用他们独到的笔触去描述眼中的世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表现和发展,在乐思善写中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精神。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6

  背景: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一在网上公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发表评论说:草案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的科目,我坚决表示反对,英语的地位真的如此重要吗?英语是一门工具,科技提高了,大家自然重视交流工具,但如此兴师动众,好像人人将来都要出国,人人会变成外交家一样,事实上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志,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英语的用处很小,当然不排除英语的作用,想出国的人,肯定不会放弃英语的,搞研究的人,也不会放弃英语的,可现在的情景是:全民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不可能全部出国的,也不可能全部成为研究者的……河海大学的一位院长也称: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是不科学的表现,也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甚至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现在的大中小学生,将时间花在英语上的实在太多,而最后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关键词: 语言学习效率以人为本

  反思之一: 外语应成为一种思想

  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趋势将在二十一世纪更为凸显。世界已进入中国,中国已走向世界。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当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大家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语言的话,那么“英语”是理所当然的。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如不少已经考入大学的学子们所说,他们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力不是用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是在外语上。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多学一种外国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十九世纪德国语文学家,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洪堡特说过:“学会一门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中获得一个新的出发点。”这话是否说得过头,可以讨论;但语言既是思想的外壳和载体,同时又确有思想模具作用的事实也毋庸置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我们更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要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就必须用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去沟通,那就是英语。所以学习英语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还是一种需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英语学科实施了新教材,新课本,社会对外语教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人不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外语教学实践的外语教师对语言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和无知。这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极其不利的。

  反思之二:外语学习效率低下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属封闭型传统模式。一些教师或限于教学设备简陋,或贪图省事,因循守旧,没有任何情景的`创设,把贴进学生生活的语言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教学总体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陷入“勤勤恳恳地教书,辛辛苦苦地害人”的误区和怪圈,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评价上也实行统一测试,统一标准,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大打折扣。

  中国城市的孩子们常常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

  我们要问: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对外语感兴趣的,有强烈的自我动力的;他们尽管一周有4--6节的外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5个小时,这点时间的外语接触够吗?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只学习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明白的,说到底,我们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三:违背“以人为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想真正搞清其

  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

  现在,我们的外语教师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的多,对学生也有用的多。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授人以渔,主动发展;抛弃“保姆式的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充满欢乐的氛围、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言、行、情为一体,把英语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姿有味,有趣生动,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兴趣贯穿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使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好胜心得以表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品尝学习英语的乐趣,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学、活学、易学、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反思之四:“情感因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重要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这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学习该文化的语言的因素。相反,对某外族文化抱有轻蔑、仇视或厌恶的态度就很难令人想象持这种 态度的人能认真地去学习该文化的语言。如果对某一语言抱有好感,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到新奇,那么对这样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该门外语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探索;相反,把外语想象得过难,觉得外语表达法别扭,持这样的态度的学习者必然会对外语学习畏之如虎,学习的效果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师的个性也是学生改变对外语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会对学生和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这一点是和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不谋而合的。

  中学英语课改任重道远,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上大胆改革与探索,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7

  摘要:本文立足于反思性教学理论,通过分析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现状,指明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深刻反思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探讨了优化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证,以满足我国金融行业人才国际化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金融英语;反思性教学

  高职金融英语是高职教育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机结合,专业性和实用性突出,旨在培养“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如何运用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对于改善我国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综述

  反思性教学源于美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的“反思性思维”理念,即“根据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之依据和它们所趋于导致的进一步结论,进行主动的、坚持不懈的、仔细的思考”。

  中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对反思性教学理论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将其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这一界定,既诠释了“反思”的本质,又关注了“教学”理论与实践,呼吁教师对教学进行探究与反思,深入观察和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金融英语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现状

  作为语言教学领域的分支学科,金融英语在我国的发展仅仅20余年。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或者金融专业都已开设《金融英语》课程,但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不少仍然流于单一的语言教学形式,远未深入金融专业知识的教学层次;对于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为本”缺乏重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金融英语应用能力,更是涉及甚少,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更谈不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成因分析

