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
认识8个生字:东 南 早 晨 前 后 左 右
会写8个生字:东 西 北 早 阳 后 左 右
认识一个笔画:横折折钩 一个部首:双耳旁儿
一.生字组词
东(东北)(东风)(东面) 西(西方)(西边)(西风)
北(北边)(北方)(北国) 早(早上)(早晨)(早操)
阳(太阳)(阳光)(阳台) 后(后来)(后面)(后果)
左(左边)(左方)(左手) 右(右边)(右手)(右耳)
二.反义词:
前面――后面 起来――下去
三.积累:
左思右思 左邻右舍 左顾右盼
前因后果 前仰后合 前思后想
东奔西跑 东张西望 东拼西凑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2
1、默写作者朝代
2、解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楼名孟浩然:与李白是好朋友之:去,到。
《送元二使安西》元二:作者的友人使:出使
3、诗所表达的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诗所要表达的是诗人久久伫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船远去时的惆怅和留恋。)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诗句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酒桌旁劝慰的话是对友人的关切,愿友人一路顺风,旅途珍重。)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3
缩句
缩句与扩句恰好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保留其主干。缩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经过缩句,抓住句子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子是写小麻雀的。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我们班光荣地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称号。”一句,经缩句成为“我们班被评为称号。”这就容易发现句子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
缩句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步骤:1、去掉枝叶。先把起修饰作用的“……的”、“……地”、“……得”的内容删掉;2、分辨句式。先看句子讲什么,然后画出主语“谁”或“什么”,再画出“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3、把画出的部分连起来读读,看句子是否还有表修饰或限制的词,如果有,再删去;4、看句子是否完整;5、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
缩写句子。(谁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
3.老师和同学兴高采烈地参加“六一”节的晚会。
4.红豆酒的味道特别好。
5.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6.美丽的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林木。
7.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8.暴风雨像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9.礼堂的墙上挂着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像。
10.一个个拴着纸包的气球在田野里升起。
11.热情的主人端进来两盆热腾腾的羊肉和喷香的.奶茶。
12.英勇的战士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3.山腰的公路两旁横七竖八地堆着许多木头。
14.泸定桥的桥头立刻响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15.班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16.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17.前天,电台发布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18.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的小车。
19.响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0.她穿着一件颜色跟树差不多的绿上衣。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4
1、 生字表(一)p140---p145的字要求会认读(尤其注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字音),
能组词。
2、 生字表(二)p146----p147的字一定要写正确,能运用。要特别注意书写时的`笔顺
正确,笔画规范,在四线格的位置正确。家长们,可以采用听写词语的形式最后进行巩固。到时,我会下发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卷,再进行巩固练习。
3、 汉字笔画名称表p148 要求孩子认识各个笔画,会说名称。
4、 课文中需要背诵的是:《一去二三里》、《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静夜思》、《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我多想去看看》、《自己去吧》、《雪地里的小画家》。
5、 语文园地里需要背诵的是:42页的《秋叶飘飘》、57页的《咏鹅》、72页的《画鸡》、87页的《东西南北》、100页的《悯农》。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5
《草原》:作者老舍。表达了汉族人蒙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
《白杨》:作者袁鹰。采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帐篷》:作者是近代著名诗人艾青。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0xx年10月18日,青藏铁路开始修建,20xx年10月19日,难度最大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
《冬阳.童年.骆驼》: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选自小说《呼兰河传》。
《童年的发现》: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
《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打电话》: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课文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口吻写,亲人指的是朝鲜人民,表现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发生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改编。《史记》是著名的古典历史书籍,用为人物写历史的形式来反映历史,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塑造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描写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故事。
《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起义的故事。主要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课文讲的是行者武松的故事。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小说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神话人物形象。
《走进信息时代》:
