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后反思

时间:2023-09-19 12:34:47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精品)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精品)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三、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四、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2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此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本的“摘苹果”的情境(多媒体展示)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其次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但从学生的发言中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发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方面的引导。

  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不足:

  1、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体现算法多样化。

  2、关注中下生,比如在学生做第二个问题串的竖式时,可以请几名中下生到黑板上板演,暴露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3

  《梯形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有关知识,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探究特殊四边形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等腰梯形特征入相关规律进行系统探索、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和进行推理的数学方法。其中数学的分类、转化思想都有所体现。

  八年级上学期上这个阶段学生基础好,上课很积极。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前两学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这个学段的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由于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梯形,特别是特殊的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并且生活中抽象成梯形的物品比比皆是,所以学生对梯形并不陌生。但结等腰梯形特征及相关规律并没有进行系统探索、归纳和总结,因此本课教学采用“观察——猜想——操作——证明”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设计中,观察猜想表现的是学生的洞窗察力,操作的意义在于实验,它强化了对猜想的直觉,证明需要探索,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能正确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时行计算、推理。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过程,以展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4.通过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积累解决的问题的'经验。

  5.通过动手实践,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索过程。难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根据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主要是经课前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这设计理念。整堂课着重体现探究的主线,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观察——猜想——操作——证明”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设计中,观察猜想表现的是学生的洞察力,操作的意义在于实验,它强化了对猜想的直觉,证明需经探索,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新思维。

  本节课我对我的设计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的难点是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何添加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中去解决。突破的过程中我做了应有的点拨和铺垫,让学生回顾证明两角相等的常用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时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解决的,使学生有了一个大概的探究方向,不是毫无目的空泛的去凭空想象。

  2.对于本节的习题设计我是本着为本节的重点、难点的服务的原则,所以习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辅助线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梯形辅助线的引法,并且一题多变,把梯形问题放到了平坐标系中,转换了一个情境,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没变,并和已有知识想连,让学生觉得知识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学会学以至用。

  3.本节课我通过巧设问题情境,以开放、探究问题为引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坚持实施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展示机会,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潜力是金矿,就看教师如何去开采,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去探究:给学生一个冲突,让学生去讨论: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他们会回报你一个惊喜。

  4.“梯形“是数学思想”传授的很好的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地探讨,体会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可以开放性地让学生观察、发现、验证、说理。整体的课堂安排应该在浓厚的探索气氛中进行。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4

  教材说明

  教材让学生观察实物,如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等来认识角。用一张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图形。这里不给角下任何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然后通过“做一做”进行一些巩固角的认识的练习。如通过第1题着重使学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注意出现不同的放置位置。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十七。

  2.教学角的认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折扇等实物图形,指出哪里是角。教师可以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把硬纸条拉成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再让每个学生拿一张纸,仿照教科书上的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学生有了这些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要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让学生指出这些角的边和顶点。

  3.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要使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第1题,通过观察能正确区分题目里给出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4.教学画角时,教师先说明画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让学生画。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画,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点。

  5.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要使学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题中的两个角都是30°,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确认两个角一样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第3题,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着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第4*题中,左图有3个角,中图有7个角,右图有8个角。做题时,要先让学生找,必要时教师可以指点。

  练习十七最后的思考题的答案是:(3)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材说明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面上的角,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再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做一做”中的习题,注意出变式图形,使学生能掌握直角的特征。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5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

  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2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

  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6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7

  今天上了《圆柱的体积》一课,觉得比以前上得轻松,回到办公室细细品味上课的过程,颇有几分感受:

  在本课中,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圆柱的体积该怎么求?”时,能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根据已有的知识作出 “转化”的判断。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学生的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这些“猜想”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折射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利用已切开的圆柱体教具进行验证,在讨论声中,学生获得了真知。可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并给以科学探究方法的引导,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这点上,我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节课再次让我知道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设计教法的前提。

  在引导学生解决“粉笔的体积”等这个问题时,课堂上有学生把它当作圆柱体积来求,提出:“误差这么小,是可行的。”而且那位学生要求的仅是一个大约的数值,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但这种计算粉笔体积的方法可行吗?如果我不提出疑义,也不加以说明,就会给学生造成“圆台的.体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计算”的错误认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学生发现平面图形中的一些规律照搬到立体图形中有时会行不通,懂得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其发展性,初步理解三维空间物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进一步学习积累经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虽不能很快获得结论性的知识,但却尝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增进了情感体验。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谁能说让学生经历这样探究的过程,不也比获得现成的结论更富有积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8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纠错课。这节课不同于一般的习题讲评课,它要求老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学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师生的齐查,来达到纠错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节课由一个蕴含道理的故事导入,让学生从老渔民的故事中悟出一个道理: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由此,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并好好地利用错误进行自我反思。

