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

时间:2024-03-13 17:04:32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

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1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3、从

  (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4、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

  (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2

  1、记叙文

  运用记叙文的知识阅读记叙文(包括童话、通讯、传记)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记叙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文章中前后关联、照应的词语和句子,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几种表达方式,分析叙述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叙具体、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生活的一种常用文体。一是运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记叙文的知识包括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在阅读记叙文时可运用这些知识,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梗概。二是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准确划分记叙文的层次。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文章的层次,要着眼于全文,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上把握。先逐段阅读来掌握全篇的内容,然后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过渡、衔接的;开头和结尾是怎样安排的等等。找到它们,有助于层次的划分。三是正确归纳、概括记叙文的段意和中心意思。概括段意应该根据段落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①摘中心句法,有的段落有点明段意的中心句,这样摘出中心句就可以了。②摘要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便可摘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③段末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④综合归纳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四是找出文中关键性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阅读记叙文时,一定要注意理解、分析关键性词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辨析关键性词语的方法很简单,先通读全文,对文章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便可较为准确地把握了。五是写人记事文章的写作。

  2、说明文

  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说明文,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明确说明的是什么,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阐明的事理)。理清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能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文的.层次及层次之间的关联、过渡、概括层意。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并且能分析体会说明文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说明文要求对事物的特征做出直接的说明,一般不要求有感性形象的描绘,说明文还要求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分、功用等等。不需要对事物直接发表议论,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职能,这也就是它区别于记叙文、议论文的最明显的特征。既然这样,我们在读一篇说明文时,就要思考它说明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文中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阐释了什么事理,这个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本质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才将事物的特征弄清楚。阅读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中考知识点语文的最新】相关文章: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最新02-27

2022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 03-21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02-18

小学语文知识点09-22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2-05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05-24

初中语文知识点12-22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10-30

高中语文知识点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