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传递信息(中国古代,缺点是不够准确)——跑步传递信息(古希腊,马拉松比赛的发源,缺点是累人)——漂流瓶传递信息(哥伦布,缺点是时间久)——驿差传递信息(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传递信息——电报传递信息(莫尔斯发明)——电话传递信息(贝尔发明)——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传递信息——“信息高速公路”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获取信息的方法有:阅读书报、上网浏览、调查访问、观察记录。
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个方面。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6
【童话的语言】
童话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童话的创作语言有时接近于诗,有时接近于小说,有时又有戏剧语言的效果。在具体的童话创作时,采用哪种表达形式,主要取决于作家相对习惯的语言个性,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语言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美,《皇帝的新装》的语言是一种夸张的幽默美,《丑小鸭》的语言是一种朴素的自然美,而新美南吉主要以朴素无华的美见长。
【童话的荒诞美】
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童话就是要有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这里所指的“荒诞”,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有所区别。它涵盖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难以置信等多种含义。正是这种宽泛意义上的荒诞性,才能使童话产生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是儿童文学作家用以进行童话艺术创造的手段。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童话中常常离不开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的反讽,其中夸张和想象是最重要的。在幻想世界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也能当作事实的体验,按照无限的想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去年的树》就是用美丽的荒诞来表现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鸟儿那执着的爱所传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因此,它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7
1、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
我正忙着写作业呢!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小树渐渐长高了。
4、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小朋友们一边唱一边跳。
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他一边说一边笑。
妈妈一边洗衣服,一边唱歌。
5、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西瓜长的那么大,那么圆。
苹果那么香那么甜。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8
小学语文知识点
1、四大古典名著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2、匹诺曹是世界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
3、倒挂起来睡觉的动物是蝙蝠,合不拢眼睛睡觉的是鱼。 4、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5、历史人物与哪个成语有关:
孙膑—(围魏救赵)蔺相如—(完璧归赵)曹操—(望梅止渴)苻坚—(草木皆兵)
5、 中国有和“四”不解之缘,你了解以下这些“四”吗?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3)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4)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5)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古诗词中诗人总喜欢题花吟月,使诗词或香艳醉人,或清新脱俗,你知道含有下列事物的诗句吗?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积累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壮大、充实。
这种积累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小学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积累与练习。首先体现在生词和语句方面,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每篇课文的生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成语、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等,学生要理解其意思,在行文、造句、写作方面灵活运用,文中的优美段落,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是明喻还是暗喻?语句用词上有何特点等,这些都是学生要掌握的。有些语句和词语写法新颖,或者是当下难以消化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摘抄本,将它们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温故知新。其次,小学阶段还会简单涉及部分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如破折号、双引号等。老师要对讲到的课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做记录,课后自己整理总结,得出规律与结论,为以后的学习扫清“拦路虎”。再次,积累法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积累,课外的阅读也是必需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多方面、多元化学习。知识就是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语文学习技巧
要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课前自己先自学教材,这是听好课的前提。在这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特点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浏览教材,了解框架。
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一定要对新教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精研细读,只需浏览教材醒目的字句和每段的首尾概括句。这样,学生在几分钟内就可将这一工作完成。
第二、联系旧知,质疑设问。
知识是一个系统。新旧知识间总是有联系的。因而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新知识的时候,应将相关联的旧知识进行联想、回忆。对新知识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要大胆地质疑,提出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得长进”。对提出的问题,可用铅笔写在相关的教材空白处,以便进一步学习
第三、查阅资料,思考讨论。