  探究这一现状的成因,笔者认为: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教师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及业务经验,在教学中重“英语”而轻“金融”,往往单纯输入语言知识,忽视专业知识和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大部分金融专业教师的英语技能(特别是口语水平)尚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强化英语技能的训练,语言的交际性和应用性无从体现。

  可见,专业知识的欠缺或语言技能的薄弱足以导致教学模式偏离职业标准或岗位需求,无法实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明显不符合金融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也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原则和“职业化”导向。

  三、反思性教学的可行性

  金融英语的性质和高职教育的原则决定了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必须具备“金融+英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重视实际岗位应用能力训练,实现职业能力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反思性教学以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旨在促进“两个学会”――“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亟需教师深刻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分析、调整、优化教学行为,将“教”与“学”有效结合,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双赢。

  四、反思性教学在高职金融英语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三方面来反思、分析和优化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旨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

  1、目标的反思

  金融英语是金融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高职教育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因此,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既不是培养专业语言研究人员,也不是培养以英语为交际工具的通用人才,而是既懂金融又通英语的专业应用人才。

  2、目标的明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加速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代表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作为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与行业的发展变化,将教学目标建立在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之上,以实用为导向,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处理相关金融业务的综合能力。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科学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1、内容的反思

  现行的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金融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相互孤立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操作”严重脱节的问题,有的把金融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混为一谈,仍然以语言知识的单纯输入为主;有的仅泛泛介绍金融领域的一些常识和术语,很少触及基本理论和具体业务操作;有的甚至干脆撇开金融业务操作。

  2、内容的深化

  高职英语教育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金融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推行跨学科、综合化、整合化的方法,充分考虑知识的互补性和整体性,使语言知识和能力融会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具体来说,要求教师:一方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必备知识(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相关知识(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以及常用工具(如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同时,关注金融创新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及时反映最新成果,并随着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以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必须有相应的优化措施,以适应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性质,有力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方法的反思

  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容易陷入“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模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手段落后,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不利于增强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思维的创新。

  2、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优化可以通过加强互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强化实训等途径来体现高职金融英语的实用价值。

  从互动性来看,金融英语的专业性强,不如普通英语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营造良好氛围,尽可能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要求学生报道金融英语新闻;或组织专题讨论会,用英语分析、讨论或辩论金融领域的相关热点。这些形式既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提高专业分析能力,又有助于其在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锻炼语言技能。

  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来看,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若采用传统板书形式,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媒介实施教学,则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获得教学资源,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

  从强化实训来看,既然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突出“实践”二字,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比如,采用模拟场景的方式,建立“模拟银行”,帮助学生熟悉柜台业务的办理流程及填写各式英文票据等操作;另外,也可以安排学生去银行实习,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会“学”与“用”的“零距离”,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综上,反思性教学的应用能有效弥补教师专业素质与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与“学”两方面的反思可以激励教师通过进修、实习或攻读学位等方式树立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意识,有力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满足国际化专业人才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Dewey, J.How We Think[M], New York: D.C.Heath and Company, 1933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J].20xx(2)

  [3]李云翔.金融英语教学法初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xx.(11)

  [4]谢芳.金融英语培训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金融与经济,20xx.(12)

  [5]章玮.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3)

  [6]谭俊梅.反思性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5)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8

  摘 要: 英语教学倡导先学后教、以学促研、以学促教的教学法,反思性学习恰恰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反思不是知识的简单回顾和一般分析,而是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方法、思路及策略的探究,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重构自己的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思想的学习。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借助自身经验对自我反省的活动过程,通过对自身总结、评价,从而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反思性 思维习惯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历,谈谈对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经验。

