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5-05 11:12:59 高中语文 我要投稿

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 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 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 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 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 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

  “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 关于学情 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 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 说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 说学法、教法 (一)学 法

  ① 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 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③ 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 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 教 法

  ① 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 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 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 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 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 说 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 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 写作缘由

  (三)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课时的方法学习三四段,并检查课文名句的背诵情况。

  其次,进入课文的分析。本课从分析讨论课文的第二段开始。这一段中,对比论证使的手法是教学的关键。我设问[提问]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从而在诵读与找寻中明确对比论证的使用效果,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并背诵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举例的手法论证“圣人无常师”。在设计中,我设问[提问]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用文中原句回答。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所举例子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明确学习应该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名句。最后一段是作者阐述写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韩愈写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讲解完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全文,并试着检查名句的记忆情况。加强诵读训练的力度,培养语感。第四步,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面学过的《劝学》和今天学习的《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设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关系的发展。

  最后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抄写积累到的名句;

  二,就课堂讨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2

  《斑纹》这篇课文出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第二个板块“奇异的自然”,这个专题的学习方式的文本研习。教材第41页“写作指导”中有一段说明:“‘科学之光’专题所收入的全部是说明文。这些文章,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艺笔调或形式写成的说明文。它的写法颇多,可以调动各种写作手法,甚至采用故事、童话或寓言的形式,让读者觉得活泼有趣,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熏陶。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纹》。”

  可见,教材对于《斑纹》的文体定位是文艺性说明文,在学习本文时应体会这种“在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熏陶”的过程。而且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就把这篇文章定位为说明文来教学了。

  但初读《斑纹》,却迷失在周晓枫华美而考究的文字当中。这个专题中,最吸引人、最耐读的文章应该就是这篇《斑纹》了,这也可以说是选择这篇文章来执教的原因。但它也是最不像说明文的一篇文章。看着“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定位,不禁有些疑惑。看了周晓枫的原文之后,更加觉得左右为难:这本是一篇更加丰富绵密的散文啊,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调雕琢出来的那些清晰真实的感受,被大幅删减,成了教材中的这篇课文,少了很多主观的感触,主要是以客观描述为主(特别是蛇这部分),这样就是说明文了吗?

  想来学生也有类似的感受。批改了学生的预习作业后,他们的初读感受大致如此: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美;作者写了这么多斑纹,到底想表达什么;这篇文章是说明文还是散文?这些问题应该是重点要解决的教学内容。

  再细读《斑纹》,这是一篇表现大自然奇异之美的散文,大自然的奇异之美包含许多方面,斑纹是其中之一。在这篇文章里面,周晓枫写了很多的斑纹,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斑纹无处不在”。周晓枫的这篇文章写得很美,首先就在于它呈献给读者很多斑纹的美,这些斑纹甚至超出了我们平常的想象;其次是语言美,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周晓枫书面语言的丰赡、华美、考究和绵密;再次是思维美,周晓枫对于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思维,她常常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

  而这些自然美、语言美、思维美,我觉得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就是周晓枫独特的文字。她说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完美主义使得她难以容忍平淡的表达,对语句有着长久的雕琢耐心。这篇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描述的方法、想表达的思想,都是融合在这样华美的文字里的。

  所以执教这篇文章时,我以品味语言为主线,设计了三个活动。在三个活动之前,首先是寻找直接描写“斑纹”的文字,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理清作者写了哪些斑纹、哪几类斑纹。同时也初步了解作者对斑纹的定义: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

  第一个活动,比较阅读《像山那样思考》、《鸟啼》、《斑纹》中的几个语段,分析它们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像山那样思考》、《鸟啼》是我们学过的、也以动物为题材的散文,细读之后,可以发现它们与《斑纹》的语言还是有区别的,后者在写到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时,语言是比较客观准确的。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想确定《斑纹》作为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文章内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这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个活动,比较阅读《奇妙的克隆》、《景泰蓝的制作》、《斑纹》中的几个语段,思考《斑纹》的文字表述有何特点,并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样的表述有何好处。《斑纹》是说明文,但它的语言文字与一般的说明文很不一样,甚至与同被定位为“文艺性说明文”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也是截然不同的。根据教材41页对说明文的分类,我选取了另外两篇学过的说明文,来使学生理解阐述性说明文、程序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这三者的不同。比较之后,可以进一步深入《斑纹》文本本身,去品味周晓枫诗意的语言。

  第三个活动,以周晓枫另一篇文章《它们》中的一句话为例,来研读她文字中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探究她的言外之意。除了文学性外,周晓枫的文章还有一个明显的哲理性。而这种哲理性,主要是通过品味那些富有深意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很好找,但句中的深意却很难准确理解。在探讨这些语句哲理意味的过程中,周晓枫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应该可以慢慢挖掘出来。