发现问题后应积极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前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首先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解决问题的方法。字典是工具书的一种,是学生学习上不开口的“老师”。查阅工具书能解决预习时遇到的字词读音及意义上的问题。网络知识更是丰富多彩通过查阅书籍及网页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然而,当学生遇到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呢?因此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课前交流讨论的方法。此时讨论的对象是很广的,亲人可以、朋友可以、同学可以、老师也可以……只要确定对方对此也感兴趣就行。如讨论后仍有疑问就做好记录,以便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解。若是课堂上还未解决这一疑点时,下课及时询问教师。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9
原文
精卫填海
①
注释
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3、少(shào)女:小女儿。
4、东海:浙江省东面的海。
5、溺(nì):溺水,被淹死。
6、故:因此。
7、堙(yan第一声):填塞。
古文今读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知识点
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
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
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先说她的出身,再说她的名字。
后一句:“(1)女娃游于东海,(2)溺而不返,(3)故为精卫,(4)常衔西山之木石,(5)以堙于东海。”一共五个小句子。前三个是一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精卫”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人们的生活安全吧。后两个又是层意思,说她勤奋地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块,飞到遥远的东方去填淹死她的大海。从西山到东海,不远千里万里,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顽强努力,为后人做好事。
讲解课文:
这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这是一个可悲、可怜亦可敬的故事。故事的原由小编在此再给大家唠叨一下: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此女精灵活泼,漂亮善良。有一天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欺负别的小朋友,她上前制止,这个男孩子说女娃多管闲事,并谩骂侮辱。在后来的争执中,男孩子不服,女娃就把他胖揍了一顿,男孩子打不过赶快逃走了。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巧合,女娃有一天去东海游玩,男孩子现身说之前在陆地上让你占了便宜,今天可不会轻易饶了你,并让女娃认错,这男孩原来就是龙王爷的小太子。女娃说自己做的没有错所以拒不认错,这男孩子就兴风作浪把女娃给淹死了。故事到这里有朋友肯定会说这不就是《哪吒闹海》的前版么,小编也感觉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趋形相似哈,咱接着说。
女娃死后不甘心,魂魄化成了一只小鸟儿,说无情的浪涛把我淹死在这大海里,也许还有其他的年轻的生命会被夺去,所以发誓要把大海填平,所以就有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腔仇恨千年不消,万年灭,则此鸟永无欢乐之时,永驻痛苦之中,是谓可悲;力量有限,大海难平,仇恨难雪,是谓可怜;虽则难雪,矢志不渝,无怨无悔,是谓可敬。这则故事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第三点,精卫对于这浩浩东海,如同尘芥对于这大千世界,好比蚂蚁撼大树一般,但正是这种实体上的大与小的对比,恰恰充分地体现了精卫坚忍执著的精神。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0
一、词语解释
1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2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3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4崇山峻岭:高大的山岭。崇,高。峻,高大。
5蜿蜒盘旋:本课指长城如同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中曲伸行走。蜿蜒,指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6气魄雄伟:本题指长城表现出来的雄壮而伟大的`气势。
7陡峭: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的。
8奇迹: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二、句子理解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三、多音字
旋: xuán(旋转、旋律)
xuàn(旋风)
四、课外拓展
参看课本85页
五、写作特点
课本文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从总体到部分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展开合理想象,突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1
一:关于句子的考点:
1,句子类型和句式变换:“把”字与“被”字句的转换;感叹句,祈使句;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的转换;直接用和转述句的转换
2,病句的辨别和修改:常见的七种病因
3,句子修辞手法和句子续写,仿写;句子的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4,排列乱句:按一定的顺序
5,扩句和缩句
6,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总起全文,承上启下等
二:改病句的原则:病症要“清”,病因要“准”,改动要“小”,原意要“保”,检查要“细”
三,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四、病句的常见几种类型:(l)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啰嗦;(5)概念不清;(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标点错误;(9)关联词用错;(10)不符合事实。
病句的修改: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主谓宾搭配,又分几种情况)
(一)缺主语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主语套在介语短语中,造成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分析】删去“在”“中”。
(二)缺谓语“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
【例】在校长领导下,我校形势,师生干劲十足。
【分析】“形势”怎么样?没有交代。加上“大好”。
(三)缺宾语
【例】王老师荣获校先进工作者。【分析】后加“的称号”。
(四)缺其它
1、中心语残缺
【例29】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分析】定语缺少中心语,在“生产”后加“的做法”,或删去“那种”,让“不顾生产”做主语。
2、介词残缺【例31】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同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分析】“和”字再加一个“与”字。
3、关联词语残缺
