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时间:2024-11-29 14:44:23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13篇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

  重要偏旁归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13篇

  辶(走 之):过 这 迷 造 运 远 近 边 连 还 进

  艹(草字头):花 草 节 落 荷 茶

  虫(虫字旁):蚂 蚁 虾 蜘 蛛

  冫(两点水):凉 次 冰 冻 决

  氵(三点水):清 江 没 河 池 洗 游 洒 注

  阝(双耳旁):阳 那 都 阴 阵

  女(女字旁):姓 要 姐 娘 妈

  口(国字框):国 园 困 团

  口(口字旁):吃 叫 各 听 呼 叶 呀 吓 呢 吧 吗

  讠(言字旁):请 说 讲 许 语 认 让

  彳(双人旁):很 性 往 得

  扌(提手旁):招 打 拍 找 捉 护 操 排 提

  心(心字底):您 忽 怎 思 想 念 总 急

  木(木字旁):样 校 李 相 树 机 杨 棉

  日(日字旁):春 晴 时 音 晚 星

  忄(竖心旁):情 快 怕 忙 性

  纟(绞丝旁):红 细 经 纯 绳 结

  攵(反文旁):故 放 教

  ?(足字旁):跟 跑 跳 踢

  雨(雨字头):雪 霜 露 霞 雷

  禾(禾木旁):种 秋 香

  刂(立 刀):到 别

  宀(宝 盖):字 家 官 害

  土(提土旁):地 块 场

  门(门字框):问 间 闭 闷

  女(女字旁):姓 要 姐 娘 妈

  量词

  一(个)村子 一(个)鸟窝

  一(个)哈欠 一(个 )粽子

  一(个 )木瓜一(个)故事

  一(个)太阳 一(个)大西瓜

  一(个)美梦 一(个)小孩

  一(块)石碑 一(块)蛋糕

  一(块)稻田 一(块)玉米地

  一(块)橡皮一(座)小桥

  一(座)大山 一(座)

  一(座)彩虹桥 一(块)石头

  一(把)雨伞 一(把)蒲扇

  一(座)房子 一(把)尺子

  一(只)兔子 一(只)喜鹊

  一(只)小鸟 一(只) 蝴蝶

  一(颗)枣 一(颗)糖

  一(颗)星星 一(头)牛

  一(把)铜号一(双)小手

  一(双)鞋子 一(双)手套

  一(双)大眼睛 一(棵)树

  一(群)鸭子 一(群)绵羊

  一(群)小虫子 一(片)云彩

  一(片)瓜地 一(股)香气

  一(条)小路 一(条)尾巴

  一(条)丝巾 一(条)小溪

  一(朵)水花 一(朵)玫瑰

  一(朵)白云 一(轮)圆月

  一(处)风景 一(束)鲜花

  一(面)队旗 一(面)镜子

  一(包)瓜子 一(包)糖

  一(口)水井 一(口)水缸

  一(片 )树叶 一(片)欢笑

  一(场)大雨 一(场)电影

  一(阵 )风 一(阵)雨

  一(艘)军舰 一(匹)骏马

  一(方)鱼塘 一(列)火车

  一(场)球赛 一(辆)车

  一(匹)马 一(册)图书

  一(支)铅笔 一(架)飞机

  一(副)球拍 一( 幅 )画

  一(位)老人 一(位)领导

  一( 间)书房 一(堆)杏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注重预习,质疑问难

  所谓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预先学习,预习分近期预习和远期预习,远期预习是指提前一个月,几个月的预习。比如假期中自学整册语文课本;近期预习指课前预习和章节前的一两个星期的预习。

  预习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时有利于认真听课。语文课文的预习可分如下步骤进行,可称作“四遍八步读书法”。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①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一千五百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读。完成三、四步任务③复述内容④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一千字。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步任务:⑤理解字词句;不理解的.查查工具书。⑥圈点摘要重要部分⑦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读相同,每分钟二百字。第四遍,精读,完成八步任务⑧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根据需要确定读的速度,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

