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时间:2023-05-13 17:43:11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1

  一画段儿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在读一篇课文前,先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写出序号。认清一篇文章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对这篇文章就先有了大概的认识。

  二画圈儿

  看看课文生字表中要求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把生字圈出来。这样,在读课文时就会明确哪是要求学会的,就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

  三画需认字

  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疑难处

  在完成上面的画法之后,再读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用?在上面标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五画好词句

  弄清课文的疑难问题后,再认真读一遍文章。把文中的妙词佳句用 ~~~~~~画出来。在读书时也要注意重点理解、记忆这些句子,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简单的五句口诀包含了具体的预习任务,好记又实用,在圈圈画画中就可以将预习搞定。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2

  高年级语文的教学,目前学生们在课前疏于预习,即使预习也只是将对字词作一些简单预习,将课文读几遍,这样算是预习完了。虽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和课上预习的时间,但缺乏的是较强的有成效的预习能力。

  所以,我发现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在预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在学习一篇新课之前不知该做些什么。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预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与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老师布置的预习要求不知所措,不能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搭建桥梁,融会贯通,预习不得法,没有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

  基于以上情况,我做了如下尝试:

  1.强化学生的预习思想意识。确立主题,强化学生语文学科课前预习意识,在课上指导学生预习,学会方法。在指导时,本着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进深的`原则。

  2.给学生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分层次、个体化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提出预习要求。上课时,要注意与他们预习情况相结合,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能表达预习的一点所得,及时给予表扬。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提出一些较高的、力所能及的预习要求。

  通过以上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预习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3

  一、预习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一位优秀的高中生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对北京市100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胡调查结果显示:重点学校有25%的学生、普通学校只有17%的学生能够达到预习要求。也就是说,至少有75%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

  同样的年龄,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但同学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同学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不同。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才匆匆打开课本,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听天由命,一节课下来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听天书。而有的同学听课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起课来如鱼得水。

  (1)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师讲到化学中的盐时,就能马上想到酸和碱,想到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二、小学语文预习实用方法介绍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

  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基于上述情况,我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时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呢《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阐述。给我们教师施教增加了难度。这更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设计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

  如何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首先,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

  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

  一画段儿,二画圈儿,

  三画需认字儿,四画翘舌音儿,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一画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实践证明,一画段儿的方法,学生方便实用。

  二画圈儿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儿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需学会的生字和需会认的生字无明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实践证明:通过二画圈儿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三画需认字儿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翘舌音儿,是针对我们口语中平翘舌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这种画法一般坚持两年就可以使学生基本区分平翘舌音。调查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班级的学生,其读书的正确率大大高于不采用此法的班级。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六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在今后学习中他会对自己画出的宝贝不由自主地玩味揣摩,自然训练了其创造性地思维。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六画预习法预习课文的习惯。

  第五,建议学生在课外的读书中试用。

  要注意的是六画读书预习法中前四画在一年级中使用,后两画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到中年级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堂上那边读书边动笔画的情景让人感动。有的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画了又画。更令人欣喜的时学生在今后预习课文时会用、乐用。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说: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预习课文,学生就拿起笔来,嘴里先背一遍口诀,而后伏下身来一边读一边画。实践一长,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法。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教师还要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这六画预习法还可有七画、八画等许多变式。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4

  (一)默读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问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四)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五)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5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 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

  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 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 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想要学好语文则必须养成的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学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怎样做好预读语文课文呢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

  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 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

  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

  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 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6

  预习方法一、标好自然段用铅笔在课文的每一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这一方面是为了弄清楚课文的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上课时听讲更方便。因为老师一定会说:第X自然段告诉我们或者说让我们来看看第X自然段。 当然,对于只有一个小节的诗歌就不必标段了。

  预习方法二、读准生字词书后绿线格和田字格中的生字都要能在课前借助拼音准确认读。

  这是课文中的拦路虎,如果不能读准,课文就无法朗读了。个别同学刚开始可能会有点难度,要多读几遍,一开始可以拼读,然后要能看到就直呼出来,甚至去掉拼音也能认出汉字,看见字会组词。

  预习方法三、读通顺课文在读准生字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很重要。

  一般说来,课文至少读五遍,摆正字,读到正确、流利为止。只有读通了课文才有可能理解课文。

  预习方法四、划出生字词把书后田字格、绿线格中生字在课文里的位置找出来,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预习方法五、提点小问题学贵有疑,会读书的孩子应该会提问,会提问的孩子一定善学习。

  读了一篇新课文,小脑袋里产生了什么疑问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相应的地方打个小问号,上课的时候专心听。如果老师没有讲到,那就要去问老师。当然,如果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小问号,那样更好!前四点是最基础的要求,第五点是有点难度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起始阶段还需要家长的支持、督促与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到底便会成功。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7

  (一)通读全文。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读课文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三是带着课后问题通读全文。

  (二)读准字音,了解字词含义。

  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

  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生,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常用这种方法学习。

  比如张海迪,她靠自学翻译出了《海边诊所》这本书。这除了她具有惊人的毅力和勤奋的精神以外,还和她使用工具书有很大关系。她就是靠着工具书,一个字一个字的扫除翻译上的障碍,最终完成全书的。由此可见,查阅工具书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朗读

  反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四)摘抄

  可以把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预习时还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可以记在预习笔记上,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09-27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7篇)05-14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7篇05-14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4篇05-15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4篇)05-16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合集7篇)05-15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04-26

小学语文要如何预习09-26

初中三大预习方法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