【例34】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分析】“爱学习”前加“但是”。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
”。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
“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指代不明:例: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写检讨。
(前面是“小明”和“小东”,后面是“叫他”,到底是谁?
8.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9,不符合事实。(一般涉及到历史,科学,社会等事实)例:经过几十年的抗战,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2
一(1)《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作者驾驶着飞机( ),看到了两大人间奇迹( )和( )。并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把长城比作(),突出长城的(),把运河比作(),突出运河的( )诗中均以( ?。)这一()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 )( )等人间奇迹。
(2)我( )在祖国的蓝天,( )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 ),( ),伸向天边。
北起( ),南到( ),京杭大运河( )。
(3)长城东起 ,西到 ,像 在大地上,
二(1)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她是祖国巨大的 ,她也是个的世界。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 ( )和( )
(2)茫茫南沙,汇入了( );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 )。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他拥有( )的珍贵的( )蕴藏着( ),贮存了( )。课文就是从( )( )和( )来写南沙的物产的丰富的。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3
拼音:
一、多音字
1、课文中:发相似当扇闷几看磨倒作爪乘参舍溜量处尽调给落似应
2、语文园地:P15晃朝假好
二、易错的字音
1、鼻音与边音:弄内纳难恼怒
2、前鼻音与后鼻音:劲峰诚震逢精紧醒境形欣瓶
3、平舍音与翘舌音:粗者促阻楚初
4、方言音:梦括浸药鞋吞绳俩阶咱遍些
汉字:
一、会认200个字(P158-160),会写300个字(P161164)
二、易混淆的字:
1、耍要些此钓钩峰逢纪记倍培访坊娇骄内纳境镜坚竖爪瓜蓝篮捡拣状壮鱼渔退腿抢创俩两予矛
2、语文园地:P32形近字P16形声字去偏旁识字P64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P82加偏旁识字
3、带"月(肉)"旁的'字P65形旁表义"扌女氵讠木忄竹衤"P114
三、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4
1、生字:
识字1 宜 层 尽 染 叠 翠 爽 壮 谷 登 华
第一课 图 梨 笼 浪 粱 燃 勤 劳
第二课 区 尤 其 仙 盘 峰 胳 膊 巨 当 脖 著 形 状
第三课 旅 蒲 降 娃 纷 苍 洼 啪 炸 蹦 察 识
第四课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径 斜 枫 于
语文园地一 交 支 龙 求 凡 利
2、词语盘点:
景色宜人 便宜 白色 中华 华丽 春华秋实 谷子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金子 金色 云层
层林尽染 丰收 丰富 山河壮美 壮丽 强壮 秀丽神奇 天高云淡 波浪 水波 浪花 台灯
电灯 灯笼 作文 作业 写字 生字 苹果 劳动 尤老师 尤其 其他 小区 区别 山区
巨石 巨大 它们 它的 安全 平安 几块 一块 车站 站立 已经 甲板 甲虫
豆子 豆芽 知识 认识 纷纷 纷飞 经过 如果 不如 好事 好人 女娃 娃娃 山洼 经过 于是 由于 首都
3、多音字组词
行:xíng行为 háng行家 为:wèi因为 wéi作为
降:iàng 降落 xiáng 投降 都:dōu 都是 dū 首都
作:zu 作文 zuō作坊 尽:ìn 尽力 ǐn 尽管
4、形近字组词
华(中华) 化(化学) 识(认识) 帜(旗帜)
甲(甲虫) 由(由于) 龙(龙灯) 尤(尤其)
层(层次) 屋(房屋) 破(破坏) 波(波浪)
良(良好) 浪(浪花) 字(生字) 牢 (牢记)
作 (作 业) 佳(佳节) 枝(树枝) 技(技术)
苹(苹果) 怦(怦怦跳) 壮(壮丽) 状(形状)
容(容易) 谷(山谷) 区(区分) 巨 (巨石)
棋(下棋) 其(其它) 己(自己) 已(已经)
快(快慢) 块(一块)
5、叠词
进出(进进出出) 许多(许许多多) 高兴(高高兴兴) 快乐(快快乐乐)
说笑(说说笑笑) 认真(认认真真) 来往(来来往往) 弯曲(弯弯曲曲)
6、近义词
景色——风景、风光 壮美——壮丽 勤劳——勤快
好像——仿佛 闻名中外——举世闻名 尤其——特别 秀丽——美丽
奇形怪状——千奇百怪 告别——道别 粗心——马虎
尽——完 赠——送
7、反义词
浪费——节约 闻名中外——臭名远扬 巨大——渺小
粗心——细心 降——升 斜——正 爱——恨
8、词语搭配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9、本单元文学常识
《秋天的图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作者于永正。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
《山行》是诗人杜牧所作七言绝句。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5
一、辨一辨
证()熔()挟()例()控侨茵诱蒸署饲率肃卓脾饶
政()溶()峡()列()腔娇菌绣丞薯伺摔潇悼牌挠
征()榕()狭()冽()空桥因锈拯著司蟀掉啤绕
二、整一整
1.表示“看”的一字词语:盯、瞄、瞧、望、眺、瞟、瞪
2.表示“看”的二字词语:凝视、注视、瞻仰、浏览、眺望、俯视、探望
3.表示“看”的成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睹物思人、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眺远
4.与天空、星星有关的成语:月明星稀、碧空如洗、海阔天空、天南地北、晴空万里、上天入地、星罗棋布
5.描写人物神态仪表的:风流潇洒、气宇轩昂、温文尔雅、仪态万方、神态奕奕、满面红光、威风凛凛
6.不屈不挠(近义词)一模一样、不闻不问、无边无际、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惟妙惟肖
左邻右舍、东张西望、东倒西歪、东逃西窜、
7.琴棋书画:亭台楼阁、柴米油盐、豺狼虎豹、花草树木、笔墨纸砚
8.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三、填一填
1.《早》中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分别写了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和东北角上四个位置的陈设。
2.克隆是一项神奇无比、前景诱人、造福人类的高科技技术。
3.最近,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科普读物,从中,我懂得了月亮本身就不发光,而是反射的太阳光。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05-24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5篇05-25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5篇)05-25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05-19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集锦15篇)05-26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9-01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7-31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08-02
[热]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