  这种预习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可灵活掌握,对有的文章可省去某一步或某几步。预习时要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标出重点、难点、疑问点。

  预习的关键是思考,思考文章背后的东西,不要只留于表面,留于浅层次的理解。如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讨论,也可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担心问题的质量,真正做到“不耻下问”。

  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2

  1. 笑容在她的脸上浮现出来,映着她颈上火红的丝巾,恰象天边的那朵艳丽的红云。

  2. 远处的梨花如朦胧的云霞浮绕在前方,融合于蓝天,恰像朵朵莲花在碧绿的涟漪间浮动,娇柔而美妙。

  3. 正午的太阳恰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到云朵里面了。

  4.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

  5. 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玻璃瓦顶,恰像一座座金色的岛屿。

  6.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像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7. 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像一座金色的`岛屿。

  8. 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棵红云杉,看去恰像仙女身上长长的飘带。

  9. 菊花的叶子是翠绿色的,就象用翡翠雕刻成的,恰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10. 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

  11. 人生的起初恰像一汪清水,是透明而无色的。

  12. 恰像夜色落入归寂的树林,忧伤在我的心底恢复平静。

  13. 还有凿凿说着数目,恰像亲眼看见亲手兑过的一般,总是一划的穷相。

  14. 一排排的电线杆,恰像一个个守卫公路的卫士,真好比公路的守护神,真觉得它有点像交警的感觉。

  15. 天上的白云恰像一朵棉花糖。看上去软软的,甜甜的,想咬上一口。

  16. 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的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结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7. 花坛里的花儿,恰像羞羞答答的小姑娘。

  18. 他们唱啊,跳啊,真如恰像回到了孩提时代。

  19. 她那羞红的脸蛋,恰像秋天成熟的苹果,格外的红。

  20. 清晨,郁金香的花瓣上落下一滴滴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恰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小珍珠。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3

  一、 形近字组词、同音字组词

  托( )冻( )探( )

  脱( )东( )深( )

  遥( )野( )躲( )

  摇( )里( )躺( )

  未( )追( )店( )

  末( )赶( )站( )

  苦( )徐( )烧( )

  枯( )余( )浇( )

  荣( )宿( )刚( )

  菜( )缩( )冈( )

  笋( )牙( )喊( )

  君( )芽( )减( )

  呼( )换( )第( )

  乎( )唤( )弟( )

  哥( )抽( )拐( )

  歌( )油( )别( )

  终( )静( )

  冬( )净( )

  二、 照样子写词语

  1.遮遮掩掩 ( )( )

  2.(美好)的春光( )的天空

  ( )的阳光 ( )的田野

  ( )的小溪 ( )的枝条

  害羞的`( ) ( )的绿叶

  ( )的世界 ( )的长辫子

  3.( )渐渐地( )。

  ( )静静地( )。

  ( )惋惜地( )。

  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几个孩子,( )棉袄,( )家门,( )田野,去( )春天。

  2.离离( ),一()一( )。()火()不(),春风( )。

  3.篱落疏疏一径深,( ),

  ( )黄蝶,飞入( )。

  4.连线

  杨柳绿千里 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 春风暖万家

  春风一拂千山绿 夜雨瞒人去润花

  黄莺鸣翠柳 南燕双归万户春

  四、 阅读

  大自然的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nèn)嫩的芽瓣(bà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g)。落叶是大自然的邮(yóu)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 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落叶 邮票 叶片 一年四季

  (2) 填空 。

  a、一年有 、 、 、 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和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

  c、大自然的邮票指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4

  容易读错的字音

  开学在(jí)即一触(jí)即发信(jīān)笺(jǐ)脊梁

  放荡不(jī)羁通(jī)缉令(jí)即使(jì)觊(yú)觎

  (jiān)缄默开花(jiē)结果事情(jié)结果攻(jié)讦

  (jié)桔(ɡěnɡ)梗押(jiè)解(jié)拮(jū)据情不自(jīn)禁

  (jí)疾恶如仇(jí)嫉妒(jí)棘手人才济济(jǐ)

