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3-02-16 13:37:00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幼儿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5篇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讲故事《我有多爱你》讲着讲着,孩子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老师,你这么爱我们,我们也爱你”“老师我爱你,就像妈妈爱我一样”……,听到孩子们的这些话语,我激动.我兴奋,我和孩子们抱成一团。无意间我发现皓龙孤独的坐在角落的板凳上向我们张望。皓龙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为此我和家长绞尽脑汁,用了不少办法,但效果不明显。嘿!办法有了,和皓龙拥抱,说不准会让皓龙有所改变。

  第一天的拥抱,孩子们用过来了,皓龙在看着我们.第二天的拥抱,皓龙象征性的和我拥抱了一下.第三天的拥抱,皓龙慢慢地靠近了我.第四天的拥抱,皓龙主动和我拥抱,有点不自然……慢慢地,皓龙变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了。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我们老师要学会思考.学会冷静.学会宽容.学会分享,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

  世界真的很美.很温暖,我们不要带着冷漠的心看生活,我们要学会点燃孩子的激情,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因此很精彩的。

  我们老师要想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就要学会等待.观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体会到你的关心.爱护,他才会慢慢地打开心结。

  老师们,我们要相信爱是有无穷的力量的。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2

  今天下午,我带着孩子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过独木桥"这是一个平衡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有着很浓的兴趣和参与性,在孩子的欢呼声中,游戏顺利的进行着。突然,李晓明小朋友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小心从小桥上掉了下去,不但引来了同伴的'嘲笑,还输了比赛。平时很好强,事事争第一的个性,此时受到了打击,只见他十分生气,眼里含着泪花,扭身就到旁边去了,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看到这里,我心里很着急,如此的小事让现在的孩子如此不堪一击,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

  当今的家长形式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家长的包办、代替、迁就、养成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差,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任性、自私、胆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和承受力差。现在班内时常遇到或听到孩子面对挫折而不能正确面对。而采取极端的方法来解决,结果让人痛心。我觉得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孩子以外,更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3

  晨间活动以后,我组织幼儿收好活动材料,用琴声提醒幼儿回座位准备参加下面的活动。这时,我发现小歌一直弯着腰蹲在地上,还时不时地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时并不明白她在做什么,便降低八度重新弹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就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说:“老师您看,我捡到了一些小棋子。”原来晨间活动时,有些小棋子滚到桌子底下去了,没有被捡回来,仔细的小歌发现了,便去捡拾。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小歌,夸她爱护玩具,做事仔细、认真。没想到,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随后我还趁机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了各种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积木的“家”是黄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绿色的塑料筐,小动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状的橱柜,碎纸屑的“家”是小纸盒,垃圾的`“家”是绿色的垃圾桶,等等。这以后,凡有积木、图书、小瓶盖,甚至是一片小纸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捡起来,并把它送回“家”;不仅如此,家长们还告诉我,孩子在家里也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还要求家长不乱放物品,帮助家长为各种物品设计专门存放的“家”。

  我想,如果当初我对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关注,现在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的“小歌”出现了。

  我们的工作繁琐,可谓千头万绪,因此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掉以轻心,或不屑一顾,或草率处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恰恰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养良好品质、习惯的教育契机。事实上,很多品质和习惯的培养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时机,因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4

  眼下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里就学到许多知识,有的家长每天都要询问孩子,今天上什么课?老师教了什么知识?本来幼儿园的课程是按《幼儿园教育纲要》编排的,有的家长看到我们带孩子做游戏活动,就表示不满意,认为蹦蹦跳跳的算什么,应当教孩子识字、做数学题,多学知识。这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幼儿教育必须按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和课程编排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当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应当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呼吁大家,特别是幼儿家长,请务必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我们幼儿园老师的拳拳之心,使我们从目前的两难境地解脱出来,按幼儿的发展规律大胆进行工作。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5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平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近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6