  所以在学习本文时,我觉得应该抓住科学、文学、哲学三个关键词,体会欣赏本文知识性、文学性与哲理性的交融。而斑纹,既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由简单图案不断复制而形成的繁复效果图,又指那些无形但可以感受、体悟到的诸如生命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等,甚至可以指自然法则,即斑纹是大自然赋予万物的共同特征,斑纹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智慧。作者始终对斑纹、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的心情。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

  一、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希望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 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我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中难点及确定依据

  烛之武的说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探讨语言艺术定为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内容重组、拓展、安排

  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提供文言材料《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3.参看历史教材画出春秋时期的地图。尤其标注出秦、晋、郑的方位。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三、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曹刿论战》,谁还记得当中所讲的故事?故事中的曹刿是怎样的形象?(学生回答)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来结识另一位谋臣烛之武。

  烛之武要面对怎样的考验呢?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展开当时的那幅历史画卷吧。找同学来画一下春秋时期的区域地图。

  现在如果你是郑国的臣子,正面临一场考验:晋国联合秦国来公攻打郑国,面对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你有什么退兵的良策吗?(可以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

  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个办法能奏效呢?

  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郑国危难,谁顾全大局,挺身而出了呢?

  (二)讲授新课,分析鉴赏

  第一阶段:扫清文字障碍,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相关知识。

  1、教师范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组织讨论找出的疑难词句。教师要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写)、动脑、动口,培养思考分析能力。

  4、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第二阶段:分析鉴赏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秦晋为何出兵围郑?郑国所面临的局势如何?(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并且可以拓展讨论:双方谈话有哪些语言艺术?

  (三)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1、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 预习《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当中有怎样的语言艺术。

  (六)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详略得当 语言简洁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地位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三、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 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时期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们通过填写表格发现,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过程来叙述母爱和父爱在构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课文1-3段是分析成长过程,4-8段是针对情感对象,9-10段总结全文。课文层层深入地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理请了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的环节

  2、 问题探究: [10页] [11页] [12页] [13页]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① 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② 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

  ③ 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④ 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这也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解题的角度同上一题。。

  四、 课外拓展

  结合《诗经》《论语》阅读,开展对“怎样爱父母”研究性学习。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论语》中的孝论

  《学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学而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如何对父母 “行孝”,《诗经》《论语》中不乏真知灼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些资源,并把它们提供给学生。 要求每4-5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在“怎样爱父母”这个话题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在班级的范围里做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学生该怎样爱父母”,合作完成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得重点和难点如下:

  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㈡难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㈠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十分重要。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读方式多样,效果各异。我将采用集体朗诵和分角色朗读两种方式。

  本文篇幅较长,不宜在单课时内通读全文,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根据内容特点,我将以故事为单位,引导学生朗诵。集体朗诵相对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读,了解故事梗概。分角色模仿人物对话,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任务内心感受。㈡问答法(或问题式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最应该体现。而问题的设计或提问的技巧将直接影响引导的成效。

  此前,我一直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高浓缩、高难度的设问等于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等于有效的引导。结果在课堂上,屡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究其原因,一是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跳跃性大,致使学生出现思维“断层”;二是忽略学生个体认识和能力差异,热情地提问反而出现了“能者扬之,困者抑之”的后果;即使对于能者,在连珠炮式的追问下也十分尴尬。

  因此,我认为问答式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1、与内容或结构同步。体现为引导学生简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每个学生奠定深入学习的基础。

  2、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发挥个体差异的积极作用,成就不同的成功感。

  3、适量提问,鼓励尊重。对同一个学生,最多连续提问三次,之后询问其是否愿意继续,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予肯定和鼓励。问题层层深入,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能者多答,困者少答,各有收获。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有效引导中,成就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当然任何一节课教师都无法预设所有的问题和答案。实际课堂中,随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往往很多问题是随时生成的,而无论怎样,上述原则都适合。

  五、说课时

  安排和教学过程三课时,每课时一个故事。

  第一课时:负荆请罪

  1、导入,说明本故事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作此学习内容调整的原因。

  2、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3、提问:⑴廉颇为什么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起因)

  ⑵你认为蔺相如主要凭什么化解了两人之间得仇怨?(性格特征)

  ⑶廉颇有哪些优点?(性格特征)

  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读这则故事的感悟?

  ⑸练习,完成《夺分王》88页第二题。

  第二课时:完璧归赵

  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璧有瑕,请指示王。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3、提问:

  ⑴秦王请求以城易璧是否真诚?为什么?

  ⑵明知是欺诈,赵国为何不断然拒绝?⑶缪贤怎么知道蔺相如的为人?

  ⑷蔺相如凭什么认为应该“许秦璧”?⑸秦王得到玉璧后,有何表现?

  ⑹璧已落入他人之手,蔺相如怎么取回?接着怎么应对?赏析人物动作描写。

  ⑺蔺相如向秦王提出什么要求来迎接玉璧?秦王依言行事后蔺相如怎么应对?