  (hú)囫(lún)囵吞枣(hù)怙恶不(quān)悛引(háng)吭高歌

  混水摸鱼hún混淆hùn诲人不倦huì搅和huò

  (háng)沆(xiè)瀣一气一丘之貉(hé)飞来横祸(hèng)糊(hú)口

  提供(gōng)口供(gòng)商贾(gǔ)桎梏(ɡù)

  随声附(fù)和(hè)凫(fú)水果脯(fǔ)胸脯(pǔ)

  扼(é)要氛(fēn)围敷(fū)衍(yǎn)塞(sè)责

  恫(dòng)吓踱(duó)步阿(ē)谀(yú)婀(ē)娜(nuó)

  相形见绌(chù)黜(chù)免揣(chuǎi)摩椽(chuán)子

  文学常识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

  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杜甫

  四面胡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英国诗坛的三颗巨星:拜伦、雪莱、济慈。

  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5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jùn)隽秀(jué)攫取(jiào)校对(jué)倔(jiànɡ)强

  2.造句:

  这隽秀的字迹为她赢得了很多的表扬。

  毫无节制的攫取资源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初稿,校对好了直接拿去复印。”主编对小林说。

  看着他倔强的'模样,妈妈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3、肯定句: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

  例句:这是我今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个钱包是他不小心丢在地上的。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代表诗歌《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涣,代表诗歌《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真品。

  (二)、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2、这首小诗能体现“小”的景物有: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以及诗歌的标题“小池”。

  3、人们常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

  4、请用生动的语言将第一、二句描述出来: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永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6

  阅读理解的技巧

  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

  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

  6.对于阅读要怀着自己兴趣,不断的思索,读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水平。

  阅读理解题解题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双线索的好处

  模板:指出线索,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考虑。

  句子理解题怎么答题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断句子正误,要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7

  拼音

  ◆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赚钱 谦虚 嫌疑 廉政

  B. 憔悴 荟萃 翡翠 纯粹

  C. 戊寅 戍边 甲戌 戒尺

  D.花瓣 辨析 发辫 辩论

  ◆下列加点字读音如果有误,请分类填写序号

  A.债券(juàn) B.隧道(suèi) C.熟睡(shú)

  D.解剖(pāo) E眩晕(xuān) F.枝蔓(màn)

  G.石砾(lè) H.干燥(zhào) I.女儿(nǔ)

  1、声母错误

  2、声调错误

  3、拼写错误

  4、韵母错误

  汉字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1、“印、驱、满、建、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

  2、“风、冈、内、匀、闭”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

  3、“明、骤、所、顺、拢”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右相等才美观。( )

  4、“恙、杏、允、圣、旦”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

  ◆广告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宣传方式,下面这些广告中都有不规范的用字,你能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字里吗?

  1、 大光明水電安装公司( )

  2、 红星烟氿批发商店( )

  3、 海路印刷物资倉库( )

  4、 加工旦糕( )

  5、 均速行驶,安全第一( )

  词语

  ◆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字的意思,把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深思熟虑( )

  A.事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程度深

  C.因常见常用,知道得很清楚

  2、攻无不克( )

  A.能 B.克服 C.战胜

  3、人手一册( )

  A.拿着 B.技能、本领 C.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4、地大物博( )

  A.多,丰富 B.知道得多 C.用自己的行动换得

  5、疾驰( )

  A.病 B.恨 C.快

  6、毒辣透顶( )

  A.通过、穿过 B.极度 C.显露

  7、亲密( )