  萱萱是个看上去不太活跃的小男孩子,但他却喜欢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撒欢。一次男卫生间里传出了欢呼的声音,我寻声找去,原来是萱萱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好奇地问他在做什么,他却胆怯地说:老师,我改了!然后不等我说话就灰溜溜地逃走了。我见他态度诚恳,就没有再跟他计较。可是过不多久,在老师没有注意到他时,他就又开始司机行动了。如小朋友喝水时,他拿了杯子趁老师在关注小朋友接水,他就在活动室里面兜圈子,高兴的时候嘴里又发出“噢噢”的尖叫声。每每当老师发现他作怪时,他都露出胆怯的眼神,然后灰溜溜回到位置上,然后斜着眼睛看老师,当碰到老师的目光后,缓慢地低下头。

  看得出,他是一个缺乏自信和自制力但却是个懂道理的孩子。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萱萱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我只是为萱萱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帮助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7

  记得前些日子曾看过《惩罚和引导》这篇文章,至今使我仍有所思,文章中虽然是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了诸多问题,但作为老师就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与家长犯过同样的错误?我想没有一个老师敢大胆的说自己没有惩罚过自己的学生,当然这里的惩罚是有意识惩罚和无意识惩罚两种。有意识惩罚是明显的,知错即改就是,关键是无意识惩罚,老师的出发点本身是好的,是为孩子好,可有时由于方法不对路,也会伤害到孩子,而老师未必能感觉到。

  有一种说法是心罚比体罚后果更严重,它会损害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一提起自己的老师,就有一种不屑一提的表情,通过孩子的举动可以猜想这位老师肯定在处理问题或教育孩子时有意或无意伤害过孩子,使孩子对老师的做法不满意,从而产生了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情绪也会感染家长,使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记得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中午放学的路上,看到同村的一个小学生在路上边哭边跑,我很纳闷,就过去问她怎么没有坐校车,她哭着说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留校了,可等校车走了,老师又放了她,她怕再耽误了下午上课,又要挨批评,就往家跑。我骑车把她送回了家。家长一听也火了,说要找老师理论,我劝住了她。事后想起此事,我感到后怕,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这样的情绪下往家赶,万一有个闪失,责任谁来负呢?试想这样的老师在家长、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我不知我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但凡我认为一个老师走到这一步——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失去了地位,那他就是一个很失败的老师,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为了能使老师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是否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惩罚、伤害,多一些关心、鼓励与引导,来重塑教师的形象呢?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8

  孩子们需要老师公平的对待他们,老师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公平的种子,他就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对待别人,我们应该把机会给予每一名幼儿,使其能够展示自己的亮点和风采。

  乐乐是中班的孩子,她聪明伶俐,活泼大方,小嘴特别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就连她犯错时我们也舍不得批评她。今天乐乐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打扫卫生,没扫完就出去滑滑梯了。家文说:“老师,乐乐没扫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家文的声音又低,我没听到,也没在意。家文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真偏心,乐乐没扫完的就走了,老师也不说她。”这次家文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七嘴八舌的说:“就是,就是,老师就偏向乐乐”。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项活动中,我都是给乐乐开绿灯,使乐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骄傲自满,不守纪律的坏毛病。加上我没有及时制止,这让其他小朋友觉得老师偏心,只喜欢乐乐不喜欢自己。我的做法既害了乐乐,也伤了全班孩子。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再也不这样了。孩子们点点头。

  是的,孩子们需要老师公平的对待他们,老师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公平的种子,他就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对待别人,我们应该把机会给予每一名幼儿,使其能够展示自己的亮点和风采。这时我们幼儿教师应该牢记的。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9

  一是有感而写。

  一些教师知道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也想写,可一旦写起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也许一些教师会说,自己每天带孩子,事小又繁琐,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其实写作应该是有感而作,这样写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有价值。因此,教师在写随笔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点滴体会,将它写出来,也比东抄西摘来的东西有价值得多。教师要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幼儿生活琐事到活动组织过程,从幼儿园教育到幼儿家庭教育,教师都应注意观察、分析,不断地拓展教育随笔的内容。

  二是为用而写。

  教师要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是写随笔的最终目的。当整个幼儿园的教师都形成一种乐写、会写随笔的气氛后,园领导就要引导教师朝写的终极目标方向去努力,即使写随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到为用而写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师的每一篇随笔上写批语,要么肯定优点,要么直言不足,以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和教师一起探讨随笔的写作技巧;三是在业务学习时学那些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园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0