  其实,学生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同时,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避免错误的发生,还在于当错误发生时能够挖掘错误的价值,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成为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一节纠错课,让我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有了全新的认识:

  1、以欣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室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错误,如何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是立即否定、责难?还是对学生的错误表示理解,并真诚地帮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若我们能够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对其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学生就会在知错、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有助于学业的成功。

  2、透过表象探究错误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了错误的价值,我们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去正视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错误是走向完善的路标;而对于教师,学生的错误是反馈教学的镜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主要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数应用题来说吧!很多学生都能够脱口而出解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时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因而无法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本节课,通过梳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促成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当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要先查找错在哪,再分析错误的原因,后改正错误。

  3、追本溯源减少错误的发生:

  我认为,采用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还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作业的错误问题。例如:本节课的例1:柳树有60棵,柳树比杨树少1/5,杨树有多少棵?一些学生选择了这种算式:60﹙1-1/5﹚=48(棵)。经过纠错,让出错的学生明白,自己错误的根源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追问;如果要使这个算式正确,题目中的条件该怎么改?学生经过分析,将柳树比杨树少1/5改成杨树比柳树少1/5。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4、在反思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在多次回顾自己作业错误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白自己的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指导学生反思,即指导学生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是学生参照正确方法重新审视自己思维,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在不断反思的同时,学生还能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校对的习惯、审题的习惯、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养成检验的习惯等等。

  总之,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错误并不要紧,只有系统地、科学地引导,最终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9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得扎实,灵活,有成就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自认为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我认为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已不再只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应成为一种教学的目标去追求并努力实现,力求达到“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把尊重学生人格放在第一位,理解学生“天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帮助学生补充他人不完整的叙述,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

  改变了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主体结构。

  2、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舞台

  整节课,我并没有把哪一部分的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质疑,释疑反复验证的方法学习新知,还给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明确目标激励、情感激励

  巧用导入激励,教学媒体激励,评价成功激励,多样练习激励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积极性,取得了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

  4、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

  我们说教材是死的,但教学却是活的。我努力做到把握教材、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巧设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了用活教材,将教材内容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原教材中的“死”知识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不足的是,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还欠细致,前后时间安排上还可更好一些。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0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三年级上册学习过的(10以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提升,内容简单,但是要让学生把所学过的分数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去真正理解其中的算理并不容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注重了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生成

  我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吃饼情景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式-验证-分析算理-总结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让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降低了难度

  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起:“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时都说不出来,但是问起对某道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自己选择原因时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所以采用了课堂中的:“想一想你为什么要用加法(减法)呢?”。

  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

  一、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不够,没有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导致对课堂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厚度不够。

  二、备课不等于背课,上课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随时调整思路,引导学生。课上的太死板。

  三、虽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但对于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处理的不够完善,这说明了我教学经验的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四、在学生学会了同分母加法后处理同分母减法的时候又过多的包办,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在让学生分组交流总结方法后没有及时用练习巩固,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达到全面检查、及时了解、及时矫正的目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整堂课中缺少了书面练习,没能真正的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课堂的实效性不高!

  五、课堂中的评价语言不丰富,说出来的评价也很生硬,不能达到对学生的激励,也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真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对教材、教参需要下大功夫去钻研;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把握;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注意积累,为以后实施成功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评: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在认真研究了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以“立足教材,关注常态”为指导思想,精心预设了教学环节,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生成,通过有效探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的创设“好”

  和家人一起分吃圆形大饼几乎是每一位儿童都曾经历的“凡人小事”,这样的素材不仅能直观的、浅显的帮助儿童理解算理,而且还便于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本节课情境的设计分了两个层次,先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也就是把爸爸吃的张饼和妈妈吃的张饼合起来,使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一致的。然后出示爸妈和小兰一共吃掉了张饼,知道了爸妈吃了张饼,求小兰吃了多少张饼的情境图。学生自然地知道了这里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就要用减法算。这样通过两次情境,很好的沟通了分数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的联系,而且学生也理解了分数加减法是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2.探索的时间“足”