  一、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是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自我评价的活动过程,同时自我发展,促进学生进步的教学理念。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进行反思性教学有如下理由: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英语课程标准》初次把“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以及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将英语变成其自身兴趣爱好,有方法有技巧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时的自学能力”放在第一位。现如今,英语教学倡导先学后教、以学促研、以学促教的教学法,反思性学习恰恰就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反思性学习深刻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2.学生英语学习中面临问题的需要。对于严重偏科学生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课上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都认真背诵,在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执行力上没有半点马虎,可是成绩还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其本质的理解,不会反思性学习,单纯靠死记硬背。最后结果是花费很大时间和精力学习,效果却不理想。所以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学习,学会对自己进行反思,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从而提高自己,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3.终身学习发展观的需要。在学习中学会反思是我们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能力也是我们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传统教学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只是机械性地记忆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束缚思维拓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是极不利的。要实现终身学习需要,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有意识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从根本上做到在学习中是有思考地学习,而不是机械性地记忆。

  二、反思性学习内容

  1.学习目标的反思。表层的学习目标指学习了哪些英语知识,对这些知识学会了多少,对此部分知识的练习完成得怎么样?这部分反思是对知识的反思,对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思路、策略等进行反思是根本上的学习。目标的反思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有利于更彻底地消化所学知识,更好地提升自己。

  2.学习内容的反思。反思性学习从根本上是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学习内容包括课上和课外两个方面。今天英语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习了哪些语法知识?今天的练习内容是什么?哪些地方出了错?为什么?我得到了什么?反思不是知识的简单回顾和一般分析,而是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方法、思路及策略的探究,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重构自己的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思想学习。而课外练习反思是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自己,才是长远的生存之道,用理解代替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实现对高中生的培养目标。

  3.学习方法的反思。学习方法的反思是反思性学习的关键。是否有计划地安排英语学习?今天英语课我是否认真听课了?对老师所说的重点记下没有?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今天的内容?

  4.思维习惯的反思。反思性学习的更高体现就是对我平时思考问题时所用方式方法的反思。思维习惯决定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所以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思维习惯。应做到英语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只有建立正确的思考问题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树。

  5.自我评价的反思。相对来说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的自我反省是有所欠缺的。目前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英语学习有没有规划?我们应该先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以这个目标为标准对自身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不仅完成学习任务,还提高学习自主性。

  三、反思性学习的实施

  1.方法指导。对于不会学习的学生首先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老师起到的就是引导作用,有责任端正学生的态度,讲清意义和方法,在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同时,使他们对学习更积极主动,对学习的理解更深刻。

  2.课堂引导。可以利用课前复习、课堂提问、课堂小节等艺术性注重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反思性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一下就建立起来的,老师需要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韧劲。

  3.作业主导。适当适量地给学生提供反思问题,帮助学生看到自身的问题。

  四、反思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反思主体的作用。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借助自身经验对自我反省的活动过程,通过对自身总结、评价,从而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老师起到的只是引导性作用,无法代替学生反思,只能提供方法论指导。

  2.注意学生反思时间的安排。对于学生反思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时间长短上的利用都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总之,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对人的自我提升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更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李燕. 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海外英语,20xx(19).

  [2]程岩.从不断学习中反思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22).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9

  摘要: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特征有:反身性、回顾性、内省性、深究性和反诘性.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从学生已有数学知识进行“反思”,产生新的数学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复地、持续地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来建构数学新知识和新方法.

  关键词:特征和本质;数学教育:反思性教学

  数学为反思提供了大量的思维内容,反思为数学建构了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发展,将其应用到中小学数学教学,这就需要明确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及本质,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数学教学与反思的“共荣”.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0

  [内容摘要]当前,农村中学教师新课改培训少而不力,语文教学缺乏生机。作文教学更是形式单一,教师主要把精力花在作文批改上,忽视了学生阅读和观察的培养,写作素材积累的培养,写作兴趣的培养。造成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或错字满篇、前言不搭后语的局面。学生升入初中,由于课程的加重,再也无暇顾及作文了,这样就永远是个作文的“低能儿”。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人是语文老师。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农村中学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小学阶段抓得不够紧,学生作文主要是老师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作的,要么质量不高,要么抄上一篇“优秀作文”,连人家文章的意思没弄清楚,或者不符合教师所命题目的要求。而作为老师的,则要么一撕打下去让其重做而不见踪影,要么粗略一看,给个“语句通顺”打发。如此年复年、月累月,就造成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或错字满篇、前言不搭后语的局面。学生升入初中,由于课程的加重,再也无暇顾及作文了,这样就永远是个作文的“低能儿”。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责任人是语文老师。