  ⑻蔺相如辩解的那番话包含几个理由?第三课时:渑池之会

  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于是相如前进缶。

  3、提问:

  ⑴秦王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渑池相会的要求?这是否符合常理?他可能有什么目的?

  ⑵复述送别场面。模仿廉颇口吻,“说出”原话。解释词语“度”、“不过”。

  ⑶廉颇向赵王提出什么建议?⑷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知道国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什么作用吗?

  ⑸赵王未死,就有了善后的打算,廉颇当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和心里?这体现廉颇什么优点?

  ⑹这番话对故事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⑺渑池之会上,秦国一方向赵王提出什么要求?

  ⑻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说说秦王、赵王、蔺相如各自怎么应对?并比较两位君王的性格特征。

  ⑼“十五城”对一个“咸阳”,哪个分量重?为什么?在这场较量中谁明显占优势?

  4、总结三个故事,蔺相如对待秦王和廉颇的不同态度、方式,归纳他的处世原则。

  5、布置练习,阅读并完成《夺分王》86——90页。

  六、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对秦王

  负荆请罪对廉颇原则: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小说单元,其中第四册有三个单元为小说单元,本单元作为高中小说教学的起始单元,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能力目标: 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 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一遍后,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①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四、教学程序

  1、布置课前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导入新课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自杀?他杀?”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紧接着用具有鼓动性的导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xx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深入调查。很多学生从小就想做警察,这无疑给了他们一次圆警察梦的机会,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

  3、问题探究

  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后,指出调查应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 调查二:现场勘查; 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 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通过这四个问题旨在探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考虑到调查三、调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两份材料加以引导:

  材料一(表格) 本人 档 案资 料

  姓名 住所 性别 阶级成份 死亡日期 生前职务 爱好 死前状况 特征 人际关系

  材料二:“有关人士采访”对象可涉及柯瓦连科、华连卡、“我”(布尔金)及虚拟对象(“本市市长”、“别里科夫的亲戚”等) 4、成果展示

  让学生充分准备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组织班内交流、研讨课堂过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 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趁热打铁,把课堂引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本案引发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5、能力延伸训练 借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为“别里科夫”写一篇悼辞。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高中语文小说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出色的心理描写、意味十足的结尾被广泛传诵。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味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学习本文,可以为学习《陈奂生上城》打下基础;学习本文,还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外国小说的无穷魅力。学习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确定教学目标

  1、确定依据

  1)那么鉴赏小说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等方面着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进行鉴赏。

  2)本文的特色:本文构思特别精巧,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由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了逆境的曲折经历,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摆布着玛蒂尔德的命运,开着玛蒂尔德的人生玩笑;演绎着玛蒂尔德的命运悲剧。玛蒂尔德的心理,玛蒂尔德的性格,玛蒂尔德的命运均在这曲折的情节中实现。

  鉴于上述原因,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A、知识目标:

1、分析小说的情节,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分析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3、整体阅读小说,客观、全面地评价玛蒂尔德的形象。

  B、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抓住线索,快速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培养学生仿照原文风格写作的能力。

  C、德育目标:体味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执迷和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的限制下的无奈、荒诞与虚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和女扭曲。从玛蒂尔德身上吸取和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玛蒂尔德的解读,传统的理解,人们常常从单纯的阶级论出发,忽略了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和评价玛蒂尔德这样既有虚荣心又有诚实、坚强、善良品质德复杂人物,是本课重点;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是本文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对莫泊桑作品的情节的相关评价。

  <二>、品读本文情节和心理描写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抓住项链这一线索,在项链前分别添加6个不同的字来概括本文情节,再由学生找出情节中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处处出人意料,处处又合乎情理”的情节特点的。赏读情节后,要求学生按照情节找出描写玛蒂尔德心理德句子,并加以概括,再据此指导学生初步探讨玛蒂尔德的性格。

  <三>、重点难点的突破:

  1、仿写:

  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要求突现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A、如果没有那份请柬。

B、“啊!假的”

  2、结合课后题对玛蒂尔德定位,并要求从原文找出依据,同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3、形象对比分析:将玛蒂尔德与简爱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玛蒂尔德追求的不合理性。

  4、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德的肯定评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A、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B、多面人。

  <四>、作业

  续写该文,注意尽量模仿原著的写作风格。

  五、板书设计:

  情节————心理————形象

  羡项链——痛苦不堪 爱慕

  借项链——忐忑不安 虚荣 玛

  失项链——惊慌失措 坚强 蒂

  赔项链——悲苦不堪 诚实 尔

  还项链——轻松欣慰 善良 德

  识项链——当头一棒

【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1.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2.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集锦10篇

3.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集锦5篇

4.【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集锦七篇

5.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六篇

6.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7篇

7.【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

8.【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