  A.事物之间距离短,空隙小 B.关系近,感情好

  C.不公开 D.精致

  ◆给下面一短话填关联词

  成才的关键是什么?是一个人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一个人( )具备了这些,( )能胜不骄,败不馁,( )在什么逆境中,( )能勇往直前,奋斗不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根据场合需要,选择适当的说法

  1、备选词语:祝 祝贺 恭贺 恭喜

  A.( )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B.( )您提前完成了任务

  C.( )您早日恢复健康

  D.( )大哥晋级,获奖——双喜临门

  2、备选词语:没关系 小意思 不敢当 过奖了

  甲:你的作文没的说,全班第一。

  乙:( ),哪儿有那么好。

  甲:我作文不成,你今后得多指点。

  乙:( ),尽我能尽的力吧。

  甲:昨天我生日,你还送我一支笔……

  乙:( ),不值得提。

  综合应用

  ◆小红用零用钱为班级买了个电子挂钟,有同学讽刺她想“出风头”,想“受表扬”。老师就此召开了班会,请你做即兴发言。

  ◆老是读了一道数学题:“18-3x5等于多少?”圆圆的回答是75,芳芳的答案是3,请根据圆圆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15字以内)

  文学常识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A.《诉衷情》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

  B.《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

  C.《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

  D.“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

  E.《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的写的。( )

  ◆根据要求写诗句

  写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写一句与“庐山”有关的诗句:

  写一句与“泰山”有关的诗句:

  ◆《墨梅》、《竹石》、《石灰吟》中咏物言志的诗句分别是:

  (1)

  (2)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是代诗人 所作。

  2、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

  3、诗中有关叙事的诗句是4、诗中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是5、选出下列对诗歌欣赏正确的一项( )

  A.“故人”既自己故乡的人

  B.“烟花三月”是指在三月的某一天,诗人一边燃放烟花,一边为朋友送行。

  C.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分别是“碧空尽”、“天际流”。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8

  小学语文基本文学常识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5、 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6、 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7、 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秀、功课的学生。

  “成绩秀”和“功课”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8、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

  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

  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

  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

  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

  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9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0

  一、拼音

  1.字母表(音序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注: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2.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3.韵母

  ①单韵母:a o e i u (6个)

  ②复韵母:ai、ei、ui、ao、ou、iu、ie、e、er(9个)

  ③鼻韵母:

  (前鼻音)an、 en、 in、un 、n

  (后鼻音)ang、eng、ing、ong

  4.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5.拼音需注意事项

  ①j、q、x遇到 ,两个小点要拿去;

  ②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如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二、修辞手法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

  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

  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

  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

  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

  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三、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双引号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__)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4.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1

  一、有些被故意改动一个字后成了一个,请你将广告词中的别字改正过来。

  1、天长地酒()2、鸡不可失()

  3、咳不容缓()4、百衣百顺()

  5、骑乐无穷()6、默默无蚊()

  二、补充含有“花”字的成语。

  火()()花;锦()()花

  遍()()花;走()()花

  花()()圆;花()()簇

  三、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B、环视;C、轻视;D、监视

  2、下列与众不同的词是()

  A、供销社;B、出版社;C、文学社;D、通讯社

  3、对运输正如渔网对()

  A、江河;B、劳动

  4、“卧薪尝胆”与下面哪个人物有关()

  A、李白;B、勾践;C、诸葛亮;D、项羽

  5、在“黑、白、蓝、绿、碧、青、红、紫”各字中作选择,填到下列诗句中。

  (1)山()郭外斜

  (2)月()雁飞高

  (3)一骑()尘妃子笑

  (4)春风又()江南岸

  (5)日照香炉生()烟

  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陆游

  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孙悟空;B、齐天大圣;C、孙行者;D、美猴王

  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A、上海;B、南京;C、香港;D、澳门

  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A、道路;B、说、讲;C、方向

  10、下面各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组。

  A、全神贯注、垂头丧气、满不在乎、忍饥挨饿

  B、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胆大妄为、安然无恙

  C、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垂头丧气、面如土色

  D、全神贯注迫在眉睫、提心吊胆、依依不舍

  四、填空题。

  1、唐代诗人孟郊在诗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是呀,有哪个做子女的能报答似天高比海深的母爱呢?