  一、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基础差,目的不明确,重视不够)

  当前,农村中学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小学阶段抓得不够紧,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目的不够明确。如果问学生作文为什么?可能会回答“因为考试呗!”学生这样说一点都不奇怪,作为十几岁的少年,要求他们超越与之命运相关的考试是不太可能的;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在平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算是一种直接的作文动力吧!但作为教师,如果这样认为,就不免有些悲哀。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写作是极平常的事》,文中这样写道:“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

  叶圣陶先生在60多年前说的这些话,今天听起来还让我们汗颜,因为,在一些老师的心目在中,教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就是为了搪塞家长的监督,这种情况很普遍,尤其是在农村。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的地方很多,主要表现在: 1

  1、作文的数量少,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到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每学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的习作。而农村中学每学期每生习作超不过15篇,按每篇习作1000字计,每生每学年30000字,远远达不到要求。记得我们念小学时,除了作文,还有周记,日记,作文是周记日记当中最好的习作。现在的中小学几乎全部取消了周记、日记,学生的平时练笔只是个人喜好,随他的便。教师在这方面也不作强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积极性,不提倡学生“超额完成任务”,怕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归根结底是学习负担主义带来的恶果!

  2、作文质量之差,令人痛心!

  作文质量之差,主要表现在:

  (1)形式上。

  现在的学校,不知在抓什么,升入初中的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的占相当一部分。一是错别字随处可见,不会写的字懒得查字典,随便找个同音字代了算了,对学习生活工作极不负责任。二是书写问题大,大多数学校缺少写字教学,教师书写不规范,学生书写更不规范,若严格要求起来,个别同学的作文,90%的字是差字。而作为教师,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而是觉得问题很普遍,反正不是“我”造成的,课堂上随便强调一下就行了。对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不深,重视不够。

  (2)内容上。

  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一塌糊涂,不知要说个什么,满篇病句,思维好像很乱,考试作文、平时作文好像都在凑字数,“口里说的不是心上的话”,不写认识的人、身边的事、熟识的物,导致了人和文的扭曲变形。学生作文不打草稿,更不修改,不管好坏,“一气呵成”,塞给教师。教师对这样的作文,要么扯了让其重写,要么给个“语句不通顺”的批语,成绩也不及格。学生的不足得不到老师的点拨,问题依旧,错误还原。

  3、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亲身感悟。

  一个人写作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继承,二是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古人对治学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正是说这两个方面吗?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是,目前的中学生,眼中只有高考,再加上功课的繁忙,还有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的影响,他们疲于应付,哪有时间观察生活、丰富阅历?根本无暇顾及对语文的扎实学习,更不用说对作文的学习了。

  4、学生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阅读量少。

  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读书,连最基本的一些文学常识都不知道。大多数农村中学有图书室,里面也有许多好书,但是都没有对学生开放,而学生将大量的无比宝贵的课余时间用于扯闲、上网、听MP3,大量的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在学生中泛滥,他们的文学价值我们不敢妄加评论,但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失,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现在的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在农村中学的表现尤为严重。在农村中学,如果没有教师的强要硬逼,恐怕连一个学生也不会去自主写作,能够连续写日记、周记的学生寥寥无几。他们视写作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甚至可以说,有些老师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他给学生布置作文、批改作文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教学生学习写作是为了对付考试,更有“高明”的老师给学生考前猜题,说这次考某某题,让学生考前写好,考场上一股脑搬出来,或者教学生背上一篇与之相关的“优秀作文”,考场上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这就大大违背了语文新课标的初衷和学习学作的根本意义。

  二、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分析。(信息量少,条件差,写作兴趣不高)

