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
在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会认
背bèi(背诵、背书、背课文)
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
例lì(例子、例如、举例)
圈quān(圆圈、圈数、一圈)
段duàn(段落、分段、自然段)
练liàn(练习、练笔、熟练)
糊hú(糊涂、糊口、含糊)
涂tú(涂料、涂写、涂抹)
呆dāi(发呆、呆住、吓呆)
戒jiè(戒备、戒烟、戒掉)
厉lì(厉害、严厉、厉声)
挨ái(挨骂、挨打、挨饿)
楚chǔ(楚国、清楚、苦楚)
多音字
挨āi(挨着)ái(挨打)
背bèi(背诵)bēi(背包)
圈quān(圆圈)juàn(圈养)
近义词
照例——照常
流利——流畅
霎时——瞬间
清楚——明白
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反义词
流利——结巴
详细——简略
理解词语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
霎时:极短时间 。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 。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 。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
句子解析
1、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 。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 。
2、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
“照例”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功课”对于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 。
3、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
4、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的表现说明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示了赞扬与肯定 。
问题归纳
1、看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孙中山“不懂就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
2、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想一想,同学们此时会想写什么?
同学们会想:孙中山胆子真大,先生肯定会揍他的 。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态度和勇气,启发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去问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相关文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2-09
部编版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精选8篇)10-01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实录[推荐]05-25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1-14
三年级部编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2-2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1-05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海滨小城教学反思05-17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1-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