  我们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并不是说总是去找幼儿的缺点,总是批评。相反,对幼儿的教育,要多鼓励,要注意发现他的优点,多肯定他的进步。那怕他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 首先,培养积极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喜欢思考、提问的兴趣。例如吃饭时讲到菜咸了、淡了,就可以问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海里有盐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淡水;又可以问为什么现在提倡用碘盐,碘对人体有什么用处等。当幼儿了解了这些知识,懂得了一点这方面的道理,满足了求知欲之后,愉快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快乐的心境。生活中这一类问题随时随处都有,让幼儿去发现它,思考和解答它,会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父母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鼓励他,并谢谢他关心大人的生活。适当地让幼儿知道家里的困难,并让他参与克服困难。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搭积木时,只要他想要这块积木,不管在谁的手中,马上就拿过来;玩具掉在地上就当没看见一样,收拾整理玩具更是与他(她)无关。因此,对幼儿加强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教育幼儿辨别行为的正确性。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积极主动帮助别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入园摆放桌椅,离园前整理玩具和图书;请小朋友带玩具和图书到幼儿园交换着看和玩;帮助值日的老师整理卫生;带废旧物品到幼儿园装饰“手工角”、“ 自然角”等。

  其次,给幼儿足够的鼓励,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他们去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了。作为父母,对于幼儿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耐心帮助、积极引导,当幼儿稍微有了点进步时,要大声称赞。充分肯定,而不能拿幼儿和别人比,以为幼儿的进步不值一提,与别人相差甚远。应常常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热忱的赞赏和鼓励,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如果要求很高,希望幼儿十分完美,就难免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急躁和紧张情绪。对幼儿的一点不足,过于焦急,对幼儿的要求,期望过高,使他往往力不能及。这样,使幼儿也不免产生紧张情绪,产生压力感。应用适当的表扬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所表现的良好荣誉感,明确感到这是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和行为,从而使它反复发生,巩固发展。要塑造幼儿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的性格培养,不能急与求成。当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加以表扬,而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使幼儿不良性格逐渐改变,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逐渐形成。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1

  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是一件好事情。但笔者觉得,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个误区,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让笔者忍不住想说道说道。

  笔者认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所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以“寓教于乐”的游戏为主。

  可是,目前一些幼儿园却以识字写字、简单运算这些本该小学生才学的知识为重点教育内容。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还打出了“双语教学”等招牌,对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也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游戏相比之下反倒成了“辅助活动”,且模式化现象十分普遍,游戏本身的乐趣大打折扣。可叹的是,这种显然不顾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损害孩子个性发展的做法,还被相当多的家长所认同。家长们争着为孩子选择这样的`幼儿园,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起跑线上先人一步,将来上学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望子成龙”甚至“拔苗助长”的心态实质上正反映出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不仅“小学化”,而且“应试化”了。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而幼儿教育正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笔者呼吁,别让幼儿教育成为被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幼儿园不是“小学预科班”,还那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2

  在幼儿园里,那些乖巧、听话的孩子往往会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关注,而对于那些淘气、爱捣乱的孩子,教师的目光总会集中在他们又怎么淘气了。其实这样的孩子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更需要教师的积极肯定。

  琳琳在班里算是比较活跃的男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有小朋友找老师给琳琳告状,“老师,琳琳抢我的书。”“老师,琳琳坐我的椅子了。”“老师,琳琳挤我。”同时在集体活动中,我观察到琳琳对各种活动都表现的比较积极、主动,乐于在活动中同老师互动,能够大胆表现,愿意积极表现自己。针对琳琳这一情况,我有意识地在同伴间、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琳琳,让其他小朋友向琳琳学习,树立琳琳在小朋友心中的形象。另外,引导琳琳学习和同伴交往的方法,如学说礼貌用语、学会等待、分享等。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善良的、纯洁的,需要教师赏识的目光去欣赏、去关注。面对喜欢调皮的孩子,教师更应付出爱心和耐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3

  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说过他的一段经历:那时我年轻气盛,常常管不住自己。一次课上一个孩子对所学的知识一字不会,我又单独给他讲了老半天,他还是什么也没听明白。我气极了,便狠狠滴说了一句:你妈吃瞎了那红鸡蛋。