  时下,农村中学生的素质着实令人担忧,说他们的信息量多吧,肯定比不上城区学生,说少吧,电视已经普及,电脑正在普及,与原来的学生无法相比。但信息量的多少又有何用呢?现在农村的学生与过去的相比,思想上存在许多缺陷,他们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劳动、不喜欢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没有正当的志趣和爱好,只喜欢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打牌抽烟,好吃懒做,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学习搞不好就东怨西怨,自己不刻苦有什么办法?缺少向别人讨教的习惯,什么都觉得无所谓。当然这并不代表全部,有许多学生还是很好的。 当前素质教育呼声迭起,创新减负更是热门话题,但此举要想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向传统观念挑战,而且要与厌学之风搏击! 我认为,当前学生厌学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衣食住行靠父母,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离高考还很远,临阵磨刀抱佛脚。家长嫌我不用功,老师怨我基础差,埋头苦学眼昏花,作用效果并不大。他们不想学、不爱学、不会学。不想学 这类学生看到的是苦学仍有落榜的,也就打消了学习的念头。不爱学这类学生看到的是学习很苦,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吃苦受罪!不会学这类学生也有远大的理想,也愿意努力学习,用了功也不见成绩,缺少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前,农村人们群众的生活并不富裕,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是很好,我们的前 3

  辈和同辈正在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过去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没有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他们有一颗努力拼搏的心,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认为,广大农村才是锻炼人的好地方,有许多感人故事应该大书特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究命题艺术,寻找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的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开展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因为有了切身体验,写起来自然有话可说,热情高涨。这样,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写作训练,还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

  三、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生阅读量小,缺乏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教师水平低,新课程培训少,缺乏热情)

  (一)学生阅读量小,缺乏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作文教学究竟存在什么问题?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读过一些经典名著的学生更少,学生的文学阅读量持续下降,质量也不高。这种状况困扰着语文教学,但一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学生的生活积累较差,没有“底子”。为对付考试,学生终日重复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极少。在农村,学生普遍不参加劳动。甚至许多学生看不起劳动群众,认为劳动可耻。因为学生没有切身感受,所以只能胡编乱造、说假话。

  实际上,写作也是一种美育。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对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写作?对青少年来说,写作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心灵;写作是一种创造,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飞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让他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展,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如果学生畏惧写作,就无法获得写作的技能,他也就注定不可能获得想象力和创 4

  造力。

  (二)教师水平有限,新课程培训少,热情不高。

  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

  1、教师的作文水平不高。

  常言道“打铁还需本身硬”。现在的教师,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没有高考前的那股钻劲,平时的教学当中,懒得去写一些东西,工作不积极不努力,嫌学生这不好那不会,让学生写作文,自己却懒得动手写范文。这样天长日久,知识老化,思维禁锢,焉能为师?

  2、新课程培训走过场,思想理念转不过来。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三套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全部出版完毕,并恰好使用了一轮。实践证明,全新的教材必然有全新的教法,而全新的教法又必须建立在新课程理念之上。语文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3、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热情。

  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年半载能够提高的,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教师不断的艰辛的劳动,我们可以粗略地估计一下,批阅一篇作文用30分钟,批阅60篇要用30小时,如果用一周批阅完两个班的作文的话,每天要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虽然工作量大了点,但我们应该知难而上。为了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四、对作文教学的反思。

  (一)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根本。

  教师应该给学生作文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的“教育”应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染、情感熏陶和思想引导,而非空洞的说教。

  教师要解除学生作文的种种心理束缚,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同时,教师更要具备一种宽容的民主胸襟:对学生的作文积极向上、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思想感情,当然要热情鼓励并大力提倡;而对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也应当予以理解、尊重和疏导。所有“真实的消极”都比任何“虚假的积极”珍贵。当你不能容忍学生作文中的任何“灰色”时,你便把学生的真诚永远拒之门外了。对于成长中的 5

  学生出现一些糊涂的认识是正常的真实的,相反,如果学生作文中全是清一色的“正确思想”、“健康感情”那才是反常的、虚假的。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除了关注学生生活、感受生活,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我们还可以从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尽可能把写作变成学生的生活需要。

