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

时间:2022-10-30 08:54:49 中考 我要投稿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1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策略:

  复习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存在问题的题,要重点解决;

  2、精选习题策略:

  围绕复习的主题,教师一定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围绕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作有益的补充。

  3、优先提问策略:

  多给中差生回答问题或到黑板做题的机会,这样便于发现中差生的知识缺陷,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同时,也能调动中差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难度较大或者中差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让优生出面。

  4、精讲多练的策略:

  构建单元或者主题的知识网络体系时,小学生做起来比较困难,且比较耗时,所以可以由教师完成,但要讲解,使学生理解整个知识体系。找规律的问题,学生往往表意不清,这需要教师来规范学生的语言,甚至是让学生记住教师的语言。总之,教师要么不讲,要讲就必须讲明白。

  多练,但要突出层次。一般的练习设计都遵循:先基础再拔高,由浅入深的规律。在练习中,题目过易、过难都起不到复习的效果。重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与效果,切忌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反对不人道的题海战术。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上,对教材中的练习做到人人过堂,条条过关。二类教辅上的习题可作参考,星号题应视其难度,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不要求人人皆会。选择参考其他练习,一定要先审视,后选择,再设计,最后布置给学生,其量不宜多,其难度不宜过大,提倡层次练习、实施阶梯训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关于练习应该做到:有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切忌烂布置,不批改,杜绝不评、不纠的无效行为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5、培养检查习惯、减少失误策略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数字、运算符号是否抄错。

  (2)、检查算出的结果是否合理。如:人是小数,甲比乙多,结果算出来还变少了、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相差甚远—————

  (3)、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规范计算,便于检查;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4)、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5)、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

  (6)、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这些,同学们老忘记被扣分,要引起重视了!

  (7)、应用题中单位不相同、“来回的路程”、“两天完成多少”“一半是多少”等易错处的检查;第一个题求体积,第二个题求表面积,把第二个题也求成休积,等等。

  6、类化跟进策略:

  围绕难点问题复习时,不要解决一个问题便草草收兵,这样学生的认识不会太深入。最好,教师随机补充相同类型或者稍作变化的题目,供学生再练习,这样便能巩固成果,深化认识。

  7、问题解决多元化策略:

  这里主要是说的“一题多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但要注意寻求最优化的方法,向学生倡导这种方法。

  8、独立解决问题策略:

  注意鼓励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题,不要再通过“教师读题”“讨论”,“教师刻意引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免养成学生过于依赖,不能自立的“软骨病”。特别是低年级尤其注意。

  9、及时检测策略:

  复习效果怎样,考试是有效的手段,但要及时的对学生考试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和矫正,教师也要根据考试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等。

  10、收获集策略: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业本作为收获集。把练习过程中出错的题、自己认为典型的题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口算、简便计算、脱式计算、解方程、解比例、列式计算)、图形计算、应用题写在收获集上相应的地方。同时学生偶尔可以看看曾经的错题现在是否会,另外,老师也可以随时拿学生的错题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程度。

  11、应试指导策略:

  考前教师一定为学生上一堂“应考准备课”,一方面为学生“减压”,缓解过度紧张的心理,使其充满自信的面对考试;另一方面为学生传授一些应试技巧,比如先易后难,万一遇到不会的题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该放弃的要放弃,要有一定的时间检查—————

  总之,“教无常法,学无定法”,只有适合自身实际、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2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说出有关计算公式。

  (1)学生讨论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圆周率?

  2、填表计算:(单位:厘米)

  (1)学生全体练习。(2)投影反馈。

  3、练习:课本第158页第25题。

  二、基本练习

  1、按要求计算(求面积):

  (1)d=12厘米C=?S=?

  (2)r=4。5分米C=?S=?

  (3)C=50。24米S=?

  学生练习后反馈计算方法和结果。

  2、练习:课本第158页第26~29题。(重点指导第26、27题。)

  三、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1、求下列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厘米)

  (1)学生练习。

  (2)反馈讨论每个图形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

  (3)小结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a、分析数量关系b、确定公式、处理数据c、列式计算

  2、学生练习:第159页第30题。(学生反馈)

  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怎么求?隐蔽(缺少)条件怎么求?为什么?

  四、深化练习

  1、求周长和面积。第31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2、求下列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1)说出每个图的周长、面积各指哪部分?

  (2)说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教学小结与《作业本》p82。

  六、讨论思考题。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3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复习内容:

  1、数和数的运算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数的整除(5月21日)

  (1)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5月23日)

  (1)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未知数x的练习题

  8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9页统计表和统计图、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统计的意义。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

  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统计表

  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

  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

  2、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

  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

  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里。

  指名口答分析结果。

  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

  (1)口答校对第1题。

  (2)出示第2题表格。

  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果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三、复习统计图

  1、说明:在进行统计时,除了用统计表,还经常要用统计图。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时要用统计图?

  说明:为了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形象具体,便于比较和研究,有时还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统计图?

  2、出示:练一练第2题两个统计图。

  (1)提问:这两个统计图各是什么统计图?

  (2)说明:这是练一练第2题的两个统计图。从题里可以知道,这两个不同的统计图都表示了某厂两个车间全年产值的统计数量。

  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及数量变化的?

  (3)让学生口答第2题的两个问题。

  提问: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什么?折线统计图除了看出数量多少,还可以看出什么?

  你认为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4)提问: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比,它们的特点、作用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追问:统计时只要求看出数量的多少,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既要看出数量多少,又要看出数量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好?

  3、做练习二十三第3、4题。

  (1)让学生做第3、4题,完成在课本上。

  (2)让学生口答第3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3)让学生口答第4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认为要怎样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

  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三第7题。

  教学后记: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

  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29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1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1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9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1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四、策略与措施

  1、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按照教材总复习的编排,分块分课时复习,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回顾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力求比较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查漏补缺。

  5、适当组织一些综合性练习(历年统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缺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帮活动,帮助这些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7、认真上好课,向课堂要质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8、教材总复习拟安排26—30课时,力争在5月底到六月初完成;接下来做好一定量的综合性练习或针对性练习。

  9、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奖、补救,实行单元过关。

  10、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础”,加强沟通。

  在分知识点复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某一知识点如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沟通,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多作比较,加以区别。

  2、培养能力,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功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

  在实际操作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3、启发自觉,注重策略。

  复习过程中着力调动学生自觉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复习。

  引导学生探讨复习策略,讲求复习方法和实效。如:分知识点归类复习的方法、沟通性复习方法、一题多思复习方法、互助检测性复习方法等。

  4、加强反馈,关注差异。

  复习中注意重点反馈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问题,重点强化复习。尤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作业,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使复习更具实效。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选编一些“发展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教材规定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达到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目标。

  5、追求效率,减负增质。

  复习中注重课前教学设计,力求课堂效率,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有效为学生减负,引导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复习,做到减负增质双赢。

  6、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7、征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六年级期中考备考计划】相关文章:

高考备考复习计划07-08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10-17

期中考试后学习计划07-04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总结09-29

期中考反思10-20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7-08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06-28

美术六年级教学计划06-16

期中考后反思07-09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