  本节课给足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共设计了三次探索。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时,是让学生利用圆片等学具,在小组内,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方法来探索加法计算的算理,进而总结方法。解决同分母分数减法时,是让学生根据加法的研究思路,自己探索总结计算方法。然后在两次探索的基础上,又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交流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法。三次探索的效果都是很好的,这就应了一句话,“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3.练习的设计“妙”

  本节课的练习,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变式练习。卡片限时算,解答时让学生只观察口算卡片几秒钟的时间,然后将卡片平放学生思考,在大多数学生都有了结果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汇报答案,这样即训练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又改变了题目出示后只有部分优等生参与回答的现象。+=的设计更是巧妙,即训练了算理,又训练了算法,学生尝试并能用字母总结出一般化的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效果很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

  总之,本节课就是在生活情境背景下,通过教师的的有效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来完成对算理和算法的寻求和总结,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与内化。来全面落实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彰显、“真实、朴实、扎实、充实”的本色。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1

  6月3日,我和小学数学教研员到我县一所村完小,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课的内容是"几个几,老师的教学出现了3个知识性的错误.我说两处:

  错一题目:一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4个苹果为1000克,1个西瓜有多少千克。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和单位名称时,却出错了。

  错二题目:6根胡萝卜换2根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教师也找不到直接的等量关系。

  评完课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教师阅读年,我们都在积极倡导教师读书,作为村完小教师,应读什么书,才更适合我们。我想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吧:

  一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农村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常常连晚上也会被搭进去。上班时间读书几乎不大可能。双休日、春秋假、寒暑假应该是教师安排读书的好机会,要合理分配好,充分利用好。

  二要切合工作实际,先读懂教科书。教育书籍浩如烟海。狮子大开口,什么书都要读,只会什么书也读不好。根据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及研究活动的需要,先读懂教科书;在会上课之后才“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缺啥补啥,“对症下药”,无论对工作还是自身都是很有裨益的。

  三要结合自身,读些提高自身素养的书。每个人的生性差异,决定着不同读书兴趣的形成;个人读书兴趣与所学专业有别,又导致其知识结构上的盈缺。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与现状,在力求专业深度和新度的同时,适当读一些兴趣与专业以外的书籍,不但能完善和拓宽知识结构,培养更广泛的阅读兴趣、更精深的人文素养,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许我的观点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至少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但我还是认为,如果一名教师连教科书都没有读懂,你叫他读圣贤书、写读书心得,又有什么用。

  但愿我的观点能给村完小教师一点启示。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2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分解质因数比较,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体念到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进

  1、课初的.情境创设虽考虑到与例题之间的联系,但过渡得不够好。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3

  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学中应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观察,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机会,还让学生把几个数(如2、3、4、5、6、7、8、9、10、11、12等)进行分类。尽管学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分在一类,把含有2个以上的因数的数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合数与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节课的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个学习任务既是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探究的任务,也是给学生在课外留下一个拓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属于自己的数学空间,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4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15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异质同组的两人搭配,也是平时我们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来达到一对一的互助和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的。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丰富统一的、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同时,这种合作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就给不爱发言的学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现空间,差异就不会被当作教育中令人头痛的问题,而是当作教育的一种财富和底蕴。

  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在他们争执不下时给予理性公正的评判,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同时,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小组汇报交流、自由答辩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时,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

  例如:在认识中位数、众数之后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举出一组数据互相找找中位数和众数的这次合作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本来老师出两道题也行,在这里为什么要让学生出题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动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判断,并能有理有据的说明理由,把小问题解决在大组汇报之前,激发了学生说出问题并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的巨大的潜力引发特殊情况的呈现在小组解决不了的同时反馈到大组来,能使学生产生高度重视,有利于特殊问题的解决。在学生说不出来的情况下,我也做了预先的准备,这又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补,这样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外,《中位数和众数》这部分内容,是传统教材上没有的,它原本不是小学教材里的内容,不但对我,对所有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全新的。为了能驾驭教材,我反复阅读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领会教材,并且查看了很多资料,力争琢磨透彻,但是,遗憾的是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很不到位,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汇报中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又是我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由于自己经验欠缺,没能及时随机应变,则错过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总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把它作为我这个案例的结尾,是希望能给自己带来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捕捉课堂中的“意外”,让它成为亮点,给我的数学课堂创造精彩。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09-15

小学数学课课后反思09-23

小学数学课后教学反思04-10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实用)09-16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01-06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05-24

小学数学课课后反思7篇06-08

小学数学课课后反思(7篇)06-09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必备1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