  如果学生为作文而作文,那么,他很难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觉得写作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这样的写作才会真正写好。训练记叙文,可以请学生们把班上的某个有个性的同学或某次有趣的活动写成文章给爸爸妈妈看;训练说明文,可以让学生写《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并进行征文比赛;训练议论文,可以请同学们就语文教学的改革谈自己的看法,或者就各种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平时更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实用中写作。

  2、尽可能为学生作文提供发表的机会。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欲,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就像我们说话总希望有人听一样,我们写的文章也总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人读到。但是,现在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语文老师这一个读者,这就好比一演说家在滔滔不绝地演说时,下面只有一个听众,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谈起?相反,如果学生意识到他的作文有许多读者,那么他的写作积极性会更高,而且写作态度也会更认真。

  3、让学生写作形式多样化。

  只有作文的写作,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体现了学生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而且,在这多样化的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不觉地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学生不拘一格地写作,随心所欲地表达。常见的写作形式有:课堂作文、日记、随笔、班级日报、读书笔记、小论文、剧本、小说、诗歌、自编广告词??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于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我们应大力倡导,要将课文中汲取的写作技巧创造性的运用到自己写作中去。如果学生老是跟在名篇后模仿,就永远学不会作文。为此,特强调以下几点:

  (1)立意要新,就是要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题材要新,就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的但又能反映社会本质和社会意义的一些素材。

  (3)语言要新,就是摒弃作文中公式化的描写、雷同的形容、陈旧的比喻等 6

  等,而代之以朴实、新鲜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言语。要鼓励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勇于展示个性。

  (四)增加学生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本身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有三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感受他人的语言美、结构美、文风美、心灵美,只有感受了美,才有占有美的欲望,创造美的冲动,才会大大提高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自主性。二是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可以通过阅读学到许多现成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档次。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得益于对书籍的大量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及早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阅读世界,让他们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五)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加大写作量。

  在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交流,许多学生课堂提问脸红,不说话。这样的学生最怕别人说他这不行那不行,当教师的要多鼓励,即使没有进步也要说一声“你不错嘛,好好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有意地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对这一要求,语文老师应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底。在没有形成兴趣之时,逼着写,逼着学应该是个可取的办法。

  (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每次的评比中,为什么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差距那么大?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因此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尤其应该重视校本培训,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真正让教与学结合起来,培养教师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奉献型教师。学校应加大作文教学的奖励力度,鼓励老师发表文章,鼓励学生发表文章,坚持长期不懈办校刊,为学生提高表现自我的平台。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学生中间,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解疑释难。

  学校的关键在领导。在每次的作文检查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时候领导碍于情面,没有直接指出,造成老师得过且过的局面,给今后的工作造成困难。而当教师的,也缺少听取他人意见的谦虚态度,工作不甚努力,见了利益抢,碰到工作躲。因此抓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总而言之,兴趣是成功的金钥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激起写作兴趣的浪花,成为写作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8。2(下旬)

  3、《语文教学论》。李景阳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版。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1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些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

  1、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几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二则》了。

  2、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学习文言文,我认为不仅仅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积累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我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2

  1 实验课教学设计遇到的问题

  经管类实验课要上好并不容易,既不同于理论课,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不同于工科的实验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完成指定实验内容。经管类经营模拟实验课需要创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团队之间的互动平台,实现横向与纵向、多层次的三维互动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整体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生产、采购、财务投资、团队沟通与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营,感悟企业管理。通过这种积极有效的实验形式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实验室环境建设,硬、软件支持,供应商协助,更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精心教学设计和及时反思。电子沙盘经营基础背景设定为3 - 6 人组成一家只拥有一定创始资金没有任何设备的虚拟公司,团队扮演的管理层通过2 年共8 个季度的模拟经营,在WEB 的操作平台上做出正确决策,使自身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 1 教学目标设定易模糊

  这门课程综合性较强,融合各个专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因而将自己认为的重点作为教学目标。比如,人力资源的教师注重经营之前的团队活动、角色分工和技能培训,而忽略提前采购; 财会的教师注重对三大报表的详解,并要求学生做预算和成本核算,市场分析仅看排名; 营销的老师强调渠道、定价、广告和竞单,对于生产线和产能规划一笔带过。实施的差异源于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识别目标。

