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

时间:2024-12-02 07:54:3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1

  一、活动目标: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

  1、知道疾病的病因,知道如何谈论卫生和清洁,以预防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3、学会保持快乐的心情,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绪。

  4、能够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健康的好处。

  二、活动准备:

  两个装满水的盆

  图片若干

  三、重点:

  了解疾病的.病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困难:了解疾病的病因,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卫生要求。

  四、活动流程:

  1、设置场景,导入活动。

  图片提问:

  (1)孩子怎么了?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孩子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胃痛的原因。

  老师逐一展示了“不洗手吃东西,吃不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孩子们了解胃痛的原因。

  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自己胃痛的感觉和原因。

  (2)生病了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如何做一个爱干净卫生的好宝宝?

  总结:只要说卫生,爱清洁,胃里就不会有蛔虫,可以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健康。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孩子分组检查小手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孩子正确洗手。

  (2)孩子观察两盆不同的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区别。

  总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洗手,做一个热爱清洁卫生的好孩子。

  (参考教师指导书)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知道生活要讲卫生,爱清洁,养成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愿意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在感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循序渐进的,过度的陈述是相连的。整个活动静态结合,符合中产阶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这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以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2

  教学形式:

  小组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经常剪指甲,怎么剪指甲。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

  经常修剪指甲卫生美观

  剪完后,用手洗脏指甲。

  活动准备:

  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孩子们看看他们的小手和脚。上面有什么圆的东西?看看指甲里藏着什么?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2)关键步骤:

  1、老师:孩子,你能剪指甲吗?你知道怎么剪指甲吗?让我们谈谈。

  2、老师:看看老师是怎么剪指甲的.?然后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指甲不松开。小手,帮忙,用力按指甲。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别忘了。

  (3)结束部分:

  孩子们,你会剪指甲吗?将来,我们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应该是健康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平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指甲,培养经常剪指甲的指甲。良好习惯。

  2、帮助孩子练习剪指甲的技巧。

  注意事项: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人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孩子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最感兴趣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2、你认为这项活动的成功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3

  活动背景:

  木偶剧是中国流传的民间艺术,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它以木偶的形式生动生动地刻画了各种人物。托儿所的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对色彩鲜艳、声音响亮、移动的物品感兴趣。新事物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

  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爱清洁卫生的习惯,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2、词汇丰富:洗脸

  活动准备:

  1、木偶:熊妈妈和熊妈妈各一个

  2、“讲卫生”音乐磁带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介绍主题。

  老师:孩子们,你知道吃饭前该怎么办吗?(洗手),晚饭后该怎么办?(洗澡),是的',今天老师邀请孩子们欣赏一部叫做“熊洗脸”的木偶剧

  2、木偶剧《小熊洗脸》表演。

  3、帮助孩子以熊问孩子的形式理解故事:

  问题:(1)孩子,猜猜是谁爬到我脸上的?

  (2)为什么蚂蚁会爬到熊的脸上?

  (3)蚂蚁怎么能不爬到脸上呢?

  4、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孩子保护牙齿。

  (1)小熊检查孩子的脸,看哪个孩子的脸又干净又漂亮。

  熊:现在我想看看哪个孩子的脸又干净又漂亮。

  (2)熊:孩子们,你们将来不能向我学习。你应该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洗脸的好习惯,做一个热爱清洁卫生的好孩子,好吗(好)让我们唱一首“健康”的歌!

  5、歌曲表演《讲卫生》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4

  教学形式:小组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经常剪指甲,怎么剪指甲。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经常修剪指甲既卫生又美观

  剪完后,用手洗脏指甲。

  活动准备: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孩子们看看他们的小手和脚。上面有什么圆的东西?看看指甲里藏着什么?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2)关键步骤:

  1、老师:孩子,你能剪指甲吗?你知道怎么剪指甲吗?让我们谈谈。

  2、老师:看看老师是怎么剪指甲的?然后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指甲不松开。小手,帮忙,用力按指甲。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别忘了。

  (3)结束部分:

  孩子们,你会剪指甲吗?将来,我们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应该是健康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平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指甲,养成经常剪指甲的好习惯。

  2、帮助孩子练习剪指甲的'技巧。

  注意事项: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人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孩子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最感兴趣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2、你认为这项活动的成功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5

  游戏目标:

  1、培养孩子初步自我服务的能力。

  2、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娃娃家:给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手工区: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日用品,也可绘制。

  阅读区;各种生活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对话。

  孩子是健康的孩子吗?(是的)你平时怎么说卫生?(请告诉个别孩子平时怎么说卫生。

  刚才,孩子们说他们早上起床时会刷牙和洗脸。他们说了很多。今天,我的老师将来看看我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有很多婴儿。今天,我们将让我们的孩子如何洗脸、刷牙和梳头。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图画书。以后,孩子们可以读书,和朋友们谈谈。读完后,他们可以和好朋友谈谈。

  3、动手区。

  教师在手工区准备: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日用品,也可绘制。

  三、组织儿童进入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当你进入区域时,你必须首先考虑你想进入什么区角。然而,当我们进入该区域时,我们必须首先获得进入该区域的卡。只有获得进入该区域卡的孩子才能到角落进行活动。如果你去的角落里的卡被填满了,你就不能再进入这个区域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域,你才能在哪个区域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孩子们迅速整理出该地区的玩具,并把它们放回原来的地方。不要在区域内大声喧哗,静静地玩耍。

  2、教师巡回指导儿童开展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总结孩子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孩子,要求玩自己的孩子,指出做的不够。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6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食品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在答疑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愿意吃一些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参加绿色食品游戏。

  4、初步了解健康常识。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

  活动准备:

  1、一些与食品卫生相关的图片。

  2、儿童用书人手一册,红色笔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儿童进行谈话活动:

  1、老师:你喜欢吃什么食物?为什么?

  2、老师把孩子说的'各种食物贴在黑板上或者快速画在黑板上,分类。

  二、通过观察儿童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1、看图说:图中的孩子在做什么?想想吧?为什么?

  2、观察画面,说:这些孩子怎么了?他们为什么生病?

  比如观察拉肚子的孩子,说:他为什么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不洗手。

  3、观察一个肥胖的孩子:他为什么会这么胖吗?(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太多了,油腻的食物太多了。……)

  三、引导孩子参与讨论:吃什么食物比较好?少吃什么食物,为什么?

  四、请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记录在纸上。

  老师让孩子们谈论他们记录的结果,总结记录的结果,找出最好的食物和最差的食物,并给出“绿色食物”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五、食品抢答,老师报出食品名称,请孩子说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和蔬菜。儿童:绿色食品;

  2、老师:薯片,脆角,炸鸡腿。儿童:垃圾食品。

  六、引导孩子选择两种绿色食品。

  老师让三个孩子上来玩三种绿色食物,站成一排。玩游戏《蹲一蹲》:分别说自己蹲和别人蹲,要快速接收。比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青菜蹲。听到青菜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西红柿蹲。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然后玩游戏。

  活动反思:

  《细则》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来源,共同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活动利用家长资源,使活动发展更深入。在活动中,不是让家长简单地说话,而是以家长演示为出发点,教师及时干预和指导儿童的操作,真正使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家庭共同教育的深层目标。

【幼儿园卫生习惯教学】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反思06-25

幼儿园教学设计12-22

【推荐】幼儿园教学设计05-01

【精】幼儿园教学设计04-22

幼儿园教学设计【热】04-22

幼儿园教学计划06-22

幼儿园教学计划09-26

【热门】幼儿园教学设计03-16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