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听了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值得学习:
1、课前准备充分,图片资料丰富。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沈老师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从课始到课终,王老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同时,我认为还有地方值得商榷。本首诗的背景资料丰富,沈老师对诗中出现的五个事件并没有详细进行介绍,我认为可以把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故事穿插在课堂当中进行补充教学,这样能够较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2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正在朝向“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而我们现在的高效课堂正是迎合了这个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写语言,用语言。高小云老师的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这首诗所处的历史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久远,学生对长征的产生原因、具体经过不是很了解,而且内容是以诗词的形式表现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也是一个难题。课一开始,高老师借用多媒体的'力量,播放长征示意图,再配上娓娓道来的讲述,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长征》的情境。为更好地学习下文,构建起情感的基石。
二、 利用资料,巧解难点
高老师通过多媒体,视屏播放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 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高老师带着学生反复朗读,引领学生细心感受,体验情感,积淀文化。朗读贯穿课堂始终。从开始自己试读,到带着感受读,到教师的指导朗读,到最后的配乐深情诗朗诵,读中理解,读中体味。学生读得越来越有味,读出了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评课稿优秀06-23
小学语文评课稿[经典]12-14
小学语文评课稿11-15
小学语文评课稿10-23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评课万能评课稿02-13
小学语文评课稿优秀05-08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06-19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05-08
小学语文评课稿通用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