  1. 2 教学对象理解偏差

  这门课程融合各个专业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适用于经管类各个专业,大二、大三、大四多个年级学生。各个年级学生的基础和期望不同,差异大,如果按照流程+ 点评方法授课,会让低年级学生觉得太难,而高年级的学生觉得太容易。调查对比高低年级对自己评价,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更平衡和综合的`认知训练,而高年级学生,更关注个人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知识的导入,有教师认为,必须先讲清知识点,才能开始实验; 也有教师认为,只有在体验之后才能明白知识的含义。这都是源于学生学习特质差异化特点,有学生习惯在开课前巩固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学生习惯在干中学,希望增加试玩时间,期间插入专业知识讲解和思维拓展。

  1. 3 教师扮演角色认知不同

  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在规则、知识、决策、能力上给予及时指导,每个阶段都要点评,不断提升学生对经营的认知;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观棋不语真君子,看学生如何经营,让其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也让其经过迷糊- 思考- 决策- 失利- 反省过程,在失败中学习。有趣的是,分别持两种观念的教师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持前一观点的教师个人综合业务能力强,知识全面; 持后一观点的教师观察力强,善于总结,关键是教师,而不是观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分别或同时扮演组织者、规则制定者、市场操控者、观察者、教练。因此,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按照剧本( 实验大纲) 要求,而不是按教学观点决定。

  2 电子沙盘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其开发过程,可以借助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流程管理,在此过程中有效浓缩教师的精准性、关注和实践性知识。在此步骤指引下,设计了电子沙盘实验教学方案。学情分析是对学生已经习得的情况进行分析,分年级、专业、学习诉求、情绪四个方面。比如,大一大二学生情绪高涨但知识不足,应该更注重认知和流程引导,需要辅助增加先验知识、直观案例导入;大三大四的学生,有知识却不会用,应该充分激活他们,给学生更多发挥空间; 学生做得好,要不吝鼓励; 学生犯错,要耐心地追问,通过一层层问题分解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只指引方向不提供答案,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比如: 工商管理学生可以重点思考如何制定战略? 如何战略分析? 从而做到知己知彼。运作与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重点思考: 如何保证生产所需的物料供应? 如何降低采购成本? 会计、财务专业的学生重点思考: 如何计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制订现金流量计划? 如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思考: 企业经营需要设置哪些职位? 每一个职位的任务是什么? 如何评价绩效? 激励员工?教学定位是指目前的班级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从而对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可调整的方案。大一注重经营认知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大二大三是加固知识和综合应用,大四偏重综合应用或技能训练。将流程、知识、案例和工具分类打包,根据学生情况,定位调用。教学实施时要两手抓、两眼盯,一手抓模拟经营的进度,一手抓学生的参与进度,一眼盯学生行为表现,一眼盯经营绩效结果,并及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预制表格中,每个单元结束前要调整指导的对象和策略。每一次课都做问卷反馈,既检查学生情况也发现未知需求。比如: 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大三46 人进行了课后调查,发现: 85% 的学生对本课程是满意的; 喜欢实训课的比例是91. 5%; 课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决策( 46. 8%) ; 85%的人认为自己组的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教师发现团队游戏有利于活跃气氛,但对团队建设实质性的贡献还不足。参加沙盘试玩培训,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课程,提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特性的施教方案; 经验交流会,可以学习其他学科教师对沙盘的见解,克服专业隧道思维; 撰写教学日历和教改论文,可以从更高的层次认识经管实验课的特征和设计方法。

  3 电子沙盘实验教学实践反思

  3. 1 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教师要管理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实验,在实验中不断调整、修正、监控、反馈、修改实施步骤,达到最后效果。第二层含义是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小组的经营目标、每个人的角色目标、最后提交报告的考核目标。明确清晰的目标,能极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他们能及时记录数据不发生错漏,能想出奇妙的策略又不偏离主体,能独当一面也可集体行动,关键就是掌握了目标管理的方法。