  “吃红鸡蛋”是我们这儿的风俗,凡是谁家生小孩都会煮了红鸡蛋分给乡邻,以示喜庆。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并无心,只是一时的气话而已。但是这话却传到了孩子家长的耳朵里,家长到校找我理论,说孩子回家哭的伤心,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了,说小朋友们取笑他。无论我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老教师痛心地说,从此以后那位家长和孩子再没理我,见了我就跟仇人似的.。

  老教师的一席话,我深知其用心良苦,无非是告诉我,为人师,重言行。的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如同一棵成长中的小树,教师有责任为它扶正主干,删除蔓枝,并赋予充足的阳光和雨露,使生命的根须越扎越深,完成这份责任需要以爱心和理性来保障。教师可以用“恨铁不成钢”之类的话来为自己辩解,但如同一场暴风雨过后,虽然又是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可是,雷电狂风已经把小树摧折了。这份损失不是靠解释、道歉就能补救的。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4

  中班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开始出现躁动、调皮、自豪的情感表现,应该适当参与一些安静的活动。

  今天的教学活动是一节纸工课,大家正在耐心的听我讲解,可是总有几个小朋友在自顾自地玩儿,这种情景让我很生气。我压了压火问:“小朋友们,老师在上课时有小朋友不听课,应该怎么办?”然然站起来说:“我们不要他了,把他送到警察叔叔那儿。”也有小朋友说:“送到小班去,妈妈接不着。”我瞬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难道我平时总说这么刻薄的话语嘛?孩子们都在安静的做着纸工,我心里却在暗暗自责,这只是平时很生气时说的气话。

  到了下午分点心时间,请翔宇当小班长管理小朋友们要安静的吃点,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静的吃,后面两个小男孩在小声的说笑,翔宇看见了说:“你们说话就别吃了,说话就是坏孩子,老师不喜欢。”听了这些我立马纠正说:“老师喜欢所有的小朋友,吃点时要安静如果闹的话很容易噎着呛着,明白了吗?”小朋友们齐声说:“知道了。”

  孩子们的话及时给我敲响了警钟,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我们要把好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5

  “不去,不去,我不去。”这是杉杉带着哭腔的喊叫声。这一幕发生在升中班的分班现场,他被分到另一个班,怎么也不肯离开,与他共同度过小班一学年的老师和同伴。所以,他大叫着不肯离去。而另一个孩子泽泽,知道自己被分到另一个班,干脆趴在桌子上任谁叫都不理,我们也好言相劝,可这孩子就是不肯离开这张桌子,像长在了桌子上。而其他被分走的孩子,虽听话的离开,脸上却满是不情愿;而那些从另一个班分过来的孩子,也显得很不自在,脸上写满对原班级老师和同伴的眷恋与不舍。看到这些,使我触动很大,记得刚入小班那会儿,这些孩子,对我们这些老师的不信赖,以及对同伴的`陌生,就是成为对爸爸妈妈的眷恋与不舍的原因吧。这些孩子与老师同伴相处一年,一年虽不长,但也处出了信任与依赖,现在要分开,不舍是难免的。同样,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有着诸多的不舍,特别是看到孩子们眼中的恋恋不舍,与一步一回头,我心里倍感失落,总觉得自己带的孩子是的,不论那一个,就如,总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一样。

  这次分班风波,虽令我不舍,却也令我非常感动,这些孩子,是从一入幼儿园,就由我接手的,从孩子一开始,对我们老师的不信任,到现在对班级的不舍,说明了我们老师一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们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耐心,用我们的细心,换来了孩子们对我们的信赖,我倍感欣慰。

  从孩子身上出发,这次分班,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孩子一生不能永远,与相熟的人在一起,必然会一次又一次走进陌生的环境,一次又一次融入陌生的人群,要融进这些陌生的环境中,就需要孩子们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幼儿园教程中的重要一课。这次分班,也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一种锻炼,认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伙伴。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02-15

优秀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0-22

幼儿教育随笔06-27

幼儿教育随笔07-14

幼儿园教师幼儿教育随笔08-03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06-26

幼儿教育教学随笔06-28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06-24