  2、有的孩子家长一心想让孩子早日成家成名,逼他们学这学那,这种现象,不禁使我们想起_______________这个寓言。

  五、写出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季节。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独钓寒江雪()

  3、万条垂下绿丝绦()

  4、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成语林。

  1、写出表示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带“心”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带“海”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不~不~”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描写春天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古诗园。

  1、写出2句带有“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2句带有“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3句带有“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古诗:诗中至少有三个表示颜色的词。(圈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古诗:诗中有一对。(用“”标出这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2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三、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四、句子按语气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七、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十四、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六、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二十七、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三十、文章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三、破折号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三十四、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五、引号的作用: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时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结尾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3、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答题技巧

  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答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考生经验,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3

  1. 路边的蒲公英随风飘舞好像降落伞似的,仿佛在向我们点头。

  2. 夕阳下的天空,像小妹妹害羞的脸庞,好像颜色艳丽的幕布,仿佛给大地披上了最耀眼的衣裳。

  3. 天上的云朵有点像朵朵棉花,软软的,绵绵的;像棉花糖,甜丝丝的,离我们是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捏一大块下来。

  4. 下雪了,雪花像云朵一般洁白,像花儿一样美丽,仿佛冬婆婆派到凡间的小天使丢落的羽翼。

  5. 麦子熟了,一片金黄,像黄金洒满大地,随着微风起伏。仿佛在告诉我们,又是一个丰收年!

  6. 八月酷暑的太阳像一个火球,仿佛要把地面上的人们都吞噬似的。

  7. 秋天的云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盛开的玉兰花,彷佛开在人们心田的纯洁白莲花一样漂亮。

  8. 那高山上的流云,像飘动的轻纱,像朦胧的薄雾,仿佛是迷茫的眼神,又像是神秘的梦境。

  9. 天上的云像珍珠一样洁白,仿佛像一张洁白无比的床,多么美的天空啊!

  10. 柳树像一位娇羞的少女,经风一吹,仿佛在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11. 四月的西湖好像人间仙境一般,我们在这里快乐得仿佛一只欢快的小鸟。

  12. 天边的月亮像一弯金钩,仿佛钩走了我的`魂。

  13. 春天的风筝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又仿佛是滋润的甘泉浸润着我们。

  14. 蓝蓝的天空中,只见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闪闪的星星仿佛一盏盏明亮的夜灯,又仿佛是一颗颗活泼的小眼睛。

  15. 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是的。

  16. 雪花像鹅毛般从空中飘落,在空中悠扬飞舞,仿佛手一碰就要消失似的。

  17.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8. 巍巍群山像盘旋的巨龙,棵棵青松像挺立的勇士,夕阳残照之下,它们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

  19. 那轮圆月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盘,又像是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仿佛远离世俗的喧嚣,散发出皎洁的光芒……

  20. 美丽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仿佛就要熔化在蓝天白云之中。

  21. 起初,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天空中落下来,慢慢的,雨越来越大,雨仿佛是瓢泼似的。

  22. 这块石头很像一头猛兽,仿佛西游记里一位神仙的座骑下凡。

  23. 图书馆就像知识的海洋,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4. 早晨刚穿破云雾的太阳,像羞涩的小姑娘,时隐时现,像顽皮的孩子,仿佛正在与群山捉迷藏。

  25. 日出的太阳,像一个红红的灯泡,又好像一颗热乎乎的火球,仿佛在跳动。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整理07-08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0-20

初中语文必考基础知识点优秀11-15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基础知识10-22

小学语文故事11-09

小学语文评语09-04

小学语文反思10-30

小学语文知识11-09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最新07-10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最新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