  3. 2 及时给予工具性的指导

  实验课重在学生主动思考和操作,但适时给予一些工具性的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和决策质量。如介绍量本利法核算固定资产的保本点,提供现金流量速算表缩短决策时间,制作广告投入产出比表格。辅助决策工具,好用实用,让学生体会到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3. 3 关注到课上的每一位学生

  实验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决策技能,增进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个性的识别和开发,还能增进团队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领导能力。尤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互动,能擦出很多火花,发现很多实践型人才,很多理论课上不起眼的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却非常突出。专注于提高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能力,特别锻炼教师的育人功底。

  3. 4 教师要做足准备

  沙盘课涉及内容全面,学生会提很多问题,这将挑战教师的学识和应变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一定要做足准备,储备好战略规划、市场分析、财务报表、资本结构、产能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储备好能解释典型经营误区的案例,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梳理好经营规则,整理成文档,应对学生众多千奇百怪的规则推论,及时修正规则漏洞。

  4 结语

  电子沙盘实验课程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精髓,学生成为对抗游戏中的演员,教师变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在教师似有还无的引导下开展团队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在模拟对抗中锻炼实践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能力。由于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创新必须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全面体现,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验课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师特点,并以学生为中心,将三者需求结合起来,紧盯教学目标,利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多种弹性组合,筹划课程组织策略,实施教学,并在课后取得学生反馈,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螺旋式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3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除了修订教学目标,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在教学中的不足,尤其是自身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践中的不足,从而针对这些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这些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教学时,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就应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探究方法,而这就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反思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验证,才能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反思的运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的内涵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的运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确定教学反思的时间

  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只有对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的时间进行科学的确定,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反思的成效。就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学反思应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

  一是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在备课阶段进行,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预测,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是教学中的反思,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此时主要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变化的揣摩和分析,主动、及时反思教学行为,在促进教学调控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快教学方法改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对教学思路进行有效调整,总结教学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三是教学后的反思,就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批判性地反思教学过程,结合多种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总结教学经验,促进研究能力的提升和理论素养的养成。

  (二)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一是写好教学笔记。教学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动态过程,产生的问题及体会作为第一手的实践资料,教师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下来。

  二是定期的教学反思讨论交流,让优秀的教育理论得到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疑惑的解决之道,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将教学理论应用到初中生物的实践教学中。

  论文的教学反思 篇14

  一. 课堂活跃不一定就是好课

  成功的体育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主体、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良好。若运用不当,事半功倍。下面是我对两个案例的分析;

  案例1

  四年级的一节耐久跑课,由故事导入,事先精心准备,画好场地,然后组织学生去游九畹溪,把学生带到指定的位置,讲清楚本次活动的要求、注意的事项等,首先开车抵达目的地,《慢热身跑》,教师充当司机,学生是乘客,行使时遇到红绿灯、十字路口等注意提醒学生平时都要注意交通规则,到达目的地后,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耐久跑有关的活动类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畅游了美景’,一路上还学到了很多交通知识。教师将生活情景容入课堂,使本来很枯燥的耐久跑课变成生动有趣的‘旅游’。

  案例2

  三年级的一节短跑课,教师设置的情景是森林运动会,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分别让四组学生摸仿老虎、狮子、猎豹、狼,进行比赛。并切每组同学生都做了动物头套装扮成动物的`样子。学生觉得这种上课形式新鲜有趣,每个人都很开心,但是,却没有几过人学到短跑的要领。大家只知到学动物跑很有意思,自己做的动物头像很逼真,大步分同学只是摸仿动物的样子相互打闹,本来应该由教师传授基本的短跑技术,却被‘头套’抢去了风头。

  二、情景教学只是形式,不是目的

  教师在情景设置时,应该与学生以往的经历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要明确,情景的设置是为强化上课效果,不是为活跃而活跃。

  1、 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准确找出情景与所学内容的结合点,把握好教学方向。。 。

  2、 教师应该有服务意识,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3、 牢记情景教学是一种上课形式,而不是上课目的。

【论文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8-0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1-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8-31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03-24

《相遇》教学反思06-09

旋转的教学反思06-04

《雨点》教学反思06-26

《统计》教学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